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神的危机

谭香闷闷地惶恐了数日,等待下回问答。恰逢她陪孩子在御书房上学的时候,内宫差宦官来传她了。来得还不是别人,就是此地先生学生都脸熟了的柳夏。

沈凝问柳夏:“有什么事么?我和薛师傅正给他们出题考试呢。”

柳夏给手哈气:“好像是正觐见的范老夫人请苏娘子去,要问个什么事儿。”

沈凝皱眉:“她的意思怎么能当成圣旨传?个个倚老卖老,国家何来纲纪?”

柳夏露出虎牙说:“对啊对啊,状元郎你以后参她一本。”

苏密听到娘将去见皇上,两眼放光问:“我去么?我去么?我也想去。”

宝宝趁机用墨笔在他手上画个蛋,嗤之以鼻:“我都没去,还轮得到你哩?”

俩人闹将起来,谭香用砚台敲了桌子:“不许多话,等会儿谁考得不好,我饶不了谁。沈大哥,我要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劳烦你替我把苏密先寄到你家娘子那边,我出宫再去接他。呀,我不该损害文具,还好它也没坏。我这就去了!”她耸肩起身,胆气顿生。

出了书房,她不禁缩了缩脖子。积雪连日,禁城成了一个冰寒世界。通往内宫的长巷里,满是低头扫雪,瑟瑟发抖的太监,只有谭香和柳夏俩个说话。

谭香试探道:“你看今天万岁他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

柳夏提着瘸腿绕过雪堆:“隔着帘子,我看不清。不过,万岁平日里总也那样子,没什么高兴不高兴的。倒是苏大哥这几天如何呢?我怪想他的。我去了两回工地,也没遇到他。他的腿……?”

谭香叹口气:“谢谢你惦记,他的腿利索多了。只是他忙得慌,每日早出晚归,和我都没说几句话。皇家的差事,体面是体面,也太累人了!”

柳夏似深有同感,认真点头。

他们经过一个冷僻的拐角。柳夏低声说:“苏大嫂,你回去提醒声苏大哥,有人上书内阁说他不是了!”

谭香抽气:“嘿,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告黑状?”

柳夏捂住嘴,摇手说:“好像在京七品以上官都有资格上本子的,人家肯定署名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两天,外头传说苏大哥和户部官员勾结捞好处,故意以木料备不齐为借口拖延工期呢。我是听见范总管询问蔡述那个奸贼,才知道这些的。”

“啊?蔡述怎么回答的?”

“蔡奸贼倒是说了好话。他说:‘那几个上本的人都是风闻言事,并无凭据户部用心,苏韧勤勉,误工不太可能。木料之事,我担保不久就可解决。’”

谭香点头。苏韧曾提及户部是蔡述的心腹衙门。所以蔡述才维护他们几句,顺带给苏韧做个人情。怪不得苏韧这几天象发愁,原来还是大木料不够……可这能怪苏韧么?而且她始终弄不清楚。怎么皇帝给自己盖房子,还会钱不够,料不够了?故事书里可不是这么讲的。她担心苏韧,倒是不怎么忧心自个儿了。

直到她周身一热,才发觉已进入了宫室。跨过大大小小的门槛,她进入间四面隔着帷屏的斗大暖室。屋角吊着兰花,温馨如春。柳夏悄然退出关门。屋里面并没有范老太,只剩谭香和皇帝。

谭香深深叩拜,皇帝自卷帘子,笑道:“平身吧,冬天金砖地凉着呢。”

谭香听他口气,善意如昔,不禁呵呵笑说:“凉点好。把我脑袋冻一冻,清清楚楚给万岁您回话。万岁……”

她仰头,皇帝白袍潇洒,须发漆黑,神采亦如昔。

皇帝赐座。谭香拿了一个蒲团当垫子坐在地上。

皇帝道:“这里有空着的座椅。”

谭香说:“咱们木工行最讲规矩,您的手艺比我高了好几辈,我怎么能和您平起平坐,不讲规矩呢?”

