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今天不是过年吗,家里来了亲戚让我表演才艺,知道我会闽南语就让我唱闽南语的歌,我不愿意,他们就一直说我,觉得我不懂事,那么,你认为过年了亲戚应该让其他人表演才艺吗?
仙榴莲:“可以是可以,适当起哄也行,就是不能硬逼着。过年图气氛,能理解,但这些事情在我真的不喜欢。”
A:“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当亲戚对你讲道理,并说:除了我们没有人会真正对你好,你不给我们表演就是不识好歹。你会怎么对一句话进行反驳?”
仙榴莲:“过年图个热闹开心,我奶奶常说不能在过年时候说不吉利话。我不表演,并不是不尊重长辈,刚刚拜年也拜了,我就是害羞。我斗胆说一句,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别弄得大家不高兴。
(不知道算不算反驳,没真遇着这种事,热乎着就口不择言了,有点可怕。)”
A:“嗯。”
仙榴莲:“在你的家乡,过年还是很依照习俗,或者说保留下来的习俗都在你的家族内一直执行吗?如果是一大子人聚在一起,气氛最热烈时你一般是以什么心态参与,最后会有不欢而散的感觉吗?”
A:“我们家算是比较传统的,一直讲究这些东西,平时说日历也一直都是农历,阳历基本上只有我们几个年轻人在用。我跟我表姐表弟三个对他们来说都挺头疼的,我表弟朋友多不喜欢跟家人聚会,我是不介意跟人聚会但是不喜欢一些很……怎么说呢,不喜欢整这些形式上的东西。现在过年更多就是走形式,平时都不碰面,见不了几次,一到过年什么牛鬼蛇神都来了。”
仙榴莲:“你认为你不喜欢的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让你有过年的实感吗?如果不搞这些形式会觉得就不像过年了还是也能把年过得有“年”味?对牛鬼蛇神的亲戚及这种有点距离的血缘关系什么感觉,陌生、亲切还是就是眼不见为净之类?”
A:“过年不是走个场面就完了,形式或许是必要的,但是给亲戚表演绝对不是必要的,并且也不是被强制完成的。道德绑架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是你的亲戚就不算是道德绑架了。
这几年很多人都说过年没有年味,确实,这些年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以前大家都离的很近,一个村子,隔不了多远,现在不是,大家一年碰不见几次,一到过年才聚一下。或许是地域的疏远让人心里也变得疏远。
至于这些血缘关系,我认为一句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如果说这样说话算是冷血,我也只是为了现实考量而已。”
仙榴莲:“你之前说的情形,我的确觉得是道德绑架。你关于亲戚的看法,我也差不多,而且我有想过等我父母老了我就不背这些亲戚,不和他们来往。
其实我想听一下你描述年味,因为我是很小就离开家乡来上海,记事起身边就没亲戚,没有你这种聚居的经历。在某种意义上,我从来没体会过浓厚的年味,但也确实感觉越过越淡了。几句话就好了,可以说一下吗?(描述不出或者不想就算了,我也不想演绎一遍逼宫表演/笑)。”
A:“其实我也就在小时候跟他们聚集在一起,只有那么几年,初中之后就很少碰到了,不过几个表姐弟住在一起,由我奶奶照顾。之后我表姐读大学走了,后来我读大学也走了。
可能是我这个人天生就没有那么多的感情,哪怕是一个人在外地生活,也没有想家的感觉。
年味的话,昨天我们有祭灶神老爷,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熏的到处都是,今天就一起吃饭。以前除夕的时候也会聚在一起守岁。”
仙榴莲:“祭灶神啊,我都没参加过这种活动。守岁倒是有,不讲究,我平时熬夜狂魔,到那一晚小时候都是很早睡倒的。
你觉得不想家是因为感情天生不充沛……我虽然没有离开过家人很久,但也不想家。每回回想起来我都觉得,是因为自信家中无事安稳,而且也确实没事儿,所以才不挂念。
话说我想问:你觉得自己回去老家还非要多次热情催别人回家的亲戚,是真的图过年团圆情结深重吗?(貌似又聊上道德绑架了)”
A:“不过是客套话罢了,就像是酒席上争着结账,也可以说是我们这里独有的一种习俗吧。到底是不是真情我也不懂,我只知道我个人是很不喜欢这些事情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取消了,不允许这么做了,或许会觉得怀念吧。”
2
A:“今天不是过年吗,家里来了亲戚让我表演才艺,知道我会闽南语就让我唱闽南语的歌,我不愿意,他们就一直说我,觉得我不懂事,那么,你认为过年了亲戚应该让其他人表演才艺吗?”
