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窃贼落网

男孩的话令那汉子脸色瞬间灰败,联想到自己若是被砍头或是被抓去坐牢,妻儿的日子想必更是艰难,再硬的骨头也不得不服软。

汉子看了看在场几人,里正横眉冷对,文安世作壁上观,唯有替他们说话的小娘子看起来像是个面善好说话的。他转身向王文茵咚咚磕头哀求:“小娘子,求你饶我一命!我愿做牛做马报答你的恩情!”

王文茵惊诧之余哑然失笑,这话从何说起,自己又不是县官老爷,还能给他定罪不成?

“你且说说为何偷窃米线?”

“我娘子刚生下孩子没几日,窝棚里除了野菜糊糊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填肚子。我娘子没奶水,可怜我那孩儿饿得整日啼哭……我实在没办法,听二娃子说庵里有很多米线,于是便……便动了邪念……我知道不该偷窃,可我又没有银钱更换吃食,更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刚出生还没满月的孩子饿死,怪只怪我这个当爹的无能。”汉子羞惭不已,脑袋低得快要埋进地底去了。

文安世看向王文茵,发现她眼神凝滞,不知在想什么,便开口问里正:“既是外来的流民,为何没有妥善安置?”

里正以为文安世要问自己的罪,慌得一批,赶紧解释道:“七衙内有所不知,这些流民来了丰收村后我便命人将他们安置在村里一处空场地。因他们身上没钱,造不起茅草房,便让人先给他们搭建了窝棚居住,再让村民帮衬着给点耕地的活干,好让他们有口饭吃。哪知今年收成少,村民自己的口粮都不够吃,哪还有余粮分给他们,是以,是以……”

其实里正心里想的是,流民既是外来户,又没有自己的田地,被本村村民排挤也是正常的。而这村里最肥的水田几乎全是文家的,但宰执家的田地还轮不到他做主,流民能耕种的地有限,村民又不愿把收成好的田赁给他们种,光凭几亩旱地能吃上野菜糊糊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吃别的,简直痴心妄想。

可文安世哪知道这些,他每次来丰收村都是陪他祖母过来休养生息,度假来的,他能看到的都只是下人们想让他看到的田园风光美好的一面,至于这背后农耕的辛劳是他根本接触不到的。

王文茵转身向里正请示:“里正,可否允许我先去山下的窝棚里看看?”

里正疑惑:“小娘子去窝棚里做什么?”

王文茵指着那汉子道:“若是此人所言属实,那便是情有可原,我可以不追究眼下的损失,但必须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让他弥补我的损失。”

“这……”里正皱眉道:“此人既然犯了盗窃罪,那必然是要报官的。至于小娘子的损失嘛……”里正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说辞来,本想让王文茵吃个哑巴亏,这事就算过去了,但此刻文家七衙内也在场,他不好使用惯常那套糊弄学,只好将目光投向文安世。

谁知文安世却道:“我同小娘子一道下山去。”

里正慌了神,上前阻拦:“七衙内万万不可!”

文安世不解:“为何不可?”

“咳,窝棚那种腌臜地方小心污了七衙内的脚。”里正赔笑道。

这话非但没能阻止文安世,反倒令他生出反感来:“里正既知窝棚腌臜,为何不替流民改善?”

里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多说多错,不如闭嘴。

于是一行人押着两名犯人下山去了,才到静缘庵山门口,便看见一名年轻的妇人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跪在山门前请罪。

眼见自家男人被人绑着押送出来,那妇人立时恸哭哀求:“大人,求你行行好,放了我家男人吧!都是我嘴馋贪吃,要抓就抓我,我愿替我家男人受过。”

“娘子——”那汉子惊呼,语带哽咽。

王文茵心知这便是那汉子的娘子跟孩儿,上前去搀扶那妇人:“这位娘子,快先起来,天寒地冻,别伤了身子。”

那妇人坚持跪着不肯起,抓着王文茵的手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苦苦哀求:“小娘子,求你……求你救救我家男人……”

妇人泣不成声,襁褓里的孩子也放声大哭,场面实在凄惨。

王文茵叹气,扶起那妇人,在她耳边小声道:“娘子别担心,你家夫君不会有事的,你且带我去窝棚里看看。”

