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别院。
与城中的景象比起来,别院中的一切,令人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白墙青瓦,一尘不染。
假山裸露,池地干涸,院墙上爬着的地锦因旱灾而半枯,却是为这场灰败增添了点点生机。
不失雅致,适合清修。
数只铁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阵响,将军的亲兵接下了别院侍卫的工作。
谢廷引着为首的二人穿过月门,越过回廊。
最终在别院深处的几座院落前停下。
“裴都统,迟卿公子,到了。”
谢廷恭敬的声音再次响起,眼前是一座名为映月居的独立院落。相较周围所环院落宽敞,开口仅通两方。
一方是院落的入门,另一方则是另一座雅致的院落,名唤听竹院。
“此处清幽,二位大人可在此暂居……”
说话间,谢廷暗中打量着面前二人的神色。
裴衍目光先是落在两座院落相通的月门,却又很快收回,垂了睑,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而元迟卿的视线也扫了扫那道月门,随后抬指抚了抚下巴,眉头微蹙,不知在考量着什么。
周身一瞬陷入了沉默。
此时此刻,谢廷在官场上生的心眼子早已飞了好几圈。
裴都统对这歇脚的地方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迟卿公子的院落安排得与之紧邻到底合适不合适?
他愈想,思维发散得愈远,甚至对二人的关系猜测起来,并开始思索这二人间是否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矛盾。
斟酌片刻,终还是由他这个领客人打破了沉默。
“二位大人若是不满,下官为程大人所安排处还有……”
“独院”二字还未从谢廷口中脱出,便被那二人的声音给打断。
“不用不用!”
“不必。”
他看向那同时开口的二人,这下轮到谢廷愣住了。
不过也没失态太久。
良好的为官素养令他的视线仅是流转不到两个来回,就回了神,笑着打破了这有几分微妙的氛围。
“那二位大人稍作歇息,若有需要,吩咐管事便是。”
“下官还要草拟份招工榜文,不便过多打扰二位,就先告退了……”
元迟卿站在原地望着谢廷远去的背影,总觉得他带着些仓促。
直至要见不着影儿,才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看向裴衍所在的方位。
还未待他询问一番,那原本站在他旁边的人早已大步流星地踏入独院,亲兵紧随其后,值守于两道月门前。
……
听竹院里屋。
雅致入微,空气中檀香环绕,还浸着淡淡的书墨香。
案前布着四宝,小几上放着茗茶,一角设着张供人小憩的软榻。
元迟卿入屋便环顾了一周,心下了然,这是谢廷在他们来前便差人精心布置了一番。
倒是很合他皇宫谋士的身份。
环视间,他已行至软榻前,转身坐下的瞬间,莫名有些好奇。
这谢廷准备得如此妥帖,想必在朝廷派人前往隋州之时,便已对来者的身份信息有了初步了解。
当然,除了他这个当日临时加入的人。
可即便如此,他与谢廷见面还不过一天,就将屋内布置得这般用心。那作为将军的裴衍,屋内陈设定与他的不同吧?
毕竟巡抚大人早就知晓裴衍作为钦差都统来隋州治旱的事了。
成功勾起了某人的好奇心,却又不好就此前去一观。
未免有些明目张胆了,不妥!
不过……
想到裴衍,元迟卿便回忆起了方才在院前时的场景。
他拒绝谢廷为他换院的好意,是因他个人还是比较随性,住哪都是住。
况且昨日在会同驿时,住他旁侧上房的裴衍异常安静,就连出门巡查都没带出什么动静。
致使他一度以为裴衍半夜是溜出去和精锐一块儿扎营了。
除了安静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将军录》这本小说是以男主的视角来写的,所发生的故事主线大都与裴衍有关。
那他离裴衍越近,就越有机会蹭着点儿主线点数,一举两得!
意图再明显不过。
可……
他当时好似听到裴衍也拒绝了,这又是为何?
元迟卿又陷入了沉思,以他多日来的观察得出,平日里的裴衍对这些小事不都是一副无所谓态度吗?
谁要住他旁边无所谓,不住他旁边也无所谓。
难不成是他方才声音太大,出现幻听了?
裴衍根本就没说话?
实在是摸不着头脑,遂切入识海骚扰系统。
“系统,刚刚在院中,裴衍是不是也拒绝了谢廷的好意?”
“是的宿主,系统也听见了。”
“那不对呀……”
系统看向眼前不解的元迟卿,未发一言。
实在是因为它也有些不明白,不过这种状态并未持续太久。
很快它又自个儿想通了,倒豆子一般地开始说道它对此事的理解。
“宿主,有何不对?”
“宿主此时的身份是皇家谋士,而工部郎中为正五品官员,若将宿主与程济川安排毗邻,那不符合位面规矩!”
“裴衍这般,也是怕怠慢了宿主,拂了皇家的面子。”
“以元慎的性格,若是知道了那不得狠狠地怪罪于巡抚,再降罪于隋州?”
“而裴衍作为位面男主,这一系列行为都是在为百姓着想,为天下和平着想!”
“定是不会让惨状发生的!”
