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三、识能缘量。
我们《八识规矩颂》分成四大科,第一大科是说明作者略史,这一科已经说过了。第二大科是说明解释标题,解释标题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总释标题,第二科是别明八识。第二科当中分成五小段,就是别明八识分成五小段,这个是第三小段识能缘量。
那么什么是识能缘量呢?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这个心识,它有了别的功能,当这个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有能所的差别,能跟所。那么约着能分别的这方面来说,会得到一种认识,这个认识在唯识学就安立作量。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就会生起一个量,这个量就是认识。这个认识可能是正确的认识,也可能是不正确的认识,所以这当中就有三种的差别,就是:第一个现量,第二个比量,第三个非量。我们来说明这个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有三种量出现,就三种的不同的认识。
先看第一个现量。什么是现量呢?现就是现在、现有、显现。这个量就是量度、楷定。这个现是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是现在。就是说这个境界他是存在于现在,而不是过去已灭,也不是未来未曾,而是存在于现在的一个情况。
其次呢,现有。这个境界它必须是有真实的东西存在,而不是我们讲这个龟毛或者是兔角,这个东西都是世间上是没有的,这个简别这种不真实的情况,它是现有的。
第三个,显现。它不但是存在于现在,而且是现在存有的,第三个条件呢,他在空间上必须要显现。
什么叫显现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地底下在一百公尺的地方有黄金,这个黄金是存在,是存在于现在,是现在,而且是存在的。但是就着我们肉眼来说,这个地底下的黄金是不显现,它并没有显现。但是有天眼的人,这一百公尺底下的黄金它是显现的,他的天眼能够照了分明。所以说它第三个条件,它必须这个境界要能够显现。
这三种条件叫做现。我们面对这三种条件,现在、现有、显现的境界,加以量度,加以楷定,叫作现量。所以这个现,它是在形容这个所缘的境界,这个量是在形容能缘的心,它是一种量度跟楷定。这个合起来的意思,我们看下面解释。
谓五俱意识之第一念,现前明了,不起分别,不带名言,无酬度心,亲得法体,如镜现像,名为现量。
这个现量,它多数是发生在这个五俱意识的第一念。就是这个五俱意识,前五识跟这个第六识同时活动叫五俱意识,事实上等于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了。第一念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事实上这个五俱意识跟境界接触,第一念事实上是前五识而已,第六意识是第二念才生起的。所以这一念的时候,它是有三种情况出现。
第一个,现前明了。现量的条件,它不能够是属于昏昧或者是癫狂的状态,他的内心必须是一种现前明了的,不能有昏昧,也不能有癫狂、错乱的情况。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不起分别。这个时候的内心对境界要能够不起分别。什么叫不起分别呢?这以下解释,不带名言,无酬度心。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取到了境界的相状以后,它没有名言的分别,也没有酬度的心。没有酬度心也等于是不带名言的意思了。这第二个条件,它不能够有名言的分别,只能够有自性的分别。
第三个,亲得法体。它能够亲证诸法的自体。
这三个条件:现前明了、不起分别、亲得法体。我们的内心跟境界接触,能够保持这三种状态,讲一个譬喻:如镜现像,就像这个镜子把这个影像现出来。那么镜子把现像现出来,是个男人,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富贵的人,是一个贫穷人,它现出来的时候,镜子它没有名言的,它只是把这个像如实的现出来而已,这种情况安立作现量。
这个现量有两种的情况。第一个是有为法的现量,第二个是无为法的现量。
这个有为法的现量是通于凡夫也通于圣人。不过当然,我们凡夫的现量的范围很窄,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莲华灯,我们这个第六意识夹带了眼识来取得莲华灯的相状,我们知道这个莲华灯是红色的,是放出光明的,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名言,那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对莲华灯的认识是一个现量,因为这个莲华灯是现在,它也是现有,而且它也显现。我们的内心去取莲华灯的时候,也是现前明了、不起分别、亲得法体。那么这样子讲,我们对莲华灯的认识是现量。
