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陈郡桓士衡

绿竹猗猗,随风摇曳,远远可听得竹林深处传来一两声嘹亮的啸声,飞鸟过林,林中有溪水潺潺,清溪之中盘桓着两三盏清酒。

一只手从清溪之中捞出一盏清酒,青衫落入水中,将颜色染得幽深,清酒送入口中,清冽的佳酿顺着喉头流入五脏六腑。

“圣人之所以为圣者,在于其与人俱有五情也,五情俱同,因而与常人一般具有喜怒哀乐,故而‘颜渊之死,子哭之恸’……”

一个清亮的少年之音自竹林溪水处传来,乔昭足涉溪水,远远便见一群人围绕着一个青衫少年,少年手持酒盏,脚蹬木屐,倚靠在一块溪边青石之上,神情倨傲,目光邈远而又坚定,流露出独属于少年人的不羁与张扬,而那段议论就是由这少年口中说出的。

瞧见青石之上的少年后,乔昭对身边的人笑道:

“亏得我们寻了他许久,原来竟然跑这儿来了。”

转而对青石之上的人喊道:

“谢辅嗣!”

听见有人在唤自己,少年停止了清谈,将手中的酒盏顺手放在了青石之上,人群散开,少年一眼就望见了站在竹亭之下的两人,忙起身整理衣襟,笑着迎了上去。

“元达兄!玄隐道长!”

三人互相见了礼,一同来到溪水之上的竹亭就座,乔昭捻须笑道:

“辅嗣来京,竟不告诉我等,害得我等好寻。”

“哪里哪里,元达兄自何处而来?”

“我不问你来京何故,你倒反过来问我,谢辅嗣,你也未免太刁钻了些。”

乔昭指着谢弼,三人朗声大笑,一群少年自谢弼离开后,便三三两两结伴去投壶弈棋,各自为乐去了。

“素闻京都风物盛景,人杰地灵,早已是心向往之,此次随兄长入京,一则是要来见见京都风物,增长些许见识;二则素闻京都有众多清谈大家,免不了要去拜访讨教一番。”

“看来京都又多了一位风流名士。”

“不敢当,不敢当,只是我入京都这些日子以来,也见过不少京都的才俊,只是……”

谢弼说着摇头笑了笑,话虽未说尽,但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这些人都入不了他谢弼的眼。

乔昭见状,只是摇头无奈地笑着,对于谢弼的傲气早已是司空见惯,思索了一番,走到谢弼身前,道:

“辅嗣,纵使你擅清谈,却也未必人人都不如你。”

谢弼一听便来了兴趣,只是面上还是不信,他自诩是江南名士,最擅清谈,初来京都,也访问过不少名杰,只是都不如他,大有名过其实之嫌。

他的确渴望能遇见一个对手,只是一直苦寻不得,现在被乔昭一说,心顿时痒痒起来,只好奇着乔昭口中这人的身份。

“哦?你说何人?”

“陈郡桓士衡,前太尉桓述的幼子,与你齐名,年龄也正相仿,亦是当世名士。”

听到桓士衡这个名字,谢弼嗤笑了一声,他也是听闻过这个人的,听说当世之人,常将二人放在一起,他心中颇为不忿,早就想与此人一较高低,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我当是谁,原来是他,久闻其名,只是未曾亲见。”

“你如今到京都,何不前去拜访?瞧一瞧这位桓士衡公子是否名副其实。”

“他在京都?”

谢弼也是一惊,他确实没想到桓权竟然就在京都,此前他来京都之时,并未听闻有桓权的消息,若这次真能见上一面,这一趟京都之行也不算枉费。

“自然是在的,他如今正在太学求学。”

“太学?他既有高名,为何又在太学?”

