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交涉

邻居们早就散去,连吴老头都脚底抹油溜了,除了窗户上歪歪扭扭的“喜”字与盖在吴怀夕头上的红盖头,完全瞧不出一点儿成亲的喜庆样子。

已是申时,这场好笑的成亲,连席面都没有。刚刚热闹了一阵,现下倒是冷清起来,屋子里就只剩下吴怀夕与沈氏母子二人。

“你呀,以后得好好照顾大贵儿,他身子不好,你需要每日给他翻身擦背。”

李凤娟坐在了椅子上,喝了两口热水,眼珠子咕噜转了转,像是想到了什么妙计,“至于这传宗接代的事,我们家二贵儿......”

她的话还只是说到一半,耳边就有沈二贵猥琐的笑声,“娘,说什么呢,福娘现在是我的大嫂。”

“嗨,都一样。”李凤娟笑了笑,擦了擦额上因忙碌而渗出的汗,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老沈家可不能没有后。”

吴怀夕要嫁的人是沈氏的大儿子沈大贵,但他是个瘫痪的,根本起不来身。

沈大贵也不是天生瘫痪的,只是他是个暴脾气。早年学别人做生意赔得血本无归,但他却觉得是给他货的掌柜拿了一批次货给他,便一个人冲进了别人家里讨要个说法。按理说货卖不出去,又怎么会是掌柜的过错,何况卖货的掌柜本就给的并不是什么次货。

可那沈大贵却一口咬定是卖货掌柜的问题,竟是大过年的坐在人家家门口哭天嚎地。那天夜里寒冷,沈大贵嚎了大半夜根本没人理他,人家门又关得紧,他打开不得,只好愤愤而去。

没想到夜路走了一半,便遇一恶犬,对着沈大贵就是一顿追赶。沈大贵害怕得紧,况且冬夜泥地早就结冰,恶犬狂追不舍,他一不留神就跌入河中。

河中的薄冰被沈大贵砸出一大个窟窿,河上有恶犬,河下水冰凉,沈大贵挣扎不起,抱着块碎冰到第二日才被人发现。

送去整治了许久,可大夫说冻坏了根本,能保住性命已是难得,至于站起来,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弟弟沈二贵,说是要去好好读书,考上杏花村第一个童生,从李凤娟那里骗来的笔墨纸砚钱,全叫去偷偷买了酒喝,或是去村里的小赌坊子赌上一番。村里的人个个知道他什么德行,也就是李凤娟日日相信她的二儿子会有出息,日后中个举人老爷回来。

坐着的吴怀夕握紧了拳头,几乎把指甲嵌进肉里。

说得好像挺哲学的。

这是要她一女侍二夫?李凤娟竟是打了个好算盘。

若福娘还活着,岂不是进了个魔窟?一想到这几年未下床的人,身上的味道……

还要翻身擦背。

吴怀夕只有一个想法,逃吧!

“大嫂,我带您去看看大哥吧。”

沈二贵听了刚刚李凤娟的话,心中愈发得意,笑容更是谄媚,伸手就要去拉吴怀夕的衣袖。

红盖头下,只见一只关节肿大,粗糙黝黑的手。

“娘。”

吴怀夕一下子揭开了红盖头,顺势将红盖头扔到了沈二贵的手里,站起了身子,往李凤娟身边走了几步,离沈二贵远了些。

一句脆生生的“娘”喊得李凤娟心花怒放,她又给李凤娟桌上的碗添了些热水,“您说得极是,今日您受累了,福娘给您做些吃的来?”