添芷萝:“我自己肯定不会有这种行为,当然我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过年让小孩表演才艺其实是挺“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尤其是人家孩子还不愿意。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弄不明白大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要求,后来觉得这是“威严”的体现,只敢在孩子面前充大人威风的人算什么大人。”
A:“那么当亲戚对你讲道理,并说:除了我们没有人会真正对你好,你不给我们表演就是不识好歹。你会怎么对一句话进行反驳?”
添芷萝:“你如果真的对我好,就不会有这种要求。
法律还讲人权呢,人家孩子不愿意的事你强迫他你为了点啥,为了面子上过得去?什么叫不识好歹?原来没满足他的要求就是不识好歹吗。如果真的关心孩子,就会了解他的脾气性格,关心他的喜怒哀乐,根本不会让孩子去做原则上没错且孩子不愿意的事。”
A:“现在很多人都不让人讲理,长辈们尤是。他们会说:长辈说话,对也听,错也要听,你不应该顶嘴。对于这种想法,你怎么看待?如果碰到这样子不讲理的长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添芷萝:“我认为这种想法是用封建迂腐都不能形容的'大家长思想',试问到底是听对的还是听你的?讲道理和顶嘴是两个概念。遇到这种事,沟通尝试无果之后莫要管,莫要问,毕竟他们的思想沉淀了一辈子了,等闲很难改变。切记不要自己气到。”
A:“确实,他们跟我们不生在同一个时代,侥幸碰到了一起而已,然而我们不愿意用我们的思想去约束他们,他们却会用他们的想法来管理我们。很多人都说帮理不帮亲,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帮亲不帮理,无论亲戚朋友做了什么,那都是没问题的,对于这种想法,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天你的亲友犯错,你又会怎样对待?”
添芷萝:“我拒绝这种想法。如果人人都帮亲不帮理,小事大事都如此的话,还有没有活路了?他们成为我们的亲戚朋友,我们有义务让他们变得更好,而不是所谓的帮亲不帮理。如果我的亲友犯错我会耐心和他交流,替他道歉,告诉他该怎么做。”
A:“在很多人看来,道歉是自己一个人的行为,没有代替道歉这一件事情。那么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认为帮人道歉是行得通的吗?如果亲友屡教不改,甚至认为你多管闲事,你又要怎么做呢?”
添芷萝:“我也认为没有代替道歉这一说,除非做错的人诚心悔改,当事人愿意接受,不然代替道歉就是一个让我良心不那么难受的假把式。行不行得通还得看当事人怎么想,别人不能代替他们做选择。
那他就不是我亲友了。”
3
A:“今天不是过年吗,家里来了亲戚让我表演才艺,知道我会闽南语就让我唱闽南语的歌,我不愿意,他们就一直说我,觉得我不懂事,那么,你认为过年了亲戚应该让其他人表演才艺吗?”
浮圆子:“先说观点,我绝对是反对态度的。过年期间走亲戚为的是联络感情,不是为了看耍猴。让孩子表演个才艺就能增进双方感情吗?这种思想就好像教师节让老师带着学生排练节目,然后办个联欢会公开表演而已,看起来好像很隆重,实际上不过是恶心了别人,满足了自己而已。
而且,谁家孩子不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我爸妈把我养这么大,教这么好,是为了让我给别人当猴儿的吗?
退一万步说,我唱歌也好跳舞也好,那是我爸妈花钱让我学的,是我付出了时间和汗水学的,亲戚动动嘴就想白嫖?给钱了吗?”
A:“那么当亲戚对你讲道理,并说:除了我们没有人会真正对你好,你不给我们表演就是不识好歹。你会怎么对这样的一句话进行反驳?”
