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中心的银杏叶落了满地时,许様的博士论文终于到了最后定稿阶段。
于植的小家成了她的临时书房。客厅的茶几上摊满了调研问卷和数据报表,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文档标题旁的“修改次数”已经跳到了第12版。许様蜷在沙发里,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时不时停下来揉一揉酸胀的太阳穴。
“喝口热牛奶。”于植端着杯子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避开桌上的文件,“刚温的,加了你喜欢的蜂蜜。”
许様接过杯子,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一口下去,甜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驱散了大半疲惫。“终于快改完了。”她长叹一口气,靠在沙发背上,眼神里满是释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说,要是能结合仓储中心的实际运营数据,论文的说服力会更强,我正把这三个月的企业营收表加进去。”
于植在她身边坐下,拿起桌上的论文初稿翻了翻。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既有对政策条款的精准解读,也有对小微企业主困境的细腻描述,甚至还附着几张她手绘的仓储区布局对比图。“写得很好。”他语气里满是骄傲,“比我当年写的调研报告扎实多了。”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女朋友。”许様笑着挑眉,随即又皱起眉,“对了,答辩结束后工作的事,我还没太想好。”
两人凑在电脑前,点开了许様整理的意向单位列表。有高校的科研岗,有智库的政策研究中心,还有几家大型企业的战略规划部。“其实我更倾向于留在小微企业领域。”许様指着屏幕上的“B市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眼神明亮,“这里能直接对接企业,还能参与政策落地的跟踪评估,比坐在办公室里做研究有意思多了。”
于植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他今天穿了件熨帖的白衬衫,领口系着藏青色领带,袖口整齐地挽到小臂,露出腕间那块简约的机械表。“我也觉得这个好。而且离仓储中心近,以后我们还能一起去走访企业,名副其实的最佳搭档。”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敲了敲键盘边缘,笑着补充道,“我跟服务中心的张主任认识,他之前还夸过你的调研报告,要是你去,他肯定欢迎。”
许様笑着点头:“那就它了。等答辩结束,我就递简历。”
一周后的答辩会上,许様站在讲台上,从容不迫地阐述着论文核心观点。当她展示出“入驻企业营业额平均增长30%”的数据图表,以及陈桂英、老周等人的访谈节选时,台下的评委们纷纷点头。导师更是笑着说:“这篇论文是‘脚踩出来的成果’,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优秀论文实至名归。”
走出答辩教室,许様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走廊尽头的于植。他穿着她选的浅灰色衬衫,手里捧着一束向日葵,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温柔得不像话。“怎么样?”他快步走过来。
“顺利通过!”许様扑进他怀里,声音里满是兴奋,“老师说论文可以直接拿去参评省级优秀博士论文!”
于植紧紧抱着她,眼底满是笑意:“我就知道你可以。晚上带你去吃那家米其林,庆祝我们许博士毕业。”
晚上,庆祝的饭局还没来得及安排,于植的晋升公示先贴在了发改委的公告栏上。因“整治行业歪风、推动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显著”,他被提拔为副厅级,兼任区发改委主任,职权范围覆盖全市的小微企业扶持项目。
消息传开,办公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小王捧着一束鲜花冲进来,眼睛亮晶晶的:“于主任!恭喜您晋升!以后我们就是副厅级领导的下属啦!”同事们也纷纷过来道贺,办公桌上很快堆满了水果和贺礼。
更让于植意外的是,周亦扬也亲自来了。他提着一个精致的礼盒,笑着递过来:“于主任,恭喜。这是我托人从法国带的红酒,算不上贵重,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谢谢周总。”于植接过礼盒,语气真诚,“之前合作的小微企业电商对接项目,还得谢谢你的支持。”
“应该的。”周亦扬眼底带着释然的笑意,“看到您和许様把小微企业的事做得这么好,我也很高兴。以后有需要国企配合的地方,随时找我。”