不过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的现量很有限。我们看经论,佛陀对有为法的现量,那是无障碍的。佛陀的那一念清净光明的心,对一切胎卵湿化的众生,每一个众生的起心动念,如来悉知、如来悉见。佛陀的现量能够通达十法界的差别的因缘果报,这都是佛陀现量的境界,我们凡夫的现量很有限。这个是有为法的情况。
那么如果无为法的话呢?无为法凡夫是不能够有现量的,那个是圣人的境界,内心能够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跟这个二空真如理相应。能够得到空性的现量,那是圣人,当然佛陀是圆满的,这些阿罗汉跟菩萨是分证,但是虽然是分证,他也都是现量的境界。无为法是唯独是属于圣人的现量。那么我们凡夫在有为法能够得到某一部分的现量,可以的,某一部分。
这是第一个,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第一种状态,这就是现量。
再看第二个,比量。什么叫作比呢?比类、比拟。就是说,我们加以比,就是比较,类就是类推,把它比较类推一下。或者是比拟,这个拟就是测度,稍微推测、度量,测度一下。这个量跟前面的量一样是量度,不过这个时候的量度跟前面的量度不一样了。我们看这个解释,这个时候的量度是:
谓于不现前境界,借相推度而知有故,名为比量。
前面的现量是属于现前的境界,这个比量是不现前,可能是属于过去的境界或者是未来的境界,总之这个境界不现在前。不现在前你怎么知道呢?借相推度而知有故,就是我们假借已知的相状来推度它的存在。
假借已知的相状来推度这个未知的情况,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讲见烟知火。哦,在这个山的另外一边,我们看到烟升起了,我们的眼睛没有看到火,没有看到火但是我们从理论上来推,有烟一定是已经起火了,一定有火才能够升起烟的。所以我们知道在山的另外一头,虽然被山遮住,但是我们判断山的另外一边一定是有火了,见烟知火,这个就是比量。
我们凡夫跟那个无为法是不能现量,但是我们也能够借相推度而知其有故,也能够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观察我们这个生命体,色受想行识,都是假借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这个业力的本身是有为法,所以这个所表现的果报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有为法,所以它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从这个偈颂我们也能够了解到这个空的道理,但是我们对这个空的道理不是现量。这种认识是比量,借相推度,假借佛陀的圣教量我们能够知道空的理论。这个就是无为法的一种比量。我们对无为法能够假借佛陀的这些清净的法语,能够得到一些比量。
比如有为法也可以有一些比量,比如说我们读《阿弥陀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我们的眼睛哪能够看到十万亿佛土呢?这超过我们的现量,但是我们假借《阿弥陀经》的这个佛陀的开示,哦,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存在,那个世界是一个极乐世界,那个国土里面有阿弥陀佛在说法,而且是今现在说法,是存在于现在的一个情况,不是阿弥陀佛已经灭度,或者这个阿弥陀佛还没成佛,不是,现在。那么我们对极乐世界的存在也可以说是比量,借相推度。
这个现量跟比量,它们两个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就是:它们两个都是属于正确的认识,对宇宙万法都是正确的认识。不同点就是:一个是亲得法体,一个是借相推度。一个是亲自得到诸法的自体,一个是我们假借一切已知的相状来推度未知的情况。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对于这个柠檬汁,我们这一念心对柠檬汁的认识有两种情况:假设我们没有喝过柠檬汁,但是我们从这个文字的记载,哦,柠檬汁的颜色是白,稍微类似透明的,它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我们从这种文字的记载我们对它也能够产生一种认识,但是这样的认识叫比量。虽然比量,但是还是正确。
但是当我的舌头跟柠檬汁一接触的时候,那一刹那,真正你喝到柠檬汁了,你的舌头根柠檬汁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没有生起名言,这个时候你对于它的酸酸甜甜的味道那个认识,是一个现量的境界。现量,你真实亲得法体,跟你前面的语言文字的认识就不一样了。但是前面的语言文字还是没错,不过那个境界有浅深的差别了,那个认识有浅有深的认识。这个就是现量跟比量的差别在这个地方。
