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买驴

淡黄色鸡仔翘着小脑袋盯人,“叽叽”叫着,声音清脆嫩生。

“这都是自家老母鸡孵出来,喂了一个月才拿出来卖的,你看看,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保准好养活。”布巾包头的老太太从笼子里捉出一只,递到面前的俊俏小哥儿手上,“你摸摸这爪子这嘴,都有劲儿着呢。”

许见秋捧着小小的鸡子,感受着并不尖利爪子踩在自己手心,不禁心动。

一路走过来,这是第三家卖鸡仔的。前两家他和祁胜已经看过,都很小,也不够活泼,还是这家好。

“你觉得怎么样。”他小声问祁胜。

祁胜完全不懂如何挑选鸡苗,回道:“我都听你的。”

许见秋摸了摸爪子和小翅膀,又仔细看了尖嘴,问道:“这鸡仔多少钱一只。”

“十二文。”老太报价。

如今能孵小鸡的鸡蛋市价在五文一颗,已经孵化出来的鸡仔自然更贵,更何况还养了一个月。

不过:“十二文太贵了,这些鸡仔又不一定都能成活,便宜些吧,八文。”

老太瞪眼:“你这小哥儿真敢杀价,如今鸡蛋越来越贵,我这还养了一个多月,费那么多粮食,八文不可能卖,咋说也得十文。”

许见秋觉得十文也有些贵:“九文吧。”

“不行,得再加点。”

从孵化小鸡到售卖鸡苗,其中不仅要提供粮食,还有折损,因此老太绝不肯便宜卖掉,许见秋也不想高价买。

二人讨价还价半天,最后一百二十文买了十只鸡仔和一个竹编鸡笼。

鸡笼只有上方有口,刚好可以让人伸一只胳膊进去,小鸡待在里面跳不出来,更是无法从狭小的孔洞里钻出去,是村里养小鸡必备的好物。

把挑选出来的小鸡都放进去,祁胜拎起笼子,两人继续往前走。

集市半个月开一次,每次热热闹闹,卖什么的都有。

走了几步,许见秋看见有卖炉子和锅具的,很多人在看,便拉着祁胜过去。

家里有个烧水小炉子,但较为破旧,漏风不好用,小锅则根本没有,只有灶台上的一口大锅。

他们两人吃饭,其实用炉子会更加省柴方便,所以他想再买个炉子,买一口合适的锅。

“泥炉小的五十,大的八十,铁锅最小的五钱,中号八钱,大的二两。”摊主是两个汉子一个妇人,年长些的汉子正跟旁人说价格。

小铁锅配小泥炉,中铁锅配大泥炉,最大的适合放在灶台上。

地上还有大小不一的陶罐,不知是什么价。

见年轻哥儿不住盯着泥炉看,又见他衣服几乎没有补丁,妇人心里有了数,热情招呼:“小哥儿,小泥炉看看吧,买回家烧水炖汤都好用着呢,比大灶省柴得多,陶罐也好用,个个厚实,只要不摔,保管能用上几十年。”

许见秋原本就想买,听她这么一说更加心动了。

“小陶罐多少钱。”

妇人:“小的三十,大点的四十。”

价格不算贵。

许见秋拿起一个小的掂了掂,又举起来看了看底部。

妇人:“不漏水,我们家每次赶集都在这附近摆摊,要是漏水你拿来换,我退钱不说,再赔给你三个。”

“确实不错。”许见秋看了一眼身边的男人,将陶罐轻轻放下,“但是我们没有车不好拿,等会儿再来买吧。”

光是一个小陶罐就很重了,再加上炉子和铁锅,他们哪里提得动。

“行,我们会一直摆摊到晌午。”妇人笑着说。

许见秋起身,余光正好扫见了卖板车的。

是名年龄略老的汉子,牵着一头毛驴,驴和车都卖。

开价不高甚至算低,板车只要一两二钱,若连驴一起买,总共五两,配件全送。

“这驴才五岁,买回家至少还能用十年,板车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任何损坏的地方,用的木料也好。”汉子说着,叫他们走近看。

看过板车,许见秋大着胆子摸了摸黑毛驴。

毛驴不是顶好的那种,但看着也不差,带着嘴笼,两只大眼睛盯着他。

“这驴老实着呢,从来不伤人,要不是孙子怕驴,我是怎么也舍不得卖的。”

板车确实是好的,但驴……许见秋虽常常见到驴,但到底不是内行,怕这驴内里有病。

他道:“只是小孩子怕驴罢了,把驴拴好,别让小孩子靠近不就是了。”

