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养心阁,皇后东窗事发的不祥之地。
但这一次的局势对比,却倒转了。上一次是黎宵和宁梓作壁上观,而季氏的皇后受审,而这一次,季丞相站在一旁,而黎宵将要遭受诘难,对了,同样,同为嫌疑人的还有卢延灏。他们的罪名是相互勾结、通敌和谋反。
黎宵和圣上心尖尖上的人卢延灏,两人的秘密关系终于被发现了吗?不过通敌和谋反又是指的什么呢?宁梓偷眼看去,只见圣上坐在上首,不怒自威,太监崔荣和季丞相一左一右随侍。季丞相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变故,人沧桑了些,但是精神头还是挺好的,依然风度翩翩。而旁边站着三法司的官员,看来要对黎宵和卢延灏来个三堂会审了。意外的是,宁梓竟然在三法司官员旁边看见了龚钊,她不由的疑惑,龚钊一个将军,跟今天的案子有什么关系吗?
正想着,却见圣上示意,刑部尚书段千章发话了:“王爷,卢大人。今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审你们秘密联合、通敌燕国、藏匿圣旨一案。大理寺卿孙大人今日辰时接到龚钊将军实名举报,上呈了证人和证据。事关重大,孙大人即刻上书陛下,陛下诏请三法司官员共同审理此案。”
什么?
龚钊举报?!
宁梓怔住了,这人不是他们的朋友吗?怎么整这背后捅刀子的事?况且这大理寺卿孙正义可是季相的人,怎么龚钊和孙正义搅和到一起了?难道龚钊和季氏联合了?或者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龚氏同季氏结盟了?……
宁梓正乱糟糟的想着,却听段千章继续道:“龚将军的举报有二,先言其一,勾结通敌案。鲁王谋反案中,缉察司定案说,鲁王命下属许晶雯扮作燕国公主文玫,到卢尚书府随侍魏王妃,为的是嫁祸魏王通敌。现有证人方玉曜指出,其实所谓的许晶雯就是燕国公主文玫,她不仅在卢尚书府伪装成婢女,还和魏王有过交往,两人密谋结盟。眼见通敌事情败露,魏王先发制人,命魏王妃报案卢尚书府有人皮*面具,招来缉察司查询。缉察司的卢司长已经查出真相,但是袒护魏王,藏匿不报,以鲁王下属许晶雯结案。伙同魏王一起欺瞒圣上。”说着道,“带证人!”
只见侍卫们把两个人带了进来。两人跪在地上叩拜道:“草民方玉曜(端木鸿)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玉曜?端木鸿?这两个是什么人?方玉曜,宁梓念叨着,方玉映,不会是玉映的那个流落在燕国的堂兄吧?
段千章道:“请证人陈述。”
那个叫方玉曜的人开口道:“陛下,草民京城人士,是侯氏细察部原部长方城山之子方玉曜!”宁梓一惊,果然!只听他继续道,“家父方城山忠于侯氏,忠于周国,不料竟被魏王、细察部叛徒方玉映还有缉察司司长卢延灏联合谗害,草民流落燕国数月,躲过方玉映的追杀,一直在搜集证据。”方玉曜情绪激动的道,“草民之前被家父派到燕国执行细作工作,已经掌握足够的证明燕国公主文玫来到了我国,这位端木鸿曾是文玫的近侍,被草民策反,他能证明文玫确实离开燕国到了周国。虽然他不知道文玫来周的目的,但是能确定她具体的出入边境的时间。”方玉曜让端木鸿证明的同时还提供了他自己查到的书面证据——细察部燕国支部记录的文玫出入境时间。方玉曜上呈给圣上之后,的确和晶雯出现在卢尚书府的时间是大致相重叠的。
方玉曜又道,“既然公主确实到了周国,草民回国后就查证了公主的踪迹还有晶雯的身份,在周国北部抓到了鲁王下属乔雨,乔雨负责看管真正的晶雯。文玫来到周国与鲁王接头,为了掩盖身份和踪迹,借用了晶雯的身份。鲁王对下属称晶雯戴上文玫的人皮*面具进入卢尚书府来栽赃魏王,鲁王下属皆认为是这样的。而真正的晶雯在玉衡山由乔雨看管。文玫走了之后,晶雯为了防止泄密,也被杀害。乔雨害怕牵连自己,就先逃走了。被草民的人截获。”
段千章问道:“那乔雨人呢?”
