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创业

赵池东当时正在打游戏,百忙之中抽空看了一眼:“我们领导女儿,去年实习今年转正分到我们小组。”

赵池东也很奇怪对方干嘛给他发宠物猫照片,他对养宠物又不感兴趣。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下班时间发什么微信,帮我设置一下消息免打扰。”

就这样,前两回发来的消息并没有溅起任何水花,直到后面几天对方又发来与工作无关的消息。

祁落举着手机,一脸严肃地看着赵池东。

“别这样看着我,我什么都没干,上周她想一起吃午饭我拒绝了,她请全办公室喝奶茶我也拒绝了!”

“告诉她你有男朋友!”祁落依旧严肃地盯着赵池东。

“男朋友不方便告诉同事,不过我会告诉她我有对象的。”

对话发生在上个周末,这周上班的第一天,赵池东就果断完成了对祁落的承诺。

此时坐在副驾驶上一身轻松。

祁落想了想问道:“你这么不客气的拒绝,会不会对你工作有什么影响?”

“应该不至于,小姑娘工作时再累也没耍过脾气,应该干不出那种仗势欺人的事。”

祁落学法学了这么多年,各个领域的案件纠纷都有所了解,也从来不忌以最大的恶意去推测别人,他自然能看出张珠妍没有那么小心眼,他担心的是另一个人:

“我说的是张总,万一他知道你拒绝了自己女儿,会不会跟你使绊子?”

想了想,这确实是张总能干出来的事,但赵池东并不在意:“没关系的,我就一小小职工,大不了跳槽呗,张总虽然在我们公司是个高管,但还没厉害到能影响其他企业。”

话是这么说,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但在涉及到池东哥的事上祁落还是会更加谨慎,默默在脑海里的备忘录添上一条:

留意池东哥的工作。

但谁也没料到的是,今天过后,祁落将会进入一段艰难繁忙、无暇他顾的日子。

学生的寒假是要比打工人多很多天的,但祁落今年的寒假并不轻松,他不但要完成论文初稿还要准备去律所实习。

直到新学期开始,有导师帮忙指导论文才轻松了一点。

刚轻松两天,还没来得及和池东哥一起出门玩一趟,李老师突然打电话把他叫去会议室。

清晨伴随着料峭寒意,会议室里只有导师和自己两个人。

“出什么事了?”

经过几年相处,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祁落清楚若是没有大事发生,李老师不会在周六把他叫过来的。

“祁落,你应该清楚我的研究方向吧?”李老师问道。

“清楚。”祁落点点头。

当初选导师就是因为李老师的研究方向而选的,研究如何通过制度规范来降低律师对法庭最终结果的影响。

李老师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进城务工养活整个家庭,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也天然畏惧法庭。

小时候,父母打算用多年积蓄在老家小县城买房,签合同时被骗了,无奈之下诉诸法律却遇到一个黑心律师。

明明他们才是占理的受害者,律师却利用专业知识欺骗父母在事实上承认合同,全家多年积蓄就这么被骗了。

多年后经打听才得知,那名律师竟与骗子中介有合作关系,专门合伙欺骗不懂法的小老百姓。

小时候的事情给李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他发奋读书考进法律专业,又努力进到全国最著名的C**律系当老师。

希望找到一个方法、造一套完善的系统来为遇到无良律师的受害者们托底。

这个研究虽然很有意义,但它挑战的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一定会遭到来自上位者与同行的打压,所以祁落才会如此具有紧迫感,在研二就开始准备毕业论文。

果然,今天李老师叫他来就是因为这件事。

“我的研究经费被砍了,以后你们出去做调查做研究的经费没办法报销了,只能自费。”

“那您的研究怎么办?”祁落更关心的是这个。

李老师叹了一口气:“只能先停下了,这几年为了搞这个研究各大律所都不太待见我,虽然你没跟我说过但我知道,因为这项研究连带着我的学生也不太受那几大律所的欢迎。”

他的研究非常需要大型律所的帮助配合,提供各项数据资料,但同行又凭什么配合这种砸自己饭碗的研究?所以一直进展缓慢。

祁落也沉默了。

每次外出实习,各大律所一听他的学校都热情欢迎,但一问到他的老师又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虽然他自己能够靠实力让大家心服口服,但其他能力不足以力压群雄的同门只能受人冷眼。

“李老师,我会保留好现存进度的研究资料的。”

李老师明白,自己最优秀的学生这是在用行动表达对自己的支持,他很欣慰:“放心,不过是明面上换一个研究方向罢了,我不会放弃的。”

说完,李老师拿出几份文件:“我这里有几个很好申请经费的研究方向,你看看也没有感兴趣的?”

李老师非常清楚自己这个学生多么优秀,未来的法律界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很鸡贼地让学生选一个研究方向,以引诱他继续选自己作为读博的导师。

可祁落却把资料推了回去:“李老师,我不打算现在读博,我想毕业后去创业。”

“创业?”李老师不解,祁落成绩如此优秀,凭他的实力完全能够留校,为什么要去走那条不确定且无比艰难的路?