“不是那么简单的,我那孙儿和驴相冲,哪怕只是待在同一个院子里,也会害他身上起疹子,哭闹不止,必须得把驴送走才行。”说着,汉子叹了口气。

他是真舍不得驴,可为了大孙子的健康,只能如此。

许见秋见他不像在说假话,心思不由得活泛起来。

如今建了大院子,再建个驴棚不费事。

有了驴,祁胜就能赶驴去收菜,一天能多跑好几个村,人也轻松些,这样几天跑一次就够了,剩余的时间可以帮人运货,或者做“计里车”,在村镇间来往载人。

他想回家看望爹娘兄弟也会方便很多。

总之,驴对他们来说是很有用的,也能让他们挣更多钱。

就怕这驴不好。

“买吧。”旁边的祁胜忽然开口。

犹豫间听见这句话,许见秋便下决定:“我们都要了。”

他今日带的银钱多,荷包还有约摸六两。

称出五两,许见秋收荷包,汉子把缰绳交给祁胜。

在这一瞬间,温驯的黑毛驴仿佛察觉到主人要把自己“抛弃”了,顿时挣扎起来,尥蹶子摆脑袋,不愿跟祁胜走。

驴体重高力量大,闹起来很吓人,许见秋连忙退了几步,保证自己的安全。

祁胜并没有往后退,而是继续握着缰绳,以防毛驴乱跑。

“听话!”汉子也拽住缰绳,另一只手拿出皮鞭,抽了毛驴几下,竖目喝道:“让你跟他们走就走,再不听话把你卖到酒楼去,扒皮抽筋!”

毛驴大概是听懂了,四条腿焦急地在原地踏了几下,两只大眼睛紧盯着主人,似乎在诉说委屈。

“我已经收了钱,你跟他们走。”老汉子生硬说完,扭过头,不愿再看身后的驴,抬手示意他们将驴带走。

祁胜尝试拉动缰绳,没使太大力。

黑驴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主人,没有再闹,慢慢挪动蹄子。

看完全程,许见秋心中有些涩然,又庆幸自己买到了一头好驴。

他走到祁胜身边,接过鸡笼:“我们去买炉子吧。”

“好。”

二人折回去买了一个大泥炉,一个中号铁锅,摊主给便宜了三十文,支出八钱五十文。

“这下真的一穷二白了。”许见秋拎着轻了大半的荷包,笑着说道。

“会挣回来的。”祁胜看着夫郎,捉了一下手,保证道。

许见秋不自觉又朝他笑了笑,将鸡笼也放在板车上:“还剩一百多文,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

“没有。”

许见秋:“买一坛竹酒吧。”

他记得二人初见时,对方找他要十文钱,就是为了喝竹酒。

“你喜欢喝竹酒?”祁胜神色有些古怪。

许见秋摇头:“从未喝过。”

他只喝过米酒和食馆卖的两种平价酒。

米酒好喝,另外两种他觉得一般。

“那就别买了,竹酒不好喝。”祁胜说,“名头唬人,实则和竹没有关系,起个风雅名字只是为了迎合读书人。”

“好吧。”许见秋顿了顿,问道,“你喜欢喝什么,咱们买一坛。”

“喝茶足矣。”祁胜没有酒瘾。

猜测祁胜是为了省钱,许见秋也觉得家里剩下的钱不多,便没再买东西。

回到食馆,许父和许成林都仔细相看了一番毛驴,没找出毛病。

既然没病,这驴就买的很值了。

“这下好了,以后你回家也方便,骑着驴就回来了。”许父语气明显高兴。

“我也是这么想的。”许见秋说罢,抿了抿唇,有点不好意思地道,“爹,娘,大哥,不知家里有没有多余的陶罐。”

上次他拿回家了两个,但还是不太够用,想再拿两个。

“有,等会儿你自己去挑。”许母说着,抬手摸了摸他的发顶,“跟家里不用客气,你只是不在家里常住,又不是断绝关系了。”

许见秋闻言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再拿一坛糯米酒。”

“拿呗。”

“房里的大衣柜我准备搬到无穷村。”

赵雪梅愣了一下,旋即无声地叹了口气:“搬吧,你们小两口确实柜子太少。”

只是衣柜搬走,房间就显得更冷清了。

不过总是要经历这么一遭的,儿女长大了都会离开父母。

“娘,爹,等我和祁胜挣了钱,便搬到镇上住。”许见秋出声道,“到时候还要多麻烦你们。”

赵雪梅脸上又浮现出笑容:“说什么麻烦,等我跟你爹老了,还不是要麻烦你们这些小的。”

说了一通话,见祁胜一直不怎么吭声,赵雪梅便找话题道:“哥婿可有什么想吃的,让老二给你们做。”

“我都行。”

“那我就随便做了,反正一家人不用太客气。”许成林笑说着,转身进了厨房。

祁胜很有眼色,跟进去帮忙,许见秋也自己找了活儿干。

许父许母却对视一眼,进了房间。

关上门,二老压低声音。

许母:“买了驴,估计秋儿手里头没钱了。”

许父:“二十两不是在你手里,先给他一部分。”

若是一次性全给了,被汉子骗走可就遭了。

虽说祁胜一直表现得不错,可毕竟成亲也没多久,兴许是装的呢?

有些汉子能装上好几年,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口子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先给五两,过年再给五两,剩下的十两,等生了孩子再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