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和荣总约的时间还有一小时,你真的不用睡会儿?”
苏近月用冷水洗了把脸,整理完毕后示意傅言拿上昨晚通宵准备的资料,“不用,现在就出发吧,万一路上堵车。”
熬通宵这种事对于苏近月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她知道车上的时间眯一会儿是足够的,但是如果一旦睡着,那么再度醒过来让大脑保持活跃状态,又要花费一定时间。
对于追求效率的她而言,还是保持熬夜后的兴奋状态,再复习一遍案件有关的材料,益处更大。
-
“苏律师是吗?荣总已经提前吩咐过了,您二位跟我来。”
苏近月和傅言在接待员的引导下来到会议室,才坐下没多久,苏近月正回答着接待员是喝茶还是咖啡的时候,荣晓就带着孟文光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相较于看上去英俊潇洒的荣晓,案件当事人孟文光就显得沧桑许多,估计从收到方科公司起诉的法院传票开始,就一直没睡好觉。
有的时候也不能怪苏近月常用刻板印象来看人,她总不能刨根究底去问委托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
孟文光穿着衬衫牛仔裤,头发理的是最简单的板寸,眼镜镜片的厚度,看得出来度数不低,显然是个一心扑在技术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善言辞,反倒是由老板荣晓,开始了对话:
“听苏律你说,这个案子有眉目了,二审改判的可能性很大?”
苏近月点点头,她没有先将证据材料放出,而是问孟文光:“你在方科公司和西洲公司,都是从事的软件开发测试维护这方面的工作?”
孟文光推了推眼镜:“是的,那我就是学这方面的,我签了竞业协议,也不能够就让我一辈子不好去碰电脑了吧?那我就不能工作了。”
苏近月安抚着孟文光的情绪:“你别急,我是个外行人,我不太懂。你给我说说,这都是软件方面的工作,这在方科公司和在西洲公司有什么区别呢?”
苏近月又向荣晓问道:“您的西洲公司的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和方科公司一样,也都包含了软硬件开发和技术咨询、技术转账以及技术服务。”
孟文光确实是个技术宅,都没让他现在的老板荣晓也说,自己就先抢着回答了。谈到他专业技术和工作上面的事情,他也不像之前那么慌了:“虽然软件这块儿的工作内容听上去一样,实际上大相径庭。”
“软件的开发都是写代码没错,可是这写代码的逻辑和要求可不一样。”
“写什么样的代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设计出怎样的结构和架构,都是要看上面的需求。”
“这怎么能一样呢?”
苏近月听着孟文光的回答笑了,和她昨晚所想的一致,她看向荣晓:“那您请孟文光来,主要是有怎样的软件开发需求呢?”
荣晓毫不避讳地直接说道:“西洲一开始是视频门户网站,现在还开展了游戏、直播、购物等多个业务方面,我们想要把他们有机整合到一次,所以这两年一直在高薪聘请有经验的技术高管。”
苏近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给了傅言一个眼神示意,傅言从厚厚一沓证据清单中抽出来一份证据材料,递到孟文光的面前。
“这是方科公司和您签订的限制竞业协议,后面附属的重点限制竞业公司名单,我查了一下,都是金融公司。”
傅言又将一本方科公司的宣传资料册递到孟文光面前:“方科公司声称她开发的终端是成千上万金融专业人士的首选工具,也是中国金融行业最好的生产工具和平台。”
傅言打开笔记本电脑,打开方科公司的官网,点进企业宣传,而后将笔记本电脑调转方向,向荣晓和孟文光展示着方科官网的介绍内容:
方科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在国内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它是众多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投资公司和媒体等机构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许多权威的中英文媒体、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经常引用方圆提供的数据。
“这是……”荣晓看着这方科公司吹得天花乱坠的企业官网,不太理解为什么苏近月让他看这个。
苏近月问:“您一定觉得很奇怪吧。”
荣晓虽然不明白苏近月的用意,还是如实点了点头。
苏近月扬了扬下巴示意,傅言熟练地将电脑屏幕分屏,在另外半边屏幕打开了西洲的网站,再度将电脑展示给荣晓和孟文光。
“西洲公司和方科公司虽然同为新兴科技公司,但是完全是两种发展方向。”
“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完全是两种画风。”
法庭上当然不能说这种俏皮话,可是现在是在和委托人解释说明,当然是怎么让人明白,怎么说。
浅显易懂的话让傅言说完了,接下来晦涩专业的就该由她苏近月来了。
“首先,我们要考虑到经营范围登记类别只是工商部门的一种分类方式,并不应该被过分拘泥于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具体经营范围。”