“我知道你留校的话挣的钱或许没有那些去到大企业的同学们多,但留校不但福利好以后的待遇也会更好的。”

李老师能想到的不留校原因无非就是钱的问题。

“不止是钱的问题,老师。”

学习六年法律,读过无数裁判文书,实习时见识过各种案件,任何一个人经历过这些都不会对现实产生幻想,更别说祁落本身就比同龄人更加早熟。

他知道李老师不得已收下小张为学生的无奈,见识了所谓知识分子为评职称耍过多少见不得光的手段,目睹了池东哥因为顶头上司的小心眼明明有车却不能开,每天挤地铁上班。

尤其李老师内心坚持的研究方向又注定会得罪许多人,如果没有强大的物质、权力去支撑,李老师的研究或许永远无法重启。

如果留在学校里,就只能祈祷遇到一个大义无私的有识之士通过李老师的经费申请,这种将主动权交给不确定的外界的做法从来不是祁落的风格。

没有经费?那就自己去赚。

顶尖律所不肯配合?那就自己成立一家。

除了主动搏一条出路,如果创业成功能获得巨大物质收益也是祁落选择去创业的原因之一,他实在是受够了这些年为钱而生的各种纠结与妥协!

做出创业决定背后的理想抱负没必要与老师言明,因为再宏大的个人理想在未实现之前都不过是一纸空谈。

他希望自己能够带着实际成果来支持老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无力地口头支持。

李老师依旧希望自己最引以为豪的学生能够留下来,但祁落去意已决。

这次不算和谐的谈话结束后,祁落上交了毕业论文,由于提前完成了研究生培养计划,他现在离毕业就只差明年学校统一颁发证书,可以正式开始自己的创业了。

原本的计划里,这学期是要好好与池东哥培养感情、游山玩水的,毕竟他们现在有了车,可以完成很多以前无法完成的自驾游,下学期再准备毕业与创业事宜。

但李老师被迫改变研究方向打乱了他的安排,只得将一切计划提前。

创业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李老师嘴上不支持祁落去创业,但还是打了好几通电话帮助学生获得创业园区的支持。

然而,即便有了场地和启动资金,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律师又有谁愿意相信呢?

启动资金不多,只能算勉强够用,无法用高薪来诱惑毕业生进他的事务所,关键时刻学妹小可找了过来。

“祁学长,我听导师说你开了间律所,正在招律师,你看我怎么样?”

“为什么想来我这儿?你出去找工作能拿到的工资应该比我这里高。”

小可能力不错,读书期间也不断在找机会实习,有一定工作经验,祁落当然需要这样的员工,但入职一家初创公司的风险可不小。

“学长你能力强,创业一定能成功的,而且你也知道,那几家顶尖律师不太欢迎我们。”

小可不是因为导师才来学长这里应聘的,她确实非常看好学长的前途,之前学长指导她实习时她就真切体会到学长不止理论研究强,法律实践能力同样很强。

“谢你吉言,以后叫我祁落就行,欢迎入职。”

初创的事务所没什么业务,祁落便充分利用身处创业园区的优势:

一方面,园区里有成百上千家小型初创公司,总有一部分遇到问题需要打官司的,知名律所的费用对于他们这种创业公司来说负担太重,于是便成了祁落的客户。

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创业园区很受政府重视,园区负责人手里资源可不少,祁落直接请负责人吃饭,不断磨着人给他介绍客户。

双管齐下,祁落的事务所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创业园区内有很多科技类企业,所以祁落手里最多的就是违反合同、专利归属等案件,而园区负责人给他介绍的客户情况就复杂多了。

上到行政诉讼、刑事案件,下到离婚、车祸、争遗产,各种杂七杂八的案件,涉及的领域之广让祁落一度怀疑园区负责人是不是正经人,不然上哪儿接触到那么多奇葩案件?

案件涉及的领域广,而事务所只有他和小可两个人,小可还要顾及学业,祁落只能连轴转,淹没在办公室各种法律书籍里,法院、事务所来回跑,一个月坐地铁的次数比他学生期间一年都要多。

如此忙碌之下自然会忽略对伴侣的陪伴,赵池东知道祁落的难处,他也不是缺少伴侣陪伴就哭闹的人,既然祁落忙,那自己主动不就好了,就像以前他上班祁落来接他一样。

每天下班,赵池东先回去做饭,做好后打包成两份,带着晚餐开车去找祁落,若是祁落在办公室,他们就一起在办公室吃晚饭,若是在法庭,他就等人出来后一起在车里吃。

吃完晚饭祁落继续工作,而赵池东就在一边帮他整理公司账务,两人一齐忙到明月高悬才开车回家,洗漱完倒头就睡,第二天又重复相同的过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