第166章 孤星坠夜

寅正将近,月过中天。

水汽萦绕的热池中,含蕊蓄香的红莲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一两点残红漂在水面上。

此时的浩然洞天内静悄悄、空荡荡的,那捆扎整齐的一地薪火无人在意,所有私密的谈话声都被四周潮湿的岩壁吸干,木架上的火把彻底熄灭。

没有了光亮,这里就连一片影子也瞧不见。

冷热交替的泉眼正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漆黑的水底翻涌。

此时若有人胆敢探进那黑水深处,便会惊诧发现那里竟有个活人身影在屏息深潜。

乱流中,少年紧闭上双目,在危险的黑暗中摸索着那个看不见的目标。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他要在这无声中寻觅有声、于无形中分辨有形,便犹如捕捉一缕幽风、拾起一片月光般困难。

巨大的心跳声几乎要淹没他的五感,水流带来的窒息比不过那股热流带来的威胁感,变化错乱的水流时刻提醒他,只要偏离分毫便会落得灼伤乃至煮熟的下场。

气泡破裂的微弱声响、刺鼻的石硫磺气味、水流遇到阻碍分开又汇聚时卷起的细小漩涡,他便是在生死一线间去分辨这一切,并最终将手坚定地伸向黑暗中的目标……

啪。

少年左手一把接住了那两根沾着大酱的竹筷子,却与那高高摞起的酒碗失之交臂。

老榆木的桌案被大力落下的酒碗得震天响,女子的声音直冲屋顶,恨不能掀翻几块瓦。

“那怎能算是偷呢?!”

李樵缩了缩脖子,努力忽视周遭那些不满的目光,心下第七次说服自己要顾全大局,切不可情绪失控。

“不算就不算吧。”

他终于妥协,对方却觉得他在敷衍,又不依不饶地凑了过来。

“你这是什么态度?可是觉得我在强词夺理?”

酒喝到了这种地步,便开始进入大着舌头喋喋不休的阶段,理会也不行、不理会也不行。

少年被烦得没办法,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来。

“你说你孤身一人深入敌营去偷军报,偷的是谁的军报?”

“当然是那敌军的。”

她话音还未落地,那少年便毫不留情地质问道。

“你到对方的地盘上去拿对方的东西,怎么不算偷?”

女子打了个酒嗝,抬手稳了稳耳朵后别着的那朵小黄花,气定神闲地答道。

“军报是他们的,但上面写的内容是关于我们的呀。我将我们自己的消息拿了回来,怎能算是偷?”

他哑口无言,辩无可辩。

女子伸出手,用摸狗头的方式揉了揉他的脑袋,好像是在语重心长地开导他,又好像只是自言自语地说些醉话。

“小十三,你且记住了,取回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不算偷。即使旁人明抢暗夺占着它很多年,也不能改变它曾属于你的事实。你总有一天要将它夺回来,没有什么比失而复得更令人开怀畅快的事了。”

她说罢,将那碗底最后一点酒液一饮而尽,一把抓起旁边吃剩的鸡骨头,敲着碗边高声唱起不着调的小曲来。

蹩脚的边境方言他听不懂,醉鬼的走调歌声也不是他熟知的任何曲调。

但奇怪的是,他却好像能从那歌声中听出大漠雪夜,狼群夜奔,孤刀映光寒,烈酒祭生魂……

夜已深,酒客们嫌那发酒疯的女子聒噪,终于纷纷散去。

而那始作俑者却浑然不在意,边唱边笑起来。

她似乎忘记了自己残缺的那只手、忘记了那些新旧叠加的伤痕、忘记了曾经失去过的东西,整个人回到了那些遥远的过往记忆中。她明亮的眼睛周围起了一片细纹,岁月的痕迹在她身上泛起生动的涟漪,一圈圈荡进人的心底,而他此前从未在意过这些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对他而言并无用处。

