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联邦星历280年9月16日】
【声音来源:谈焰】
【记录:RC001】
【复核:0874、0891】
【以下内容根据影像资料整理】
早上好。
嗯?你们怎么都戴着口罩?我需要戴上吗?
哦,感冒……换季,是啊。
那么我继续了。
答辩会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内网上铺天盖地,全是有关1027的报道。
答辩会的视频被剪辑成了无数版本在内部论坛上传播,从严肃的分析案例,到解读1027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再到八卦它的仿生外壳是提取自哪几个基因母版……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同时,程云帆的团队公开了部分未在答辩会上进行展示的前期测试的资料。其中就包括三个月前,我参加的那次联合军演中,1027以第五名队员身份加入的1000多支队伍的参训影像。几乎每一场都有人分析。
其热度之高,有屠版之势,以至于论坛连夜为它开了新专区。
说什么?评论都是好的吗?
不,当然不是。新生事物总要经历一个从怀疑到被接受的阶段,有多少发明创造是死在了这个阶段。其实我想1027和它的团队是很清楚这点的,在答辩会结束后,他们以项目组名义在内网注册了一个账号,主动参与关于1027的讨论互动。
就连程云帆,百忙之中也几乎不拒绝任何采访邀约,亲自出镜一遍又一遍回答那些大同小异的问题。
但怀疑的声音还是有的,关于安全性,关于潜翼凭什么输,关于1027会不会让数据分析师失业……如此种种。说起来,我还真有点怀念那时候。
那个有人夸,有人骂,有人推崇,有人害怕,但没有人能够无动于衷的时候。
大约一个多月后,以程云帆为首的开发团队成员的采访已经快被盘烂了,有人开始把视线转向了1027的初代创始人——重青。
那是我第一次在镜头里看到重青,他大概60岁上下,和大部分长年缺乏运动的科研人员一样,苍白、清瘦、矍铄。
理当是陌生的一张脸,但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在这张脸上,我找到了一点1027的影子。
采访的背景很嘈杂,结合重青一脸不耐烦的表情,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被堵截而非自愿。记者先是问了几个关于1027的设立理念、功能方面的常规问题,重青简短地答了几句正确的废话,后来像是实在忍不住了,回了句:“你直接去看程云帆的采访不行吗?”
听了这话,记者反而眼睛一亮:“所以说,您也在关注程博士近期的消息是吗?在之前的某期访谈中,程博士曾经表示,您至今是他很尊敬的老师,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和您再就1027的项目进行交流。”
这对前师生的陈年恩怨当下可是个热点,记者把话筒举到重青面前,怂恿道:“不如您借这个机会,对程博士说两句?您是如何看待1027的呢?作为它的创始人,看到它如今大放异彩的表现,您会生出怎样的心情?”
重青沉默了。
他像是认真思考了几秒,说:“抱歉。”
“什么?”记者愣了愣。
就在他以为这是重青的结束语时,只听重青道:
“我很抱歉,为创造了这样的可憎之物。”
至少从后来的结果上看,这或许是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一段采访。可惜在播放后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或许是重青并不如程云帆善于自我营销的缘故。
也或许是因为在那之后的几天,各大指挥中心陆续官宣了1027即将进行第二轮试运行的消息。
“信战”第一批支持资金已经到位,这次试运行的规模和上一次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试点部队数量平均达到了各军种内部的30%。基本已经是确定全面推广的前奏。
如此一来,试点名额也从以前的无人问津,变成各部队抢着争取。
不过我所在的一营并不需要操这心,所有参加过第一轮试运行的部队,这次都直接拿到了名额。于是时隔两个月,1027再次在基地上线了。
我之前说过,1027由于自身兼容性的问题,只能在很有限的设备上登陆,以至于困扰了研究团队很多年。但在有了“信战”资金打底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所有试点代位的终端设备都加装了转码器,让1027能够畅通无阻地活跃在每一个训练场、每一块显示屏、每一个士兵的军用终端上。
在1027上线前夕,很意外地,我见到了一次程云帆本人。
起因是试运行前的常规设备调试,原本只需要来一个技术小哥,但当时程云帆刚好到兰市开会出差,就花两个小时车程顺便来了基地一趟。
我被指导员叫过去的时候,他正在控制机房里跟小哥说话。
他应该是直接从会场过来的,正装领带,额前的头发用发胶固定得一丝不苟。机房的玻璃门是隔音的,我听不见他们交谈的内容,我敲了敲玻璃,他侧过头看了一眼,冲我打了个稍等的手势。
一个多小时后,程云帆才推开机房门出来。
我招呼了他一声:“程博士。”他点点头,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一个牙线盒大小的透明塑料盒递给我,恒温机房里的冷气开得很足,他的手很冷。
“它给你的,”他说,“家用机器人升级程序。”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应该是之前1027说的要给赫斯缇亚的厨艺模块升级的事。
盒子里是一根细细的金属条,约1mm宽,20mm长,有点像证件照上裁下来白边。我迟疑了一下:“这个怎么用?”
“你没给家用机器人更新过系统吗?”
“她以前是联运营商网络自动更新的,我点同意就行……”
程云帆皱了下眉,他显然不能理解1027为什么要给这种低等机器人写程序。那一刻他的表情让我觉得我像是古代家养的猪跑丢了让皇帝帮忙找猪的农民。
看在1027的面子上,他克制住了不耐烦,说:“所有仿生机器人出厂时都会留一个外置接口,用于读取指令条,你就理解为芯片革命前的光盘和光驱吧。家用机器人的接口一般在脖子上或者耳后,你回去自己找一下,指令条放上去几秒就够了,升好了它会自动弹出的。”
我向他道谢,问:“用完我怎么还给您?”
程云帆说了句“不用”,转身又拉开了机房门。
我承认,我没见过世面。第一次接触指令条这种新事物,唯一的想法是:“可这个应该很贵吧……”
程云帆脚步顿住,冷气吹到了走廊上。
他转身,看了我几秒,然后有点古怪地笑了一下:“只有你没资格说这话。”
这话听起来不太友好,我不理解:“什么意思?”
“1027最初的设定是女性,你知道吧,”程云帆看着我,说,“自从跟你外出后,临评审会前一个月,它要求把仿生躯壳改成男性——你知道这得多花多少钱吗?”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