浮圆子:“那您家孩子呢,怎么不先牵出来遛遛?咱这不都是实在亲戚,除了我们也没人真心对他好啊,他不出来表示一下是不是也不识抬举了?话又说回来,您老人家也应该表演一下,给我们这些晚辈开开眼呢?大过年的咱得一块儿乐呵,光看我一个人演多没意思。咋,不愿意?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家?您这心不诚啊,走亲戚还这么多借口。”
浮圆子:“啥?没带孩子?你这心不诚啊,出来走亲戚把孩子扔家,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家差孩子一口饭?”
浮圆子:“您别嫌我说话难听,事儿没有您这么办的,都是实在亲戚我才这么说,要是别人我才不说,他爱丢脸就丢他的,关我什么事儿,我是真关心您呢。”
A:“现在很多人都不让人讲理,长辈们尤是。他们会说:长辈说话,对也听,错也要听,你不应该顶嘴。对于这种想法,你怎么看待?如果碰到这样子不讲理的长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浮圆子:“孔子有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以直报怨指的就是,以他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他。我的善意都留着给那些真正关心我的亲戚朋友,至于这种不讲理的人,我但凡给他一点好脸色,那就是我没睡醒。”
“如果真的遇到了不讲理的长辈,而这个长辈平时又对我很好,那就是虚心点头,坚决不改;如果这个长辈关系又不好又不讲理,那必然是句句回怼,他要真觉得自己有道理,那就对着讲理,谁输算谁无理取闹。”
“长辈也得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凭什么让我一刀切都尊敬,早生了两年有功啊?有些长辈,的确是德高望重,值得我尊敬,有些就是老不死的,跟他一个姓我都嫌恶心。”
“我确实很少碰见那种不太讲理的亲戚,主要是他们也不太敢惹我,小时候倒是碰见过,但是一般这种亲戚也轮不到我处理,家里人会看他不顺眼,自动就断了来往了。”
A:“你是少见的幸福,我要是有一点顶嘴就会被认为是有问题,他们会直接把错误给推到我的身上来。明明有问题的是他们,最后被人责骂的反而是我,有些时候我都觉得以后可能还是离他们远点儿比较好。
其实他们血缘关系跟我比较近,是我爸爸的妹妹,但是跟我没有什么往来,只是小的时候会经常碰面。
对于这样的亲戚,需要凭着自己感受行事吗?面对他们说你这样对自己长辈一定没有出息又要怎么回应!”
浮圆子:“对于这种情况,我的意见就是,尽早经济独立。”
“一方面,经济独立之后,家人就没办法通过经济卡你的脖子,你说要离家远一点,就可以离家远一点,手里握着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爱去哪去哪,爱在哪住在哪住,爱吃什么吃什么,像这种亲戚,高兴了看他两眼,不高兴就消息不回电话不接,又能怎样?”
“我手里有钱,工作顺利,有房有车,财务自由,你说我没出息?你算老几!”
“出息这种东西,永远只能靠自己的实力说话,要追求自己心里的目标,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出息。在亲戚看来,你上大学了,他们会嫌弃你上的不是985、211;你上了985211,他们会嫌弃你没有考研;你考了研究生,他们会说研究生出来找不到工作,工作都被本科生挑走了;你找到工作了,他们会嫌你工作不在大都市;你找了北上广深的工作,他们会说你一辈子买不起一套房;你努力买了房,他们会说你年纪大了嫁不出去……”
“对于这种亲戚,只有一个办法:以毒攻毒。”
“阿姨,您家孩子咋样了?考大学了吗?哦,怎么不是重本啊?让孩子努努力考研吧,不然没前途啊。”
“阿姨,您家孩子考研了吗?哦,本校啊,本校没出息的,人家会觉得,研究生考的本校,本科一定不咋样。”
“阿姨,您家孩子毕业了吗?哦,世界五百强工作啊?年薪怎么样?三百万?不行啊,这要什么时候才买得起魔都的房子?现在没车没房,怎么结婚啊?”
“阿姨,您家孩子结婚了吗?哦,有孩子了啊,那现在有学区房了吗?在这种大都市,不买学区房可就废了呀。学区房贵?让孩子攒钱啊,一切为了未来!谁没付出过啊。”
……
“孔子曰:以直报怨。老爹说: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A:“说的不错,一下子有了新目标。”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