方玉曜恨恨的道:“草民逃避追杀,自顾不暇,证人乔雨没能保护好,被魏王的人杀了。”
段千章道:“也就是此事无法证明了?”
方玉曜顿了顿,道:“草民混入缉察司,到了缉察司的证物室,发现鲁王谋反案关于晶雯事件还有卢尚书府人皮*面具的卷宗和证物都被特别封存了。”这段话的每一个字,都是方玉曜咬着牙逼迫自己说出来的,此刻他已经满头大汗,毕竟混入缉察司、潜入证物室这些都是死罪,他肯把这些说出来,证明他已经走投无路、准备和魏王和方玉映斗个鱼死网破了。方玉曜牙齿打颤,接下来他说的更是死罪难逃了,“草民催眠了两个查证晶雯案、卢尚书府人皮*面具案的缉察司官员,他们亲口说是卢司长卢延灏让他们守住晶雯就是文玫和人皮*面具是魏王伪造的秘密不得外传。”
孙正义立刻命方玉曜指认的两位缉察司官员面圣,两位官员看了一眼他们的老大卢延灏,然后向圣上秉明,此事的确是卢延灏吩咐他们保密。
“陛下,”方玉曜道,“魏王造假的人皮*面具,无非是为了证明文玫不是随侍魏王妃的婵娟,以洗清他与文玫勾结的事实,而卢司长与魏王勾结,封存晶雯就是燕国公主文玫的证据。但燕国公主与魏王勾结是事实,陛下请看这个证据!”
方玉曜又上呈一份物证,圣上一看,是文玫刺杀在周国的太子文琼后的功劳分赏表,里面有方城山的名字。圣上把分赏表递给段千章。段千章问道:“方玉曜,你说这是魏王通敌的证据,可这分明是你父亲亲附燕国公主文玫的证据。”
“是。”方玉曜道,“父亲让草民任细察部燕国分部部长,草民花了十年时间打入文玫的情报系统,收到的第一封情报就是这个分赏表。我方玉曜用性命起誓,父亲是绝对不可能通敌的。而再看事情的发展,因为这张分赏表,我父亲被细察部处决,魏王的下属方玉映成了细察部的部长,魏王是最终的获益者。所以,这就是魏王和文玫无中生有、相互勾结的最有力的证据!陛下!”方玉曜叩首道,“草民不惜性命,一定要揭露魏王通敌的恶劣行径!一定要还父亲一个公道!”
养心阁一片安静。又一个不惜性命的人,可是,这个房间里,他方玉曜的性命一点也不值钱,不会有人可惜的。
段千章看向沉默的卢延灏和黎宵道:“王爷,卢大人,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卢延灏抬眼看了一眼圣上,圣上微微颔首,卢延灏道:“陛下,段大人,证人所言晶雯是文玫、卢尚书府人皮*面具是魏王伪造的这两点的确是事实。”他顿了顿,“燕国公主文玫来到周国亲自指挥刺杀其兄长,为了避免踪迹泄露,在燕国安排了替身,在我国与鲁王接头,让鲁王的人以为自己是晶雯,而真的晶雯被关押。这一点臣已禀告圣上,但是由于事涉两国关系,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不予对外公布,这一点臣获得了圣上的允诺。”此言一出,方玉曜脸色立刻变了。卢延灏继续道,“至于人皮*面具案,魏王亦向圣上秉明原委,圣上命微臣保密。”
黎宵接话道:“是啊,当时我察觉到了二哥是要诬陷我通敌,我这么做只是为了先发制人、自我保护。事后已经向父皇坦诚了。”
原来圣上都知道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段千章看了一眼面色有些灰败的方玉曜,又看了看一直不露声色的孙正义。
“陛下,草民还有证据!”方玉曜又跪呈书信一封。
段千章一怔,难怪老孙一直没表情,原来刚才只是开胃的山楂,现在才是正餐。
圣上拿着信封一看,只见信封上什么也没写,而打开,里面有一张宣纸,上面写着:
“魏王:
约定,勿忘。
玫字”
落款旁边还有个印章。这是文玫私人信件上常盖的章。
圣上看着信纸,眉头皱了起来。
方玉曜道:“因为功劳分赏表,草民得知文玫与魏王有勾结,于是命人密切关注魏王和燕国公主处,果然发现了他们通信,并且秘密截获。这是文玫十一月初寄予魏王的信件,信使已经服毒自尽,无法作为人证。草民私以为信上所言‘约定’或指两人在周国即已有谋划。而魏王亦有信件寄给燕国公主,只不过草民无能,未能获取。”
圣上把信件递给段千章,段千章传阅与其他的司法官员,然后再拿去鉴定。
段千章问道:“王爷,您有什么要说的。”
黎宵摇摇头,道:“无话。”即便信件是真的,那也是文玫写给他的,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那证人指证您寄信给文玫,您也否认吗?”
