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运

艾幼被江挽卿抱着在旁边,两人都是第一次见着这种场面,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宋临风却继续道:“我看了令嫒的八字,她是有福之女,不该进我这无福之门。”

妇人却觉得宋临风是在哄她,正欲开口,又听见宋临风笑了笑:“命理之事你还不信我么?”

话到嘴边被宋临风一句噎了回去,偏的宋临风又是远近闻名的“神算”,他既说了自己克妻,涉及命理也不得不信,妇人最终也只得悻悻而归。

宋临风倒算是彻底打发了一桩麻烦事。他到凡间的这半年,也算是见证了街坊邻里说媒作聘牵线搭桥的本事,隔段时间便会有人来替他的婚事操心,简直不胜其烦。这下宋临风把克妻的谣言传出去,十里八乡必不会再为这事来叨扰他,也乐得清闲。

送走妇人,宋临风又连着替别人算了几卦。

天没过多久就黑了,宋临风稍微收拾了下便去了后院住所。

他一手拈着支七紫三羊①,一手撑着下巴,百无聊赖的有一下没一下的用笔杆子拨弄着木案上摆放着的手摇电话。

洋玩意儿。

老吴说这是现下这个年代最方便的……哦,通讯工具。

他不是很能理解“通讯”的含义,但接触多了宋临风就知道了着大概就类似于神界的传音。

哪里方便了?

论速度和灵活度比不上自己随手捻的传音咒,这么大一个东西又不能随身携带,论寄托的情谊更不及旧时以鸿雁托送的信笺,亲笔落于书札上的,句句是情,字字述意。

他正想着,就见老吴拎着个食盒,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

老吴走到宋临风跟前,小心翼翼地将食盒打开,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面放在案桌上,嘴里还念念有词道:“吃了冬至面,一日长一线。”

“今日冬至?”宋临风问了一句。

老吴“嗯”了一声,他两手似乎是被装着汤面的碗烫着了,一边往耳朵上摸还一边对宋临风咧着嘴嘿嘿笑道,“先生吃面,我家老婆子做的。”

说罢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冬至就是得吃面才好!”

宋临风接过面碗,朝老吴道谢:“署里也没什么事,不是说让你这几日安心照顾太太吗?”

老吴笑了一声:“嗐,年纪大了闲不住,不找点事做做浑身都不舒坦。”

他说罢便拿了香烛灯油去摆弄去了

宋临风无奈低头笑笑,由着他去。

*

隔日来上香问卜的香客没几个,宋临风没事干,依旧坐着发呆。

直至傍晚时分,外面浩浩荡荡来了一群人。

最前方是个引路小厮,再往后是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搀着位雍容华贵的老太太。

老太太杵着龙头拐杖,白发婆娑却精神矍铄,后面跟着一群随从,前呼后拥着走进前殿。

这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老太太,往日都是深居简出,平时有事打发下人办差,再不济也有子女可以代劳。

这声势浩大一行人拥着一个老太太出门的场面宋临风确实是第一次见,不免多了几分好奇。

他正想开口礼问几句,抬眼瞧见在前院扫地的老吴被引路小厮推了个踉跄。

老吴性子好,被推了也不恼,管家模样的男子随口向老吴问了句哪个是殿内算命的宋先生,他就领着人到了宋临风跟前。

宋临风蹙了蹙眉,神色不明地看着进殿的众人。

老太太被人搀着站定,干咳几声,龙头拐杖在地面上重重一敲,像是在提醒旁人自己大驾光临应当扫榻以迎。

好大的阵仗!

这是求签问卦还是另有他事?

这一行人拿腔做势,光杵在那儿不开口,想等宋临风阿谀几句。

宋临风一看来人这般摆谱,也不惯着,索性不闻不问,拿了木案上的一盅茶自顾自品了起来。

老太太使了个眼色,左右随从就上前去跟老吴说了几句。

老吴踱到宋临风跟前,低声耳语一番。

这老太太年逾耳顺,丈夫姓唐,官居内阁大学士,乞骸骨以后靠着积攒的家产退隐一隅做了个土财主,在地方上颇有威望。

宋临风听罢,拈着茶杯长吹了口气。

两边僵持了近一盏茶的功夫,搀着唐老太太的管家才勉强开了金口:“闻名遐迩的宋先生就是这般待客之道?”