第三个是非量。这个非量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了,我们凡夫多数都是在这个非量的境界。什么叫非呢?似现似比。这个似现就是说,它好像是现量,但是又不是,似是而非,叫作似。似现量就是说他对于现前的境界,那是由于我们的虚妄分别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它的境界是现前,但是我们的虚妄分别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黑暗当中看到一个绳子,这个绳子是现前。但是因为光线不好,我们会以为它是蛇。那么我们对这个绳子的认识是错误的。它是绳子,你把它看作是蛇,你对它的认识是蛇的认识,这个是叫似现,这叫非量。
以唯识学的思想说,我们这个第七意识它就是完全是非量。我们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但是第七意识去观察这个识,这个第八识的时候,它发觉第八识的明了性,那个微细的明了性是恒常住、不变异的,是一个我,这个就是非量。虽然第八识是如此明显地显现,但是它的真实况,是一种刹那生灭的一种明了性,而第七意识对它的认识,却以为它是恒常住不变异的,这个就是非量,就是似现,对于现前的境界,但是由于我们的虚妄分别心,产生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叫似现。
这个似比跟前面不一样,前面的似现是面对于现前的境界,这个似比是对于不现前的境界。不现前的境界我们加以推度,但是这个推度是错误的推度,那么产生错误的认识。
比如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打妄想,我们想到这个五欲是种种的美妙,是常,是乐,是我,是清净的,起这四种颠倒。这个五欲的境界没有现前,但是我们鉴于推度的关系,借相推度,也是借相推度,但是是产生错误认识了,因为这个五欲的本质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而我们认为它是常乐我净的,这个就是似比。对于不现前的境界一种推度,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似现、似比都是摄属在非量的情况。我们看这个解释:
心缘境时,于境错谬,虚妄分别,不能正知,名为非量。
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于境错谬,对于这个境界产生错谬的认识。为什么会有错谬的认识呢?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外境有问题,而是虚妄分别,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无始劫来这种虚妄的名言分别,主要是名言,使令我们不能够正确了知这个境界的真实情况。这个时候的量叫作非量,这个是错误的。
这三种量,我们看经典,佛陀的开示的法语或者是祖师的开示,不管是佛陀,不管是祖师,对这个非量都是呵斥的。你看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说我们这一切的障碍,是从内心生起的。内心的什么生起的:妄想。就是我们的名言分别,我们在无始劫来所串习的名言。我们把这个境界安立很多的名言,这是你,这个是我,最微细的名言就是你我的对待。本来是无我无我所的,但是我们安立这个是我,这个是你。那么有这个我就有我所,这是我的,这是你的,人跟人之间就会对立了,对立以后贪、瞋、痴、慢、疑,嫉妒就生起来了,而这样子就是障碍自己了,这个障碍是从心中的名言生起的。
所以在佛法是呵斥非量,是赞叹现量,也赞叹在佛法中的比量。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现量跟比量,我们看天台的止观,智者大师的止观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圆顿止观,一个是属于渐修止观。在圆顿止观当中,我们看天台宗的圆教,一开始初心就观不思议境,或者禅宗他的思想也是这样的,他就是要你保持现量,不落名言分别。你看那个禅堂,禅堂传戒,新戒来到禅堂的时候,先到知客寮,知客师先考试:你为什么来受戒呢?是我师父叫我来的。“啪”,打香板。你师父叫你来的,你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受戒了?这么被动?所以应该打香板。
第二个新戒就聪明了:哦,不能够说我师父叫我来的。说你为什么来受戒呢?我自己来的。“啪”,打香板。你师父没叫你来你自己就来?能够来?打香板,不尊师重道。
第三个想,哎呀,自己来的也不对,师父叫来的也不对,干脆不回答。你为什么来受戒呢?默然。默然也是“啪”打香板。我问你话,你为什么不回答呢?
