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蒙面识故人

顾衢醒来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问晏儿的下落,也没有问自己为什么会受伤,只是淡定地安抚了躁动不安的顾家军,然后跟着宇文尧回了京城,其间还震慑了好几座蠢蠢欲动的城池。

顾家军所到之处,百姓无不俯首叩拜,一时竟不知天下属谁家。

途径陈家,左库小心翼翼地问:“陈福元那日跑了,咱还追吗?”

顾衢骑在马上,闻言打了个哈欠,看向宇文尧:“陛下?”

宇文尧道:“陈家也算是百年大世家,家中传有祖训,世世代代不能入朝为官。当年朕招募陈福元,他便是以祖训拒绝朕。”

顾衢道:“那他当日是奉了谁的命来截我?”

众人陷入沉默,陈福元来截顾衢自然是受了文肃啸的蛊惑,文家能指使得动陈福元背后自然少不了凤予。但如今没人赶在顾衢面前提起这两个字。

宇文尧道:“无非是红水城里的人。他受谁指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朕便有了名义可以逼他交出图纸。”

宇文尧之前不动陈家是因为陈家的立场百年不变,前面没有帝王犯这个戒,他一路杀进皇城,边缘地区其实还未完全收复,不少城池还是臣服凤氏,这时候动陈家俨然不是明智之举。

但是现在,文肃啸败了,傀儡皇帝也下落不明,顾家军一路势如破竹昭示主权;陈福元又在此刻主动破戒。此时动手名正言顺。

顾衢也是这个想法,索性拉紧缰绳:“来人,把那几门炮拉出来!”

轰!轰轰轰!轰隆隆——三十五声炮响,炮炮落在城门十米之处,砂石迸溅火星乱撩,守城士兵被突如其来的炮声吓醒,百夫长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又没有归顺文氏,顾家军好端端放炮干什么?

太守更懵,一听顾家军兵临城下心都凉了半截,连滚带爬出门:“快快快,开城门,到底是谁把这尊瘟神引过来的!”

轰!又是一声炮响,炸得太守两腿一软,被小厮扶住。小厮颤声安慰:“大人,咱们一直安分守己从未有过反叛之心,那顾衢,应该不会对咱们怎么样。”

太守边跑边道:“谁知道那疯狗会干出什么事,他要是一刀砍了我,我看陛下也不敢说什么。”谁不知道三万顾家军只认顾子渠不认天子。

轰轰!

太守快哭了:“快开城门让他进来!”

“不必,他是来找我的。”危急关头,陈福元站在太守面前,神情肃穆,“此事与太守无关,与百姓也无关。”

太守一愣。当初他来任职时陛下就特地说过要礼待陈家。他知道陈家在城外十里处挖了座山在里面制作大炮,但是制作出来的武器总量不大,陈福元又一向安分守己,他也就没当回事。

陈福元是什么时候惹上了顾衢这疯子?

没等太守开口询问,陈福元已经纵马出城,城门外三万铁骑,风沙铺面,为首的顾衢一身甲胄,见到他漫不经心地笑了笑:“你好像又胖了点。”

陈福元面无表情:“不用套近乎,你想要图纸,我给你便是,望你放过城中百姓。”

顾晖和箫遇坐在马车里,闻言满脸不解:“阿爹什么时候说过要攻掠百姓,他不是奉旨平叛吗,怎么在陈福元嘴里比红水城里的皇帝还像反贼?”

箫遇刚想开口说世人对顾衢总是颇多误解,刚张开嘴忽地顿住了,目光瞟向另一辆马车——里面坐着宇文尧。宇文尧要动陈家,出面的却是顾衢……

箫遇握紧了双拳。

马车外顾衢懒得解释:“放心,本候自然不白要你的图纸。陈家百年不入庙堂,今朝在你陈福元手上破了例,陛下不忍人才流落民间,特封你做城中司马,陈司马,接旨吧。”

陈福元咬紧牙关。正九品的司马,顾衢这是在辱他,嘲讽他不自量力螳臂当车,辱他跟错了人,白白破了陈家百年的家规,还把多年的心血拱手让人,就换了个正九品的官!

他现在很想立刻回城,把炮全部拉出来和顾衢同归于尽。

恼怒中,陈福元想起那日凤予同他说的话。

黑夜中青年的声音异常萧瑟,月光照在他身上覆上浅薄的白霜:“之后若宇文尧来找你要图纸便交吧,乱世中光凭你一人之力是守不住这份家业。日后也不必再惦念光复凤朝。”

陈福元当时有些不甘:“可是殿下,顾衢当日不过是您手下的小厮,他何德何能能坐上如今的位置?”

凤予反问:“什么位置?”

“镇国侯。”陈福元忿忿不平。

凤予便笑起来:“你也说了是镇国侯,又不是皇帝。他不想当皇帝。”

“殿下那您呢?陈家上下都愿为殿下赴汤蹈火。”陈福元还是不甘心,在他眼里这天下本就应该是凤予的。百姓过得最富足的日子就是凤予代理朝政的短短几年。

天子当以民为重,陈福元一直记得这句话。

凤予却只是摇头:“我啊,我没那个本事。”

陈福元不懂这句话,什么叫没有本事,这世上没有比殿下更有本事的人。尤其是现在,陈福元看着顾衢身居高位,本该养尊处优的凤予却被迫隐姓埋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小人!”陈福元忍不住骂道。

顾衢听乐了:“你发了那么久的呆,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骂我,我那么招人恨?”