她本就十四岁,嗓音听起来格外清甜又带着些乖巧懂事。

刚刚那些锅糍全叫邻居们吃了去,为了拜堂,自己竟是连半碗都没吃上。经吴怀夕这样一提醒,肚子也跟着叫嚣起来。

“确实是个懂事的。”李凤娟心里很是满意,她指了指院子边上那间小小的屋子,“那儿就有灶台。”

若不是这具身子三天之中,只吃了一碗锅糍,眼前发黑的迹象接踵而来,谁乐意给他们做吃的。

但若是不说,保不齐还未到晚上就要被送到那沈大贵的房里。

后厨很是破旧,只有一个老旧的橱柜和泥砌的灶台,环顾四周,还真是家徒四壁。

米缸里的米马上见底,菜篮里只有一些没什么水份的荠菜,一旁的篮子里只剩下两个鸡蛋,但吴怀夕出奇意外地在橱柜里发现了半袋面粉。

吴怀夕拿起橱柜里的半袋面粉,用手指捻了捻,是精面。

看来住的不讲究,吃的倒是讲究,尽吃些贵的。

今日,食面。

她取了一些面粉,在碗中加了一些凉水,用筷子将它搅成面絮后抓起一旁瓦罐中的粗盐撒了进去。

待面絮被揉成了面团,她取了一只盘子,倒扣在面团上。

这等面团的功夫,吴怀夕也没有闲着,她将灶火烧得极旺,又从米缸里那舀了半碗米,洗净后混了些水就往锅里倒。

约莫过了一刻,便有米香味飘散开来。吴怀夕给自己盛了一碗米汤,放在一旁凉着。

她拿了些菜篮里蔫蔫巴巴的荠菜,没有用刀切开,连带根茎胡乱扔进锅里。

火烧得更旺了,过了二刻,便有了一股糊味儿。

吴怀夕拿了两只空碗,将这锅糊饭给盛了起来。待这些做完,她还不忘了去院子里拔了几棵刚刚冒尖的野葱。

米汤已经放凉了不少,吴怀夕抱着碗牛饮,才抚慰了她一点儿肠胃,让她有了些力气。

这会子烧饭的功夫,面团也差不多发好了。

她从碗里取出粗糙的面团,使劲揉搓,将面团里的气揉走。绰起一旁的擀面杖将面团擀平,在正反两面都洒了些干面粉,将面饼从两端卷起,继续擀。

多擀上几次,将面饼擀得又薄又均匀。

将这面饼折成几层,用刀子切成正好的大小,撒一些干面粉,拉成了面条。

这做面条的手艺,吴怀夕实在是手到擒来,毕竟前世的自己便是靠着这些发家的。

她从十四岁开始摆摊,在天桥底下炸过串,在大学城夜市炒河粉。开过餐馆,当过老板,最终猝死。

吴怀夕的脑子里快速闪过自己前世都能出上一本书的人生,真是太搞笑了。

钱都没来得及花!

油碗里没剩多少油,她小心地擓了一勺,以免让李凤娟发现。

把糊底的锅洗净后,起锅烧油,将碗里剩余的最后两个鸡蛋全都磕在锅里。

“刺啦”,鸡蛋遇到热油,传出阵阵蛋香。

吴怀夕走到门口,将门关上了,不让鸡蛋的香味飘到前堂去。

待鸡蛋煎熟,加入热水后将所有面条都倒入锅里,撒上些刚刚摘好的野葱。

鸡蛋的两边被她煎得焦脆,而内里却不同,用筷子一戳,还能流心。蛋液浸润到面条中,劲道的面条与新鲜的野葱融合在一起,香弹爽滑。

在吴怀夕的记忆深处,福娘似乎是从未这样吃上过一顿面条。

吃吧,吃吧,以后咱们吃更好的。

“福娘,饭还未做好吗?”

坐在前堂喝了三碗热水的李凤娟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一点儿都不愿意再挪到灶台旁的,只能在前堂朝着吴怀夕这儿大喊,语气中尽是不耐。

“已经做好了!”

当吴怀夕将这两碗糊米饭端上桌时,李凤娟的脸色一沉,随即责怪道,“福娘,我听吴老头说,从前家里的活都是你做的,这饭是怎么回事?你这不是糟蹋粮食吗!”

李凤娟望着这黑黢黢的米饭,眉毛拧作一团。

沈二贵也在一旁盯着面前的糊米饭,握着筷子的手迟迟没有动。

“娘。”

吴怀夕的眼中噙了泪,说话声也哽咽起来,“从前福娘在家里,都要将吃的让给弟弟,爹怕我偷吃,连灶台都不让我靠近。娘,娘您若是不喜欢,福娘便拿去丢了,重新给您做。”

她拿衣袖稍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泪光莹莹,惹人怜惜。

一旁的沈二贵看得眼都直了,他立马拿起桌上的碗,扒了几口饭,维护了吴怀夕几句,“娘,您瞧着大嫂已经给您做了,您就将就着吃吧,糊点更香!”

