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

第95章

天子先让御膳房送上一份烤薯来,又叫身边的宫人去把献上红薯的官员奏折给拿来。宫人去了半晌,才端着一份奏折走来,这时候连御膳房都把烤薯送来了。

“怎么去了这么久?”天子忍不住发怒。

那宫人跪地战战兢兢道:“陛下,这奏折是七天前送来的,被压在了最底下,奴婢翻了半天,才把它翻出来呢!”

“拿来。”

天子伸出手,一手拿着奏折,一边叫人喂他吃烤熟。

宫人手里拿着银匙,往那橙黄的薯肉里一舀,便送到天子的嘴边。

天子尝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错,口感香甜又绵密,不必拒绝,入口即化。

他还从未吃过这样味道的食物,一时忍不住又吃了两口,才打开奏折翻阅。

不看不打紧,这一看便坐起了身子,神色也凝重起来。

纪经天的奏折写的很是详细,将红薯的来历、种植方法、亩产几何、又如何食用全都一一写的清楚明白,哪怕天子从未种过地,这会儿一看他的奏折,也能清楚红薯是多么好的良种!

然而越是如此,天子的怒气便越发蓬勃。

“去,给朕把左右相还有尚书令都叫来!”

天子一挥袖,便将碗碟摔了下去,哐当声响了一地。端着碗盘的宫人与喂食的宫人全都跪在了地上,吓得浑身发抖。

很快,三位大臣便来了。

他们本来就在宫里,此前正在御书房那边处理奏折,最近天子病重,奏折几乎都是他们在看,看完了再拿去给天子过目。

“陛下,不知唤老臣来所谓何事?”

大臣们躬身行礼,而后问道。

天子冷哼一声,将手中奏折猛地摔在三人面前。

“你们好好瞧瞧这奏折!”

三人面面相觑,左相率先一步弯腰捡起奏折,拿在手中细细翻看,片刻后递给了右相,又像看完又递给了中书令。

三人全都看完后,左相一掀衣袍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陛下,老臣有罪!”这位老大臣埋头,真心实意、涕泗横流的说道,“是老臣的疏忽,竟然没有看到这封奏折,以至于造成这样大的疏漏!若那红薯果真如此有用,便是我大熙之福啊!淮南道大旱,灾情急迫,这耽误了十几天,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命!老臣万死不能辞其咎,而今不求陛下宽恕,只求陛下能尽快发下圣旨,令泰安县等地尽快种下红薯事宜……”

右相和中书令这会儿还在酝酿情绪,一瞧人左相已经哭的不能自已,满腔的情绪顿时憋在了喉头,吞不下去吐不出来,梗的人心不安。

再瞧一眼天子的面色,两人心下顿时更是惴惴。

不过卖惨表态这种事就得看谁占据先机,左相一步快步步快,现在他们再跟着后面学,可就没什么大用了。

右相上前一步,顶着天子冷飕飕的眼光,也是扑通一声跪地:“陛下,臣等知罪。今后您要如何治我的罪,老臣绝无怨言。只是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淮南道灾情,我欲将功赎罪,请您将种植红薯之事交给老臣,老臣定妥妥当当的安排下去,以助淮南道度过灾情。”

最后只剩下中书令站着,他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暗骂了两声老狐狸,尔后又是扑通一声,膝盖重重砸在了地上,却是道:“陛下,老臣认为不可随意听信臣子之言!”

“我们不曾亲眼见过那红薯,又如何知晓它产量大?如何知晓它易种植?甚至能不能吃都不确定呢!万事都要讲眼见为实啊陛下!若是这红薯所言为虚,您一旦下令百姓种植,到时苦的就是泰安县的百姓了!老臣在此请求陛下三思!我们可以先派人去泰安县探查,若是情况属实再下令也不迟!”

没错,中枢令选的是忠言逆耳的道路。

天子听完三位臣子所言,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不过他们说的再有道理,也不能掩盖延误了政令的事实。

所以……

“中书令,既然你要去查,便亲自代替朕走一趟泰安县,去看一看那红薯是否确如其实。如果它真有那样多的好处,便为朕颁下一道谕令,命泰安县全体种植红薯,增援淮南道灾情。如今已耽搁了十天,不能再延误农时了,你带上朕的谕令,即刻出发,快马加鞭赶去。”

中书令的一张老脸顿时僵了。

他可都六十多岁了啊!快马加鞭赶到泰安县,这不是要了他半条命吗!

“右相,你为朕拟一道圣旨,嘉奖淮南道苏州府刺史谢泉,记他一笔功。接下来便封你为淮南道监察使,你去那边只管疏散难民,尽量将他们往南边引去。”

右相的脸也僵住了,淮南道现在可是一个不毛之地,又兵灾四起,他过去那不是找死呢吗?

最后只剩下一个左相,天子目光转向了左相,沉吟片刻后问:“左相不曾看过这奏折?”

