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加密话语
一个星期前,伦敦万事贸易公司的座机突兀地响起。
来电显示一片空白,只有一行冰冷的「未显示电话号码」。
电话在空响无声后,便自行挂断,只留下戛然而止的寂静。
出任公司CEO的阿尔伯特在监控中很明显就注意到这一动静。
于是,他去了传闻中的「泰晤士之家」,也就是MI5,英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总部办公室。
不过很有趣的是,这个总部位置又换了。
原来的办公室已经成了一场视觉系的狂欢。
以色彩的跃动性为主的孟菲斯设计被过度使用,完全与之前遵循形式框架,追求冰冷理性的国际主义的机械风格办公室截然不同。
这俨然是某个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的创意公司老板的品味具现化。
办公室里面并没有任何人。
这对阿尔伯特来说,省去了不少麻烦。
尽管整个办公室的设计完全发生了变化,阿尔伯特仍然能按照自己的记忆走回MI5办公室的门。
即便在打开门之前,他站的位置是角落处的橱柜。
当他在橱柜门站定时,随着门“噔”的一声轻响,柜子从左边移到了右边,让人清楚地看到深色橡木实桌背后的人。
正是那位被内阁公认为「大英最有权势的人物」麦考夫·福尔摩斯。
阿尔伯特并不意外,事实上,他现在军情六处(MI6)局长的职位正是这位先生给的。
宽阔的橡木桌上,孤零零地放着一只橘色文件袋。在深色的桌面上,显得尤为抢眼。
阿尔伯特的目光在文件袋上不留痕迹地扫了一眼,便与麦考夫·福尔摩斯对视。
麦考夫开口说道:“莫里亚蒂先生,最近忙吗?”
阿尔伯特的全名是阿尔伯特·詹姆斯·莫里亚蒂。
「詹姆斯」并不是中间名,而是少见的双姓之一。
在英国,若是父母都来自名门望族的话,出现双亲姓氏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倘若父母本身也是双姓,其后代甚至会出现三连或者四连姓。
然而「莫里亚蒂」这个姓氏,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罕见极易引人侧目。
这对需要隐匿行踪的特工工作而言,绝非便利。
更不用说,这个姓氏总会不可避免地让人联想到十多年前那场震惊伦敦的「莫里亚蒂伯爵家」悲剧。
因此,除非必要,他从不主动以「莫里亚蒂」自称。
可不得不说,自身的贵族身份确实给阿尔伯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像是他不到27岁的时候,就能佩上陆军中校的军衔。
而现在刚过27岁,就更是执掌军情六处,跻身上校之列。
这样的飞升,对数以千万计的民众而言,无疑是权势与荣耀的极致写照。
现在,麦考夫这打招呼的声音不说轻柔,也不说冷漠,只是一种随意,像是讨论天气。
这反而显出上位者的松弛感。
阿尔伯特含笑,“不可能不忙。可您会专门打电话联系,肯定有比恐怖组织突袭伦敦更可怕的消息。那我一定得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赶过来。”
对方的态度只是贵族刻在骨子里面的自带礼仪性质的亲近周到。
麦考夫还不至于跟着谈笑风生,更何况他也并不是那种热络的性格。
说着的同时,他将橘色文件又往前推了半寸。
而阿尔伯特接过橘色文件袋,“军情五处甩过来的?”
