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土德星君下凡历劫,本来给自己挑了个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间出了点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没当上,当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孙。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来还没下过一场雪。
民间谣言四起,说这是朝廷**,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斩了钦天监官员祭天!
就在这个时候,裕王府邸传来消息,王妃诞下皇孙,与此同时,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
嘉靖帝龙颜大悦,称小皇孙是给大明带来祥瑞之人,命接入内廷,亲自教养。
次年,一直被打压的裕王却接连得到嘉靖帝重用,民间又有传言:皇孙太受皇上宠爱,裕王是父凭子贵。
皇孙年仅三岁,天资聪颖,冰雪可爱,皇上命翰林院学士张居正为从学师傅,教导皇孙读书。
小皇孙双手托着下巴:“张先生,你长得真好看呀,像我娘亲。”
张居正:“……”
小皇孙顽皮,不爱学习,只爱吃喝玩乐,嘉靖帝大发雷霆,要严惩他身边的人。
夜里,贴身太监冯保伺候小皇孙就寝,绞尽脑汁给他讲道理:“从前有个王朝,祖宗打下百年基业,可小皇帝太贪玩,几十年不上班,没多久就亡国了!”
小皇孙瞪圆了眼睛:“哪个小皇帝这么不听话,打他屁股!”
冯保:“……”
不就是你这个未来的小皇帝!!!
当晚小皇孙做了个梦,有个自称神仙的人告诉他,他是掌管土地的天神,有扭转气候,广育万物的能力,是改变大明王朝命运的唯一希望……
次日一早,小皇孙先吃了一大碗鸡丝粥,一屉小笼包和一盘春卷,抹抹嘴走进书房,拍着胸脯大喊:“大明的未来,靠我了!”
阅读指南:
1、男主是幼年时期的万历帝,张居正重生,冯保穿书,加上抗倭名将戚继光,大家齐心协力,共创大明王朝(作者想象中的)盛世。
2、穿书,架空,全是私设,不是历史同人,和历史无关,历史爱好者慎入。
3、剧情需要,许多人物的年龄和命运有较大出入。
4、幼崽期很长,具体长度参考《七皇子的团宠日常》那个文,风格大致相同。
文案在49章。93章嘉靖去世。97章被册封为皇太子。172章隆庆去世。173章主角登基。286章大婚。最后一章有孕。
女主张若兰,感情线在成年后才有发展,大概在两百五十章以后,描写也不算多。
这本主角虽然也很乖巧,但他跟别的不一样。这本逻辑是,你对主角好,所以主角对你好,而不是主角对你好,你才对主角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是先有别人对他好,所以他更好成长,对他人也满怀善意,才会暖心乖巧,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关爱,特地表现乖巧可爱。
而且我喜欢这种写法,不过多的描写主角的心理活动,只写他的行为,不会画蛇添足踩雷。
主角也不算多乖巧,他所做的行为只是在具有一定现代思想的人眼中是好的(比如他的大伴他的张先生他的读者们),那在不是非常care他的人眼中就觉得这人挺叛逆的,还总喜欢对着干。
主角神仙身份基本没用,就只有几次大灾发挥了点降雨降雪出太阳功能。
比起团宠我觉得更像万人迷,大明魅魔,爹娘爷爷,身边的太监,朝臣,连猫都喜欢他,第一次见面就没人不喜欢他。
不了解明代历史,但看得出来私设很多了,跟历史上的万历就不是一个人。
主角其实是好人,他挺好的,但是从文里的字里行间我总感觉作者思想跟我有点差距,具体描述在后面,全是我个人感受,仅代表自己,不喜勿喷。我后面应该不会去看这作者别的文,我怕我看完会和这本一样纠结,写的不差,但是其中一些细节透露出来的东西会让我不开心,我不喜欢这样,所以我干脆不看了。
冯保进入角色好快啊,我反正是受不了给人当奴才当的尽心尽力。不过适应能力也挺强的,不同人不同选择吧,尊重祝福。
怎么把张居正写得那么像看着今人想旧人的渣男,不是很了解你们之间的羁绊。
写的gay里gay气的,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谁天天亲同龄人脸蛋。
两百章以后主角游历大明江山,我个人觉得这部分挺不错的,能更深刻感受到从正德到万历这几十年来大明所获,很多大家熟悉的人物也都出于这段时期。能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就我觉得是历史题材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喜欢横向看历史,如果能看到和西方比较那简直会更奇妙,让我想起我最开始喜欢历史的原因。
【无关正题的碎碎念】
看到后面深入朝政了才后知后觉,主角表现的不真切,我指的是在一些政策上的表现。主角团几乎都是从小锦衣玉食,不识人间疾苦,就算他们看到了人民但是也没办法感同身受,我才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含义。主角始终给我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他也同情人民,但是我觉得不够,跟别的主角比起来他更轻飘飘点。我看这本我也代入不了谁,前面还可以当他的赛博妈妈,等他长大以后我就好像回到了本该属于我的位置,我就是个普通微小的百姓,但主角并不见得多可怜我这种人。他也没什么错,在他的生长环境中关注不到普通人生活是很正常的事,我只是觉得他不够亲民,他离我太遥远了。我当不了他的赛博妈妈,他本来也不是我的孩子。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文里作者总写主角哪哪哪有神性。举个例子,主角在打了场小战后看到伤员,觉得伤亡是件非常悲痛的事情,他把人命看得很重,然后作者就借冯保之口说主角有神性。emmm,我不是说这种思想不对,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正常同理心的人都具有的品质,称不上神性,我更认为这就是人性。神这个字用的就很高人一等,现代社会多的是人面对伤亡会感到难过,会珍惜每一条生命,那这些人都能说具有神性吗?所以说这个神性不是单纯指这种悲悯,我个人觉得更多是主角所在的地位,他就是高人一等,所以当他具有这种悲悯的时候也比别人高人一等。
在这文里我看到弘治和正德就难受,我忘不了《贵极人臣》,一提到这两朝我就想起月池,人就开始难受,就跟我看不得清穿康熙朝一样,我受不了再看见赫舍里,都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一遍遍提醒我我最喜欢的她们都是虚构,都是限定在那本书,在书外都只是我的空想。我好像做了一场梦,除了我没人知道梦里讲了什么,只有我守着那点可怜吧啦的回忆过活。在阅读的时候是我短暂和她们相处,但我留不住她们,忘不了她们,难过。
更让我难过的是月池是虚构的,她不像其他几人我还能把历史原型当代餐,看到她们名字我还能有一点惆怅,假装自己认识了另一个时空的她们。可是月池什么也没有,她是虚无的,她在现实世界没有锚点。我觉得一二次元和三次元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她们在现实世界无所托,虽然我们用各种手段假装她们存在,但事实就是没有,我更觉得她们只活在我的记忆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59章 【bg】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