陈福元咬牙切齿不语。

冷风吹得顾衢后脑隐隐作痛,他也懒得听回答:“陈司马,跪下接旨吧,这次再发呆我可真要拔刀了。”

陈福元闭了闭眼,跪地行礼:“草民接旨。”

宇文尧一直待在马车里,直到城门关闭的声音响起。年轻的帝王睁开眼掀开帘子,顾衢正拿着图纸往马车的方向来。

“陈福元难得如此配合,当年可是软硬不吃。”宇文尧接过图纸失笑。

“当年他仗着祖训,如今自己破了戒当然不能再硬气。”顾衢打了个哈欠,“照着这个速度,再过半个月应该就能到京城了。”

提起京城,宇文尧眉宇间染上些许担忧:“也不知道长乐如何了?”

顾衢头痛欲裂,闻言问道:“陛下确信那伙刺客是恣意派去的?”

宇文尧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一开始也不敢相信,但是这是刺客亲口所说。我当时悲愤交加只想冲到她府上质问她为何这么做,子渠你知道的,我……”

民间传言陛下心悦泰和公主,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陛下因此空置后位。传闻虽多有不实,但宇文尧偏爱虞恣意是真的,这是四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顾衢沉默下来,直到宇文尧的声音再次响起:“我确信那波刺客是她派来的,但是细细想来,前几波不一定是她。”

顾衢抬起头。

宇文尧肃穆道:“武临帝在位时京城中便已经有多方势力蠢蠢欲动,文家,金衣侯,武临帝九子凤昇,还有太后崔氏。”

虽然宇文尧称帝有不少人不满,但是武临帝昏庸无能德不配位却是公认的。武临帝年轻的时候是崔氏垂帘听政,崔氏铁血手腕强权之下多有冤案,万幸朝纲还算稳定;武临帝中年时崔氏年纪大了,外戚专权,文原便联合金衣侯起兵杀了崔氏,武临帝才得以亲政。

文原能联合金衣侯,其中少不了文贵妃的助力。此事顾衢自然也在史书上读到过。

“据说当年崔氏不肯自尽,日夜咒骂武临帝,最终活活饿死。如今回过头看,与其让武临帝亲政还不如让文贵妃登基。”顾衢颇为感慨,“瞧瞧武临帝干的那些事,拱手让十城,放任瘟疫蔓延。诶,话说当年那十座城是怎么回来的?”

宇文尧眸光微闪,须臾笑道:“这时候倒对史书感兴趣了?想知道回去我送你一本完整版的凤朝史纲。”

顾衢于是悻悻闭嘴。

宇文尧又道:“太后虽死崔氏却还在,金衣侯虽走,当年跟随金衣侯的众将也还在;凤昇死了,还有个……罢了,如今虽然是我坐在皇位上,但是周身重重辖制,能做的甚至远不如当年武临帝。”

武临帝死之前还能勉强压出局势,武临帝死后留给宇文尧的其实是个烂摊子。

不知为何顾衢油然而生一股庆幸,仿佛有某个重要的人逃脱了这份沉重的责任,是谁来着?

“嘶—”顾衢捂住后脑,隐隐能感受到脑中有什么东西在蠕动,这种受人辖制的感觉令他戾气上涌,立马就想运起内力将那个东西揪出来,万幸还没有动手就被宇文尧制止了。

宇文尧:“好端端的轰自己脑袋作甚?来人,快叫萧遇过来。”

半晌另一辆马车上的人都来了,萧遇面色沉静细细给顾衢扎针,一炷香后才松一口气骂道:“嫌命太长。”

顾衢皱眉:“痒,还疼。”

“不想死就忍着。”萧遇没好气道。

顾衢问:“我脑子里到底是什么?”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良久宇文尧才道:“是保你命的东西,不过有些副作用,你如今还活着便好。”

顾衢没再追问,又恢复成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的模样,拎着顾晖去睡觉。顾晖一个黄毛丫头急得张牙舞爪从顾衢手上逃脱,忙不迭溜回马车。

顾衢于是溜达着去喂暗星,顺道在旁边躺下。暗星才不想理自家主人,忙着和小母马**,只给顾衢留下一个逐渐远去的马屁股。顾衢啧的一声,吹了声哨子,有人自黑夜中缓缓走出。

“侯爷既有鼠堂做探子,还找我们流雁做什么?”来人一身黑袍问道。

顾衢打了个哈欠:“鼠堂当然也在查,只是我比较急。”

“侯爷想查什么,人,消息,还是其他的,只要付得起价钱,流雁都愿意代劳。”那人又道。

顾衢说:“我要一本武临帝在位时期的史书,包括野史,民间逸事,越详细越好。”

黑袍人没想到顾衢的要求是这个,顿时愣住:“史书侯爷找不到?”

顾衢就笑,笑容颇为凉薄:“不瞒你说,真找不到。我能找到的,都是他们想让我看见的。”

大改,但剧情总走向不变。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回京之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