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乡音

第一章 乡音

高中的英语课堂就是好——非常安静,Miss 柯用流利的英语讲解完第一段后,要请同学读第二段。我把头埋进书本,生怕老师叫我,不是我不会读,是我那浓厚的乡音会惹同学们发笑,平时跟他们说话都会引来阵阵笑声,甚至有同学模仿我的语气,逗大家开心。虽然他们只是闹着玩而已——无心之举,可我却觉得很丢脸,通常能不说就不说,读课文也不敢发声,一直在心中默读……但有时候你怕什么就会有什么。“李恩泽,你给大家读读第二小段。”英语老师悦耳的声音响起,我的心猛地一颤,迅速站了起来,我低头看着书本,好像失声了一样发不出声音,双脚颤抖不停……老师看出了我的紧张,温和地说:"不会读没关系,先听老师范读一次。"继而就响起老师百灵鸟般的声音,老师读得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恍恍惚惚,没听进多少,只听见老师用鼓励的语气说:“现在会了吗?要不试试?”如果我不读,恐怕得一直站着,我鼓足勇气,带着浓厚的乡音马不停蹄地读着,整个人是蒙圈的。同学们大多捂嘴笑,有几个直性子,忍不住笑出了声音。"老师,你是故意整我吗?"我觉得无地自容,真想找个地洞躲起来。

我来自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李家湾,全村不到百户人家,瓦房稀稀落落的,交通很不便利,走亲访友都得爬山坡。上小学时,一到三年级才20多人,村里请了一个40多岁的男老师来教我们,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全他一人,普通话就带有浓厚的乡音——很不标准,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跟他一样,说的一口乡音普通话。我们童年的玩具就是泥巴、石头和溪水,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不是玩泥巴、丢石头就是游泳,或者帮父母干干农活。小学毕业了,我上了乡镇中学,那里教学设备还是很落后,初一时,学校英语书本也没有,英语老师拿着本从别学校借来的书本给我们上课。农村人思想落后,孩子们顽皮惯了,常以“我们是中国人,从来不学英文,ABC是我们的敌人”为借口不学英语,英语课堂闹翻天,初中英语根本没学多少,发音更是不标准。我还是最幸运的,唯一一个以中考分数线边缘考进县城高中。还好高中段要求大家都穿校服,穿着上没多大区别,但口音就证明你的身份——乡巴佬。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多多少少也有家乡口音,但他们普通话比我标准啊!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也不觉得自己的身份有什么不好,但跟他们一起生活,自卑还是不可避免的。

“读得挺好的,有乡音不奇怪,慢慢改进呗!”老师微笑着说,“我们国家领导人讲话时不都带着浓厚的乡音吗?”Miss 柯还幽默地说了个笑话:一次邓主席去美国访问,美国记者用地道的英语前来采访“您认为美国目前哪方面发展最有前景?”主席的翻译刚离开一会儿,主席不懂英语,不回答有失国家尊严,按常理一般人先问姓名,于是他回答“我姓邓,名小平”,他的口音听起来就像Washington mall shopping.华盛顿购物中心?记者觉得主席眼光独到,目光长远,不愧是国家领导人。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特别尊重乡音,因为留住乡音是对祖先的敬重,对家乡的热爱。"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外的浪子不管离家多久,都不会忘记乡音。但话说回来,现在推广的是普通话,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我们要学会标准发音,你们年轻,容易学,我相信你们将来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地道的英语。老师的话就像春风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同时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以后的任何课堂中我都踊跃回答问题,不再为自己的乡音感到自卑困惑,同学们也很少笑话我了,还经常帮助我纠音;英语老师还特别为我提供录音机、磁带,让我模仿发音,这对我来说是多大的恩赐,我不辜负老师的厚爱,每天早上语文半小时,英语半小时。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不但英语、语文成绩大大提高,语感也大有改进,普通话跟县城里人一样标准,英语也地道利索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三全校英语演讲比赛中,我荣获全校冠军。谁曾想到一个一开口就被人笑话的乡音大王,居然能获此殊荣,因此我相信:爱拼就会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