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彻在通过了岳斋私塾考选之后,就被接去了私塾寄住。景玉甯把小清安排在一个民办学堂里上课,下了学便让夏灵接她回景府。
名义上是让她在景府做侍童,不过景玉甯也不会让小清干什么活。
他令夏灵每日根据学堂所讲为她补课,争取赶上学堂其他孩子们的进度。
他的身份对王彻和贫民窟的所有人保密,自然也不会用真实相貌直接去见小清。
景玉甯原本想让小清一直呆在景府,以便王彻在岳斋私塾能安心备考。
可是以自己和景府现在的情形来看,小清需要一个比这里更好的出路。
景玉甯派人把事情告知了岳黎,没想到岳黎这次意外地好说话,很快就回信答应收下小清,让她跟着私塾一起生活。
景玉甯心中一喜,他化上妆,粘上胡子,亲自带着小清前去岳斋私塾,把人送到。
只可惜那日岳黎不在私塾,出门办事去了,景玉甯只见到了王彻。
门口侍应带领小清进入私塾后,景玉甯告诉王彻自己即将出行远门,不知何时才能再与他相见。
王彻听言心头一紧,情绪五内杂陈,看向景玉甯的目光中是浓浓的不舍。
他对景玉甯鞠躬拱手:“宁先生授我读书,育我礼德,是我一生的恩师。先生若是方便,可否告知去往何方?王彻以后定会去寻先生。”
“我去往……”景玉甯想了下,答道:
“我去往海晏河澄,清平世界。
那里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但我相信终有一日可以到达。
小彻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定会与我再次相遇。”
他笑着拍了拍王彻,对他真挚地说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起师徒,我更视你为知己。”
阳光照到景玉甯的脸上,涂满了灰土色的面庞在照耀下一瞬惊鸿。
王彻突然感觉自己从这张看过了无数遍的普通面孔上,看到了让他惊心动魄的绝色。
在那抹绝色中,景玉甯淡如发光的眼眸里尽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浩大景象。
让他不禁想要追随,与他一同去往那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能被先生视作知己,是王彻的荣幸。”王彻由心道。
景玉甯对他会心一笑,把小清在学堂所用课本交到了王彻手里,里面还夹着他和夏灵写下的批注。
“岳夫子是个值得信任的人,把你们托付给他,我很放心。以后若是有难,尽管和他开口,只要他能做到,一定会帮的。”
同时景玉甯也把自己这些年所学感悟和笔记整理成籍,全数赠与了王彻。
东西给完以后,他牵过马,对王彻说:“回去吧,夫子授课不能迟席。”
这时他的余光正好从大门外瞥到一眼岳斋私塾的内院,看到一个朝着他蹦蹦哒哒跑过来的小身影,正是换了一身私塾制青衣的小清。
景玉甯被扑过来的小女孩抱了满怀,他笑着弯下身把她抱了起来,轻轻拍着她的背,温声嘱咐道:
“在这里要好好读书,听夫子和兄长的话,知道吗?”
王清点头:“小清知道。”
“真乖。”景玉甯从口袋中给她塞给她两颗糖,
“小清以后一定是个知书达理的才女。”
怀里的小姑娘衣服一换,精神十足,语气昂扬嗓门洪亮:
“小清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学业有成,长大做一代才子入朝做官!”
景玉甯笑着颠了她两下,然后把人放到地上,伸出手勾起她稚嫩的小拇指,与小姑娘拉钩:
“那我等着小清成为才子的那天,到时候你、我、和小彻一起坐在玉明湖岸的长庭中品茶论道。”
“好。”王清用力点头,大大的双眼眼神明亮。
二人于私塾门前许下约定,他们眼中的自信与期待在繁华的街区熏染出一片彩色生机。
景玉甯又叮嘱了小清几句,随后跨上马,对私塾门口的两人告别:
“以后你们要多多保重,宁某不能相陪了。
岳斋私塾是你们的第二个家,我虽把你们托付给了岳夫子,但他终究以一人之力支撑着偌大的私塾,也请你们帮我好好照顾他。
读书亦是学做人、悟仁德,德行与学识兼备才为正人。
祝你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共守大尚国江山安宁!
