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度

云岐拿回世原股份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在平京商圈悄然传开。

权贵阶层向来也乐于看“别人家”的热闹,尤其是这种家族内斗、股权争夺的戏码,更是百看不厌。

看得多了,不仅能积累经验,运气好还能踩着缝隙捞点实际好处。

不少人原本以为,云岐会趁热打铁,在董事会上与云盼山短兵相接,争夺关键项目的控制权。

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什么也没争。

没有硬碰硬,没有强行发难。

他只是按部就班地,用自己合法持有的股份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明度。

不同于世原坐落在平京最昂贵的金融圈心脏地带,明度却落在了三环的闹市区。

周围不是写字楼林立的精英集中地,而是人头攒动的商场、美食街,还有地铁口边热闹的咖啡店和街头艺人。

谁都看得出,这不是一个“传统大公司”的选址。

却也正因为如此,格外引人注目。

明度初创时,云岐从世原带走的员工不足五人,而且清一色是“无背景、无关系”的边缘角色,甚至连名字都没在董事会会议纪要中出现过。

但真正让人无法忽视的,是接下来两天里,那几位悄然现身的面孔。

他们一个接一个从海外飞抵平京,低调入境,却迅速引起了不少老牌资本圈人士的警觉。

——他们并不陌生。

小有名气,履历华丽,在各自领域都有出挑的战绩。

有曾任全球顶尖管理咨询公司凯斯勒战略顾问的江念书,逻辑至上,拥有强悍的结构拆解能力。

有出身茵格曼工业体系,擅长搭建高强度执行架构与跨区域流程管理的方予笙。

有国际律所合伙人,精通跨国架构与法律风险的何瑾川。

……

这些人全是和云岐一起在海外真刀真枪中磨出来的骨干。

他们一落地,便直奔明度,迅速就位。

短短一周之内,明度便完成了初期组织架构搭建、融资架构拟定、系统搭建与业务模型设计。

效率之高,配合之默契,宛如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面对外界质疑、好奇、甚至不屑的视线,云岐没有回应。

他没有召开记者会,也没有出现在任何镜头前。

外界唯一可以探知的,是在官网和公司内部公告里低调写着的:

“洞察之明,包容之度。”

陈子木站在傅天拓的办公室里,有些不安。

窗外天光正盛,办公室内却安静得能听见墙上钟表的走针声。

他低头站在那儿,手心微微出汗,因为任务没完成。

傅天拓让他在明度安插几个人,可结果不太理想。

他安排过去的几位,履历出众,背景清白,全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英,却没一个能真正进得了核心圈。

云岐的团队用人不标准捉摸不透,陈子木束手无策。

最终,只留下两个不那么起眼的年轻人,以实习生的身份暂时留下,只能接触到最外围的资料。

任务可以说是彻底失败。

陈子木有点看不懂傅天拓的神情。

他原以为对方会发火,或者至少露出些不悦的迹象。

可此刻的傅天拓,却正靠在椅背上,神情松弛,修长的手指轻轻转着笔,嘴角甚至若有似无地勾着一丝弧度。

看起来……心情还不错?

“抱歉,傅总,”陈子木低声道,“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后面我会继续找机会的。”

傅天拓淡淡地“嗯”了一声,语气里竟毫无责备之意。

“没事,就这样吧。”

陈子木怔了一下,抬眼望他,又试探着问:“那,小少爷那边……还需要做别的安排吗?”

傅天拓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不疾不徐:“随时汇报情况就行,其他的,他自己能处理好。”

平京的高楼错落林立,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清亮。

傅天拓这段时间没少听到云岐的消息,手下人的汇报、财经媒体的解读,甚至连几个老朋友饭局时都忍不住提起,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起初他还觉得陌生,但随着每一条信息拼接而成的,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云岐。

他终于坦然接受了云岐不再是躲在他身后的幼弟,不需要他的过度保护。

对于云岐的成长,傅天拓有一种孩子终于长大了欣慰。

但其实还有很多连他自己都没发现的欣赏。

就在外界对云岐和明度充满好奇的当口,明度总部的大会议室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非正式场合”。

奢华的会议室里没有战略汇报,没有高压节奏。

烧烤的香味混着啤酒的泡沫气泡在空气里荡漾。

会议桌上没有战略PPT,只有外卖袋、红油串串、和擦了几遍也还是黏黏的调料碟。

反倒是烧烤、啤酒和笑声填满了空气。

云岐靠在椅子上,一边啃着烤串一边听几位老搭档你一言我一语地抛出各种点子。

他嘴角带着笑,不时插上一句,又迅速被打断。

他们的语速都很快,思维也总在跳跃。在看似无序的讨论背后,是一种早已形成的默契与节奏。

这群人,早在茵格曼时就是彼此最信任的搭档。

他们在国外一起打过硬仗,几乎从零做起创业项目,也一同经历过合伙解散、融资失利和技术壁垒。

彼时他们曾在某个深夜,把烤香肠和炸牛排堆满了办公室,讨论着:“我们以后要干点什么呢?”