他看到了文件上的抬头与公章。
MI5和MI6的职务工作是不相交不重叠的。
麦考夫说道:“这本来确实应该是军情五处负责的。可激进组织犯罪者迈克尔已经在被抓住前,换到外籍身份。为了避免他被引渡到南美智利接受审判,再加上内容又牵扯到皇室丑闻,并不是我们能够碰的——”
“综合考虑,上面也点名要你负责。”
在军队待久了,阿尔伯特已经养成一个不可动摇的习惯。
那就是「不对上级交代的任务提任何意见」。
可他骨子里面也并不是那种言听计从的性子。
最明显的一点是,他在看清文件袋的内容时,眉头微微地抬起,嘴角划过一抹微不可见的冷笑。
文件资料很简单。
目前英**情五处正在处理某个激进组织的首领,而对方以皇室丑闻为把柄,与MI5交涉。
现在皇室急于收回公主的丑闻录像。
如果只是照片,或许还可以用修图为借口,进而用大数据封锁应付。
可录像一出现,想掩盖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媒体不完全以「当事人承认与否」来报道事件,只要有爆料,哪怕是「未证实」,也会引发大量的热议、质疑和舆论压力。
而且,现在又是数字时代,只要视频一旦流出,就很难彻底删除,还会被多次复制、传播,甚至是下载存储。
如果不承认又不能阻止录像出现,就只会被进一步解读为「掩盖事实」。
皇室公关也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
民众也不愿意继续买单。
“丑闻资料存放在劳埃德银行地下室地118号保险箱。”麦考夫直接一句话总结了文件大部分的内容。
阿尔伯特的视线仍停留在文字间,问道:“任务时限是?”
“一个月。”
“能问为什么吗?”阿尔伯特合上文件。
他心知肚明,英国根本不可能允许这个犯人被引渡。犯人自认自己有恃无恐的话,短则一年,长则五年,这件事都可以被藏在众人视线之下。
“因为消息走漏了。”
麦考夫看向阿尔伯特,语调中并没有任何起伏:“迈克尔给自己多买了一份保险。”
“他把丑闻相关的情报和信息,透给了那条媒体鬣狗米尔沃顿。如果迈克尔要是出事,那消息就会直接送到米尔沃顿手上,不用一个小时,整个英国都会知道这件丑闻。”
麦考夫微微偏头,目光瞥向窗外阴沉的天空,“前些日子,有些摄像头已经注意到他在西敏市玛莉勒本区活跃着,现在恐怕已经想要提前拿到那份头号新闻。”
他再次转过头,回应道:“很显然,这是一场你和鬣狗之间的赛跑。你应该不会令我失望吧。”
阿尔伯特:“是。”
*
有人说过「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阿尔伯特认为,这人把斯多葛主义的随遇而安都刻在自己的骨子里面了。
他没料到,所谓的安排,会来得这样快。
第一次在银行现身,他就迎面撞上了米尔沃顿。
那人在危险关头,靠近金库的意图简直写在脸上。
阿尔伯特事后了解他的身份后,立刻就明白「米尔沃顿得到了确切的渠道」。
他必须主动联系,抢在对方破坏计划之前控制局面。
可米尔沃顿完全拒绝与他见面。
阿尔伯特必然不会这么轻言放弃。
在脑中推演了三种方案后,阿尔伯特决定要设计一场恰到好处的「事故」。
于是下午,阿尔伯特派出了自己的下属莫兰伪装成为他的司机,割断刹车线。
割断刹车线原本是极其冒险的行为。
可阿尔伯特检查过路况,从米尔沃顿的公司出发,都有车速限制,所以一开始的车速就不会像是在高速公路那样无法控制。就算刹车线断裂,只要有效控制,便不会给他人带来生命威胁。
再来,莫兰原本就是专业的军事人员。这种应对刹车线断线的紧急措施,比开着火的战斗飞机容易得多。
而阿尔伯特也会在前面引路,持续控制路况。
然而,最重要的就是要这种迫在眉头的危险,才能够让米尔沃顿相信自己接下来的话。
这会是一场精确的安排。
而自己也可以作为偶然路过的救助者正式出现。
一切都已就位。
阿尔伯特看着莫兰上了路。
他记得莫兰会控制到车子在规定的车道上,行驶一定的距离。
然而阿尔伯特才刚开到这辆车前面,米尔沃顿的座驾毫无征兆地猛然加速,车头狠狠撞上了阿尔伯特的车尾。
这根本来不及思考,阿尔伯特开始猛打方向盘。
刺耳的摩擦声后,两辆车辆终于停下。
阿尔伯特下车前,而米尔沃顿已经好整以暇地站在路边。
只见他面色不改,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他自己的墨镜,最多只是扫了阿尔伯特一眼。
若不是阿尔伯特主动叫住他,米尔沃顿只会把这场车祸当做是一场无足轻重的小插曲,转身就会离开。
“米尔沃顿先生。”
阿尔伯特寒暄来回几次,直接开门见山:“看来昨天银行的事还没完。我们都被那帮人的同伙盯上了。”
他顿了顿,说道:“我今早收到了炸丨弹威胁。”
伪装成司机麦凯的莫兰适时上前,用恰好能让米尔沃顿听见的音量,补充道:“我们刚才的事故难道也是他们做的?”