前路且长,有缘终相见。”
王彻郑重拱手行礼,俯首恳切道:
“先生一路珍重,王彻在此多谢先生之恩,先生大恩,此生无以为报。”
“教书先生以后一定要来看我们!小清会很想你的!”
小清在一旁朝景玉甯挥舞着小手,随后速度飞快地抹了把眼泪,咧嘴对景玉甯露出一个最灿烂的笑容。
“保重。”
王彻牵起小清看着景玉甯驭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热闹的街道中,他握紧了掌中的小手,一路目送着人直到完全淡出视野,许久,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依旧望着远方。
景玉甯是他在贫民窟的灰暗人生里唯一的光,是指引他通往前方的烛灯,是他的良师亦是益友。
他的身份成谜,哪怕相处这么多年,王彻依然能感觉到自己仍未真正地了解这个人。
他的心中仿佛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他,只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运用自己所学角逐于朝堂之上。到那时,他才能和这个人站在同一世界。
离开私塾后,景玉甯没有回府,转而去了贫民窟。
他对贫民窟种下的红果树已经有了近两年的规划,现下即将离开,他需得安排好这边的一切。
来到贫民窟,景玉甯请挨家挨户派一个代表出来,分别给他们划分了每家所属的红果树数量和位置,所有人再无异议后,景玉甯把事先写好的条款拿出来,让所有人签字画押。
贫民窟的居民连自己的吃穿用度都无法解决,自然是没有闲心去照料尚未长出来的红果树。
景玉甯便把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所有积蓄全拿了出来,按照每家的人口和温饱程度划分给他们相应的补助金,他已经安排好了几个景府信得过的下人每月会前来把钱分期给他们。
剩下的钱用来栽养红果树,和向襄国购进更多的种子。
景玉甯计算,一颗红果树大致能结五六十个果子,挨家在第一年几乎都能分到十至十五棵红果树。红果在皇城极为稀罕,一颗就能买到八十文钱,收入足以让贫民窟的人解决温饱与衣物。
第一年红果树栽培和种植由景玉甯这边出人出力、让他们动员贫民窟的百姓一起把树种出来。
等到第二年,大家有了经验也有了收入,就按照所有人起初签订的条款所著,由贫民窟的百姓自己发展。
景玉甯想,当贫民窟的百姓们在红果树第一次丰收后,认识到了种栽红果的好处,果地也将被他们扩张延伸。
于是他事先归类了贫民窟周边所有适宜种红果树的土地,一一分成了等分方块。
他以目前贫民窟的住家计算,挨家所站土地都有计数,到时给予他们面积相同的新增土地。
未避免他们之间相互抢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景玉甯把近五年的土地推算和红果林能达到的扩土面积也都在条款中写了出来,让他们连着把以后扩张所分配到的土地一并画押。
安排好了所有的事宜和规划后,天色已经全黑了。
景玉甯快马加鞭赶回景府。
自明日起,皇城内将布置自宰相府直至皇宫的青白石御道上一路铺满红色地毯,大尚国皇城内所有街道都将张灯结彩,挂满灯笼。
所有大道都要搭起大红绸带位于彩架之上,挨家挨户张贴双喜剪纸和吉祥图案,以来庆贺帝后大婚。
景玉甯回到府中,不免被宰相夫人又数落了一顿。
景玉甯低头听训,然后他人生中第一次痛快地答应了娘亲的要求,乖乖呆在家里哪也不去。
这反常的举措倒让宰相夫人一惊。
景玉甯笑着为娘亲倒了杯热茶,精致柔和的面容勾起一抹清澈的笑,美得动人心弦。
“大婚前最后这几天,我想好好陪陪家人。”
屋子中放置的各类珍贵彩礼被宰相夫人收纳归置得甚是整齐,景玉甯的眼眸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出些许微光。
他能为这些人做的事已经全部做完了。
现下只有平复心境,
等待那即将步入的另一寰宇。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