这种禅宗的教育,这种棒喝,我们可以发觉,他不在乎你回答什么,就是,他在破你的名言分别。前面两个是破虚妄分别,第三个你不回答,破你的落入空亡。他就是要你内心能够无住,但是要生心,生心而无住。
在这个禅宗有一句话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这就是说,这一念不生不是我们的明了性不生起,我们的明了性对一切的境界是了解的,但是心中没有名言。
这个没有名言在凡夫的阶位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我法二执要活动,一定要名言。你没有名言,你的粗的分别我法二执是不能活动的,因为我执,分别的我法二执要生起,一定要依止名言。当然,有些人比较厚道,厚道一点的人他的名言,他安立的名言比较不会去伤人,比较圆融。有些人比较刻薄,他安立的名言会比较尖锐一点。但是以佛法说都是名言。这些名言,不必要的把这个境界安立的名言统统要洗掉,保持本来面目。所以在圆顿止观当中他很强调你直下承当,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所以在禅宗的教育,你进入禅堂那你一定是挨打的。
我曾经问过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是学禅宗的,我说:什么时候才不被挨打呢?他说:开悟的禅师他问你话的时候,他不在乎你回答什么,但是他会注意你的表情。你能够不落分别的时候,他能够感觉得出来,就是以心□□,这个老和尚是这样回答。
他说:他问你,什么是佛法大意?其实禅宗的话,佛法哪是书本上的佛法呢?门前,前面的一棵松树,你要什么回答都可以,但是你回答的时候是坚定的,肯定而且他的表情是不落名言的。他会从你的眼神里面感觉得出来你是不是在落入名言,你一落入名言,一定是挨打。所以他这个教育方式的确是善巧。
在这个天台的圆顿止观和禅宗的教育,都是要你保持现量的境界。不过要是权教的法门,比如说唯识、天台,就比较强调从闻思修入无生法忍,就是要闻思修,这个就是要落入比量。不过这个比量不是世间的人我是非,它是要你如理思惟。如者,随顺也,要你随顺佛陀的圣教,这个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世间法的本质是毕竟空。毕竟空,这世间上怎么有呢?是一个假借因缘安立的假名、假相、假用。我们对于毕竟空跟因缘有能够保持一种平衡,那个平衡点就是亦名中道义,那就是中道。在空有的境界同时显现的时候能够平衡,这个就是中道,不落空,不着有。在权教法门很强调你要闻思修三种智慧。
我们看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他解释这个《妙法莲华经》,他解释这个妙法分成两种法妙,一个是实法妙,第二个是权法妙。智者大师赞叹圆顿的法、真实的法是妙,就是你直接依止清净心而起修,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不落名言,这个法是妙。但是智者大师也赞叹权法,就是你从闻思修对治上的法门也是妙。其实这两个法是相随顺的。
我们老实一点说,我们一个刚初学者,你说我们面对境界不落名言是不容易做到的,有一点强人所难,因为我们内心的名言已经是串习太久了。你可以试试看,你跟境界一接触你只有第一刹那是现量,第一刹那,第二刹那你马上产生一种对立,你我的对立,从你我的对立当中再产生爱憎取舍,那各式各样的烦恼又活动,一定是这样的次第。
所以一个初学者不可能一开始就入不思议境,不可能,一定要思议。这个时候在权教法门就是你要对治,就是你要思惟可以,你要思惟佛法,思惟不净、苦、无常、无我来破我们的名言,以名言来破名言。但是当你在出家一段时间,你不断地以对治法修了以后,你会发觉你在佛法中的思惟的名言,它能够消除你其它的名言。就是你能够从对治法中修一段时间,你发觉你平常的名言会减少很多,这件事情真是妙,佛法的名言实在是妙。
佛法这个名言,佛陀他虽然呵责虚妄的名言,但是佛陀他也说法,他也讲出一个名言,但是这个名言来到我们心中的时候,他能够消除我们其它的名言,你看佛法是这样子的!你从佛法的名言里面去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样的一种清净名言,他能够让你一天一天把那个心中的名言给洗掉,所以这个权法它是随顺于实法的,这两个是相随顺的。
总之,我们最后的目的是要得到在无为法的现量,这个是最主要的。先得到根本智,然后这个时候的第二个在得到有为法的现量,它观察十法界的差别,后得智。但是我们刚开始还不能够放弃在佛法中的比量,还不可以的。这些权教对治法门,闻思修还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知道目标是现量。
这个是讲到我们这个识对境界的一种认识,有三种的认识,现量、比量、非量。