他以为,他早已忘记了那一切。

李樵睁开眼,整个人破水而出的一刻,不由自主地大口喘起气来。

长时间闭气后的急喘迫使他的肺腑剧烈扩张,但他无暇调整呼吸,第一时间踉跄着离开了那处泉水。

只是这一回,岸上再没有女子焦急望向自己的身影。

他抱紧了怀里的刀,就像抱紧了自己。

不知为何,最近他越来越频繁地想起师父了。

或许……是因为他终于靠近了师父的刀吧。

李樵低下头,静静望向手中那把形态古拙、安静归于鞘中的刀。

他只在师父的只言片语中听说过这把刀,却在触碰到它的一刻涌上一种强烈的熟悉感,仿佛触碰到了师父灵魂的一部分。

他果然没有猜错。

狄墨根本没有将真正的青芜刀送去开锋大典,而是将其藏匿在通往浩然洞天的热泉中,自始至终没有挪动过位置。

但如果只是为了将青芜刀当成幌子在开锋大典上亮个相,又为何还要将真刀带上岛呢?除非……

“原来你便是甲十三。”

一道年轻却冰冷的声音蓦地响起,顷刻间带走他皮肤上最后一丝余温。

李樵没有回头,左手却已握上青芜刀的刀柄。

他离开山庄的那年,甲字营便有七名高手功力不在他之下。如今虽只剩下三人,但势必都是蛊斗之后留下的佼佼者,这些年又成了狄墨身边亲信,他有理由相信对方埋伏于此是早有准备。

电光石火间,无数可能性在他脑海中一掠而过。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公子琰将他卖给了狄墨,且与天下第一庄早已串通一气达成了某种交易。但他很快便排除了这个可能。因为早在宝蜃楼的时候,公子琰便有数次机会将他捏在手中,就算之后改变了主意,也不必用秘方对他加以操控、横生枝节,更不会在登岛的船上同他透露许多。

第二种可能便是在他第一次登岛杀那玉箫时,他便已经暴露了。但当时他只探到了通往藏刀处的泉眼入口,并未有所动作,对方如何便能得知他的意图又确定他今日一定会再次现身呢?

狄墨显然一早便知道他会来,这或许是因为对方猜到了他同李青刀之间的关系,而他有义务取回对方遗物。但青刀已死,一名刀客的刀再重要,也不足以驱使一个叛逃数年的山庄杀手自投罗网,这一点狄墨应当心知肚明。

还有最后一种可能。

那便是那青芜刀本身还藏着更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只有李青刀知晓原委,以至于狄墨费尽心思想要勘透破解,并坚信青刀临死前会将那个秘密交代给他,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夺回青芜刀。

然而天下第一庄的主人或许了解秘密,但却并不了解李青刀。

他的师父潇洒一生,活得了无牵挂,临死也未向他提起关于过往秘密的只言片语,眼下她若活着,说不定只会用青芜刀给他削个梨子解解渴。

也正因为如此,狄墨猜到了他盗刀的行动,却没有猜中他盗刀的目的。

毕竟谁会相信一个天下第一庄出身、为了活着可以不择手段的卑劣之人,有一日会为了旁人而拼上自己的性命呢?

许是见他久久没有开口说话,那三道影子中的一人终于开口道。

“你似乎没有传闻中那样好看,就是不知这副身体是否如传闻中一样禁打。”

李樵没说话,对方在打量他的同时,他也在评估着自己的对手。

影子中的另一人也开了口,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声音劝降道。

“为了引你前来,庄主可谓诚意十足。你若看得清局势,便该主动吐露李青刀带走的秘密。”

李樵轻轻垂下眼帘,语气平淡地开了口。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三道身影沉默片刻,随即毫无顾忌地低声交谈起来。

“他说他不知道呢,一定是在说谎。”

“兴许不是呢?我看,李青刀或许并未真的瞧上他,所以才没有告诉他一切。”

“没关系,他会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吐出来,到时候庄主自会判断……”