一阵沉默。
“王爷?”段千章催促道。
黎宵顿了顿,终于开口:“寄过。”
全场哗然,原来真的通敌了。孙正义嘴边的笑容更深了。
段千章继续问:“那王爷可否告知通信内容。”
黎宵面无表情的道:“私人信件,与朝政无关。”
众人又是一阵小声嘀咕,如果真的和朝政无关,说出来岂不是正好洗清嫌疑吗?魏王这样拒绝,是……心虚啦?
“王爷,您这话下官可不同意,”大理寺卿孙正义嘴角带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笑意,“身处您这样的高位,您是没有私人信件一说的,您的任何举动,也都和周国的政治息息相关呢。”
黎宵没有理他,默不作声。
“陛下,草民的下属在监察魏王给文玫寄信的同时,还发现了有另一股势力也在暗处观察,”方玉曜的话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如同发表当众演讲一般的提高了声调,看着卢延灏道,“是缉察司,缉察司把魏王的信截获了,并且也知道是给文玫的,但是,当缉察司官员向卢司长报告后,卢司长让他保密!”
此语一出,众人再度哗然。方玉曜似乎十分满意众人的反应,声音开始慢条斯理:“陛下,这就是草民怀疑卢司长和魏王勾结的原因。既然查到了魏王和敌国公主的信件,为什么不上报?还要让燕国公主回应一个约定,如果不是草民截获公主的回信,那恐怕魏王和公主的阴谋就会得逞!草民还查出,最近有人在秘密游说卢、龚、侯三族的官员反对陛下的对燕作战,想必正是魏王受燕国公主之托干涉我国朝局!”
嗯?有人敢阻碍朕的想法?圣上抬眼看着卢延灏,卢延灏看出了圣上眼中的疑虑,赶紧解释道:“陛下,缉察司官员的确截获了魏王写给燕国公主的信件。但按照缉察司例行原则,如果信件内容跟朝政关系密切,直接上报圣上并且当作罪证处理;如果是私人信件,则誊录下来并秘密放回信使口袋,暗中观察进展。臣确定魏王寄信与政治无关,他的信件誊录副本就放在缉察司,”卢延灏对圣上请示道,“请圣上准许将信件取来证明臣未与魏王有勾结。”
圣上抬抬手,段千章便命人去缉察司取信了。
方玉曜那厢有些不安了,看卢延灏这么义正言辞的说辞,可见卢延灏应该是挺干净的没有勾结魏王,而魏王也没聊政治上的事情。这样想着方玉曜有些灰心。不过转念一想,那个傻子通敌还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呀,一定是用了暗语,而毕竟文玫回信了约定,看那个藏藏掖掖的黎宵怎么解释!他这样想着,脸上又自信了几分。再看黎宵,虽然他表情管控的很好,但方玉曜还是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一些不安,哼!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等信件来了,我方玉曜就让脑袋比平常转快三倍,揪出你信中通敌的嫌疑!
正当方玉曜盘算的时候,缉察司的官员把信件拿来了,可众人抬眼一看,好家伙,只见信件竟然有一箱子,这么多!不是通敌也难逃感情亲密的嫌疑了。
众人在内心腹诽,圣上的眼睛也眯起来了。段千章确认道:“这是一次寄的信件?”
