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谋策
午后,暖阁内茶香袅袅,明黄的帷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皇帝慕容晋身着常服,神色凝重地坐在榻上,面前的案几上摊开着一幅幅军事地图,地图上标记着北狄侵犯边境的态势。
“顾爱卿,如今北狄犯境,边疆战事吃紧,你可有良策?”皇帝抬眸,目光落在首辅顾芩舟身上,眼中幽深之色徐徐。
顾芩舟身形清瘦,一袭绯色朝服整洁得体,腰间的玉带彰显着他的身份。
他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拱手道:“陛下,臣近日日夜思索,认为当下需选派一位智勇双全之人前去御敌。”
慕容晋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顾芩舟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笃定:“臣举荐一人,兵部侍郎裴潋辞。此人文武双全,熟读兵书,对兵法韬略有着独到见解。”
“臣记得他曾在西北任职,熟悉边境地形与北狄习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慕容晋闻言,眼中露出一丝探究之色:“裴潋辞……朕记得他,之前在兵部任职,多有建树。只是这领兵作战,不同于朝堂政务,他可担得起这重任?”
顾芩舟不慌不忙,继续说道:“陛下,裴潋辞虽未真正统领过大规模军队,但他曾参与多次军事谋划,所献计策皆成效显著。此次北狄来犯,局势复杂,需一位能灵活应变、洞察敌军心思之人。裴潋辞心思缜密,果敢坚毅,定能在战场上发挥其长处。而且,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必定会全力以赴,保我朝边境安宁。”
皇帝靠在榻上,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你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关乎边境安危,容朕再斟酌一番。”
顾芩舟微微欠身:“陛下圣明,此事重大,确实需谨慎考量。但臣坚信,裴潋辞定不会辜负陛下期望。”
暖阁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香炉中散发的袅袅青烟,萦绕在君臣二人之间。
“顾卿,你虽然举荐这人,但是你知道他是黎次辅的义子吗。”慕容晋神色炯炯道。
“臣知道。”顾芩舟低头道。
“朕晓得了,你去吧。”慕容晋抬手道。
“是,陛下。”顾芩舟行礼道。
顾芩舟行礼退出暖阁,步出殿门,日光洒落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心头的几分凝重。
他深知,陛下提及裴潋辞是黎次辅义子一事,绝非无的放矢,朝堂局势盘根错节,党争暗流涌动,这次举荐之举怕是已被卷入其中。
顾芩舟沿着宫道徐行,脑海中却是思绪万千。黎斐作为次辅,在本朝中根基深厚,与自己所属势力虽无大的冲突,却也并非全然同心。
此次举荐裴潋辞,自己本是出于公心,盼有人可以解边境之危,可如今看来,陛下心中的疑虑恐怕不止于裴潋辞的能力,更关乎朝堂权力的制衡。
他路过御花园,园中的繁花似锦顾芩舟却无心欣赏。
突然,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顾首辅,留步。”顾芩舟转身,见是户部尚书汪德顺,忙拱手行礼:“汪尚书怎么在此。”
汪德顺神色关切,低声道:“听闻你在陛下跟前举荐裴潋辞,这可是一步险棋啊。那裴潋辞既是黎次辅义子,陛下岂会毫无顾虑?”
顾芩舟苦笑一声:“汪兄,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当下北狄犯境,裴潋辞确有御敌之才,我实在不愿因朝堂纷争,延误了国事。”
汪德顺轻叹一声:“你这公心可嘉,只是朝堂复杂,往后行事还需多加小心。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顾芩舟心中一暖,拱手谢道:“多谢汪兄,有你这话,我便多了几分底气。”
两人又寒暄几句,便各自离去。顾芩舟望着汪德顺离去的背影,暗暗垂眸。
——
“顾嘉珩!你怎么在这里?”顾芩舟眼见前边竟然有一熟悉人影。
正是自己的逆子,顾嘉珩。
顾嘉珩听到声音忙转过身,只见父亲朝自己过来,他不由定在那里。
“父亲,我进宫随便玩玩。”顾嘉珩别开视线道。
“说实话。”顾芩舟沉声道。
“我,我就是过来看看沈域,我不放心她一个人。”顾嘉珩低声道。
顾芩舟沉气,沈域应该就是他在宫道上遇见的那个酷似簌簌的少女。
“你说话谨慎些,莫要被其他有心之人听了去,其他事随便你去哪里,为父也管不着了。”顾芩舟叮嘱道。
见父亲竟然没有骂自己,顾嘉珩惊喜道,“是,都听父亲的吩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