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则刚。
儿子的痴傻让荣王妃彻底失去理智,王府众人阻拦半天,最后到底还是没拦住,被荣王妃冲到宫里告了状。
武安帝听闻孙子痴傻后,也是震怒异常。
荣王这个儿子宠妾灭妻的消息,他也不是没听过,只是荣王在外面还是有分寸,对王妃还算尊敬,并不太过分。
另外荣王妃为了儿子处境,为了自己名声,也多有掩饰并未诉苦,夫妻生活有磕绊吵闹都是正常的。
因此,他以前只是口头训斥,再赏赐东西以示撑腰。
结果没想到。
他都如此表态了,这个逆子还敢把皇命当耳旁风,现在纵容侧妃侍妾将他的孙儿害成如此,真是岂有此理。
武安帝气地当场拿起手旁的砚台砸过去。
“孽子,你竟敢宠妾灭妻至此!”
“请父皇息怒,儿臣知错了,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荣王被砸得头破血流,却也不敢喊痛躲避半分。
也更加不敢帮自己的宠妾们辩解,因为他都能查到的证据,又怎么可能瞒过手握大权的武安帝。
只可惜他的求饶并没有什么用。
武安帝又震怒地扔过去一本书,生气训斥。
“你是知错,但就不改是吧?孽子,早知你是这么个货色,朕当初绝不会把清颜这般好的姑娘赐婚给你。”
“能娶到清颜,是你八辈子修的福气,你不珍惜就罢了,还如此磋磨于人,朕没有你这样的孽子!”
此话不可谓不重。
荣王被打击地连害怕都忘记了,不可思议抬起头,“父皇……”
他可是龙子凤孙,天潢贵胄,只是偏宠妾室罢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父皇竟然说能娶到王妃,是他的福气。
他还是不是亲生的了!
不过对此,旁边荣王妃却并不意外。
因为这是她预料中的结果,她就是知道陛下会偏袒她,才有胆子跑来告御状的,否则哪个皇家儿媳受了委屈敢闹出来?
荣王妃跪在地上控诉。
“求父皇替儿媳做主。儿媳自问与王爷成亲后,一直恪守妇德规矩,悉心打理家业,王爷想要纳妾,也从不曾阻拦,还尽心帮忙操持纳妾事宜,对庶子庶女也不曾苛待半分,主母的职责都尽到了。”
“但王爷却偏听偏信,处处维护妾室,纵得那些人不把王府规矩看在眼中,一再挑衅儿媳这个主母,闹得府中乌烟瘴气。”
“原本这些儿媳都忍了,家丑不可外扬,可如今她们竟敢谋害嫡子,害得元青成了一个痴儿,王爷还偏袒遮掩,实在令人寒心。”
“父皇,求您替元青做主,他才六岁啊,就这么傻了,呜呜……”
荣王妃哭得如泣如诉,绝望又凄美。
像极了武安帝已死的爱人。
没错!
荣王妃的母亲薛宜欣,是武安帝最爱的女人,没有之一。
当初武安帝因为母妃出身低微,并不受先皇宠爱,母子二人在后宫生活战战兢兢,哪怕他是尊贵的皇子,每每出席宴会也没多少人搭理。
只有薛宜欣是个意外,对方不仅长相貌美,家世好,还性格善良活泼,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武安帝灰暗的少年时期。
可惜相爱的人最终没能相守,由于当时局势原因,薛宜欣被先皇赐婚给了晋国公,武安帝也被赐婚了另外的贵女,两人被迫分开。
后来在宫变的时候,薛宜欣更是为救武安帝而死……
这样一个叠满救赎buff,棒打鸳鸯buff,救命之恩buff,死得那么刻骨铭心的女子,自然就成为武安帝永远也忘不掉,放不下的真爱。
所以。
作为薛宜欣唯一留下的女儿,武安帝本着保护,以及为自己遗憾圆梦的心思,询问过荣王妃的意见后,就赐婚给了自己看起来最老实的儿子。
而武安帝之所以宠爱晏元青这个孙子,就是因为晏元青的长相,综合了他和薛宜欣。
看到晏元青,武安帝就感觉仿佛看见了他和心爱之人生的孩子般,他们若能在一起,孕育的孩子是不是就长元青这样?
此时看到荣王妃哭得伤心,又想到疼爱的孙子痴傻了。
武安帝愧疚又心痛,然后对荣王就更气。
“荣王宠妾灭妻,品行败坏,不堪大用,来人,将荣王给朕拖到御书房门口,赐鞭一百!”
