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契约的地点最后定在了教令院。
不冒充钟离先生的身份的话,闲人免进的智慧宫自然是与哈达察布这种没名气没资历的外人无缘的,是以他们只是在公共阅览区清出了一张桌案作为场地。
不嘈杂,但人多眼杂,可以说非常随意了。
好在哈达察布不在意这个,或者说,意外借了钟离先生模样的他,理应对不拘是严谨郑重的书面契约或是口头随意的承诺约定一视同仁。
只要是符合契约应遵循的规矩,形式如何都无所谓。
尽管如此,哈达察布并没有在这份契约上随意地打什么马虎眼,而是规规矩矩地按着提瓦特常见的书面契约的行文拟了一份。
卡维和阿勒罕什木一起翻看起这份在这会儿的须弥已经不太多见的纸面契约。
工作负责的内容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很平常的编撰手册——卡维是很得常人亲善的那种性格,他确实很有把应急经验写得通俗易懂的潜力。
就是吧……
“水晶矿,混沌锚栓,辉光棱晶,锲纹的横脊,孢囊晶尘……”卡维把薪酬一样一样念过去,一边吐槽,“这是到悉般多摩进货去了吗?可以想象要我是悉般多摩的帝利耶悉,面对这样的薪酬,但凡犹豫一秒那都是对生活的不尊重。”
璃月有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可做学术能做出名堂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即便不是素论派的学者,他们两个也对这份薪酬的份量心知肚明。
不是给得太少太抠搜,而是给得太多了,多到他们有点将信将疑。
“我们需要先看一看用于支付的物品。”给这么多,不会是以次充好拿假货糊弄人吧?
作为常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阿勒罕什木一下子就往文字游戏打马虎眼的方向上发散了。
这大宗物品的清单一列出来,虽然以素论派那边的惯例,这些材料的专有名词都是对应相应品质级别的,但同一品质级别之间也有云泥之别……
那也不对啊,就算是符合这些专有名词定义级别的材料中品质最低的那一类,也已经是过于丰厚的待遇了,丰厚到总让人觉得这厮在契约里做了什么他看不出来的手脚。
阿勒罕什木再次确认了一下。
除非这些报酬都以次充好或者干脆货不对版。
哈达察布对阿勒罕什木的要求并不意外,他早有准备,“鉴于预计用于支付报酬的混沌锚栓和辉光棱晶占地较大、孢囊晶尘过于细碎且保存要求较高,此番便只携带来锲纹的横脊作为样品供君过目。”
毕竟是从圣骸兽身上拆下来的材料,除了没有统一规格而导致对使用者有更高要求之外,大的小的部件都不缺,跟本来就做得很大、大多数部件也都很大的遗迹龙兽和元能构装体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他把装着两块锲纹的横脊的盒子推了过去。
对于能自行支配元素力的神之眼持有者而言,这种没有那么小、固态、又没有大到无法一个人拿的炼金材料,要估测它的质量实在再简单不过了。
输入元素力,流通传导顺不顺,承受力怎么样,都是能迅速知道的。
阿勒罕什木很快便放下哈达察布推过来的材料,转而拿起笔,在薪资待遇一栏补充:“支付物资样品标准:锲纹的横脊,>80级,结构完整,传导通畅,草元素力耐受标准。”
写到契约里,意即未来作为薪酬支付的物资,品质或市场价不能低于这个样品的级别。
所以,问题又回来了……
对于有良心的人而言,远远超出正常市场价格的薪水总难免让人拿着烫手。
“恕我直言,你雇佣我参与编撰的工资实在是太过优厚,所以,我想我有必要问一问,除了这份契约上白纸黑字写明的部分之外,你是否尚有所求?”
卡维就这么很坦率地问了,阿勒罕什木没有说话,但也一瞬不瞬地看过来。
“我确实有所求。”
哈达察布没有隐瞒:“灾异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只要这种灾害仍然存世,此书便需要在发行之后依旧保持及时更新修订。”
“所以……这是包括之后制作修订版的价?”