左相满脸泪痕的说:“老臣若看过,定然第一时间呈给陛下。估计是被不知事的小官压在了底下,归于不重要的一类文书里了吧!不管如何说,都是老臣失职!一切但凭陛下定夺。”

“左相一心为民,朕一直看在眼里,左相不必自责,此事与你无关。”

这番话听得右相与中书令不断的拿眼神刺左相。

发了这一通火,天子也有些头晕目眩了,他疲惫地挥了挥手,“尔等回去吧,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对了,这纪长吏献上的红薯还未吃完,稍后我令御膳房给你们送去一些,也好叫你们尝尝这红薯的滋味。”

三人从天子的寝宫退出来,右相与中书令朝着左相重重的哼了一声,两人一起拂袖匆匆离开了,天子都叫他们不要耽搁,自然是立即就要出发。

左相慢悠悠的走在后头,却是忍不住叹息:“在国家大事面前,还干排除异己这种事,真是愚蠢啊!”

过了一会儿御膳房将红薯送了过来,左相只分到了三颗。

他拿回家,煮了一颗跟家里人分了。

“祖父,这是什么?好好吃呀!”家中的小孙儿极爱这口味道,吵闹着想吃更多。

左相说:“只有这一个了,再多便没有了!若你想吃便自己去种吧,我那里还有两棵薯种,我教你如何种,怎样?”

他看那纪经天的文书上说,纪家的薯种就是一群学生种起来的。在种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红薯竟然是那样好的东西。

左相也曾看过纪逢礼的育人之道论,亦为此与人探讨过子孙的教育问题,然而探讨归探讨,实际上并没有在自己的孙子身上实施如围炉院的学生一般的教导方式。

好比知晓正确的道理,却无法真正做到一般。

然而今日那一封文书,却叫左相真正认识到一件事。

优秀的教育方式,是真的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于改变世界。

孙儿问:“自己种什么时候能吃呢?”

“最多三个月。”左相把文书中记载的种植方式记得很清楚。

“那好吧,祖父,我们一起去种红薯吧!我好喜欢它!”

左相笑眯眯的看着孙儿,心下想到,以后定会有更多人喜欢它。

“等明年咱们家多种一些,你以后就有吃不完的红薯了。”

“太好了!”

“……”

淮南道苏州府,谢泉接到了一封天子诏书。

新封的淮南道监察使,也就是原来的右相亲自带着诏书来到苏州府,平白无故的就嘉奖了他一番,还赏了不少赏赐。

谢泉接过诏书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他跪在那里好一会儿才举起了手,然而脸上却依旧是一片茫然。

“监察使大人,这诏书是不是发错了……”他一头雾水的问。

监察使冷哼一声,觉得他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谢大人,陛下嘉奖于你,你接着便好,可不要贪得无厌!那红薯可还没有种起来呢!”

谢泉:“……”

他冤枉啊!他是真不知道怎么回事!

怎么好端端的,天上还掉馅饼了呢?

监察使大人远道而来,谢泉当然要扫榻相迎,虽然现在淮南道情况很不好,但作为刺史的他生活条件也并未下降多少,依旧能吃得起饭喝得起酒,因此酒过三巡后,谢泉就从监察室大人的口中掏出了来龙去脉。

结果等他听完,谢泉懵的更彻底了。

什么、什么情况?他找到了一个良种红薯?他还把红薯种寄给了回娘家探亲的儿子?儿子跟纪家族塾里的学生一起种出了一片红薯地,然后人们发现红薯全身都是宝,不仅耐旱耐储存还可以当主粮?最重要的是产量大的要命,亩产能有几千斤!

正好淮南道大旱,百姓没有粮食吃,可以让别的地方种红薯来接济淮南道的难民。

天子收到了小舅子的文书奏折,龙心大悦,所以就给他这个最开始发现良种的人奖励来了。

这这这,听起来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可是他怎么没一点印象?

谢泉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记忆。

当然自己是不可能失忆的,所以唯一出问题的就是岳家那边。

谢泉能这么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一洲刺史,可不是什么傻乎乎的愣头青,他心里再是诧异,面上也没有露出分毫,监察使大人夸他,他全都迎着话说,甚至都没让监察使察觉到他在套话。

一顿饭吃饱喝足,还让监察使大人觉得他是个极为谦逊踏实的良才,面对这番功劳也能面不改色,丝毫没有得意忘形,真是个可造之材,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啊!

于是一餐饭后,监察使大人就隐晦给他递来了橄榄枝。

谢泉诧异过后,只当喝醉了听不懂,委婉的避开了。

他现在只想弄清楚,红薯这个大功劳,到底是谁给他送上门的???

这已经不是什么馅饼砸头,而是金砖砸脑袋呀!

砸的他那叫一个眼冒金星,怀疑自家祖坟都着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5章 第 95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