时名者风流多不尚师,太学虽为一时之盛,却为名流所鄙薄之,尤其是好务玄学者,多任性放诞,不会从师学习。

谢弼则是不屑于求学太学,他熟读经文,兼好老庄,不好求师,以为当世之人无以可以为其师的,更以为经文之解非只一端,各人自可解释。

太学之中子弟亦是求名者多,务实者少,真正向心求学者寥寥,大多不过是借太学求学之名,结友交朋,游宴赏乐。

据谢弼所知,桓权是有着极为深厚家学渊源的,其父兄皆为一世大儒,他完全不需要入太学求学。

“等你见了就知道了。此次赵驸马举办赏桂宴,名为赏桂,实为清谈,下帖给你二人,届时他必然会去,你若去,两人不就见着了。”

乔昭看出了谢弼心中的疑问,也不多做解释,只是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书帖来,递与谢弼,谢弼接下请帖,他原本是不欲去参加这个所谓的金桂宴的。

谢弼性情孤傲,不屑于趋附权贵。

但若是能趁此机会见一见传闻中那个与他齐名的桓士衡,谢弼却认为是值得的。

“好,届时我必要亲自去会会这位桓士衡公子。”

金秋赏桂是雅事,亦是乐事,赵驸马乃是阳平公主之夫,阳平公主为当今天子姑母,赵驸马自身也颇通礼乐经传,为当世名流,乃是名副其实皇亲国戚。

赵驸马此次赏桂邀请的都是当朝青年才俊,山野名流,同时还兼有不少想投机奉迎之人想趁此机会讨好驸马,求得一份前程。

宴会当日热闹非常,往来之人都是京都的才子,这些人交谈嬉乐,好不自在。

谢弼是在傍晚时分方到,此刻公主府的客人也都陆陆续续来齐了,大家三五成群结成伴在桂园中游乐赏桂,谢弼看着眼前的喧闹,不舒服地皱起了眉头,转身就打算离开。

乔昭一眼就瞧见了谢弼,直接拉住了谢弼的手,不待谢弼说话,拉着谢弼就朝游廊走去,谢弼被迫跟着乔昭移动,好不容易在一水榭处从乔昭手中挣脱。

“元达兄,你要带我到哪儿去?”

“我只问你,桓士衡,你可还想见不想见?”

乔昭只是捻这胡须,双眼眯笑着问谢弼。

谢弼闻言顿了要离开的脚,又回过身来,眼中充满了惊喜之色,道:

“怎么?他也在此?”

“你猜。”

“此处如此喧闹,满是铜臭之气,哪里有半分雅致,我不信桓士衡那般的人物会在此处。”

“啧!你这性子是越发古怪了,这里明明是桂花幽香,何来铜臭之气?”

“若是深林之桂,自可得其幽香,可于闹市之中,富贵荣华之内,便是清幽的香气也会被人身上趋炎附势之气所掩盖了。”

乔昭素来就知道谢弼的古怪,也不与他争辩、计较,只是呵呵笑着,拉着谢弼的衣襟,指着远处池水之侧一个着苍青色长袍的儒生,道:

“辅嗣猜猜那是何人?”

谢弼顺着乔昭手指的方向望去,见那人头顶同色束髻小巾,远远望去,只觉琼枝玉树,身姿青隽,负手而立。

“淡淡流水,佳人兮何?莫非此人就是桓士衡?果然有松乔之姿。”

“何不一见?”

说着两人便走上廊桥,过游湖,直到对岸。

“元达兄。”

那人见到乔昭,上前施礼,笑道,同时注意到了乔昭身侧的谢弼,也作揖稽首。

“这位郎君风姿肃肃,如翔云之鹤,不知是何人物?”

“在下谢弼,字辅嗣,见过士衡公子。”

谢弼还礼,自我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辅嗣公子,桓权,字士衡,公子唤我士衡就好。”

桓权再次拱手,谢弼又还礼,乔昭忙捉住了两人手腕,笑道:

“你二人在这里拜来拜去,直可以拜一整天了。还是赏桂要紧,这礼留着下次再施吧。”

说完三人都朗声大笑起来,邓玠折桂沿溪而来,见三人笑语晏然,上前施礼,道:

“元达兄,许久不见。”

“叔宝公子,折桂而来,是为良友?”