皇帝忍不住笑,道:“我们等会儿再谈木工,朕先要问你:你喜欢不喜欢皇宫?”

谭香琢磨了片刻,问:“万岁您喜欢皇宫么?”

皇帝一笑,不置可否,静了静,才说:“朕的奶娘常年养病,并不太清楚当今时事。可她今年来见朕,大力夸赞你好处,且愿意同蔡述一起保举你来当皇子宝宝的正式保姆,你愿意么?”

谭香一怔,才恍然大悟,“进宫”是这个意思。

她咬了咬大拇指,说:“我很喜欢宝宝。可我有相公有孩子,我不能丢下他们。宝宝在蔡述家里有很多人照顾,还用得着我么?”

皇帝笑了笑,说:“如果有一天朕立宝宝为皇太子,他就要进宫。那时候,受他差遣的人虽多,却没几个能贴心关怀他的……只要你答应当他的保姆,那你会终身受用不尽。你愿意么?”

谭香憋红了脸,待要拒绝,却不敢鲁莽。

半晌,她笑嘻嘻答道:“万岁,那么个大美差,容我想几天,行么?”

皇帝点头。谭香松了口气。她想,这事能缓则缓吧。宫廷里的男人,只有皇帝子孙。自己进来,苏韧不进来,那种尊荣奢华,要它何用?

皇帝眸光明灭,缓缓招手:“你过来……!”

谭香忽觉紧张。但皇帝要她靠近,她只得走过去。

皇帝浅笑,神态益发和蔼:“不用怕,朕说过,想和你谈谈木工。”

“木工?”

谭香蓦然想起那尊被范老太收去的雕像。不出所料,她所制的木头美人,正在皇帝的衣摆中嫣然巧笑。

“奶娘今天给朕看的。她说你不肯供出此面从何而来,一定要亲口对朕讲。那么朕自己问:谭香,你在何时何地见过她?”

何时何地?谭香早想好回答。她斩钉截铁说:“我在万岁的地宫里见过她。当时我答应您绝对不跟人说所见的一切。我对我相公都没吐露半个字,对范太太也是一样的。”

皇帝神色凝重:“你……你只见过一次,就能记得那么清楚?”

谭香瞬间语塞,正寻思如何对应。皇帝的脸色却忽然起了变化。

他身子猛烈颤抖,牙齿打战,握着木头美人的手指一松,扑到在炕上。

“下去,快下去!”皇帝声音焦灼而痛苦,不让谭香看到他的面容。

谭香吓得连连倒退。她满脑子念头乱窜,最后鼓起勇气,朝皇帝跑去。

“万岁,万岁,万岁?您不舒服?”

她想起谭老爹临终时候,自己手忙脚乱,苏韧却沉着冷静,尽心服侍。

皇帝是犯病了?想必他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失态。可她能见死不救么?

谭香把皇帝的身体翻过来,狠掐人中,然后把他的头颅轻搁在枕上。他的容颜扭曲得可怕,口角渗出白色的泡沫,似乎正经受着剧烈的疼痛。

皇帝手指抽动,谭香替他解开衣带,擦去白沫,安慰道:“万岁,我这就去喊范总管来……求您忍一忍……”

皇帝喘息,谭香放下帘子,再搬了扇绢面屏风挡在门口。

这时,她推开门,对柳夏大声说:“快,万岁传唤范公公!”

范忠风似地赶到,皇帝的喘息已平稳许多,谭香贴着门背,听着动静。那范忠好像给皇帝喂药喂水,还心疼地咕哝:“本大好了些,怎又犯了!”

过了许久,皇帝像从梦中惊醒,问:“那女人是谁?”

范忠回头,轻声说:“万岁,是苏娘子谭香。”

谭香朝后退步,本能地嗅出恐惧。她明白自己只是个平民百姓,不配也不该窥视到天子的要害。然而……她当时正好在这里,应该拔腿逃走?

