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趋吉避凶

但直到宋识病愈,也没人告诉她大哥出了什么事。

这日,她在纸上摹录完铜爵内壁的篆书,想去找秦夷简问一问铜爵的来历,顺带把龙涎香分他一块,当做谢礼。

她特意换了身新做的衣裙,又从绢枕下拿出那块玉佩系在腰间,玉佩上刻的也是荷花,她很喜欢。

“这块玉佩就那么好?”章氏低头将宋识发间松开的红绳绑紧,笑道:“一路上只见你抓着它翻来覆去瞧个没完。”

宋识抿起唇角,掀开车帘跳下马车,“就是瞧不够。”

章氏笑笑,紧跟着走下马车,“未递拜帖,也不知夷简今日是否在家。”

“在家,今晨我还见他在房中写字,他也没说今日要去何处,”郭氏满眼带笑地从石阶上下来,弯身蹲在宋识面前,给她系上一个香囊,又往她手里塞了一只小巧精致的乳糖狮子(1),才站起身对着章氏道:“阿识看着比前几日精神多了。”

章氏叹口气,“是啊,幸好有苏郎中。”

“苏郎中祖上是御医,医术自然没得说,”郭氏起身拉住章氏的手,凑到她耳边低声问道:“不过我听苏郎中说阿识这病来得古怪,像是邪风作祟,喝了符水才将热退下去?”

章氏颔首,“苏郎中说兴许是冲撞了什么。”

郭氏眼神复杂,告诫道:“香囊千万别丢,今早我专门去延真观请了柏丘道长作法开光,戴在身上可以祛病减灾。”

宋识笑着点头,“不会丢的,伯母做的香囊这么好看,我戴上都舍不得摘了。”

郭氏摸了摸宋识的头,“阿识再咬一口乳糖狮子,也能趋吉避凶。”

宋识低头舔了一口,“好甜。”

郭氏笑道:“看来夷简这糖算是做成了。”

宋识脸上微红,“这……是他做的?”

郭氏点头,“去年重阳开始学的,不过那时候他做的不好看,也不好吃,放了太多**,把你伯父都苦得说不出话,最后还罚了他呢。”

乳糖的甘甜在唇齿间化开,宋识忽然记起去岁重阳她和秦夷简一同去看开宝寺的狮子会,僧人们坐在狮子上做佛事讲经义,人们看过佛事,会买乳糖狮子互赠,那日不知谁家的小郎君忽然拦下他们,要把手里的乳糖狮子赠给自己,尽管没有接,但她能感觉到秦夷简眼神中的波澜变化。

“伯母,我想去找夷简哥哥玩,”她仰脸,颊侧泛起两个浅浅的梨涡,轻轻拽动郭氏的衣袖,“前几日他送我一尊青铜爵和一册拓本,今日该轮到我还礼了。”

宋识的嗓音软软的,郭氏听得心都要化了,“什么还礼不还礼的,你想去便去。”

章氏伸手去拦,结果连个衣裳都没摸到:“这孩子……”

“阿识未行笄礼,夷简未行冠礼,总归是孩子们之间的玩乐,”郭氏看着宋识跑远的身影,又道:“他们早晚是要成婚的,等阿识及笄,我就让子泰递帖下聘,给两个孩子定亲。”

**

树阴匝地,暑风微凉。

宋识提着裙摆一口气跑到秦夷简所居的院落,当她跨过门槛,看到还有两人也立在庭中等候。

那两人一长一少,一高一矮,她从未见过。

其中那位少年,端雅俊秀,风度翩翩,衣袍佩饰无不华贵,而他身旁的高个子,手持弓,背挎箭囊,虽然也着窄袖袍,料子却不比那少年的好,且腰间除了一道牙牌,再无其他腰饰,瞧着应是一对主仆。

出于礼貌,宋识低头向他们施了一礼。

少年郎君眉目含笑,也合袖回揖。

宋识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多瞧了他几眼,“你也是秦伯父的学生么?我怎么从没见过你?”

少年郎君叹了口气,“我也很想让秦枢密为我授业解惑,可枢密院事务冗杂,纵使秦枢密有心,也无力无时,爹爹只能为我另择良师。”

宋识有些尴尬,也不好再搭话,偏过头看着半开的窗牖。

少年郎君突然问道:“你是宋娘子?”

宋识惊诧不已,睁大双眸看向他,“你怎么知道?”

少年郎君笑着解释:“我思来想去,能随意出入秦枢密府上的小娘子,除了宋娘子,实在没有旁人了。”

面前这人似乎颇为了解自己,可宋识在脑海中极力搜寻,也未曾想起一星半点关于这人的事情,不由问道:“你是?”