那妇人也不傻,先前听同住窝棚的小二子说过,静缘庵里的米粉作坊是一位姓王的小娘子建起来的,他那个瘸子同乡王大崔自从跟了王小娘子便过上了顿顿有饱饭吃,还有工钱拿的好日子。仔细打量眼前这少女,见她虽然年纪轻轻,却气度不凡,想必就是那位传说中的王小娘子了。

她感激地朝王文茵福了一福,带着她往山下走去。

还没到窝棚定居点便看见住在里面的流民都出来了,挤挤挨挨聚在一起,大概是怕引火上身,脸上表情各异,但眼神无不是惊恐不安的。

王文茵由那年轻妇人带路来到窝棚前,发现在场的人皆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过,比起山上那些被福田院收留的人,他们倒是四肢健全的正常人,只因寒冷和饥饿,面色看起来都有些发青呆滞。

王文茵大概点了点,流民人数差不多有三十几个,其中一多半是妇人和幼童,青壮年不到十人。

这些人住的窝棚三三两两搭在山脚下的一块荒地上,每家门前都有一口简易的小灶,里面煮的都是各种稀薄的野菜糊糊。

看见偷东西的两人被家丁捆绑着押送过来,流民们十分惊慌,互相挤兑着不敢吱声。

一名年长的妇人从人群中哭喊着挤出来,跌跌撞撞冲向那几名押人的家丁,没走几步就摔倒在地上,嘶哑地喊着:“大人饶命啊——”。

跟在妇人身后的两个孩子跑上去跪倒在地,抓着妇人的衣袖放声大哭。

“娘——”被抓的那男孩也跟着哭喊。

这家人哭哭啼啼,其余的人也跟着吵起来,眼看局面将要失控,邻长出来吼了一嗓子,众人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王文茵走到里正和文安世面前,协商道:“里正能否先把人放了?”

里正一听,吹胡子瞪眼,断然拒绝:“不成!这案子人证物证具在,怎能随便放人?”

王文茵看向里正:“此处流民人数众多,用来过冬的食物却严重不足,若是将此二人送官,也只能解决眼下的危机,不能确保其他人不会再犯同样的事。且若是流民闹事,怕是会对里正不利。”

里正张了张嘴,把驳斥的话又咽了下去,仔细想想王文茵的话不无道理,但又不知该如何解决流民的温饱问题,便换了个态度道:“小娘子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方案?”

王文茵暗暗松口气,道:“若是里正不反对,我想在此处扩建米粉作坊,并将这些人都纳入作坊内做工。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又能为里正博一个管理有方的好名头,里正以为如何?”

里正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将犯事的流民报官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说明他治下无方,解决不了流民的生存问题。若是王小娘子真的能帮他把流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上头县官老爷必然会对他青睐有加,何乐而不为呢?

“小娘子身为苦主都不追究这些贼人的过错了,某岂有不答应的理?”里正笑眯眯道。

王文茵却摇头:“我并非不追究这二人的过错,他们既然犯了事,那就必须请里正先将此二人所犯之事登记在册,只是暂时先不报官。待这二人将功补过,再由里正酌情定夺是否免去他们的罪责。”

里正击掌:“好!就按王小娘子所说的办,邻长——”

“小的在。”邻长上前领命。

“且将这二人所犯之事记录下来,再让他们画个押便放了吧。”里正说完才想起来还没征询过文安世的意见,立刻一脸恭敬道:“七衙内以为如何?”

文安世拱手笑道:“但凭里正处置。”转身示意陈武将人松绑释放。

这边人一放,两家人少不得又是一场大哭,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文安世环视四周,注意到流民所住的窝棚大都残破不堪,四处漏风不说,遇到雨雪天怕是有坍塌的风险,便道:“流民既来丰收村定居,便是本村村民,理应一视同仁。然现下所住窝棚怕是难以御寒,我愿替祖母捐出茅屋数间,以助他们过冬,不知里正意下如何?”

里正大喜过望,躬身作揖:“我替流民谢过老夫人!谢过七衙内!”

流民们闻言感动落泪,纷纷下跪叩谢。

里正带人离去后,王文茵向文安世行礼道谢:“多谢七衙内仗义相助。”

“小娘子不必多礼,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只是先前疏忽了。”文安世还礼道:“只是某有一事不明,还望小娘子指教?”

“七衙内请讲。”

“小娘子为何不同意里正将此二人送官,反而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文安世似笑非笑看着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