宋临风淡淡抬眸,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杯底扣在桌面上闷声一响。

“上香礼神请自便,求签问卦先排队。”宋临风顿了顿,“若要说才刚一般的废话,就免开尊口了,这里可不是作威作福,拿驾摆谱的地方。”

“你……”管家有些气恼,欲上前理论,被唐老太太抬手拦住。

老吴夹在中间,既不敢得罪这看着财大气粗的香客,又担心宋临风被这群没眼力见的人给惹恼。

他本想说几句话缓和一下气氛,思量片刻后还是选择闭口不语。

宋临风平日里看着好说话得紧,实则却有些阴晴不定难以捉摸,老吴摸不清他的气性。

这会儿宋临风虽然表面看着面色如常,但心知宋临风瞧来人十分不知礼数,必然已经在生气的边缘了。

宋临风又候了片刻,唐老太太向管家再次使了个眼色,管家才不情不愿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信封,放在宋临风面前。

“久闻宋先生大名,我家老夫人今日前来就是想向先生求一卦。”

宋临风拎着信封原封不动的丢回中年男子怀中,嗤道:“求签问卜可不该是这么个做派。”

“老吴,送客。”他说罢起身便往后院走。

唐老太太是个被奉承惯了的,哪里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心想这宋先生看着年纪不大却是个不好相与的,在他撩开帘子的一瞬才开口叫住了宋临风:“宋先生,卜卦排队还有几人?”

宋临风撩帘子的手顿在半空,也不回头,只道:“无人。”

“那可否……”

宋临风侧头打断:“老夫人来的不巧,今日收摊,不算了。”

话音刚落,他的身形就隐在了帘后。

“宋先生!”唐老太太急了,拄着拐杖追进去,“府里下人不懂事开罪了先生,还请先生见谅,但老身此番前来是有人命关天的大事……”

宋临风闻言驻足。

唐老太太见他停了步伐,继续道:“愚孙最近不知是中了什么邪,一病不起,眼看着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实在是没办法了才……”

“身患顽疾该找郎中大夫,降妖捉鬼去寻和尚道士。”宋临风侧头,“我一个算命的,既不会治病也不会捉妖,你们找错人了。”

唐老太太连忙摇头:“没找错没找错!宋先生神算远近闻名,老身就是来请先生替我那孙儿算算可有破难消灾之法,届时必有重金酬谢。”

老吴听见“重金”两个字就替唐老太太捏了一把汗,正想张口替宋临风拒绝,就被打断。

宋临风轻挑眉目,浅笑吟吟:“可以。”

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前几日虎极怒斥司魂署穷酸时的场景,便临时改变了主意。这种满身铜臭的大户,金啊钱啊成天挂在嘴边,让人看了着实膈应。

送上门的钱不要白不要。

傻子才跟钱过不去。

唐老太太立即眼神示意,管家立即上前将先前那个信封毕恭毕敬地递给宋临风。

宋临风伸手掂了掂。

里面装了几根小金条,份量倒是比之前足了些。他随手将信封塞到老吴怀里,让老吴收下。

唐老太太见状从袖口掏出一张黄色字条,毕恭毕敬的递给宋临风:“这是愚孙的生辰八字。”

宋临风接过看了一眼,心觉这八字似乎有些不对,眉头微蹙,转身出了后院回到前殿坐下布卦。

他拿着算筹摆弄片刻后顿住。

唐老太太赶紧问道:“卦象如何?”

半晌,才看见宋临风嘴唇轻启:“必死之人,毋须再算。”

唐老太太一听,怒道:“胡说八道!”

宋临风却道:“我是不是胡说八道,老夫人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不是吗?”

唐老太太哑然。

宋临风继续说:“我观令孙的生辰八字有异,或许根本就不该降世。虽不知你们用的什么法子逆天改命,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强求也不可留。”

唐老太太沉默了半晌,干涩开口:“宋先生,您是活神仙。”

宋临风撑着下巴,听唐老太太娓娓道来。

在凡间供奉的众多神祗中,两位司魂神君是最受凡人所敬仰的。

司魂手持司魂簿主宰凡人生死伦常,进入轮回投胎转世的那一瞬间,人的命运就会被命册纳入其中。

说白了,有的东西司魂簿里记录了你有,那便是有,司魂簿上说你没有,那便是没有。

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②

可有些仗着自己有些许道行的地方术士,因为“命里无时”,倾尽一生都没办法登仙化道飞升。又困于生计,便开始招摇撞骗,说自己得上天指引,能够助有缘之人窥破天机,逆天改命,破了那“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说法。

何谓有缘人?

只要你有钱,那便是与那术士有缘。

于是乎就有一对人傻钱多的唐氏夫妇信了那术士的话,给足了银钱,想要术士替自己破了“命中无子”的气运。

那术士也不全然是弄虚作假的,有几分本事在身上,只不过没用在正途。

术士对那夫妻俩说:“你们夫妇二人命中注定无子,那就收养一个命里有弟妹的孤童,借他的运道,瞒天过海。”

唐氏夫妇在那术士的指导下将一个考妣皆丧的夏姓幼童领回了家。后来果然如那术士所说,在幼童被带回去的第三年,夫妇俩就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那对夫妇便发生意外双双撒手人寰,只留下幼子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又过了两年,那幼子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眼看就要不行了。

唐老太太求尽天下有能之士,也在没能找到一个如同当年那术士般有本事的人来救治自己唯一的亲孙。

小褚(委屈脸):我咋又没出场

小宋(嫌弃脸):边儿去

①一种写小楷的毛笔,紫毫七成,羊毫三成。

②出自《增广贤文·上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借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