屋子里安静地令她难堪。皇帝与范忠窃窃私语数句。

范忠缓缓回头,又看了谭香一眼,对皇帝躬身道:“是。”

他走出帘子,极和善地对谭香说:“娘子,你受惊了。皇上偶发头疼,只是微恙。来,我们到外面去喝一杯茶水压压惊吧。”

谭香摇头:“我没什么。公公,今天的事,我不会说的。”

范忠撇嘴,有丝苦相。他亲自倒了杯热茶给谭香。

谭香捧着茶杯,觉得不对劲。但她确实受了惊吓,需要杯热茶。

杯内蒸汽迫得她避开脸,目光斜扫到一面镜子。

镜子里的柳夏,正躲在门套外。他面色古怪,冲她坚决摇了下头。

谭香心中霎时明亮起来。她懂了。

因为她不巧看了不该看的,现在她就该死么?

对她,皇帝是如此平易近人,难道……

老天爷变脸不亚于人。方才春色满人间,此刻已请阎王点命了。

“喝啊,怎么不喝?”范忠笑着催促。

“水太烫了。”她说。

“那么你等冷了再喝吧。”范忠语气,悲天悯人。

镜子里的柳夏不见了。谭香郑重摇头。

如果她死,不能连累别人,也不埋怨上苍。

茶总是要冷的。而人有旦夕祸福。

==================================

这时,谭香忽然想到: 如果把木雕美人酷似苏韧生母的事情告诉皇帝,他会不会改主意放自己一条生路呢?不,如果自己这样做,岂不是把夫君儿女的性命全都押到了皇帝的面前?况且推翻自己早先的话,更多了份“欺君之罪”,今天的“不幸暴卒”则会成“罪有应得”。是了,不说,死也不说!

忽然,门口咣当一声,有宦官一阵风似跑进来,带倒了玛瑙唾壶。

“小梅子该当何罪?你竟敢坏规矩乱闯?”范忠作色诘难。

小梅子委屈大发了:“干爹,本就是万岁口谕让奴才去宫门迎候蔡阁老的啊!蔡阁老他有军国大事,非要早点进来,奴才哪里可怠慢?万岁既然歇息,柳夏他如何不守在门口,儿子我还当……咦,这?”他瞅着谭香,满面狐疑。

话音未尽,红帽乌纱的蔡述,已缓步进来。

他拱手道:“老先生,臣蔡述有要事需面陈万岁。”

范忠耷拉眼皮说:“万岁已入寝。阁老有何等大事?先对老奴说吧。”

蔡述眼波微漾,语气幽幽:“司礼监和内阁等于皇帝左膀右臂。然而老先生方才有个口误,说‘先’于万岁?述之虽是晚辈,却不免替您惶恐。”

范忠沉吟,亦拱手道:“多谢阁老提醒,老奴逾越了。只是……”

皇帝在内咳嗽:“是叙之?叙之进来!”

“遵旨。”蔡述绕过谭香,掩鼻道:“机要之地,妇人家怎还不退下?”

谭香脸色发青,仿佛要捏碎茶杯:“茶还没凉,谁许我退下?你能越过万岁么?”

皇帝在内又一阵咳嗽,语气温煦犹如长辈:“谭香,你没有茶缘。既然首辅发了话,你出去罢了!记得多做木工,好好陪皇子读书。”

范忠接着皇帝,在谭香耳边说:“切忌多说闲话。”

谭香没想到,柳暗花明,居然逃过一劫,更没想到,她还是粘了蔡述的光。

皇帝喜怒无常,也许等会儿改主意呢。她如蒙大赦般磕头谢恩。

蔡述冷冷笑:“夫人走时,莫忘了留下御杯。”

谭香这才发现,自己还紧紧掐着瓷杯,她忙脱手,急匆匆退出。

小梅子跟着她,迎面遇到柳夏抱着个水壶闪出来。柳夏面上掠过一丝惊喜,听小梅子骂:“你是瘸腿,还是缺心眼,怎不守在门口?待干爹料理停当……小心他再打折你的腿!”

柳夏回嘴:“我?我给万岁提开水,也有错?谁像您尽会攀高枝找肥差呢?”