没过多久,老周和陈桂英也带着一群企业主来了。他们没带贵重的礼物,反而抬来了一块写着“为民办实事,心系小微企业”的牌匾,红绸一掀,惹得全楼的人都围过来看。“于主任,这是我们23家企业凑钱做的,虽然不值钱,但都是我们的心意!”陈桂英笑着说,眼眶却红了,“要是没有你,我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于植看着眼前的牌匾,心里满是温暖。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坚定:“这牌匾我收下了,但功劳是大家的。以后我会继续为小微企业争取更多支持,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人愈发忙碌。许様暂时搬到了于植的小家,原本略显清冷的屋子瞬间被烟火气填满。玄关处多了双米白色的毛绒拖鞋,鞋柜上摆着她常用的护手霜;客厅的书架上,一半是于植的政论书籍,一半是她的学术著作,中间还挤着两本情侣款的旅行杂志;连冰箱里都变了样,除了于植常喝的矿泉水,塞满了她爱喝的酸奶和新鲜水果,贴着“过期前吃掉”的便签条歪歪扭扭。
搬家那天,小王带着两个年轻同事来帮忙,看着客厅里堆成小山的纸箱,忍不住打趣:“于厅,这哪是搬家,分明是‘双向奔赴’啊!”于植正帮许様拆书箱,闻言笑着瞥了他一眼:“赶紧干活,晚上请你们吃火锅。”许様则红着脸,把叠好的衣服往衣柜里塞,指尖触到他挂在一旁的浅灰色衬衫,嘴角忍不住泛起笑意。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许様每天泡在图书馆修改简历,对着电脑屏幕逐字逐句打磨,时不时还要和导师开视频会议核对项目数据;于植则比以前更忙了,刚接手全市的小微企业扶持项目,每天要开不完的会、签不完的文件,常常加班到深夜。但再忙,两人也会挤出时间黏在一起。
清晨六点半,于植会先起床做早餐。煎蛋要煎到溏心,吐司要烤得边缘微焦,牛奶要温到不烫口,再把许様的资料整齐摆放在餐桌一角。等他收拾好公文包,许様才揉着眼睛出来,头发还乱糟糟的,却会先凑过来在他脸上亲一口:“早安,于厅。”
“早安,许博士。”于植笑着帮她理了理头发,把剥好的鸡蛋放进她碗里,“今天面试别紧张,张主任他们都很看重实干,你把调研时的经历好好说说就行。”
许様点点头,扒拉着吐司含糊道:“知道啦,你昨天都叮嘱八遍了。”可临出门前,还是忍不住拉着他的袖口问:“我穿这身西装会不会太严肃?要不要换条裙子?”
于植上下打量她一番——藏蓝色西装套裙,衬得她身姿挺拔,却又不失温婉。他伸手帮她调整了一下领带,语气笃定:“刚刚好,既专业又大方。”
面试很顺利。张主任一见到许様就笑了:“于植跟我提过好几次你,你的调研报告我翻来覆去看了三遍,里面关于‘仓储 物流’的建议,我们正打算推行。”许様没有提于植的关系,而是结合23家企业的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政策跟踪评估的具体方案,从数据采集到效果反馈,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走出服务中心时,张主任亲自送她到门口:“等通知吧,我们这儿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许様刚拿出手机想给于植发消息,就看到他的车停在路边。他降下车窗,笑着朝她挥手:“面试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许様坐进副驾驶,眼睛亮晶晶的,“张主任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入职呢!”
于植发动车子,眼底满是笑意:“我就知道你能行。晚上去吃苏姐的馄饨吧,她昨天还问起你,说给你留了荠菜馅的。”
车子驶过仓储中心,许様看着窗外整齐的厂房,忽然想起第一次来调研时的场景。那时苏姐还在愁馅料的储存问题,老周的五金件堆得满地都是,而现在,每家企业门口都挂着崭新的招牌,物流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于植,”她轻声说,“我们真的帮他们做成了。”
于植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腕间的翡翠手镯:“是我们一起做成的。”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许様收到了服务中心的录用通知,同时,她的博士论文也获评省级优秀博士论文。那天晚上,于植特意做了一桌菜,还开了周亦扬送的红酒。烛光摇曳中,他举起酒杯:“恭喜我们许博士,学业事业双丰收。”
许様碰了碰他的酒杯,眼底泛着水光:“也恭喜于厅长,仕途顺利。”
两人相视一笑,喝了口红酒。
饭后,许様靠在于植怀里,听着他讲新的扶持政策规划,指尖在他胸口轻轻画着圈:“以后我们就是同事啦,会不会因为天天见面腻歪?”
“不会。”于植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因为不管见多少次,我都觉得不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