李樵轻轻闭上眼,将那些嘈杂的声音隔绝在外,心中只留那把被他紧紧握在手中的刀。

那是一把自由之刃,而当年曾驱使它的人已将她追求自由的勇气永远封存其中。

他从没拥有过那种勇气。

但他想活着去见她。

所以……师父,如果可以,请将你的勇气短暂借予我吧。

寒光乍起,久未出鞘的利刃割破水雾,带着势不可挡的杀气,直取山崖间的三道鬼影。

长夜过半,杀戮催发的血之花才刚要盛开。

****** ****** ******

滴答。

秦九叶愣了愣,抬起手摸了摸脸颊,随后盯着手指尖上的水珠有些出神。

她先前便留意到,这琼壶岛地下有暗流热泉涌动,有些石壁很是湿润,但这是她进入石窟后第一次感觉到有水滴在脸上。

这水滴似乎带来了某种预兆,令她想起那日她走过了无桥时,那瓢从天而降的水。

她的心莫名被什么东西揪起一般,有些说不清的闷痛……

“狄墨离开了。”

邱陵的声音响起,秦九叶回过神来,再次望向不远处时才发现,那头戴面具的男子确实已在几名山庄弟子的簇拥下离去,身影瞧着有些匆忙,不知是否得了什么消息。

七姑才离开不到半刻钟,偷酒这种小事显然也难惊动狄墨这样的人。究竟出了何事?

心中那股不安越发明显,她强撑着打起精神,观察起四周动静来。

狄墨的突然离场显然不在众人的预料之中,他们像是被遗落在棋盘上的一把棋子,进退不得地彷徨着、焦虑着、揣测着。

她依然没有看到在浩然洞天为她引路的那个“小厮”,正要收回目光时,却意外瞧见了另一幕。

只见那元岐不知为何也在旁人搀扶之下向着洞窟外而去,似乎是病体无力再支撑、只能提前离场,而在场其他人的注意力显然没在方外观身上,一个个都无心探究。

“登岛前,三郎曾经同我提起,说小洲他们也怀疑过方外观的船有古怪,此话可当真?”

秦九叶的声音蓦地响起,邱陵瞬间领会了秦九叶的意图,视线也转向那匆匆离开的元岐。

“确是如此。只是今夜能登这琼壶岛,都是做了万全之策,现下方外观又有天下第一庄撑腰,只怕是不好接近。”

何止是不好接近,从她先前登船的经历来看,那方外观简直同樊大人系出同宗,一副要你有来无回的做派。

但越是如此,越是说明那船里或许真的有问题。

她先前不敢再试探方外观,一来是害怕那元岐会因病痛折磨而在她身上发泄怒火,二来是知道晴风散的真相后,担心清平道的事会牵连到自己。但今夜见了这出大戏后,她隐隐觉得那元岐或许根本就不在乎门中血案的真相,倒是那李青刀和川流院的事更能提起他的兴趣。

沉思片刻,秦九叶舔了舔嘴唇、小心开口道。

“先前问诊时,我见元岐曾用乌松子麻痹止痛。他身上旧疾非一日能除,便是行针服药压制,也撑不了太久,匆匆离开八成是要回船纾解。而那狄墨正好也被调开,岛上定是有事发生,我们趁乱行动,恰是好时机。那元岐方才打赢了一场仗,现下正是得意满足的时候,更不会将我这个江湖郎中放在眼里……”

眼见女子用最谨慎的语气说着最大胆的话,邱陵一时间有些沉默。

他也不知道自己先前为何会以为这样一个人是那贪生怕死、唯利是图的小人,甚至屡次不吝用最坏的可能性去揣摩她。或许他从来都是如此,只不过她是少数几个给了他机会去深入了解的人。

对方终于分析完毕,邱陵顿了顿才开口道。

“若能寻得一个接近的理由,之后的事我倒是自有办法。只是我听子参说起,你当时问诊时情形已是危机四伏,若是再次了露脸,对方难保不会起疑,我担心你会处境不利。况且……”

况且这件事对她来说并无直接利害关系,她愿意同他一起查案,但并不代表她愿意为此冒着生命危险,而他更没有立场要求她这样做。

他的迟疑被秦九叶看在眼中,后者似乎明白他的犹豫,下定决心般开口道。

“行与不行,试过才知道。三郎可愿一试?”