“互联网企业在注册登记时通常会包含软硬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经营范围。但是,如果仅仅以这个经营范围作为依据,显然会给互联网从业人员,特别是软件工程师的再就业带来巨大的障碍。这对社会的人力资源也会造成浪费,并且与竞业限制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商业这块儿,身为荣升集团太子爷的荣晓自然懂得更为全面,苏近月只这轻轻一点,他便明白了:
“实际上,公司登记经营事项和实际经营事项不一致是常有的事,因为公司是在不断发展的,工商注册提供的也仅仅是大类别,特别是像新兴科技行业这块儿,大家都是按照互联网企业的模板去注册的。”
“就像我们西洲和他们方科公司,压根就不在一条竞争赛道上,所以我当时请孟工来,也就根本没有想什么竞业协议的事。”
荣晓明白了,接下来的话就更加好讲了,苏近月将拟好的自述材料各递给荣晓和孟文光一份,说道:“方科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金融信息服务,他们的主要用户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学术研究机构。而西洲公司,大家都知道,主要经营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西洲公司的受众更广泛,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喜欢使用这个平台。无论是经营模式、市场定位还是受众群体,两家公司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说明您的公司和方科公司在经营方式和受众群体上存在显著的不同。”
“毕竟法院的法官,说不定也经常上西洲看视频,不是吗?”苏近月开了个玩笑,缓解了一下过于专业的气氛,然后强调道: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竞业协议要求的是不与现有的公司产生不公平的竞争关系。考虑到双方的业务模式和受众群体的差异,我们可以辩称您的公司并不与方圆公司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而且……”苏近月顿了顿,眨了眨眼,“这要向法庭举证说明,方科公司和西州公司指尖存在着竞争关系的这一难题的义务,是方科公司自己。”
“更何况,这一本竞争限制协议后面附录的重点限制企业名单,是清一水儿的金融信息企业,足以证明方科公司自己也认为,它的竞争对手,是金融信息企业,而不是西洲公司。”
“我们辩护最重要的证据,倒是方科公司自己送上门来了。”
听完苏近月的辩护思路的具体阐述,荣晓忍不住拍手叫好,这明明应该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之前被大家都忽略掉了。
“苏律师,厉害。”
苏近月笑着说:“没什么,律师的基本职业素养罢了。”
“如果这个案子我都解决不了,那我还怎么能去想,以后能从您手里接大单子呢?”
荣晓看着苏近月,她的眼下有青紫,明显是熬夜后未曾休息的黑眼圈,但是脸上却不见半分疲态,反而充满着坚定,不可动摇。
他又想到之前在饭局上,他荣升太子爷的身份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和其他一些商业人士聊天,谈到法务和法律顾问这块儿,在得知他的律师是苏近月后,倒也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了“画风不搭”这个词。
大意是像他们西洲这样自由有活力的年轻公司,居然用的是苏近月这样一个精密辩护机器。
荣晓现在就再次见识到了,苏近月确实如同设定好完美程序的机器一般,专注,高效,冷静,给委托人提供成功率最高的辩护方案。
然而他知道,这样完美机器的背后,一定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汗水和泪水。
只是他隐隐觉得,现在这台辩护机器,不像以前一样冰冷毫无感情了。
荣晓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看到苏近月应该是观察到孟文光仍然皱着眉头,显然还是紧张,于是她对孟文光扬起笑脸,宽慰道:“虽然说按照律协规定,我们不能给您打包票,说像二审肯定能赢这样的话。”
“但是我可以对您说,您放心,案子交给我,您就只要安心上班,等待着收到那份令您满意的判决书。”
“您是搞技术的,自然懂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个道理。”
苏近月眼神明亮,好像哪怕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浇灭她对胜利的渴望和执着,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亲手摘取胜利。
“而我,就是那个专业的人。”
写这章的时候尽可能将专业术语和辩护思路写的不那么书面,不那么晦涩难懂,不懂大家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半边山海(二十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