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曦宜(七)

不多时,烟水便把素婉要的食材置备齐全回来了,还顺便捎来消息:“听闻朝廷要开一条从陇州入蜀的大路哩,街上人人都这样说,还说官府在征召役夫啦。”

素婉心思一动:“从陇州入蜀的大路?修这路做什么?”

“为了往蜀中运宝货罢,”烟水想了想,还真就要答这个问题了,“没了长安,蜀中便只能和南边儿通行,和西边北边往来,是再难走成的了。”

素婉便笑了,道:“难为你竟知晓这些!”

烟水脸上一红,道:“哪里是奴婢自己知晓,实是路上遇得人说,奴婢也就听了几句。”

素婉问:“是甚么人在说?”

“一个年少的郎君,瞧着是饱读诗书的样子,但应当也不是官身。”

“你如何瞧出来是不是官身?”

“若做了官的人,多少有些骄矜气罢,”烟水道,“那年少郎君瞧着只是个书生罢了,不过他衣衫打扮,该是出身富贵。”

素婉问:“如何富贵?”

“他腰间挂了一块好玉,衣衫虽不是用极好的料子做的,却是新的。”

“那便是,没有功名的富人家儿郎?”

“多半是了,”烟水道,“约莫是经商的罢,奴婢瞧着他模样实在是好,竟赛过许多好女子呢!”

素婉便笑了笑 ,倒没把人家的相貌放在心上。

别说男人的面貌赛过好女子,便是好女子乔装打扮成男人抛头露面,也没什么奇怪的。

原身的记忆中,天军中便有女扮男装从戎后又恢复了女儿身的将军,那还是朝廷表彰过的呢。

扮男子从军,可比扮男子做书生难多了。

便是要她去做,她怕是也做不得——从军卒做起,便要和男子们同居共处,饮食也便罢了,起居也要一道,那才真是难。前世在胡人那里,女军士们往往三二人结成一帐,数帐人每逢扎营便住在一起,彼此照应。可中原女儿假作男子参军,哪儿有其他姊妹能和她同居呢?

与原身记忆里那位形象模糊的“赵将军”相比,无论是做个在街上大声喧哗的书生,还是如她这样自己守着炉灶煮红豆,都轻易太多了。

是的,煮红豆。

素婉要带着亲手做的糕饼去见姑祖母。

她亲自将加了几味香料煮到酥软的红豆碾成沙,滤过两番,加了一点儿醍醐与许多糖蜜,再裹入糯米粉皮子里,压出花形上锅蒸——若按素婉见过的糕点来比,这“红玉糕”简直粗陋,但按陇州城里外头卖的点心来比,就也还很能说得过去了。

拿着这样的点心去姑祖母那里拜访,是一点儿便利又合宜的小小心意。

要说这位姑祖母的身份,比柳父尚且不及:柳父不过是支系中的支系,她却是支系之支系之庶女,嫁了一个军官做妻子,本已然是世家女中不大拿得出手的婚事,偏偏夫婿也是个不会钻营的死脑筋,一把年纪了,只沦落到陇州做个参军。

柳曦宜还能凭着自家姓氏去王府里攀个王妃亲戚,这位姑祖母却是哪怕报出自己的姓名,王妃都不晓得她是谁!

可是,在素婉随着母亲第一次见到这老太太时,她极是平和。

既没有因从前得意的亲戚落魄,而显出居高临下的傲慢来,也不曾因母亲介绍宜娘得了皇旨,今后要做太子良娣,便显出巴结的意思来。

她只是说,孩子们自长安而来,一路颠簸辛苦,且先住些日子,瞧瞧东边情势如何罢。

说着还叫她的孙媳去柳家人寓居的小院:“你去瞧瞧,那里外可都还周全,再叫咱们家的下人带着他们家中的使唤人,在城里走一走,认认路。”

她在家中显然是很有声威的,表嫂立时答应下来,形貌很是恭谨。

素婉便存了心和表嫂攀谈几句——表嫂是出身陇州本地的马姓女子,娘家也算得上有名望的百年旧家,待人接物自然妥帖,然而落在素婉的眼中,她到底还嫩了些。

只聊了一会儿,素婉便瞧出,马表嫂很怕姑祖母,但这种怕里,并无半点儿怨恨。

反倒是敬畏更多些。

一个妇人能把家中打理得一切清朗,那自然是本事,可叫见过世面的儿妇孙媳打心眼里佩服,便又是更厉害的本事了。

这样的一个姑祖母,总比她那只晓得哭的娇弱亲娘扛得事。更况,论及宗法,她可是如今陇州柳家人中辈分最高的一个,便是外嫁女,对娘家的子侄也大有指指戳戳的权力。

素婉带着茶点去见她时,她也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笑呵呵道:“宜娘来瞧我这老婆子,我很欢喜。只是我们早先不知你来,竟是连好茶水也没有一口,实在是怠慢了。”

声音稳得一点儿也不像她那慷慨激昂地跑去侄儿家中,宣布自己要去为国捐躯的丈夫。

素婉看看婢女给她端来的茶——和那天母亲带她来拜访时没有任何分别。

姑祖母话里所指的,必定不是茶。

她便道:“是阿宜来得突然,早先不曾向府上知会一声,实在是失礼了。只是……”

姑祖母便抬起眼皮子,一双比及年轻人也不差什么的湛然黑眸子,颇有兴味地瞧着她。

素婉道:“姑祖父今日来与阿爷说了些事儿——姑祖母听说过么?”