秦九叶并不担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她知道,对方犹豫归犹豫,但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查案机会。

只是她没想到,即便有邱陵加入,想要追查一个江湖门派也并非易事。

一刻钟后,跟随着邱陵脚步的秦九叶已经气喘吁吁,心下不由得一阵疑惑。

搀扶着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那方外观中人的脚程是否太快了些?一眨眼的工夫便不见了人影,若非邱陵精通追踪之术,她就算有通天的本领此刻也无计可施。

途径几道狭窄石门,一阵凉风骤然而至,秦九叶毫无准备地一脚踏入夜色之中,后颈上因奔走冒出的汗珠瞬间被风吹出一股寒意。

夜风夹杂着湖水腥气迎面而来,天边一白、眼前一闪,下一刻,一道惊雷在秦九叶耳畔炸响,惊得她脚下一个踉跄。

她此时正走在一处悬崖小路的边缘,白日里青翠如玉的璃心湖此刻像是恶鬼熬煮的一锅黑汤,远方翻滚的云层中仿佛藏着另一只吞吐雷电的怪物,那怪物的咆哮声此刻迎面而来,化作疾风夹杂着砂砾迎面打在人身上,泥土和雨水将至的腥气瞬间钻入七窍。

从前她跟随师父进山采药的时候,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雷雨夜,雷声在山里听起来会格外响,像是有人拿着巨大的铁凿子在耳边敲击一样。可眼下置身于这孤岛悬崖之上,她才明白何为雷奔云谲、轰雷掣电。

这样天气恶劣的夜晚,不要说七星连珠,就算有星辰陨落,也无人知晓或察觉。

邱陵的身影在前方一顿,秦九叶收回望天的目光看向前方,发现自己来到一片光秃秃的石崖前,石崖后隐约可见一道随波起伏的巨大轮廓,正是方外观那艘大船。

一名年轻女子就立在那艘大船前,明明一身正青色道服,却好似孤魂野鬼一般,待他们走近才突然开口道。

“观主身子不适,已经回船歇下了。断玉君不请自来,有何贵干?”

秦九叶并不认识那张脸,但却认识那张脸上的神情。那是天下第一庄杀手特有的神情,和那苏府里的心俞如出一辙。

动作倒是快,前脚当众送旧,后脚便已暗中迎新,为那天下第一庄派来的弟子换上了方外观的皮,当真是一步到位。

心中看得明白,面上却不能表露分毫,秦九叶示意邱陵不必开口,自己先恭敬行礼道。

“这位道长或许有所不知,昨日在下曾登船为观主施针诊治一番,承蒙观主厚爱,得了不少诊金。说来也是有缘,今日竟得以再见观主,便想问候一二,只是未能寻得机会,这才斗胆借断玉君名号前来,不知观主今日身体安否?在下先前开下的方子是否奏效?”

秦九叶说罢,抬起眼皮偷瞄一眼对方神色。

眼前这名山庄弟子显然是今日刚得了这方外观的差事,应当不知晓那元岐身子骨是何情况,按理说来至少要同元岐通禀一声,但以狄墨那跋扈的作风来看,山庄弟子势必只会以山庄为重,未必会真的将那元岐放在眼里,是以她心下并无十分把握,已开始酝酿下一招。

不知为何,那年轻女子面上的神情似乎有些古怪,既不是鄙夷,也不是怀疑,而是似乎带着些许看好戏的玩味……

就在秦九叶以为自己算盘就要落空之时,对方终于开口了。

“姑娘妙手,药到病除,观主今日确实已无大碍。只是兴许是因为大病初愈,现下有些食欲不振,姑娘若有心前来询问,不知是否愿意入内为观主再诊治一番?”

事情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秦九叶心下一阵狂喜,狂喜过后却又陷入一种不安。

这一切是否太顺利了些?对方仿佛知道她的意图一般,就等她开口后便顺理成章将她带入那船舱深处。

然而事已至此,她不可能临阵退缩。

“能为观主诊治是在下的荣幸,只是我瞧这天色有些不妙,一会怕是要大风大雨。道长可否让断玉君一同上船避一避?”她说到此处,生怕对方犹疑、又连忙补充道,“我知晓问诊之事甚是私密,不好旁人在场,只需让他留在外面稍候片刻便好。”

“姑娘的朋友便是方外观的朋友。何况在下还要多谢方才断玉君公正言辞,还请断玉君移步船上,我会差人奉上新茶聊表谢意。”