卡维觉得这样也还姑且说得通——鬼知道现在外边的异变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结束得早,需要修订的次数少,他自然就算赚多了,反之,那就是友情价当志愿者,为民众做点儿好事。
就是一次关于灾害持续时间的风险博弈。
“唔,你这般总结倒也不错,”哈达察布略一沉吟,“一者,后续修订免不了与民众保持联系交流,虽说署名的编撰者不过是签订这份契约的人,但事实上,成书的过程总少不了诸多不起眼的人物,他们也是参与编撰出这本手册的一份子。”
“虽说没有和他们签订契约,但我相信,得到厚待的卡维先生会同样优待对他好的人。”
对于卡维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处了这两天,哈达察布也是有些心得的。
年纪轻轻就成果斐然的天之骄子,但并没有因此养成肉食者惯有的各种坏毛病,和纨绔们同样手里留不住钱,赚到的钱往往会很快以各种很不柴米油盐的方式大手大脚地花掉。
对这样的人,你最好在报酬上别太寒碜,而且最好不要给他支付能够让他到手就可以直接花出去的摩拉。
原本预想的只用水晶矿这一类大宗完成支付的薪酬,也在后面这一项考量之下,扩充到了多种炼金材料。
外界的状况没有好转的迹象,可想而知再这么自欺欺人地僵持下去,哪怕拆东墙补西墙能瞒得住一时,实体资源终究不是可以任由人随意涂抹更改的轻飘飘的数字,所有需要到野外获得的资源一定会在盖子彻底捂不住的时候连环爆雷,从而带动整个须弥城的经济秩序快速崩盘。
投资才是这些佣金真正的价值。
而且,在动乱的时候,一个能拿出这些材料的神之眼持有者,也是在告诉其他人,“我不光自己能打,而且我背后有人”。
有心人顺着查会查到他身上来。
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根本不怕别人怎么查。
哪怕不借助高维视角、通过写入新东西去产生材料,他本身是新地脉网络的关键,这些地脉衍出的投影会给出的材料、本质上是地脉的认可,和摩拉之于摩拉克斯一样,是于他最容易获得的东西。
人是会自己吓自己的。
查不到他背后的人,要么他背后的势力很厉害,要么他背后根本没人——
而源源不断的优质炼金材料会告诉他们,后者是不可能的。
哪怕这才是真相。
卡维感觉自己被顺毛了,“你这是……夸奖我吗?谢谢!这是我一直在做的。”
他手里留不住摩拉在熟人当中基本是人尽皆知的,拿到手的钱总是很快就换成各种从小摊子淘来的工艺品,或者是捐给捉襟见肘的贫困孩子,又或者因为“到处吃点儿好的”而快速花光。
更别说在修建卡萨扎莱宫的时候他就欠了一屁股债,到现在都没还上——到这种境地了,他的生活习惯其实跟过往没欠钱的时候相比,也没有多少改变。
这可不容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的道理讲究不是璃月独享,而是人作为生命体权衡得失的本能。
对大多数人而言,穷时还兼济天下,后果往往是天下没济到,自个穷死了(物理)。
那不叫胸怀天下大爱无疆,那叫没有自知之明。
像卡维这样,生活拮据的时候还能把自己再赚的钱像过往那样拿去发善心,确实不多见。
当然,也有他这个拮据只是相对拮据、并非贫困到走投无路的原因在里头。
不知道是不是哈达察布的错觉,他在须弥就没有看到过以前以为的那种穷人——没吃没穿没得住,生不起病不起死不起。
以这个标准来看,卡维能有一副体面的社交形象,能有同学朋友帮衬,能随意进入教令院,甚至还能到酒馆喝小酒,他着实算不得真正的穷人。
相较于轻易就被顺毛哄得服服帖帖的卡维,阿勒罕什木可没有忘了哈达察布刚刚说了什么,“你说了这是其一,那么其二呢?”
卡维这家伙也太容易被带偏了吧。
“二者嘛,还是因为后续的修订是个长线工程,在编撰完成手册发行之后,按理说这份契约便算是完成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在修订工作中见到卡维先生,如今开出的薪水就当是结个善缘。”
作为金主,留个好印象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你雇佣的人是那种很有本事的人的时候,要想从众多有能力也有动机雇佣这个人的金主候选中脱颖而出,好的待遇非常重要。
不然人家在下一次找活干的时候,凭什么还选你呢?
“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制订更长久的契约?”