“长安的事情罢,听说了。”柳老太太道,“怎么?”

“阿宜……觉得有些迷茫,所以来请教姑祖母,如今长安城既然已经失陷,想来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夺回来的,朝廷将士剿灭叛军,怕也是要耗经年累月之功,才能斩草除根。可是,我家若是定居陇州,便无有半点儿进项,虽手中还有些银子,总不好坐吃山空——若按姑祖母见识,在这陇州,可有什么我家能操持的生计么?”

“你爷娘怎不来,教你一个小娘子来问这个——你才多大岁数,怎操得过这许多心。”

素婉道:“爷娘半生所得皆在长安,如今悲痛难禁,如何能做得了事呢?可是眼前的麻烦总不会消失,若不走一看二,待大伙儿都从悲痛中醒过来,想起不能在这里坐吃山空,怕是就晚了。”

柳夫人微微蹙眉,道:“可你家的人又能做甚么呢?你阿爷是个读书人,如今不在朝廷里,也拿不到俸禄,你两个阿弟都还小,母亲又是做惯了夫人的,难道能去给人做仆妇吗。要我看,你家不如就在城边买十余亩地,租给农户耕种,再买一架织机,你母女二人在家织布,总能……”

这当然是老成持重的见解,男耕女织的日子,再正派不过了。

但这显然也是素婉并不看好的法子:买十几亩地?那买地的钱要耕种到何年何月才回得来?总不能叫自家就在这陇州一住二百年罢!

她说:“可还有别的路子么?”

柳夫人便不大高兴了:“怎么?耕织有何不妥吗?我再寻你姑祖父,看看城中有没有人家的儿郎愿意拜你阿爷为师读书——这就已经很好了,你如何还不知足?”

素婉道:“如今眼瞧着打仗了,城中还有多少人家要为儿郎请先生读书?”

柳夫人冷笑一声:“莫非你以为你阿爷能去打仗立功吗?”

“这倒是不能,”素婉假作听不出她口气中的嘲讽之意,她说,“但要打仗了,或许能有些可以做的买卖……”

柳夫人立时瞪大了眼睛:“你说甚么混话!打仗要用的东西,那是寻常人家敢拿去做买卖的么?你莫不是指望你姑祖父能弄些甚么物事给你贩运罢,你想也不要想!我瞧你是个灵醒孩子,怎么……”

“姑祖母,那铁甲军械,咱们的确是不敢碰的,”素婉连忙申辩,“可是凉州离胡人地界不远罢,我们不能买些胡人的马,卖给朝廷吗?”

“贩马?发国难财罢?”柳夫人冷笑连连,“你,你真是个好样儿的,宜娘,你爷娘是怎么教你的?如今国难当头,便不能毁家纾难,可也不能借机发财!”

“不,姑祖母,这如何是发国难财?纵我们不买马,难道别人也不给朝廷贩马吗?难道人家便会将手中的马儿全部献于天军,一个铜子儿也不收吗……”

“闭嘴!”柳夫人拍了案几,脸色涨红,“我念你是柳氏女儿,才好言相劝——旁人如何做,与你我无干,总之柳氏好好的门第,绝不可出这样的事情!无耻啊,无耻!你滚回去,这事儿我非得与你爷娘说,你,你这孩子的心坏了!”

素婉目瞪口呆,她以为这位姑祖母是个务实的人,不会如张织云一般活在梦境中,可是这样看来,姑祖母固然没睡在“万代长安千年富贵”的梦里,却也不是醒着的。

她也在梦里,那个梦中,柳氏是傲骨铮铮的世家,每一个姓柳的男女,都该宁可忍受贫贱,也不能做商贾的勾当,更不能在国事上赚钱。

眼见婆母大怒,始终侍立在旁的马表嫂连忙上前,为她拍背顺气:“祖母莫恼,宜娘妹妹年少,又担忧家中爷娘兄弟,才想出这法子赚些养家钱,倒也不是坏……”

“养家钱也有干净的,也有不干净的!”柳夫人余怒未消,道,“便是拿干净的钱只能食粥,也胜过用脏钱食肉!”

马表嫂口中还絮絮劝她,眼睛已经拼命给素婉使意思了。

素婉也无法子,她起身行礼,向姑祖母请罪加告别:看来,利用姑祖父家在陇州的多年经营来做事,怕是行不通了。

而她退出门外时,还听到姑祖母的骂声:“把她带来的这东西拿出去扔了!我不吃烂了心肝的人做的脏食!”

她顿住了脚步。

果然便见表嫂马氏出门,手中拎着她方才拿来的食盒。

姑嫂二人目光一对,马氏的脸立时红得能滴出血似的,口中讷讷地想说什么,出口的却只“阿妹勿怪”。

素婉摇摇头,她说:“要变天了,阿嫂,勤加保重罢。”

马氏叹了一口气,低声道:“阿妹,本分才好安心,安心才能安身呐。祖母也是一片好心,你,你要么还是听听罢!”

这是补11号的更新。[化了]

今天的更新还没写!啊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7章 曦宜(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