对方从善如流地应下,邱陵也行礼回道。

“如此,便多谢这位道长了。”

秦九叶最后望他一眼,低声说道。

“我去去就回,一会便与三郎在外面碰头。”

她有意强调“外面”两个字,暗示意味明显,是告诉对方分头行动、见机行事,必要时以掀了那元岐的老底为先,不用太顾及她,她自会想办法脱身。

邱陵显然听懂了她话中深意,只轻轻点了点头。

“光线不好,甲板湿滑,你多加小心。”

****** ****** ******

今夜的守器街难得的安静。

大半个江湖的人都涌去了那琼壶岛上,等着凑这一年一度的热闹,便是没有登岛的也都在璃心湖周围过夜,是以后巷那常年聚着的江湖客们也不见了踪影。

风暴在城外东方夜空中集结,云层中已隐约可见电光闪过,暴雨将至前的空气潮湿闷热、不见一丝风。

唐慎言负手立在门前两级石阶上,似乎在听这入夜后的风声。

街角一片安静,不曾起风,也不曾有过其他声响。

他身上依旧是那件破破烂烂、看不出原本颜色的长衫,后背却负着个粗布背囊,因为仰着头的缘故,他的身形看起来比平日里挺拔不少。

终于,他掏了掏耳朵、又咳嗽两声,抬头望向后门上挂着的那盏已经被灰盖住一半的纸灯笼。

老旧灯笼里的竹篾断了一根,破了一半的灯笼纸上潦草地描着一只燕子,风吹日晒下,那燕子已经快要褪色。

唐慎言盯着那只燕子,一时间有些出神。

又到了该换灯笼的时候了。

自听风堂在守器街开张以来,他已经换过二十几盏灯笼了。

其实最早的时候,他这破烂茶堂的门口是没有灯笼的。灯油也是要花银子的,何况整宿整宿地亮着,实在铺张浪费。

只是后来那些蹭茶水却不照顾他生意的江湖客多了起来,便开始有人挑刺了,说他堂后那条烂路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他老唐抠门不肯出银子铺整,夜里若不照着些亮,摔出个好歹便要算在听风堂头上。

他一个老实读书人哪里辩得过这些歪理,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后,思来索去,决定花最少的银钱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隐患。

于是,这纸灯笼便挂起来了。

灯笼是最普通的竹坯子油纸灯笼,灯油是最劣等、烟气大的火麻油,亮倒是一直亮着,只不过压根连一丈来宽的地界都照不亮,更别说整条巷子了。

然而那些江湖客倒是很好打发,再没人提起这茬事了。日子久了,而那盏灯笼便成了听风堂的化身,破烂、微弱、却顽强不灭。它虽然只是九皋城里万千灯火中最不起眼的一盏,却是江湖夜雨中那颗闪烁不灭的孤星,是漂泊流浪者短暂的庇护所,是风云变幻里唯一不变的存在。

灯笼亮着,那好欺负的说书人便在,而在说书人的地界上,所有人都可为了一点吐沫星子的事掀桌子砸场子,却唯独不可见血。

那说书人并未立下过规矩,但这四方堂内自有一片隐秘而不可言说的江湖。

唐慎言想了想,还是从门后取出一根杆子取下那盏灯笼提在手中,转身回了听风堂。

自他三十八岁那年盘下这里,至今已过去整整六年零三个月。

就添最后一次灯油,能亮到几时便亮到几时吧。

一番捣鼓,灯油到位,纸灯笼再次亮起,唐慎言那本已要走向后门的脚突然顿住。

许是因为暴雨将至前的空气是凝滞的,今夜的听风堂静得不同寻常,一点细微动静都能往人耳朵里钻,可没有动静的时候却更令人不安,甚至会令人恍然间生出幻听的错觉。

他一动不动立在原处等了片刻,那草叶摩擦的细小声响再次响起。

不是幻听。

唐慎言深吸一口气,转头望了望账房的方向,随后抬脚向院墙墙根走去。

纸灯笼晃动的光亮映亮了前方那边杂乱的草丛,那在狗洞前拱来拱去的身影明显一僵,半晌才转过身来,手里举着一块石头,一头乱发下是一双有些迷茫的眼。

“唐兄原来还没睡?”