他和谭香交换了眼色,各奔东西。

小梅子伴着谭香,轻轻巧巧笑:“娘子,上次你进宫,说是蔡阁老内人,从小认识,我还不信呢。这回我看你俩,倒真信了,你和他好像是有点什么事……怪不得你相公和你一路当红!”

谭香满头汗,遇到冷风吹,打个喷嚏:“呸,公公你胡说,当心口里长疮!蔡某人和我乃是天上与人间,能有啥意思啊?”

小梅子撇嘴:“唉,我不过说说,娘子还能少根毫毛了?天上人间,其实并不远,要不怎会有牛郎织女?不过,娘子你头上大概有颗扫把星,上回你进宫,烧大火。这回你进宫,得,大地震了!”

“地震?这是蔡述所说的军国大事?你怎么知道?”

小梅子卖弄:“我是干什么长大的?方才我在内阁就听见了,陕甘地震,西边死了不知几多人,塌了百万屋呢。娘子与我相识,少不了有内幕消息。”

谭香啧啧想,灾民真够凄惨……本朝地大,灾难也多。自己从前在**,年年都见灾民乞讨……要当好父母官,太不容易!

不过,我已有了柳兄弟?要你这个奸梅子做甚?

她两次出入龙潭,侥幸得全,已懂宫里水太深,现在开始,对人人事事都马虎不得,便作笑容道:“是,今后请公公照顾我。我这人最知恩图报,不会赖一点人情帐的。”

小梅子一笑:“好,你前面三尺雪里,埋了块石头。小心脚下!”

谭香拍巴掌:“乖乖!你连这个都知道?”

“当然。”

谭香转了个身:“那请问这里离我相公所在的工棚有多少步呢?”

小梅子“啊”了一声,被问住了。

谭香杏眼闪烁 :“不如我们数数看?”

------------------------------------------

苏韧最近有点心神不宁。

关于沈明的秘密,毫无进展。而他最关心的,还是眼前的事。天寒地冻,大料不足,工期眼看着赶不上。哪怕现在内阁检视网开一面,明年春天的例行年报不可能过关。他本来预料沈明会给他将近一半的木料,但过了个把月,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苏韧知道,对沈明这种心如铁石的巨贾,怎么求都不会有效果。而且,官场上人对“商”总是要端几分架子。不然,会被视作人格低下,今后在官僚圈子里受到歧视……

他已丢了木拐杖,换了根竹杖支撑。气温骤降,不少工匠依然要袒胸露臂。苏韧便也不裹毛皮不穿披风,只套大一号的棉袍官服。他在南方长大,不耐北方严寒,可想到手头正捧着金饭碗,浑身都是劲儿。一天到晚,他带着竹杖,不停在工地各处走动。大伙看头儿如此辛勤,自然不好意思躲寒风,都要找点事情做做。其实,苏韧是怕久坐血流不畅,再生冻疮。

他自费买了不少生姜,藏在监工棚里,再到集市去批了几麻袋便宜的红糖。这倒不光给自己防风寒,逮着机会,他非给工匠兵士同僚们冲姜茶喝。人家先暖了身,再看他那笑脸,又暖了心。所以即便外头传说纷纭,工地上始终上下齐心。

今天难得苏韧想给自己单独泡次茶,偏偏发现老婆亲临,正坐在工棚里。

苏韧不及张口,谭香已扑入他怀中,凉呼呼手掌挂着他的脖子。

苏韧端详她的脸,只是半大孩子,杏眼里雾蒙蒙的。

他知道发生了什么,故意玩笑道:“哟,香榧子好不容易来一回,怎这样脸色?是不是被宫里恶狗追了?怕什么,相公替你出气去!”

谭香猛摇头:“大半日不见你,怪想的。”

她手磨蹭苏韧耳朵,长舒口气。苏韧搂着她,竹杖斜伸,把工棚帘子挑下来。

他为老婆泡碗姜茶。谭香捂着碗:“阿墨,我去见万岁了,因此才能来这里弯一回。我早就想看看你怎么做事。刚才,我远远瞧着你,纳闷你为啥老是高高兴兴的。世上哪来那么多顺心?”

