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承祖别的本事没有,哄父母开心却是一把好手。他深谙"光说不练"的道理,甜言蜜语张口就来,反正说几句好话又不会少块肉,家里的好东西照样会落到他碗里。即便他一时吃不下,父母也会特意给他留着,自己都舍不得碰一下。
相比之下,江家小儿子江承耀在讨父母欢心这方面就差远了。虽然江田产和李英子整天把"兄弟同心"挂在嘴边,但江承祖才不会那么傻,把自己琢磨出来的"孝道心得"白白教给弟弟。
江小草生活的县城不大不小,唯一的高中就设在县城里。这天周末,回家拿生活费的江承耀听见院子里有动静,连裤子都来不及系好就从茅房冲出来,理直气壮地嚷嚷:"妈,我饿死了!我要吃炒鸡蛋!"
李英子闻言面露难色。在她心里,大儿子才是最重要的,方方面面都更舍得为他花钱。眼下家里正攒钱要给大儿子娶媳妇呢。那些金贵的鸡蛋、鸭蛋、白米、腊肉,她都盘算着要留到喜宴上用,这样既能省下一笔开销,又能让婚事办得体面些。
虽说大儿子一向懂事,从不让父母为难,但李英子知道,要是在婚事上亏待了他,这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不过小儿子毕竟也是心头肉,李英子很快又堆起笑脸:"好好好,让你姐给你炒一个。"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说笑着,谁也没注意到江小草正默默地把洗好的衣服晾在院里的麻绳上。她戴上草帽,从角落里赶出鸭子,准备带它们去河边觅食。
见大女儿要出门干活,李英子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对小儿子说:"你姐要去地里,妈亲自给你炒。"
被惯坏的江承耀却不依不饶:"那得多放猪油!不然我就不吃了!"
李英子听得心头直抽疼,但还是咬牙应下:"行行行,多放油。"
一旁的江承祖哪肯让弟弟独享好处?他摸着肚子,故作腼腆地说:"妈,我也好久没尝您的手艺了。"
看着比村长家儿子还体面的大儿子,李英子心里美滋滋的——这孩子说话跟城里干部似的,一口一个"您",这份恭敬让她受用极了。她忙不迭答应:"都炒都炒!一人两个蛋!"
转眼瞥见扛着锄头出门的江小草,李英子突然气不打一处来。这死丫头,明知道哥哥弟弟在家,也不知道主动多炒几个蛋。要是让她来炒,不就能省下些油了吗?真是个没眼力见的赔钱货!
江小草自然不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农忙时才能吃上干饭,今早那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配咸菜,早就在喂鸡喂猪、洗衣打扫的忙碌中消耗殆尽了。
这时隔壁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比她小五岁的江春霞也戴着大草帽,赶着一群白毛鸭走出来。小姑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荷叶包着的野菜油渣包子:"小草姐,给你!我娘昨晚做的,可香了!"
江小草闻着面香,强忍着咽口水的冲动:"这怎么行,这是花玲婶特意给你做的。"
江春霞不由分说把包子塞进她手里:"昨天要不是你帮我找鸭子,我非得挨骂不可!"说着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其实江小草知道,花玲婶疼这个老闺女还来不及,哪舍得真骂?
"你教我写名字,我帮你找鸭子,这不扯平了?"江小草想把包子还回去,却被灵巧地躲开了。她只好把包子揣进兜里,真诚地道谢:"春霞,谢谢你。"——连道谢都是跟这个妹妹学的呢。
江春霞挽住她的胳膊,突然感叹:"小草姐,你笑起来真好看!比我们学校所有女生都好看!"
江小草脸颊微红:"我哪比得上那些有文化的姑娘..."
"哼!"江春霞一甩辫子,"全县都找不出比你好看的!那些城里来的知青都比不上!"
看着江小草逆来顺受的样子,江春霞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被剥削!为什么不反抗?"
江小草只是温柔地笑笑:"我自己的事,心里有数。"
她比谁都清楚,在这个家里,勤勤恳恳干活才是安身立命之道。若是学别人家姑娘闹脾气,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卖到更偏远的山里去。前年村里有个姑娘受不了家暴逃回来,不还是被亲兄弟押着送回了夫家?
在旁人眼里,她是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但没人知道,这个看似温顺的姑娘心里比谁都明白:只有让父母觉得留着她干活比拿彩礼划算,才能保住眼下这份勉强算得上安稳的日子。
只是...想到大哥要娶的那个城里媳妇,江小草的心又沉了下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