卢延灏道:“是。”边说嘴角还带着笑意。当时他的下属发过来信函问他这么多信函要不要誊录?他回要。结果下属一个人抄了个通宵,毛笔都抄秃了,回来还找他要了津贴和精神损失费。
段千章将誊录下来的信件呈给了圣上,圣上拿起一张看了又拿起一张,一向不露声色只有威仪的圣上脸上竟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然后变成了惊讶,还笑了一下,最后复归了威仪。
众人紧张又好奇的注视着圣上的不多见的丰富的表情,恨不得自己能立刻读到魏王的信件。可惜能读到信件的只有几位如坐针毡的司法官员。三法司的高层传阅这一箱信件,脸上的表情也都非常精彩,纷纷惊讶、疑惑起来。
只见信件很驳杂,有的是诗,有的是文,有的很长有几页,有的很短只有几句话。有的文绉绉的,有的很口语化。显然不是一天写成的。而内容,有的在痛骂文玫狼子野心和残忍手段,有的在规劝文玫放弃争位做一个好姑娘,有的竟然感情很直白,说很想念她……司法官员们都惊呆了,这哪里是什么通敌的信件啊,这分明是慢慢一箱子情谊和爱呀!其中有的信件爱的热切,竟然让几位年纪大了的法官老脸红了起来。
段千章看着众人好奇的目光,准备发问,但是在说话之前他顿了顿,下意识看了看宁梓。众人注意到了他这细微的表情,心中暗想,怎么?此事与魏王妃也有关?
却听段千章有些迟疑的问道:“王爷,您与燕国公主文玫可有私情?”
什么?
魏王和燕国公主?私情!
冷不防吃了这么大个瓜的众人眼睛都扎在三法司官员面前的信件上,随后偷笑,原来是情书!还这么一筐!天哪!这感情是有够热烈的!
对了!魏王妃!不少人偷偷移动故作僵硬的头颅看向宁梓,只见她的表情已经非常难看了,只不过还在维持着尊严!不是说魏王是个妻管严吗?据说被打和罚下跪是常有的事,这魏王给别的女人写了这么大一筐情书,魏王他,会被打死吧?
众人想到这里,又纷纷瞧向黎宵。作为众人眼中即将被老婆打死的男人,黎宵承担了过多的不该属于他的怜悯,他看向段千章,道:“这是我的私事,和朝政无关,我拒绝回答。还请诸位大人仔细核查信件,尽快定案吧。”
天哪,魏王年少英俊,拒绝也是酷酷的。怪不得迷倒了魏王妃又迷倒了公主文玫这两位人间绝色的大美女。不过,他这是变相的承认了吗?
众人看着一脸刚毅不屈的魏王,又看了看那厢额上青筋直跳牙齿咬的咯吱咯吱直响面色阴霾的魏王妃,只见她双手已经攥成了拳头,那力道,似乎一出宫门就会挥舞着大铁棒将魏王打成肉饼。
有些自诩预言家的吃瓜群众已经在内心向即将被打死的魏王告别了。
“您这话,不仅孙大人不认同,下官也不认同了,王爷,敌国公主,私情,这些于国于家都不会是小事儿!”卢延灏笑着,对圣上道,“因为信件比较多,送信的人也没有发现少了信件,臣的下属在征求臣是否誊录信件时还附了一封书信样本,臣直觉这不像魏王的笔迹,命人模下笔迹后一查,魏王寄的是其他人的信件。”
卢延灏说到这里,方玉曜和孙正义还云里雾里的,有一个人的脸却是一下子变了色,那便是圣上旁边一直微笑的季丞相。
他的儿子季茂喜欢卢菁的丫鬟婵娟,痴迷的不得了,而婵娟就是燕国公主文玫。能让魏王冒着通敌的风险寄这么大一摞信的不是他二儿子还有谁!不,说不定魏王好心帮他儿子寄信,正是等的这一天。
正想着,卢延灏也就说出了他心中的答案:“魏王寄的是殿前侍卫季茂的信件。”
哄——
众人又不约而同的看向季丞相,而季丞相才开始神采飞扬的老脸又挂不住了,他讪讪的看了一眼圣上,然后立刻下跪,道:“陛下,老臣有罪。”
圣上立刻亲自扶起了脚下的季丞相,让季丞相刚掉下来的老脸又挂上了一半。圣上抬手道:“召季侍卫过来。”
“是。”崔荣道。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