米尔沃顿的脑袋微微一侧,目光在墨镜后审视着阿尔伯特。
他既未惊慌,也没轻易接受这份说辞,只是抛出一个核心质疑:“有意思。你和我不熟,怎么就能断定,我被「同伙」盯上了?还是你跟踪我?”
“因为那封信上写的是「你和你的朋友」。”阿尔伯特迎上他的目光,“昨天我只和你聊得最久。对方很明显有了误会。”
米尔沃顿并不急,只是静静地审视着阿尔伯特。
沉默良久,米尔沃顿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那强硬戒备的姿态松动了一丝缝隙。
“那吃饭聊吧。”他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天气,“我肚子饿了。话说,你有推荐的美食吗?”
米尔沃顿这种想一出说一出的随意性格,让人无法捉摸。
不过,像是米尔沃顿这样的富豪,估计普通的高价美食都难以打动他的心。可他偏偏还喜欢待在伦敦。
阿尔伯特想了想,拿出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说道:“我知道有一家「炸鱼薯条」做得很好的店。”
米尔沃顿似乎顿一顿,突然含糊地咕哝了一句什么。
那句话音节奇特,不像任何一种广为人知的语言。
阿尔伯特:“…?”
不等阿尔伯特细问,米尔沃顿却又表情如常地跟随阿尔伯特去用了餐。
用餐过程中,他也显得颇为配合。
就在他开始相信,自己正在逐步赢得对方信任时,米尔沃顿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毫无征兆地开口。
“你们两个,是认识的吧?”
话音落下,不等阿尔伯特组织起任何有效的回应,米尔沃顿已利落起身,径直离开了餐厅。
当晚,阿尔伯特在书房里一遍遍回放着白天盗录下来的录音,反复思考自己的问题。
「破绽究竟在哪里?」
他的思绪最终锁定在米尔沃顿和自己一起离开时,那句加密般古怪的言语上。
考虑到米尔沃顿非英国籍的身份,有着复杂的多语种成长背景,这很可能是一条关键线索。
于是,阿尔伯特尝试用机器语音进行匹配识别。
法语?
结果接近「Un bouton là」(那里有个按钮)。语境不合。
葡萄牙语?
「Amor junto lá」(亲爱的,在一起,那边),语句毫无逻辑。
俄语?
成了意义不明的「Анбучонле」。听起来最像,可是这个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屏幕的光映在阿尔伯特陷入凝重的面容上。
尽管理性告诉他,这可能只是一句毫无意义的嘟囔。
可这么多年的工作铸成的本能和习惯,让他无法容忍自己因为暂时找不到答案而轻易放弃,尤其是这件事和关键目标有关。
阿尔伯特开始怀疑自己抓错了线索的方向时,他突然想起还从未试过华夏语。
为确保准确,他先让程序用华夏语的标准读音读出那句话,以作对比。
令人惊异的是,其发音与米尔沃顿的含糊低语高度相似,甚至超过了俄语版本。
抱着希望,阿尔伯特立刻将录音导入翻译程序。
屏幕上冰冷地显示出原句文字结果:
「俺不中了。」
“……”
书房里陷入长久的沉默。
阿尔伯特关掉录音,得出了一个确切的结论。
米尔沃顿的那句加密话语,大概率和任何语种都没有关系,或者真的就是无意义的话。
还是另外想办法接触为好。
他这么想着。
何稷:俺不中了。英国人真的太爱炸鱼薯条了吧!
还是老样子,还是过100评论更下一章,但我不是日更!
[抱抱][抱抱][抱抱]
感谢小天使们庆祝我的生日周,也感谢对本文的喜欢[烟花][烟花][烟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Chapter 01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