苏韧真心答:“有份差事养家糊口,还不值得开心?凡有差事的人,切忌在家外头摆脸色,必须要高高兴兴。再说,领头的喜怒哀乐,影响全员心情。我纵然是手下只有一个兵的小头目,也一定要显得高兴。惟有如此,才让人肯心甘情愿跟我做事。”

谭香眼珠转:“怪不得皇上蚌壳他们很少变脸,原来这就叫皇帝腔,官腔!可他们那种人要变了脸,连天也要变了!”

“ 万岁见你什么事?”

谭香无论如何都死守皇帝发病那一折,只咬着苏韧耳朵,说了自己被提名当宝宝保姆云云。苏韧追问:“啊?你怎么答?”

“我说考虑考虑。阿墨,你愿意我以后进宫去陪宝宝么?”她盯着苏韧。

苏韧不假思索:“我不愿意。我俩在一起,酸甜苦辣都好有个照应。宫里的人心和蜘蛛网似的,你要进去,我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安心。你拖着最好,实在不行就托病……这样的差事,自然有人走后门要做。上面哪怕当时觉得你不识抬举,不久便会把你忘了。看来,万岁是定了以后要立宝宝呢!”

“是啊,不立亲身儿子,还能立谁?”谭香说。

苏韧暗想:果然,皇帝是位好木匠。木匠要因材制宜,更须知朽木不可雕。在继承人问题上,皇帝感情无法左右一切。沈凝作为沈明之子,已世人皆知。他的性情,又已清高不合群,如果硬要把他迎回宫中,入继大统,势必引起朝野上下的滔天舆论,动摇皇家正统的根基。无论沈明能编出何等离奇的故事,让皇帝相信沈凝是自己失散的孩子,沈凝注定就是个臣子。现在,皇帝提拔他当状元,点名他当皇帝师傅,那金光灿烂的履历,都是为他将来入阁为辅臣做准备吧?一个儿子登基,一个儿子辅佐,皇帝的算盘精明的很。只不过到那时,蔡述哪肯拱手让出宰相宝座呢?腥风血雨在所难免。哎,人家的血脉里都闪着金光,而自己呢,横竖耐心地爬升……

谭香把西边大地震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丈夫。

苏韧惊诧,旋即想到:地震过后哀鸿遍野,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急需木材建造屋子。清流必定会上书,请求朝廷下拨救灾款项,同时暂停新宫营造。如皇帝下令暂停施工,等于给他找到了借口。倘若皇帝一意孤行,那么自己设法完工,就更令上面另眼相看,知道他才是尽忠职守而不多话的可用之“官”。

他把碗拿过来,自己喝一口,说:“阿香你了不得,竟然比我们这些人知道还要快。其实男人走动内外都太显眼,而你们女人裙带网倒不引人注目,洒得开。以后,相公我在官场上行走,少不了要你替我张罗招待,打探消息。”

谭香拍了拍他手:“我能帮你则帮。可是,以后有重要的事,你不许瞒着我。阿墨,近来我听了不少从前人的故事,想人与人斗心机斗狠毒,逞一时快乐,却终究离开心越来越远。与其刨根问底,咱不如看开了,比一比将来谁子孙昌盛,晚年幸福。好了……我该去接苏密了,我等你回家吃饭!”

苏韧送老婆走后,回味她话中滋味,不禁苦笑。

京城的生活,虽然繁华,但有些催人老,连阿香都被逼得长大了。

雪霁后的天空泛着豆青,亮堂不少。他抽口气,继续巡场。

天刚擦黑,苏韧便出禁城。他恍恍惚惚,惦记着谭香。

一回神,马车夫喝住马,光秃秃脑袋伸进了车厢,正是老和尚圆然。

苏韧好笑:“师傅,出家人也突袭?”

圆然肃然曰:“善哉,老纳头上冻得慌,苏施主容我上车讲可否?”

他上车坐定,拖长声音问:“阿墨,你最近怎不找师傅帮你开解开解呢?”