邓玠瞧了瞧自己手中那枝丹桂,瞧了一眼桓权,笑道:

“我见满园丹桂,喜不自胜,忍不住折枝自赏,倒让元达兄见笑了。”

乔昭又为谢弼和邓玠二人相互引荐了,两人见完礼,四人同游桂园,直到月出东山,园中游人才渐渐少了。

此时驸马赵峻将留下的众才俊请到了水榭之侧的高楼之内,楼内早已安置好了竹席,桌案之上也都摆上了茶水点心。

谢弼上楼之时,环视了在场众人一回,最终在栏杆处发现了正在赏月的桓权,身侧陪着他的是邓玠,邓玠正在说着什么,引得桓权喜笑颜颜。

谢弼正要过去,此时宴会的主人,驸马赵峻在一群门客的簇拥下来了,众人于是各自安坐席中,开始了这场宴会真正的目的——谈玄。

清谈论道,是当世名流聚集在一处常举办的一种活动,谈话内容无所不包,清谈形式也多种多样。

谢弼最擅谈玄,对此自然是乐此不疲的,不过今日,他看向了坐在尾席,朝着宴会主人含笑点头的桓权看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在整个谈玄过程中可谓是妙语频出,谢弼很享受这种过程,他的辩才和学识积累让他在任何谈玄活动中都能够无往不利。

正当谢弼志得意满时,他却注意到从始至终桓权都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含笑倾听着别人的回答,眼神不卑不亢,也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让谢弼有些奇怪,心下活动起来。

谢弼手执麈尾,拂了两回,望向了桓权,道:

“大衍之数有五十,却只用了其四十有九,士衡公子以为是什么缘故?”

桓权闻言呆愣了一下,似乎完全没料到会点到自己的名字,但很快回过神,端正坐姿,略一思索便回答了谢弼的提问。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画之数,故减之而用四十九,更何况天地本残缺,盈虚之变,在乎自然,大衍之数不尽用亦合乎天地法则。辅嗣公子以为某答之可否?”

谢弼所采取的便是“谈玄”之中的问难,即以专门的问题去责难某一个人,往往问难双方会针锋相对,但若答得妙,则会传为美谈,因此这也是“谈玄”中众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

桓权回答之后,盯着谢弼,嘴角上扬,在场众人则是窃窃私语,最后爆发出齐声称赞。

“善!”

谢弼与桓权对视,在桓权身上,谢弼仿佛看见了自己,同样的矜傲,同样的自得,谢弼心中涌动着一股激流,促使着他再次发问:

“老子有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衡公子以为可以作何解释?”

“宠必有辱,荣必有患。宠辱等同,则荣患同一也。事物变幻,阴极为阳,阳极为阴,阴阳协同,则万物生,宠辱亦然。”

以《易》解《老子》,是一种极为新奇的解法,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但两者都阐明了事物矛盾的变化,又有相通之处,人群之中又是一声:

“善!”

谢弼接连发难,桓权便一一作答,众人围观,都只顾着去听二人妙语,直到月上中空,有仆役上楼来添酒,众人方才回过神来。

谢弼举起酒樽,邀桓权同饮,经过此次交锋,谢弼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这是第一次有人能在他的发难之下从容应对,谢弼有了一种找寻到知己的快意。

谢弼正要上前和桓权好好交谈一番,他就被仰慕他声名的人给围困住了,这些人纷纷向他求教,等到谢弼冲出人群之时,桓权早已不知何处。

谢弼询问主家,赵峻正要拉着谢弼,与他“谈玄”,听见谢弼发问,笑道:

“士衡公子已然辞别。”

“他走了?”

谢弼着实惊讶,“谈玄”之乐往往会至深夜,时而几天几夜也是常事,这样半途而走的实在是少有,也不像是个成熟的“谈玄”家会做的事。

“士衡公子家中老母染疾,也是不得已而归。”

赵峻向谢弼解释。

之后的“谈玄”,谢弼便兴致寥寥了,虽然偶有佳语,但能跟得上他谈玄思路的实在是少有。

谢弼在京都赏玩游乐山水,拜访京都才俊高名之人,自是不亦乐乎,只是那晚和桓权的问难一直令谢弼难以忘怀。

对文章内容进行了修改,可以确定是发这篇了,写作速度慢。

背景偏向于魏晋时期。

文中出现的的老庄辩论的句子大多是引用或者是化用古代典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陈郡桓士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