少年郎君弯起眉眼,缓缓说道:“宋娘子是来找夷简的么?真是不凑巧,今日他与我约好了去外苑射箭。”

宋识更觉困惑:“射箭?他会射箭?”

少年郎君点头:“夷简从小学习骑射,难道他没有告诉过宋娘子?”

宋识摇了摇头。

她的确不知道他还会射箭。

少年郎君从仆从手中拿过弓,取箭上弦,射落一枝榴花,“夷简虽有吞凤之才,不过在骑射一道上,他向来略逊我一筹,或许,这也是他不愿向宋娘子提起的原因罢。”

他捡起地上的榴花,走到宋识跟前,“我叫赵杙,在家中排行第九,宋娘子可以喊我九哥。”

宋识眉心皱起,她没有说话,更没有去接面前的榴花。

“九大王。”

熟悉的声音传到耳畔,宋识心中一喜,当即回头去看。

蝉鸣细细,榴荫添绿。

一道玉青色身影自绿树阴浓处快步走出,应是要骑射的缘故,他今日穿了一身窄袖袍,袍衫外绕着彩帛销金抱肚,镶角革带束在腰间,更显身姿英挺。

微风摇碎婆娑光影,晃入少年温润的眉眼,透过那双眼眸,宋识隐约看到一川山水,若隐若现。

秦夷简走到她身旁停下,眼睫轻颤,似是心虚,他低眸看了看手中,那把黑漆弓实在无处可藏,只能用胳膊尽量挡住,而后拱起双手对着赵杙揖拜,“九大王。”

赵杙笑道:“你怎么还喊我九大王?爹爹已经给我取了字。”

宋识微眯眼眸,听着赵杙的话,秦夷简与他关系匪浅,不过秦家家风甚严,从不主动攀结权贵,她从衣饰上看出这人出身富贵,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是官家的第九子德王。

既然是皇室宗亲,那当然不能怠慢,她跟着低首见礼,轻轻喊了一声:“九大王。”

赵杙收回举着榴花的手,低头笑了笑,“宋娘子不必多礼,适才看到宋娘子,我突然间想到了我的妹妹阿乐,她与你年纪相仿,那会儿夷简还在准备今日骑射的弓箭,我怕你等得无聊,才想以此来逗你开心。”

秦夷简眸色疏淡,他攥紧掌心中的弓,“阿识与康宁帝姬并不相像,她年纪轻,脸皮薄,还请九大王不要与她随便玩笑。”

赵杙自知没趣,随意丢掉指间的榴花,搭上秦夷简的肩膀,“你呀,总是这般守正持重,不过,我今天也确实莽撞了些。”

说着,他转身对着宋识合袖一揖,“宋娘子,方才多有冒犯,我在此向你赔个不是。”

宋识低头回礼,什么话也没说。

赵杙忽而注意到垂在她裙裾间的荷花玉佩,与秦夷简身上戴的那块一模一样,他顿了顿,笑说:“夷简,我看宋娘子来的时候很着急,大抵是有急事找你。”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赵杙投来的目光让宋识觉得很不舒服,她绞紧袖口,仰头问秦夷简:“九大王说你们今日要去城外骑射?”

秦夷简心间微颤,眸中愧色丛生,“是,几日前就约好了。”

“那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宋识又问。

其实她问完就后悔了,只是有旁人在,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言说。

赵杙抬头看了眼天色,“估计要到昏时了。”

小娘子低垂眼尾,脸上的失落明显可见,秦夷简看在眼里,不由眉心轻蹙,正要拱手向赵杙推掉今日的出游,却听得宋识又道:“铜爵和碑刻拓本一定花了你许多心思,这是爹爹给我的龙涎香,我想,你应该会喜欢。”

赵杙转眸看向秦夷简,低声道:“原来你向我讨薛曜的拓本是为了给宋娘子?”

秦夷简颔首不答,推回装着龙涎香的瓷盒,“阿识,你喜好焚香,还是你留着罢。”

“夷简,这也是宋娘子的一片心意。”

赵杙嘴角噙着笑,继续帮着宋识说话:“当年爹爹知晓了龙涎香究竟为何物,当即下令,命被分赐此香的臣工尽数交回,这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足见龙涎香之稀奇,我猜,宋娘子的这块龙涎香,应当是爹爹日前赐予宋尚书的,那可是……”

“既是官家赐给宋尚书的,我便更不能收了,”秦夷简斩钉截铁道。

他侧过身,温声叮嘱宋识:“阿识,这是御赐之物,不可随意赠人。”

宋识道:“你不是别人。”

“我也不可以,”秦夷简抬起眼眸,瞥向对面的赵杙,“正如九大王所说,谁能想到官家以后会不会再度下诏,将龙涎香尽数收回。”

