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银本位国家,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当对外出口超过进口时,由于外国使用贵金属购买该国商品,继而会导致贵金属大量流入该国,该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相反的,一旦该国进口大于出口,就会导致贵金属向外国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引发通货紧缩。明朝末期由于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外加日本欧洲减少对华白银输送,就面临着严重的通货紧缩,以白银计算的物价急剧下跌。
货币问题理论上可以依赖市场自行调解,如果某国贸易顺差堆积大量贵金属的话,该国国内的物价对比贵金属就会飞速上涨,因此该国国民会用贵金属对外进口商品,这就恢复了贸易平衡。反之如果逆差流失大量贵金属的话,该国物价对比贵金属就会飞速下跌,因此该国国民会用商品对外出口换取贵金属,这又恢复了贸易平衡。
但是自然恢复平衡并没有那么容易,各国的生产能力和贸易逆差也大有不同,外加不同贵金属间的比值也会变化,一个国家持续出超或者持续入超很多年是很正常的,这就会导致本国的货币流通量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由于中国是极少数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在和使用金本位的国际社会进行金融和贸易往来时会有一些不方便。
同时中国的银元不像英镑或者美元那样,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储存少量贵金属发行超过其贵金属储量的黄金。以美元为例,1930年美联储每发行一批美元纸币,就需要采购相应面额40%的黄金作为储备,存在地下金库里。这样你在拿美元兑换黄金的时候,美联储可以使用自己的黄金储备供应给你。而一旦整个世界上40%的美元都被人找美联储换成了黄金,那美联储的金库就被掏空了,再有人想换黄金的时候它就拿不出钱来了。
在这套制度下,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兑换潮,美联储每发行1美元货币就净赚0.6美元,等到了信用货币的年代,这种依赖发行货币制造的财政收入会更明显。
孙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强调过发行纸币的重要性,他曾说:“钱币维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此代表之物,在工商未发达之国,多以金银为之,其在工商已发达之国,财货溢于金银千百万倍,则多以纸票代之矣。”*
可见其对于货币有着很正确的认知,发行纸币既能够给政府创造收入,也有利于经济,但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
先前提到过国府如今已经发行了一些名为法币的纸币,面额与相应银元挂钩,但这玩意就算是在国内也不是很火,拿到国际市场上就更没有人认了。除了压根没有相应准备金,信用较差以外。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外国大型银行的机构基础和国际信用远远强于中国银行,中国在国际汇兑方面的服务几乎完全由外资银行掌控,事实上哪怕在本文历史线中的1934年,中国的外汇汇率依旧由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每天挂牌决定。*这些垄断汇兑的外资银行压根不将法币看作货币,只将其当做税收抵扣券,因此法币最多和银元之间相互炒作价格比例,法币和外汇之间连浮动汇率都没建立。
1933年,伦敦国际会议召开,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各国都非常重视的白银问题,目前白银对比除美国外的其他货币已经开始升值,中方深感本币升值之苦,作为中方代表的宋子文希望能够促使银价贬值。然而美方由于受到白银利益集团的严重影响,参议员毕德门要求提高银价,这就引起了中美两方在会议上的对峙。
最终谈判流产,中美在货币关系上的共识破裂。由于中国压根不是产银国,只是一个存银量较大的国家。美方可以单独与其它产银国谈判限制他们的白银出口,以确保抬高银价。很快美国与各国达成协议,白银的产量受到限制。
1933年12月,在这个白银已经由降转升的时期,罗斯福签署批准议会通过的《银购入法》,开始已高出市场近50%的价格收购白银提高银价。眼见世界白银生产受到制约,美国国会受到白银集团绑架,预期还会继续加大收购白银,国际银价随之大涨。中国的本币升值,出口受到打击,不断有人将白银运出国内。社会舆论界纷纷抗议美国恶意打击中国经济,然而随着银价对比美元升值,美国商品已经可以高强度对华倾销。
这一下把国民政府给整急了,经过紧急讨论之后,国民政府直接宣布强制收购所有国内白银和银币,以法币和公债形式支付。各大私营银行的金库受到突击,海关和租界外围也受到设卡审查,生怕白银被偷渡出国。存有大量白银的汇丰银行设立在上海租界和香港,国民政府压根管不到,因此幸免于难。
国民政府一方面开动印钞机和铸币机,另一方面宣布停止银元的法偿货币地位,直接禁止用货币交税,公务员的工资也开始用法币支付。
一时间国内外大乱,哪怕革命党连番进行支持法币的宣传都没能取得良好效果,不少有路子的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对外运输白银。同时由于在进口贸易时外国商人根本不接受法币,如果国府强制禁止白银交易,就意味着中国对外进口倒退回以物易物。好在国府也提前做有准备,利用原有储备、抛售白银和对英借款储存了一大笔英镑,国府中央银行宣布法币可以以固定汇率兑换成英镑,但由于害怕法币挤兑,法币对比英镑的汇率低于相应面额白银兑换英镑的汇率。
同时国府派出专员与英国进行谈判,希望通过手中储存的大量白银为抵押从英格兰银行中借款,此后法币发行将以英镑为准备金。英国方面对华谈判看似顺利,但英国趁人之危,要求中国在海关、金融等方面出让大量利益。
结果美国一看这下大事不妙,中国很有可能要加入英镑体系,同时中国将银币重铸为白银对外大量抛售会导致银价下跌。罗斯福立刻派出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与中国谈判,表示美国可以收购中国手上的白银,同时对中国进行借款,但中国需要放弃法币与除美元外其他货币的报价,中国还需要将购银所得和用于抵押借款的白银储存在美国。
最终中美两国谈判圆满完成,两方代表于1934年5月签订《中美白银协定》,中国以金银和美元作为准备金发行法币,但对外宣传自己不与任何货币体系挂钩,实际上已经完全加入了美元体系。
在确定了与美元的汇率后,法币趋于稳定,中国的货币信用和对外贸易也恢复到白银危机前,甚至由于法币可以用少量准备金发行大量货币,中国的财政收入增加,货币货币流通量增大,实质上实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加入美元集团也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金融影响力增大,美元波动也会对中国法币造成震荡。
*详见《孙中山货币流通思想与实践》
*《中国近代经济史》,现实世界中是直到1935年才实行政府控制的固定汇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币制改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