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旭第二天早上关掉闹钟的时候,已经五点十分了,他艰难的起身,实在不知道学校让起这么早有社么用,到那瞌睡的不成样子,学也学不进去,睡也睡不踏实,“狗学校迟早有一天把它拆了!”这是陆晨旭起来之后想的第一句话。
他起床刷牙麻利的干完,然后出门,去学校,一切都是那么死板,就好像,学生就必须去学校,这个时候在家里躺着就是犯了罪一样的感觉。
人们常说“无奋斗,不青春”甚至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全体学生都在高喊“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是用来挥洒汗水的,而不是自由!”他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在现场的学生没有谁不是怀着一腔热血的,但是,开学两周以来,他每天都想着什么时候能好好睡一觉啊,他能睡觉的时间太少了,连五个小时都没有,就好像,学生不学习,地球就会不转动了。
这样想着,陆晨旭突然感到有些迷茫,他突然不知道要干什么了。
学校这么多人,好像少了他也没什么,老师不会因为他不在而停下进度,学校不会因为他的不在而放弃教学,社会不会因为他的死亡而停止运转,他好像一直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这样想着,他忽然就很厌恶学校这个地方了。
这样一个制造机器的地方,威慑么么还有那么多人想挤破头进去?
人们说“是为了给更多人跨越阶级的机会,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如果这样的话,就没有所谓的贵族学校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算贫困地区真的出了才子,有钱能够支撑他去上大学吗?上大学之后呢?
学校就是一个监狱,只有听话的犯人才会被放出来给那些少爷小姐们当牛做马,每天拿着微薄的工资还要感谢主人家的恩赐。
但是在这些犯人中不乏有人通过自己的女里实现了阶级的跨越,但是那个人一定会是你吗?你凭什么认为那个人会是你?你有什么资本会认为一定是你?
陆晨旭在心里问了自己一遍又一遍。
不读书就会死吗?搬砖可以养活自己,但是人们不屑于去干,认为那是“丢人的活计”,送外卖也能将自己养活,但人们也不屑于干,他们认为只有坐办公室吹空调才是“读书人”应该有的工作。
写这章的时候看见了自己初三时候做的卷子,挺厚一沓,现在都要感叹一句自己当时是真能卷,一天就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都用来学习,累了就看一眼自己心仪的高中,我当时说我一定要考出这个小县城,去到市里面。结果中考失利,还是留在了小县城,虽然高中勉强可以算是个省重点,但还是和我心仪的高中差的远。现在因为抑郁在家里待着,我就一遍一遍的在想着那几个问题,写完了,又看了一眼贴了满满一墙的奖状,只觉得讽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思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