唐慎言没说话,他就立在黑暗中,看起来是从没有过的沉默。

杜老狗有些心虚了,连忙抬起右手晃了晃。那里挂了一坛酒,酒坛子上有些脏兮兮的,看起来有些来路不明。

“在下前几日夜观天象,算出今夜便是那七星连珠之夜,此景千年难得一见,合该与唐兄小酌夜谈一番,这才不请自来。”

天边漆黑一片、隐隐有闷雷声传来,莫说七颗星星,就连月亮也瞧不见,

但那江湖骗子显然习惯了睁眼说瞎话,冠冕堂皇地说完这躲雨喝酒的借口,看到对方背着布背囊、手上还拎着盏灯笼,又有些稀奇地问道。

“唐兄是要出门吗?这么晚了,天瞧着又要落雨……”

他说完这一句,院子里便陷入一片沉寂。

远处的雷声暂歇,回响在夜色中碰撞,隐约夹杂着一点细碎声音、很难分辨。

唐慎言终于笑了。

他一笑脸上便生出一堆褶子,这才显得人生动了不少,仿佛又变回了从前一人坐镇堂中、一壶粗茶便能说上一整天的掌柜老唐。

“也好。不过我这没什么下酒菜,不如你再去趟钵钵街酱菜汪家买些雪菜腌豆子回来,我在这等你。”

他边说边掏出几块铜板来,杜老狗见状什么都顾不上了、下意识便接过来,先是咧嘴数了数铜板,随即又有些犹疑。

“都这么晚了,钵钵街的店还开着吗?”

唐慎言咧了咧嘴,当即走到天井草丛中拎了个东西出来,传授了买豆子的“秘籍”。

“我认识那家的老板,这瓦罐子就是他家的。你敲三下那掉了漆的木板,说是来还罐子的,再递上银钱,他自然会再卖你一些。”

“如此当然最好。那我便去了,唐兄等我。”

“等下。”唐慎言出声叫住对方,将手中那只破旧的纸灯笼塞到杜老狗手中,“路上黑,照着点亮。”

杜老狗心心念着那雪菜腌豆子,接过灯笼、拎着罐子便兴冲冲地迈出了院子子。

他心情正美,纸灯笼映出的黄光跟着他一步三晃,哼着小曲的声音转出巷口才渐渐消失。

唐慎言就站在黑暗中,偌大的听风堂不见一盏烛火,星月亦是无光。

不知是否因为骤雨将至,草丛中的小虫都安静了下来,那些想来聒噪的鸭子也不见了踪影,天井中一片死寂。

唐慎言深吸一口气,转身向账房的方向走去。

四周依旧黑漆漆的一片,但这四方堂内的路他已走过千万遍,就是闭着眼睛也能去到任何地方,落脚分毫不差。

老旧的门枢发出吱呀声响,他踏入那一室黑暗中,随后在那乱糟糟的桌案前俯下身来。

寸长的引线藏在桌案下隐蔽处,因为被人反复摩挲确认过千百回,摸起来已有些粗糙起毛。

唐慎言从身上取出火折,静静望着火光片刻,随后不再犹豫,抬手将那引线点燃。

细小的亮点嘶嘶燃烧着钻入桌案深处,不一会便从内透出一团火光来。

火光越来越盛,映亮了说书人那张沧桑的脸,燃烧散出的滚滚烟气瞬间充满整个房间。

唐慎言起身推开那扇对着天井的破窗,浓烟夹杂着火星飘向窗外,野芭蕉的身影在夜色中晃动,空气中夹杂着雨水的腥气。

下一刻,狭小账房的屋顶之上传来一声巨大闷响,破碎瓦片连带着半根被快刀斩断的房梁塌落下来,轰隆一声扑满了那燃烧的桌案。

四溅的火星在漆黑的房间中落下,犹如孤星坠落,触地后崩出三四个亮点,随后彻底熄灭。

唐慎言抬眼望向那团烟尘四起的黑暗,沉声开口道。

“出来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