饭一入口,一股苦味直冲沈二贵的舌尖,他看了看正在擦泪的吴怀夕,一边龇牙咧嘴,一边将饭往嘴里送。

李凤娟是最舍不得丢东西的,平日里若是吃上一顿肉,她也要分上个四五天,就算是有些放酸了,她也照样就着腌菜吃了。

现下面前这样一大碗米饭,虽说糊了,难道说白白浪费了不成,也拿起了筷子,泡了些热水囫囵吞咽。

好不容易半碗米饭下肚,李凤娟放下了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

“我记得篮子里还剩两枚鸡蛋,福娘你去炒了给大贵儿送去,炒鸡蛋总是简单的。”

吴怀夕抹泪的手一抖。

那拢共就两枚鸡蛋,全都下了她的肚子里,哪还能找来做炒鸡蛋。

她使劲揉了揉眼睛,又滚下两滴泪来,“娘,福娘在篮子里,未寻到鸡蛋,只瞧见了些鸡蛋壳。我想了想,怎会如此!原是冬日里,耗子都没吃食,就盯上咱家那两枚鸡蛋了,刚刚福娘在墙角的耗子洞那,还找到了些碎鸡蛋壳!”

吴怀夕一边抹泪,一边抽泣,甚至还将了一只大黑耗子如何吃了鸡蛋,撞洒了面粉的画面讲得绘声绘色。

“二贵儿!不早就让你堵耗子洞了吗?”

李凤娟一听那鸡蛋全都让耗子叼走了,是又恼怒又心疼,本来今日就送出去不少鸡蛋,现下剩余的两枚全叫大黑耗子吃去了,气得直拍大腿。

“娘,我给忘了。”

沈二贵面前的碗已经空了,但他的目光却总是流连于吴怀夕的身上。

“家里没多少银子了。”李凤娟一边说一遍看着吴怀夕,“又多了一张嘴吃饭,大贵儿还要买药吃......”

沈家家里的银钱是沈大贵掉进河里后,李凤娟冲进那卖货掌柜家讹的。明明是沈大贵自己的问题,李凤娟就偏偏靠着撒泼打滚,向那卖货掌柜索要了二十两银子。

这两年下来,家里没有一个出去干活的,连地都不愿种,买吴怀夕又花了四两,如今早就已经所剩无几。

“娘,让福娘出去挣钱吧。”

吴怀夕的眸子亮了亮,可逃。

“这......”李凤娟思索了片刻,打量了吴怀夕一眼,“那家里的活你不管了?”

“管嘛,您让二贵儿带我出去转转。”吴怀夕的眼角还含着泪,捏了捏自己的衣角,“福娘也想为沈家做些事。”

李凤娟瞧着吴怀夕这副模样,倒像是个懂事的,但心中难免有疑虑,“这事日后再说吧,今日时候不早了,你也去见见大贵儿,等会再将方才多的饭,给他盛上一碗。大贵儿卧床太久,你说话做事可千万要小心,不要招惹了他去。若他气着了,便不愿意理人。”

吴怀夕眉心一皱。

“也好。”

该来的总是要来,吴怀夕将衣角攥紧了几分,得想法子。

“嫂嫂,我带您去。”沈二贵站起身来,一双豆大的眼睛依旧止不住地往吴怀夕身上瞧,将他带到了沈大贵的房间门口。

李凤娟的话,让他心中更加是笃定了面前的大嫂不日也会变成自己的媳妇儿。他将手搭在门槛上,歪着脑袋看着面前的吴怀夕。

“嫂嫂,我方才这样帮您说话,您不想着感谢感谢我。”

吴怀夕踏入门槛的脚步一滞,心中登时有了主意。

刚刚落过泪的眼角还泛着涟漪,勾出一抹浅红,娇艳欲滴,她浅浅一笑。

“嫂嫂自然是要感谢的。你且凑过来听……”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