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们都在解一道名为“靠近”的题,步骤冗长,答案是你

手机的震动将沈寒星从那个浸满霞光与秘密的黄昏拉回现实。她低头看着林栀予那条带着三个感叹号的求救短信,指尖在冰冷的按键上停留了片刻。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苏澄影笔记本上那些工整而复杂的物理符号,是她踮脚取书时仰起的纤细脖颈,是她最后那个浅淡却真实的笑容。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信息洪流。

那个安静的、坐在旧书店角落里的苏澄影,与教室里那个解题磕绊的中等生,真的是同一个人吗?如果她是伪装的,那她的真实水平究竟到了何种地步?那本《时间简史》和密密麻麻的笔记,绝非一个普通高一学生能轻松涉猎的领域。

沈寒星深吸了一口夜晚微凉的空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回复林栀予:「哪一题?我看看。」

几乎是信息发出去的瞬间,林栀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听筒里传来她焦急又带着点撒娇意味的声音:“寒星!你终于回我了!就是练习册P15最后那道大题,关于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综合应用,我完全没思路!答案就只有干巴巴的结果,过程一点没有!”

沈寒星一边听着,一边从书包里翻出数学练习册,翻到对应的页面。这道题确实有些难度,综合性强,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点。她看着题目,思绪却有些飘忽。如果是苏澄影,她会怎么做?是会像在课堂上那样,写出繁琐但正确的步骤,还是……会用一种更简洁、更精妙的方法?

“寒星?你在听吗?”林栀予的声音将她拉回。

“嗯,在听。”沈寒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这道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它的奇偶性,它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所以需要分类讨论……”

她开始对着电话讲解自己的思路,语速平缓,尽量让林栀予能跟上。然而,在讲解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会在某些步骤上,下意识地去思考是否存在另一种更优的解法——一种或许苏澄影会用的解法。这种分心让她讲解得不如以往流畅,偶尔会有短暂的停顿。

“等等,这里……让我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沈寒星下意识地喃喃道。

电话那头的林栀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好奇地问:“寒星,你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心不在焉的。”

沈寒星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掩饰道:“没有,就是这道题本身有点绕。你听懂了吗?”

“大概……懂了吧?”林栀予的语气带着点不确定,“要不,明天早上早点去学校,你再给我讲一遍?顺便帮我看看过程写得对不对?”

“好。”沈寒星答应下来。

挂断电话后,沈寒星看着练习册上那道已经被自己解出的题目,却感觉像是面对着一个更大的、未解的谜题。苏澄影……这个名字,连同她身上那种安静而神秘的气质,已经像一颗投入她心湖的深水炸弹,激起了滔天巨浪。

周六的下午,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书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沈寒星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周末的作业,笔尖却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动着,写下的不是公式,而是反复出现的“苏”、“澄”、“影”三个字,以及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她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神。那个在书店里安静阅读的侧影,那个在讲台上完美扮演“学渣”的默剧,那个在霞光中浅淡的笑容……这些画面循环播放,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思考空间。

一种强烈的、想要再次靠近、想要了解更多的好奇心,驱使着她。她合上作业本,拿起手机,犹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气,编写了一条短信。收件人,是昨天放学后,她以“方便联系班级事务”为由,小心翼翼地向苏澄影要来的号码。

「在干嘛?数学作业最后一道大题,你做了吗?有点没把握。」她选择了最寻常、最不易被察觉用意的借口。

发送。等待。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伴随着心跳的鼓噪。她会回吗?会觉得突兀吗?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简单的两个字:「做了。」

没有多余的话。

沈寒星的心却因为这简单的回应而雀跃了一下。她立刻追问:「答案能对一下吗?我算出来是[-2, 0) U (2, ∞)。」

这次回复得快了一些:「嗯。」

依旧是言简意赅。

沈寒星看着那个“嗯”字,仿佛能看到苏澄影那张没什么表情却格外认真的脸。她不死心,又发了一条:「过程呢?你觉得这道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我感觉我写的有点复杂。」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更长了一些。

就在沈寒星以为对方不会再回复,开始感到一丝失落时,手机再次震动。屏幕上显示的不是短信,而是一张图片。

她点开图片。是苏澄影的作业纸。那道题的解答过程清晰呈现在上面。

字迹依旧是那份清秀工整,但解题过程……沈寒星屏住了呼吸。

苏澄影用的方法,与她自己的截然不同,甚至与老师课堂上讲的常规思路也有差异。她巧妙地利用了函数图像的变换和性质,绕过了一些繁琐的代数推导,步骤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直指核心。这是一种更高级、更体现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解法。

这绝不是一个“中等生”能轻易想到的!

