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透过书房的彩绘玻璃,在红木书桌上投下斑斓的光影。深夜的沈宅万籁俱寂,只有钢笔在纸页上沙沙作响的声音规律地回荡在宽敞的书房里。
沈沉桉翻开那本深棕色的皮质笔记本,烫金的页边在台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这本特别的笔记从三个月前开始记录,每一页都记载着那个让他越来越感兴趣的谜题——姜榆的变化。
"5月20日,毕业舞会。目标再次展现异常能力。"
他停顿片刻,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着钢笔,笔尖在纸上若有所思地摩挲,继续写道:"周倩泼酒事件中,目标表现出以下异常:
第一,提前预判危机并精准规避,行动轨迹经过精确计算;
第二,使用专业医学知识进行反击,对服装面料成分及清洁方法的了解超出常理;
第三,全程保持超出年龄的冷静,情绪控制力堪比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
墨水在特种纸张上缓缓晕开,他回忆起今晚舞会上的每一个细节。姜榆转身时那个恰到好处的角度,她指尖那个快得几乎看不见的动作,还有那种仿佛在执刀手术般的专注神情。这些都与他记忆中那个总是带着羞涩笑容、遇到困难就会寻求帮助的女孩判若两人。
现在的姜榆,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危机来临时首先评估风险,然后精准施策。
沈沉桉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他回想起更多细节:姜榆走路的姿态变得更加沉稳,每一步都像是经过精确测量;她用餐时的动作变得更加利落,切割食物的角度都带着一种专业感;甚至连她翻书的姿势都发生了变化,从随意翻阅变成了有规律地捻动书页。
最让他困惑的是姜榆的微表情变化。从前的她喜怒形于色,现在的她却像是戴着一张精心雕琢的面具。只有在极少数不经意的瞬间,他才能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锐利光芒——那是一种与年龄完全不符的洞察力。
他注意到,当她思考时,眉头会微微蹙起,手指会无意识地做出类似执笔书写的动作,这分明是长期从事文书工作的人才会有的习惯。
"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笔迹沉稳有力,"目标在应对危机时,眼神中没有任何惊慌,反而带着医生观察病例时的专注。这种专业性的目光,与她平日刻意表现的柔弱形象严重不符。值得注意的是,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目标多次瞥向我的位置,似乎在意我的观察反应。"
他继续翻看之前的记录,每一页都记载着令人深思的细节。三个月前的那次住院仿佛一个分水岭,将姜榆的人生切割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之前的她热情单纯,对他充满依赖;之后的她冷静克制,连微笑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
沈沉桉清楚地记得,从前的姜榆说话时总是带着软糯的尾音,喜欢用"沉桉哥"这样亲昵的称呼,眼神里永远盛着毫不掩饰的爱慕。
而现在,她的语气变得干净利落,用词精准得像在写医学报告,就连对他的称呼都带着一种公式化的礼貌。
更明显的是她的站姿和坐姿,从前的她总是微微侧身向着他,现在的她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恰到好度的社交距离。
更让他困惑的是姜榆知识结构的突变。她不仅精通医学知识,连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前的她感性而冲动,现在的她逻辑严密,每个决定都像是经过周密计算。这种变化太过彻底,简直像是换了一个灵魂。
他特别注意到,她现在说话时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医学术语,比如把"头疼"说成"颞部疼痛",把"胃不舒服"说成"上腹部不适"。
"4月15日,目标用专业医学术语解释天气变化对血压的影响,提及'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收缩压升高1.3毫米汞柱'。"
"4月28日,目标在讨论运动损伤时,准确描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与治疗方案。"
"5月12日,目标准备的便当营养搭配精确到克,附带的说明纸条堪比临床营养师的手笔。"
这些发现让他不得不怀疑,眼前这个看似熟悉的女孩,内里是否已经换了一个灵魂。
他回想起在图书馆看见的一幕:姜榆站在医学区的书架前,指尖轻柔地抚过《格雷氏解剖学》的书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触摸情人的脸庞。当她发现他在观察时,立即换上懵懂天真的表情,但这个转变太过生硬,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他记得特别清楚,她的手指在书脊上移动的轨迹,分明是在寻找特定的章节,这绝不是一个普通高中生会有的阅读习惯。
沈沉桉放下钢笔,揉了揉眉心。这个谜题比他经手过的任何商业项目都要复杂。
一方面,理智告诉他这种超自然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另一方面,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个不可思议的结论。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敏感,但每一次与姜榆接触,那种强烈的违和感都在提醒他:事情绝对不简单。更让他困惑的是,自己对这个谜题投入了过多的关注,这在他向来冷静自持的性格中实属罕见。
管家轻轻敲门,端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走进来:"少爷,姜小姐派人送来的点心。"
他打开食盒,里面是造型雅致的抹茶和果子,旁边照例附着一张纸条:"抹茶富含茶多酚,有助于提神醒脑,建议在熬夜时适量食用。"字迹工整秀丽,语气礼貌周到,像极了医院里的健康提示手册。
他注意到今天的纸条比往常多了"建议在熬夜时适量食用"这几个字,这种细微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什么?是她开始放松警惕,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试探?他仔细端详着纸条上的字迹,虽然刻意模仿,但某些笔画的转折处还是能看出与从前不同的力道和节奏。
沈沉桉拿起一块和果子,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种恰到好处的关心,精准得像是经过精心计算。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却也因此显得格外可疑。就像今晚的舞会,她的应对无可挑剔,但正是这种完美暴露了问题。
一个真正的高中女生,即使在危机中保持镇定,也不该像她那样连裙摆扬起的角度都控制得恰到好处。他回想起她避开红酒时那个流畅的转身,那分明是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拥有的身体协调性。
他放下点心,拿起手机,发出了一条加密信息:"我要姜榆最近三个月的全部行程记录。"
放下手机,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他写下今天的最后一个发现:"目标开始展现更多专业医学知识,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展示能力。这种表现是否意味着某种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目标发生肢体接触时,观察到其表情出现微妙变化,疑似与某种内在状态有关。"
写完这段,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习惯性的思考动作暴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培养成继承人的他,见过太多人带着各种目的接近,但姜榆的情况完全不同。她不是在刻意讨好,反而像是在执行某种任务,而那个任务的目的一直是个谜。
沈沉桉不得不承认,尽管这个谜题让他困惑,却也让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从前的姜榆对他来说就像一本摊开的书,简单易懂;而现在,她成了一个需要破解的密码,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种智力上的挑战感,竟让他感到一丝久违的兴奋。他甚至开始期待每一次与她的见面,期待发现新的线索,期待解开这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月光透过窗棂,将他的身影在名贵的地毯上拉得很长。书桌上的笔记本静静躺着,等待记录下更多发现的真相。沈沉桉站在窗前,望着姜家所在的方向,眼神复杂难辨。夜色中的花园静谧安详,但他的内心却波澜起伏。这个谜题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每天记录新的发现、分析新的线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在隐藏什么,他都要揭开这个谜底。这场始于好奇的观察,已经演变成一场精彩的智力博弈。而他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源,等待猎物自己露出破绽,或者...主动走进他设下的陷阱。
他清楚地知道,这场博弈可能会很漫长,但他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不仅关乎真相,更关乎那个让他越来越感兴趣的人。
夜色渐深,书房里的台灯一直亮到天明。在黎明的第一缕光线透过窗帘时,沈沉桉终于合上笔记本,将它锁进书桌的暗格。
这个谜题,他一定会解开。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颈,决定今天要找个理由去见姜榆,继续他的观察计划。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