“师傅您要写书。我这里都是俗事,总不能事事求您分担。”

圆然笑道:“自从你到香山来过节,半夜里跌死个人后,你心烦了吧?阿墨,你不跟我说,不代表师傅不知道。师傅不问你,也不说明我不会帮你。”

苏韧愣了愣:“师傅,您要帮我什么?”

圆然说:“我知你正好奇一个人,我也好奇他许久:沈明。这几日我故意与他接近,居然谈话之中,抓住了他的要害。他既曾向我调查你的底细,怎肯善罢甘休?我早说了:无毒不丈夫。与其让他占上风,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我今晚临时住在西街太学的静思堂中,你随我去吃些素面,我再告诉你。”

苏韧双眼放光,叹圆然道行高深。若旧朝不亡国,圆然该是混世魔王大奸臣了吧?他已看穿,自己何必掩饰?听听师傅高见,说不定收获颇丰。

可如果现在随师傅去,恐怕回家要到深夜……他一转念:“师傅,阿香正等我吃饭……不如我去家里安顿好,再来与您长谈。”

圆然欣然道:“好。西街近在咫尺,老衲步行即可。”

他旋即下车,步入车流之中。苏韧心里一动,轻唤:“师傅当心!”

圆然扬扬手,大踏步去了。

苏韧准时回家,谭香欢欣自不必说,夫妇俩灯下小酌。

苏密因为偶尔去沈家,玩得累了,直睡到大人快吃完,才爬到谭香的怀里,赖皮地要苏韧喂他。

苏韧喂了他几口,苏密揉揉睡眼,说:“爹,今天我看见圆大师傅了!”

孩子们一向管圆然叫圆大师傅。

“嗯?”苏韧放下筷子:“你在沈家看到他?”

“是啊。圆大师傅要出去,我在楼上喊大师傅大师傅,喊得喉咙都痛了呀。可离得好远,大师傅没听见我。”

苏韧想:圆然果真去了沈家,谭香咕哝道:“小孩子口无遮拦!”

苏密撅嘴:“娘又骂我,还是沈家婶婶对我亲热呢,她给我吃糖,还说要给我做云锦袍子!沈家爷爷也好。他笑眯眯搂着我,问我认识不认识圆大师傅?”

苏韧夫妇顿时紧张,异口同声:“他问你?”

苏密小牙齿在烛火下亮荧荧的:“对啊。我说:我从小认识圆大师傅,爹爹是圆大师傅最喜欢的徒弟了。我还说,爹爹从前被坏人抓到牢里面,我和妈妈姐姐就躲在圆大师傅的庙里面,一直到爹爹来找我们。”

谭香“啊”了一声,抽苏密腮帮子:“谁让你说的?”

苏密大哭。童言无忌。巧合之中,他不巧说了实话。

他哪懂苏韧和圆然之间?更不会明白万万不该让沈明知道的。

谭香看眼苏韧。苏韧眼睛发直,丢下筷子:“我出去趟!”

他在路上随便雇了辆马车,前往西街。太学生来来往往,到这时街面还热闹。

苏韧怕人发现自己,遂现掏银子买了套太学生衣冠,在厕所里换好。

他很快找到了静思堂。木门虚掩,烛火未灭,炉内升火,坐垫还是热的,可圆然已不知去向。

苏韧拍脑门!他不信沈明动手那么快!

书案上不对劲。苏韧细看,发觉茶杯倒扣在摊开的书本上。

他掀开杯子,那是本《易经》。

红色茶水如同魔鬼的血渍,沾染了一行字:“阴阳不测之谓神”。

苏韧确信无疑,圆然被沈明劫持了。下一步,也许就是对付自己?

虽然苏韧至今不懂沈明对自己有何深仇大恨,但是……事已至此,只好斗狠斗心机了。

==============================

(本章完毕。)

本章节注释

1,危机:潜伏的危险或者祸害。原见于三国时代吕安的与稽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秘发”。

2,神:本章节里面出现了周易。那本书太玄,此处不宜深究。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

神是指变化不测的事情。不测,则是指料想不到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上星期感恩节,我本来想发个讲二十多年之前的番外。

本文写了那么久,也没个番外………….难道反证了本次故事情节比较丰满?