沈寒星的心脏砰砰直跳,一种“果然如此”的激动和窥破秘密的紧张感交织在一起。她反复看着那张图片,试图将每一个步骤都印在脑子里。

她回复:「这个方法……好厉害。你怎么想到的?」

苏澄影的回复依旧平淡:「书上看到的。」

什么样的“书”会讲这种超纲又精妙的解法?沈寒星几乎可以肯定,苏澄影在掩饰。但她没有戳破,而是顺着说:「真厉害。谢谢啦,帮我大忙了。」

「不客气。」

对话似乎就此结束。沈寒星看着手机屏幕暗下去,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满足感。虽然苏澄影依旧惜字如金,态度疏离,但她们之间,似乎因为这条关于数学题的短信和那张图片,建立起了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联系。一种共享着某个秘密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周日下午,沈寒星被林栀予拉着去了市图书馆。美其名曰一起写作业,实则林栀予有太多题目需要“参考”。

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空气中漂浮着微尘。沈寒星坐在窗边,心却不太平静。她时不时会抬眼看向门口,一个荒谬又隐约期待的念头盘旋在脑海里——会不会,在这里遇到苏澄影?

“寒星,这道题!”林栀予压低声音,将练习册推过来,手指点着一道物理题,“受力分析我画了,但总觉得不对劲。”

沈寒星收回思绪,看向题目。是一道关于斜面和小木块的经典题型。她仔细看了看林栀予画的受力图,指出了其中一个支持力方向的错误。

“哦——原来是这样!”林栀予恍然大悟,拿起橡皮擦修改,嘴里还念叨着,“要是云昭在就好了,她物理最厉害了,讲得比老师还清楚。”她说着,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自习室另一头,一个靠墙的、相对隐蔽的位置。

沈寒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微微一怔。

那个靠墙的位置,坐着两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是顾云昭。她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竞赛题集,眉头微蹙,专注地演算着。而坐在她旁边的,竟然是……那个昨天在“墨韵书屋”里,帮苏澄影取书的、气质慵懒的男生!

他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连帽卫衣,姿态随意地靠在椅背上,手里转着一支笔,目光落在自己面前的一本书上,书名看不太清,但似乎也不是课本。他偶尔会侧过头,看向顾云昭草稿纸上的演算,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点玩味和了然的笑意。

他们认识?而且看起来……很熟?

沈寒星心里再次充满疑问。这个世界,似乎比她想象的要小,也复杂得多。

林栀予显然也看到了他们,她缩回头,对沈寒星做了个鬼脸,小声说:“看吧,云昭果然在这里。她周末基本都泡在图书馆或者书店。旁边那个是陆止安,跟我们一个年级,好像在一班?也是个怪人,听说成绩……嗯,有点一言难尽,但总跟云昭讨论一些我看不懂的难题。”

陆止安。沈寒星记住了这个名字。他就是那个在书店里,用低沉悦耳的声音对苏澄影说“是这本吗?”的男生。他和顾云昭是朋友,那他……和苏澄影又是什么关系?

谜团似乎越来越多,像缠绕在一起的线团。

就在这时,沈寒星的手机又震动了一下。她低头看去,是一条来自苏澄影的短信。内容依旧简短:

「P17第3题,定义域有陷阱,注意分母。」

沈寒星连忙翻到练习册的P17,看向第3题。那是一道求函数定义域的题目,她之前确实忽略了分母不能为零的隐藏条件。苏澄影……是在提醒她?

一股暖流,悄然涌过心田。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明媚的阳光,图书馆外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更远处湛蓝的天空。

她回复:「看到了,谢谢提醒【笑脸】。」

这一次,苏澄影没有回复。

但沈寒星却觉得,这个周日的下午,因为这条突如其来的、带着些许笨拙的关心的短信,而变得格外明亮起来。

她想,或许靠近谜题的方式,不是急于寻求答案,而是安静地陪伴在谜题身边,感受它每一次细微的呼吸和心跳。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方程式,需要耐心,需要观察,需要心照不宣的默契。而她,似乎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解题节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