“荣王府侍妾不敬主母,谋害嫡子,全部赐死……”
“两位侧妃降为庶妃,并罚抄女戒百遍,禁足三年,其父官职降一级,其母每日晨起训读女戒三月,以示教女不严……”
武安帝没有处死两位侧妃,倒不是看在亲儿子的面子。
而是因为能够做亲王侧妃的女子,家世都不会差,又生育了孩子,随便处死难免有暴君之嫌,让人诟病皇家无情。
但两位侧妃死不了,却也不会好过。
娘家父亲被连累贬了官职,母亲被训斥教女不严颜面丢尽,惹出如此大祸,损害了娘家的名声和利益,必定被娘家记恨。
失去娘家支持,又被降为没有皇家玉牒的庶妃,相当于从贵妾变成了普通妾室,两人以后在王府后院,就只能任由荣王妃这个主母揉圆搓扁了。
“儿媳多谢父皇做主。”
荣王妃没有得寸进尺,恭敬磕头道谢。
有陛下这道圣旨,以后看她怎么收拾后院那些贱人,给她的儿报仇。
武安帝也很欣慰她的懂事,心中没能保护好心爱之人女儿的愧疚更浓,亲自起身将人扶起。
“起来吧,都是朕看走眼,竟把你赐婚给了这个孽子,以后有什么委屈莫要再忍着,他若再欺负你,尽管进宫找朕做主,朕只帮理不帮亲。”
“走,朕现在随你出宫,让御医再给元青瞧瞧,若御医治不好,朕就贴皇榜,必不会让朕的好孙儿成为痴傻之人……”
说罢,武安帝就挥袖往外走,连龙袍都来不及换。
眼中尽是对孙子的担忧。
元青那孩子聪慧过人,有他年轻时候的风范,若能改掉贪玩的性子,将来必成大器,不能叫人就这么废了。
“诶,多谢父皇。”
荣王妃喜极而泣在后面小跑跟上。
徒留荣王孤零零趴在御书房门口,被鞭子打得嗷嗷惨叫。
……
皇宫御医的医术很好,也治不了故意装病之人。
何况痴傻这种病症,以目前的医术也实在不好断定,御医们给晏元青查看了半天,最后都只能拱手请罪,表示臣等无能。
但为了不被伤心的帝王拉下去砍头泄愤,众御医还是留了三分余地。
“小少爷的脑疾之症并非天生,而是受撞击所致,如此症状吾等虽无法医治,却有调养之法,日后好好养着,待脑中淤血散去,小少爷或许就能恢复。”
至于恢复不了咋办?那就是时机未到!
“我的儿啊,呜呜……”
荣王妃扑到床边大哭。
王爷不靠谱,另外两个儿子也不好说,元青小小年纪就痴傻,要是将来恢复不了,等她死了,小儿子该怎么办啊。
武安帝心中也甚是悲痛。
但事已至此,再伤心也没办法,只能往前看。
“来人,传朕旨意,即日起荣王嫡三子晏元青,着封燕安郡王,尔等见小郡王,如见朕,百官跪迎,若有不敬者,视为蔑君之罪!”
话落,在场众人皆是面色震惊。
燕安郡王?燕可是当朝国号啊。
用国号作封,这是何等重大殊荣。
还见郡王如见朕……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小郡王在陛下心中的位置啊。
众人惊骇无比。
晏元淮和晏元斌震惊的同时,忍不住心中泛酸。
为什么他们也是皇爷爷的孙子,和小弟还是同胞兄弟,皇爷爷却更加喜欢小弟呢?可真是不公平!
不过,想到小弟都成了个傻子,就算有如此荣耀也没用,两人顿时就平衡了。
晏元淮更是暗暗庆幸自己下手快。
皇爷爷如此宠爱小弟,如果任由小弟成长,将来他的世子之位能不能顺利继承,还真的不好说。
虽然很对不起小弟,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谁让父王不争气,早早就被排除在了皇位继承人之外,整个荣王府前程现在就已经到头了。
他身为嫡长子,如果不能继承爵位,以后就只能成为一个普通宗室,地位一落千丈,人人可欺。
如今这般也好,只要小弟不威胁他的地位,看在同胞兄弟的情分上,他肯定会做个好兄长,照拂对方一辈子的。
小弟,你既然傻了,那就一直傻着吧。
晏元淮目光复杂看着躺在床上的弟弟,最终闭了闭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武安帝旧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