再看第四,识所缘境。
四、识所缘境
前面的量是约着能缘的心来说,这个地方是约着所缘的境界也安立了三种,第一个是性境,第二个是带质境,第三个独影境。先看性境。
谓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唯依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名为性境。
这个性,什么叫性呢?这个性就是真实的意思,真实,真实的境界。什么叫真实的境界呢?这以下说明,谓实根尘四大。这个实就是一种真实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种子变现的,不是我们分别心所变现的。
比如说这是一个桌子,这个桌子是有真实的作用,它能够放书本,能够有很多的作用。那么你说这个桌子很大,这个大、小这个法是分别心安立的,这是一种对待的,这个大跟小没有真实作用。
所以这个地方这个性境是这样,真实作用的五根——这个是讲正报的色身,以及六尘——依报的六尘,这种根尘四大都是有真实作用的。
及实定果色,有真实作用的定果色,就是我们在禅定当中所现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定果色,或者定自在所生色,这种相分境都是依止实种生,都是依止我们善恶的业种生,不是随顺能缘的见分——就是这个分别心所生起的,叫作性境。
这个性境就是说,这个境界的显现,它是由业力所显现的,因缘变的,不是我们的分别心把他现出来的。比如说我们在吃饭的时候,眼前真实有一碗饭,这晚饭是如实的现前在我们眼前,这个时候这个饭我们取到了,叫作性境。假设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我们思惟,哦,现在放蒙山呢,这个地方有一碗饭,但是我们在内心当中也会现出一个饭的影像,但这个饭的影像不叫性境,它是由分别心所创造的,但是它也是一种影像,但是这个影像没有真实作用,因为你观想这碗饭你不能饱,它没有真实作用。它也不是由实种生,它是由分别心所生。
所以这个性境就是它必须有真实作用,由实种——实种就是阿赖耶识的善恶种子所变现,不能够由分别心所现,这个就是性境。
第二个,带质境。什么叫带质境呢?
谓心缘境时,夹带本质,变起影像,名带质境。
我们八识的心王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夹带物体的本质,但是,这个本质是现前,但是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自己又生起自己的影像,这个影像跟原来的本质已经不一样了,这是带质境。它夹带物体的本质,变起影像,而这个影像跟原来的本质不一样。
举一个例子,我们还是取这个第七意识,第七意识这个心王,他的了别功能,它去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的见分的时候,它也夹带第八识的本质,就是第八识的心王也现前。它夹带第八识的心王本质现前的时候,它去接触第八识的时候,第七意识的心王本身它在它的心中现出一个第八识的影像,而这个影像是个我的影像。而这个我的影像跟原来第八识的明了性已经不一样了,第八识的明了性是刹那生灭的,但是第七识去观察它的时候,内心生起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的相貌,这个就是带质境。这个境界已经跟原来的境界不一样了,但是它还夹带原来的本质,有一点是本质的情况,但是已经不安全一样了,这叫带质境。
第三个,独影境。
谓第六独头意识,不仗本质,自生影像,名独影境。
前面的带质境是本质现前,所以它现的影像虽然跟本质不一样,但是跟本质有几分的相似。但这个独影境不是,它是独头意识,不仗本质,这个本质根本就没有现前。没有现前,你自己打妄想,把这个本质给现出来。
比如说我们放蒙山的时候,饭菜都没现前,饭菜都没现前怎么能够有饭菜的影像呢?自生影像,自己的分别心,自己的名言活动把这个饭菜给创造出来,而这个境界正是独影境,不仗本质,自生影像。
这个是讲到八识心王,约着所缘境来说有三种境界。
古德有一个偈颂在形容这三个境界,我们把这个偈讲一下。古德说:
性境不随心。
性境不随顺我们的分别心,性境不随心,因为性境的出现完全是业力的显现,他没有个人的分别心,性境不随心。
独影唯从见。
这个独影境唯独是从见分,这个见分就是分别心。独影境根本就不仗本质,所以独影境怎么出现呢?唯从见,从这个见分所生。
带质通情本。
这个带质境通于情跟本,这个本就是本质。带质境的出现通于情,就是通于我们的分别的情见,但是它又有一部分是物体的本质,带质通情本。