那时他们就曾畅想——如果有一天能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做的不是博资本欢心的产品,而是真正能改善普通人生活的东西。

虽然性格千差万别,兴趣南辕北辙,但在一个问题上,他们惊人地一致:他们想做点大多数人用得上的东西。

云岐记得,有一天柳呈喝着可乐,说了一句:“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回国。”

那时候大家都笑了,以为只是调侃。

没想到,几个月后,笑话成了决定。

明度就是那决定的落点。

此时此刻,明度还没有立项,没有融资声明,也没有战略规划的PPT。

只有一群人,一间会议室,一桌冒着热气的烧烤。

柳呈一边啃着鸡翅一边嫌弃地皱眉:“谁点的蒜泥重口味?我要原味!”

“闭嘴,”杜苒坐得离他最近,语气温柔但毫无商量余地,“你再吵我就把你筷子拿走。”

柳呈翻了个白眼,继续吃。

靠窗的位置,苏霁头发乱翘,蹲在地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兴奋地对夏寻说:“如果我们追踪用户行为路径,再套一层推荐模型,能预测他们三小时后最想吃什么!”

夏寻头也没抬,只冷冷回了一句:“三小时后我只想睡觉。”

会议主位上,云岐正在听方予笙讲初期团队编制与执行框架。

方予笙语调一贯克制:“三个月内我们可以形成闭环,供应链管理我来盯着,但再拖一个月,不招人会影响运营节奏。”

云岐点头,“排优先级,招信得过的。”

坐在他左侧的江念书正翻看项目可行性文件,眉头微蹙,语气淡得像在读法条:“所有人都在讲民生,但落地能力和毛利率矛盾不小。我建议从冷链切入口,不要直接碰零售端。”

“那也很难推进。”苏霁嘟囔。

江念书没搭理他,只把文件往云岐那边推了推。

云岐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桌上各色食物和各色人,忽然笑了一下。

他举起啤酒罐,说:“谢谢大家。”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说什么,都举杯笑着一起碰了一下。

柳呈嚷嚷:“我希望下次开会有点美学尊重!这桌子实在太丑了。”

“闭嘴。”众人异口同声。

窗外灯火通明,闹市喧哗如常。

傍晚时分,傅天拓刚结束一天的会,手机响了起来,他看清来电人神色微顿。

是傅家老太太于蓉的电话。

他按下接听,听筒里传来于蓉的声音,温和中带着一点老派的坚持:“天拓,晚上回来吃饭吧,奶奶好久没见你了,回来陪陪我好吗?”

傅天拓沉默了几秒,最终只轻声应了一句:“好。”

挂断电话,他靠进椅背,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他对傅家,从来没有什么感情。

那些披着亲属关系外壳的人,在他童年最孤立无援的时候,从未真正伸出过一只手。

小时候云离把他从傅家接去澜浦,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傅百川的弃子,都当他不存在,没人问一句他过得好不好。

只有于蓉这个奶奶例外。

其实就算是小时候在平京生活的那段时间,傅天拓也不记得和她有过多少相处的时光,但他跟着云离搬去澜浦后,常常会收到于蓉打过来的钱和礼物。

她是傅百川的母亲,傅天拓的奶奶。

现在儿子和孙子势不两立,她本能地想要想办法让他们关系缓和一点。

傅天拓换好衣服出门时,天色已暗,夜风初起,车窗上映出他神色冷峻的侧脸。

他知道,今晚傅百川一定也会在。

于蓉不是第一次用了这招了。

前几个月他以工作忙、会议多、出差安排满为借口,连着推了很多次。

但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他也突然有点想要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

他想,如果今天晚上傅百川不搞事的话,他愿意在老太太面前和他演一场父慈子孝。

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痛点,却也允许万事万物顺应规律慢慢来,明度是这样,云岐也是这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明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