由不得阿勒罕什木往不好的方向去想,雇佣关系限定截止在手册发行的时候,怎么看都像是想甩了人逃单。
哈达察布不是什么他心通,并不知道对面这个跟着卡维过来签契约的律师脑子里已经转过了无数个阴谋论,“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考虑卡维先生对个人时间的安排自由。”
艺术是需要灵性的,把一个追逐纯粹的艺术之美的人长久困在一项工作中,即便这个人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精英,这也是不啻杀鸡取卵的愚行。
哈达察布说得很笼统,卡维和阿勒罕什木一时间都没有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
人是很复杂的,区区数日的相处并不足以看清一个人的性格全貌。
阿勒罕什木并不知道这个人对卡维的看法,只以为他在担心卡维的出勤,不由有些无语地看向了卡维。
卡维本人倒没想那么多,只是顺着哈达察布的话想下去,乐呵呵道,“谢谢啊,你人真好,回头一起去喝两杯吧。”
不得不说,卡维确实天然的就很有调节气氛的禀赋,这话一出,两个平日里习惯了不动声色的人都稍稍软化了表情,随即对视一眼,一同看向卡维。
“至于三者,”哈达察布顿了顿,“优厚的待遇会吸引其他同样有能力的人,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卡维这不就已经带了一个潜在员工过来了嘛?
就算他和这位阿勒罕什木先生双方都没提雇佣,可有卡维的关系在,以这位妙论派大师的性子,跟阿勒罕什木的相识于他而言,就跟多了个编外顾问差不多。
对这个解释率先做出反应的却是卡维:“如果说找更多人来参与这本册子的编写……我心里倒是有个人选。”
卡维想到那位阿弥利多的杰出学者托付他近期有空时帮忙看看的小孩儿,不由得有些头疼。
那孩子其实不是什么令人头疼的性格,相反,她实在省心得让他偶尔会忘记提格纳里在把少女安置到健康之家治疗魔鳞病、返回巡林员岗位之前,托他有空时看顾一二的事。
她除了魔鳞病、不识字之外,没有表现出其他问题,这才是让他头疼的。
人有小疾,反不易罹大患。
卡维的性格是很受孩子喜欢的那种类型,他能跟大部分孩子相处得很好,也清楚正常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
柯莱表现得太省心,这才是让他头疼的点。
这个年纪是天赐的最宝贵的试错时间,少年们有能力去做到绝大多数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活动,又因为还没成熟而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包容、从而及时纠正不利于发展的做法习惯。
大部分熊孩子的熊是可以在这个阶段矫正的,而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熊孩子会不会当个熊大人那就真的全凭良心和毒打了。
像柯莱这样,除了起步晚和患病之外没有表现出什么明显问题的,由不得他不担心。
所以,在听到哈达察布表达的想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意愿之后,他想了想这本手册的面向群体,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如果只是单纯编撰书籍这种工作,他是考虑谁也不会去考虑柯莱这个几乎目不识丁、现在学认字都学得苦哈哈的纯萌新的。
可这本手册是要面向民众的,是要求绝大部分人能看懂的,它不是什么要求严谨专业的论文,而只是一些相较于学者们热衷于探究的原理显得非常碎片化的经验。
卡维向哈达察布介绍起自己认知中的柯莱。
柯莱很乖,由于过往得到了很不好的对待而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时间,如今几乎不识字,绝大部分须弥城居民的阅读水平都要高于她——至少对须弥城里人而言,不论是在现实快速浏览菜单招牌告示、还是在虚空里接收学习申请来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必备技能,如果连她都能看懂,那么其他人也都应该能看懂。
再有,柯莱对于野外生存很有经验,说不定能补充一些他们不知道、或是注意不到的经验条文。
最后,也是他个人的一点儿私心,希望柯莱在治疗之余参与这项工作,能够让她更多地展示自我,更加习惯正常人的生活。
被卡维介绍来的这个人确实出乎哈达察布的意料。
他认真听完了卡维的介绍,在惊讶于新人的同时,也惊讶于卡维对自己的认可。
对雇主介绍一个半文盲参与进书籍编撰这种工作,很冒险,也是极大的信任。
依旧是求收藏求评论吖~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有所求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