赵杙霎时僵住嘴角。

看着赵杙吃瘪,宋识心中暗喜,不过还是佯作茫然,垂下眼帘不情不愿地把龙涎香收到褡裢里。

赵杙不死心,又道:“今日夷简与我比试骑射,外苑的宫人侍从不乏溜须拍马之辈,难免有失公允,宋娘子不如一同前去,也好做个见证,看看我们二人谁的箭法更为精进。”

宋识眼瞳微动,此人前面说秦夷简的箭法不如他,这会儿反倒怕有失公允,如此前后矛盾,分明就是想让秦夷简难堪。

不过,她也的确想看秦夷简射箭。

因为她实在想象不出来一个平日里握惯笔的读书人,在马上拉弓射箭是什么样子。

“九大王,让阿识前去恐怕多有不妥。”

宋识刚要点头,就听到秦夷简开口替自己拒绝。

赵杙仍旧笑着,“没什么不妥,阿乐最近一直闹着出宫游玩,我这会儿差人回宫,把阿乐也接去外苑,她们两人正好可以凑在一起说说话。”

宋识怕秦夷简再次拒绝,偷偷拽住他的衣角扯了扯。

秦夷简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低眸看着她,似乎是在犹豫。

“夷简,看来宋娘子很想看你射箭。”

赵杙沉吟片刻,凑上前拉过秦夷简便是一阵耳语:“夷简,我这是在帮你,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他想了想,接着道:“我有个主意,待会儿我失手射偏,你正中靶心,宋娘子自然对你更加倾慕。”

秦夷简默了下,道:“不必,九大王向来箭无虚发,何曾失过手?今日夷简自会拼尽全力。”

“你这种性子,我都替你发愁,我是真的想帮你,那次在开宝寺也是……”

赵杙还想再劝,可对方已经走出数步之远,他只能把嘴里的话咽回去。

秦夷简道:“九大王,若让阿识与我们一同去外苑,还需先告知母亲与宋婶母,征得她们的同意。”

赵杙点头:“那是自然,当然要两位夫人同意才行。”

宋识疑惑地看着他们,虽然不知道他们窃窃私语了些什么,但好歹秦夷简同意了自己去外苑看骑射,她很高兴,至于母亲,她耳根子软,最好说话,肯定也会同意自己去。

结果与宋识设想的一样,母亲得知她要去外苑游玩,没有过多犹豫,秦伯母则多派了几名女使仆从,还不停嘱咐秦夷简照顾好她。

**

外苑即玉津园。

番邦诸国进贡的珍禽异兽皆豢养其中,宋识来这里看的最多的就是大宋境内不常见的兽禽,譬如狮子、训象、麒麟、孔雀等等,不过苑内的射场她几乎从未进去过。

缘由为何,便要说起她七岁那年遭遇的一次意外。

每逢清明重午时节,京中会在外苑的射场举办射柳比赛,无论官民商贾,男女长幼,凡有能骑善射者,皆可参与,虽说大宋崇文抑武,文人士大夫对骑射多有不齿,但宋文通人如其名,性情通达,从不反对儿女接触骑射,所以宋家两兄弟也跃跃欲试。

然而兄弟二人之中,年纪小的宋纪只打过弹弓,从未学过射箭。

宋识记得很清楚,那日射柳,别人都将箭射出去了,二哥还没把弓拉开,他见大哥射中柳枝,更是心急,脸颊憋涨得通红,费了半天劲终于把弓张开一点,弓弦却突然从指间崩出。

箭矢“咻”地一下斜飞射出,刚好射中场外的自己。

好在虚惊一场,箭矢只是穿过她的发髻,打落插在发间的金花筒钗。

不过她还是吓得不轻,爹爹和娘围着她查看半日,她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有个老叟说她这是被吓丢了魂,得叫魂才能重新说话,爹爹不管真假,当即带她去延真观讨了一碗符水。

她尝不出那掺着灰屑的符水是何滋味,只记得半碗水灌下肚,大家便开始一遍遍地喊她的名字。

几声过后,不知是符水与叫魂起了作用,还是她回过了神,看着爹爹和娘满面焦急,她心中也越发焦灼不安,拽紧父亲的衣袖泪流不止。

她的确是被吓到,但不是被箭射中发髻吓到,而是在箭射来的一刹那,有个模糊的画面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

似乎是一个人被乱箭穿身,从马背上坠下。

乳糖狮子:用乳糖制成动物形状的糖块,狮子在宋代有祈福和辟邪的象征,所以很受人们喜爱[星星眼]

男主终于登场,撒花[撒花]

秦夷简:[裂开]有人背地里偷偷撬墙角,我还能出来得再晚点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趋吉避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