后来却觉得那番外和感恩节气氛不符合,所以决定推迟到12月15日再发。

如果你不查月历就知道12月15日算是国际什么日,算你厉害啦!:)

=======================================================

感恩节长假,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

当然,吃喝玩乐也一样没有拉下,还跑到动物园看了看熊猫。:)

回家后,鼻炎发得一塌糊涂,很无奈。总不能怪动物园的动物吧!

上星期,世界上有人被炸,有人吃枪,有人中奖,有人胜选,

想起来,如果普通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就是最值得感恩的事情了。

关于花鸟鱼虫,我答应讲点。不过,以下的东西十天前写的。

==============================================================

这次飞行过来,和家里出差的长辈只碰了个头而已。即我到的当天,长辈就飞走了。

长辈暂住时,在屋周围种植花木,有栽红枫,月季,天竹,还有果树等等 。

他走了十天,天气骤寒又回暖,红枫树上结了深色果实,益发赏心悦目。

月季开花,颜色妍丽,花朵单瓣,与原有的西洋种玫瑰相比,别有一番风姿。

在深秋时,家里还是充满了绿色,也是拜此地气候所赐了。

去年冬天,我身体不适,看到屋子一侧的茶花树开满了红花,总觉得有点妖气。

可到这两天,再看到一棵茶花初绽,另一棵也缀满花苞,不禁充满了生活着的喜悦。

邻居是位耄耋之年的亚裔老先生。他说茶花树长得非常慢,所以显得珍贵。

他五十年前在此定居时,这两棵茶花树只有小孩那么高,现在却连成年男子都够不到头了。

草木到底不会说话,而每逢夜晚,山上动物出没,常常会弄出动静。

我不在期间,拜别人喂养之功,园子的流浪小白猫,长成了一只大肥猫。

它像那种胖墩夏令营里面的孩子,是不太健康的肥,跑起来肚子赘肉甩动,四肢反显得纤弱无力。

它似乎从来不和方圆几里内的任何猫交朋友,只知道睡懒觉,或在阳光下梳理雪白的长毛。

它曾邀功,领我去看一只超小死老鼠,。我当时相当感动,连续请它吃了好多天罐头。

后来我想起来 ,之前我在草地里撒了许多粉末状强力杀虫剂。老鼠究竟怎么死的,尚存悬疑。

我刚回来,它对我颇冷淡,我想,也许不记得我了?

可当我在厨房吃零食时,他就乐颠颠从山坡下跑过来,轻轻软软冲我叫唤。

原来,它还是有记忆的,大概是怀念罐头的香味?

几天后,它的眼睛出了状况。不知道为何发炎了,单侧眼角像流血一样。

因为它不喜欢被人触摸,我不得不大着胆子骗它躺下。

它倒是出乎我意料的配合。我用水擦掉污浊,迅速给它涂上了人用的金霉素眼药膏。

这样涂了两天,它的眼睛大有好转,不过跟我算是结仇了。

只要看我有所动作,它立刻溜之大吉。

即便早上我把食物端出去,它也不敢过来,仿佛是害怕我乘机“谋害”它。

不过它总算心怀宽大。周末我给喂了一个海鲜罐头后,它又跟我保持过去不远不近的距离了。

不得不说,它特别喜欢躲起来。但一只肥硕的白猫,隐蔽度实在有限。

近来气温低了,他常藏身厨房外的种圆形灌木的小小花坛里。

我对泥土里那坨白色叫咪咪。花坛边两个白耳朵便扇啊扇,有时还能听到短促“啊”回应。

可是它就会以为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我走过去,它像侦查兵一样低下头压着背,好像在说“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真的很像日本电影里那偶尔回家,却在叔叔店门口躲躲闪闪的寅次郎。(他们都和老虎沾亲带故)

从前,我不太理解那些热爱动物的人们。现在,我渐渐明白了。

比起尔虞我诈的社会,在有动物的故事里,一切都显得自然单纯多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