所以说这个古德讲,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我们这八识当中,去取境界的时候会有三种境界出现,不过这三种境界它只是在说明它跟真实情况的一种比较,它不论好坏,不像前面的现量、比量、非量,它是有错误跟正确。这个性境、带质境、独影境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比如说我们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有三种情况。
第一个是持名念佛,这个时候我们所缘的境界是名号,事实上名号就是声音的意思,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个时候我们内心所取到名号的境界是属于性境,不带名言。我们念佛的时候只知道有四个声音:阿、弥、陀、佛,取到这四个声音。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真实在修行的时候,行起解绝,没有名言,不过内心有皈依的心,知道他是万德洪名。但知道是一回事,那个时候没有万德洪名这句话出现,没有,这个时候是性境。
假设我们是观像念佛——观像念佛要有个佛像在前面。眼睛打开取这个佛像的相状,然后取到你看清楚了,然后眼睛闭起来,闭起来以后你第六意识再现出影像,这个是带质境了。因为你有本质现前,但是你心中的佛像跟原来的佛像一定有距离的,在没有成就念佛三昧之前,你心中的佛像跟原来的佛像一定不一样,夹带本质,变起影像。所以这个观像念佛叫带质境,观像念佛,他夹带佛像的本质,但是心中所现的影像已经不完全一样。
如果是观想念佛,那是不仗本质了。我们思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报庄严。极乐世界还有阿弥陀佛,一些阿罗汉、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在那个地方说法,神通自在,正报庄严。这种境界我们完全都没有现前,但是我们诵 《阿弥陀经》,从语言文字里面,不仗本质,自生影像,也可以把这个影像现出来,这就是独影境。观想,观想念佛。
其实这三种境界,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所以我们看这个意思,持名念佛是比较不耗神,因为性境不随心,性境它没有动分别。这个观想、观像一定要带你的名言,你不动名言是不可能有境界现前,不可能。你一动名言就表示有分别,有分别心就会耗神,而且有分别的时候,我们的分别,前一刹那的分别和后一刹那分别还不太一样,就是所缘境会有变化。持名念佛,你前一念的佛号跟后一念的佛号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前一念是性境,下一念也性境,这个时候不带名言,所以持名念佛的确是比较不耗神。这个是讲到八识所缘的境界。
再看第五,八识的转依。
五,八识的转依。
前五识——成所作智--化身。
第六识——妙观察智--化身。
第七识——平等性智--报身。
第八识——大圆镜智--法身。
这个转,就是转舍,转舍八识。依就是依止,依止清净的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这两个是成就化身,教化这些凡夫、菩萨,权教菩萨还有阿罗汉,没有入法身的都叫应化身。
不过成所作智,它所成就的是属于应化身的身土——正报的色身,依报的国土,这种身土的庄严属于色法。这个妙观察智所成就是属于心法,他能够摄持无量无边法门,也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而为众生说法,是妙观察智。这个成所作智所成就的是身相庄严、国土庄严。这两个都是成就化身。
第七意识转成平等性智。这个时候第七意识跟二空真如理相应,是平等法性相应,他所成就的是一个功德报身,无量光明、无量相好的报身。
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那是成就清净法身,圆满无缺,没有缺欠的大圆镜智。这个是成就法身。
转八识成四智,由这个四智成就三身。所以我们讲,由凡夫到圣人的转变,是一种内心的转变,就是从我们这个有我法二执的八识,转成跟二空真如理相应的四智菩提。这时候我们讲,怎么能够成就圣人呢?就是破我法二执,就是破除内心的我法二执,那这是成就圣人了,这主要的是一种内心的转变。
好,我们有没有问题?
回答问题:
自性分别我们待会儿,后面会讲到,自性分别。你先知道自性分别是没有名言的。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整个八识它的一个概况先作一个介绍,到了正文的时候,玄奘大师会更详细地把八识的一些活动的情况,会讲得更清楚了。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