经系统这么一“点拨”,元迟卿霎时茅塞顿开,看向系统电子屏的眼中都充满了赞赏。
还顺便感慨了一番裴衍的机敏。
“哦~确实是这个理!”
“男主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裴衍考虑得真全面!”
“嘿嘿……那是自然!宿主想明白了便好!”
悟了之后,他也不再多想,很快便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当下又正了神色,虽知晓靠系统所给出的暗渠图纸及选中的名士能力,可很好地化解此次危机,却还是心系着程济川那方的进度,便继续询问道。
“系统,城外的进度如何了?程济川可有找到地下水?”
……
隋州城外十余里,官道旁侧几里洼地。
赈灾队伍向城墙方向驶去,程济川与工部各员、一众精锐留在了百姓们之前的动工现场。
他到了洼地前陷入了沉思。
还在马车中时仅是草草一眼,他好似便已经知晓此地竖井该开在何处,该如何进行横挖,渠道的终点又在何处。
现下近观,思路更是清晰,仿佛那条已经挖好的暗渠就这般明晃晃地呈在了他的面前。
因此事实是太过于荒诞,他深吸一口气,并未就此贸然让人动工,而是开始观测周遭的地形脉络,先做核实确认。
隋州两面环山,城区所在之处地势也同样不低。
嘱其他工部同僚以洼地为中心进行勘探后,他当即向靠山处走去,向上寻了一处能站实的高地,朝下俯瞰。
果然,眼前地域的坡度、沟谷洼地走向,全都与脑海中的那副图重叠。
心下有了考量,程济川再次回到动工洼地处。
才站稳不久,便有一个工部吏员快步走到了他面前。站定后,对方满脸兴奋,似是发现了什么宝贝。
“程大人!”那吏员朝他行了一礼,虽已在努力克制,却仍然压制不住因心情激动而发颤的声音。
“卑职在前方五十步处发现了几株菖蒲!”
此话一出,程济川立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又对上了!
再次望向那官员时,神色也欣喜难掩。
“继续观察!记录好菖蒲点位!”
“是!”
那吏员得了令,小跑着回到方才发现“宝贝”的地方,再次确认其方位及距离。
而程济川则寻到了一旁在阴影下坐着的老翁,为了最后评估一次脑中图纸的准确度。
“老伯,从此洼地往下,地势通往何方?”
“可有村落农田?”
老翁见程济川前来,杵着拐颤颤巍巍地想要起身,却被那人轻轻按住。
“老伯,坐着说与我听便是。”
那老翁眼窝子浅,程济川的话一出,他又胡乱地抹了一通脸,拭去那还未顺着褶皱流下的泪。
坐稳后才回答他的话。
“回大人的话,咱们这坑顺着一路向下的坡都是缓着的!”
“您瞧见那条沟了吗?别看现在旱着,这早年雨水多,底下边儿都顺着冒水!”
“再往下约五六里,是咱们的溪河村。今年大旱,十几亩田都裂了口子,就连更下方下溪村的井也见了底儿!”
回复间,老翁似是忆起了今年的苦难与艰辛,掩面抽泣起来,却因身体失了水份,最终也仅是挤出来几颗眼泪。
调查至此,程济川这才确认了,脑海中的那张图就是真正的隋州暗渠图,眼中都迸出精光。
兴奋之余,他见老伯情绪激动,那因灾情而虚弱的身体却有些承受不住,情绪起伏间,一口气好似差点儿提不上来。
他平日里与人接触都很少,更别说宽慰人了。现下慌了神,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老伯,您别……我……”
慌忙地想从怀中拿出什么来缓解老伯的情绪,却什么都拿不出来。不知是因方才四处勘测走动所致还是其他,程济川的耳朵瞬间红透了。
人无在无措的时候总是很忙很慌。
“哎呀,刘伯!您别伤心了,官爷们都来挖井了!咱们很快就能喝上水,吃上粮了!”
一道女声传来,那人说的是隋州方言。
出言解救程济川的,是坐在近处抱着孩子的妇人。
她的双唇因缺水而有些干裂,面容因之前帮着搬碎石而染上尘土,却压不住那双怀着希望的亮眸。
而周围的其他妇人见此,也一个接一个地说着话,还夹杂着几声调笑。
“是呀!官爷们帮我们来了!我们有救了!”
“刘伯家的田也要富起来咯!”
“哈哈……刘伯这一激动老毛病又犯了!看把这位小官爷吓得脸都憋红了……”
最终,程济川是在诸位姐姐们的调侃中,带着一头的热气冲回了工地。中途不慎被石子绊了一下,惹得身后一阵笑声。
……
是夜,巡抚别院正厅。
烛光跳动,通堂有夜风拂过,吹不灭烛火也带不走伏旱的热气。
元迟卿一会儿去主位上坐坐,一会儿又在宾客位上歇歇。
停不了一炷香,又起身在正厅中转悠起来。
就差把“坐立难安”几个字贴在脑门了。
终于,他似是有感,脚步一顿,视线穿过轿厅,直直落在刚从门外进来的人身上。
“回来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