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清华秋日

九月的清华园,银杏尚未染金,但初秋的凉意已经悄悄浸润了北京的空气。温静拖着行李箱站在宿舍楼下,看着来来往往的新生和家长,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

宿舍是四人间,朝南,窗外正对着一条林荫道。她选了靠窗的位置,整理行李时,特意把许行知送的那台笔记本电脑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

“你好,我叫沈薇琪,来自上海。”一个梳着齐肩发的女生笑着向她打招呼,眼角有颗小小的泪痣,为她甜美的长相平添了几分俏皮。

“温静,本地人。”她微笑着回应,心里却因为这句"本地人"而泛起一丝涟漪。如果没有许行知,此刻的她或许正拖着行李,站在某个陌生城市的火车站。

新生报到持续了整整两天。期间,许行知的越洋电话总是准时在每晚九点响起,事无巨细地询问她报到的情况,提醒她各种注意事项。

“二教的307教室信号不好,如果要去那里自习,记得选靠门的位置。”

“物理系这学期是李教授带高等数学,他的课很有意思,但考试很难。”

“清芬园的麻辣香锅最好吃,不过要避开中午十二点的高峰期。”

她一边接电话,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些提示,心里暖暖的。虽然相隔万里,但他仿佛从未离开。

开学第一周是新生训练营。温静参加了物理系的新生见面会,在名单上看到了好几个竞赛时熟悉的名字。当系主任在台上介绍本系的辉煌历史时,她突然理解了许行知为什么对这里如此眷恋。

“在想什么?”沈薇琪碰碰她的手臂,声音清脆悦耳。

“想一个人。”她轻声说,“他曾经也坐在这里,听着同样的介绍。”

沈薇琪眨眨眼,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是那个让你选择物理系的人?”

温静惊讶地看着她。

“你的手机屏保。”沈薇琪指了指她放在桌上的手机,“那个男生的背影,是在清华图书馆拍的吧?我认得那个角落。”

温静这才发现,这个新室友有着超乎常人的观察力。

训练营结束后,真正的大学课程开始了。第一堂高等数学课,温静特意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选了第三排正中的位置——这是许行知在邮件里强烈推荐的位置。

“这个角度既能看清黑板,又不会离讲台太近。”他在邮件里写道,“而且,这是我当年常坐的位置。”

李教授果然如许行知所说,讲课生动有趣,但布置的作业难度很大。下课后,温静留在教室把第一堂课的笔记整理了一遍,这才去食堂吃饭。

清芬园里人声鼎沸,她按照许行知的推荐点了麻辣香锅,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刚坐下,手机就震动起来,是许行知的视频通话。

“第一节课感觉怎么样?”他的背景是麻省理工的图书馆,看起来也是刚下课。

“很好。”她把麻辣香锅推到镜头前,“按照你的推荐点的。”

他笑了:“记得多加一份宽粉,那是精髓。”

他们聊着各自的课程,分享着开学第一天的趣事。虽然隔着十二个小时的时差,但温静觉得他们仿佛还坐在高中教室的前后排,只是换了个更大的教室。

大学生活很快步入正轨。温静每天奔波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晚上还要参加社团活动。她加入了天文社,因为许行知说那里的望远镜能看到最美的星空;她也加入了文学社,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你要有自己的生活。”许行知在视频里说,“不要活成我的影子。”

她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她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清华:她发现六教后面的小花园最适合晨读,知道图书馆四楼的东南角最安静,还找到了连许行知都不知道的、卖最好喝奶茶的小店。

沈薇琪成了她在清华第一个真正的朋友。这个来自上海的女孩聪明又细心,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有一次温静因为想许行知而在宿舍发呆,沈薇琪什么也没说,只是给她泡了杯热可可,放在她手边。

“他会为你骄傲的。”沈薇琪轻声说,“你现在可是物理系的名人了。”

温静这才知道,自己在第一次月考中拿了专业第三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新生群。

每周三晚上是天文学社的活动时间。第一次活动那晚,社长带着他们到操场观星。秋夜晴朗,北斗七星清晰地悬挂在天幕上。

“找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极星。”社长指着天空说。

温静举起社团的望远镜,突然想起许行知也说过同样的话。那一刻,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她拍下北斗七星的照片发给他,附言:"你我的北极星。"

他很快回复:“你就是我的北极星。”

十月初,清华园的银杏开始泛黄。一个周日的午后,温静独自在图书馆看书,突然收到许行知的短信:“在二教307门口等你。”

她愣住了,反复确认这条短信。今天是周日,他应该在波士顿才对。

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她收拾书包走向二教。远远地,她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靠在307教室门口,白衬衫,黑裤子,简单却出众。

"你..."她几乎说不出话。

"课题研究提前开始了。"他张开双臂,"惊喜吗?"

这个拥抱比机场那次更加真实,更加温暖。她把脸埋在他胸前,闻到他身上淡淡的书香和秋日的气息。

“能待多久?”

“三个月。”他轻轻抚摸她的头发,“这学期都会在清华。”

原来这就是他说的"回国做课题研究"。温静这才明白,他早就计划好要陪她度过大学的第一学期。

许行知在清华的访问学者宿舍就在她宿舍楼的对面。每天早晨,他会在楼下等她,送她去上课;中午,他们会约在食堂一起吃午饭;晚上,他会在图书馆陪她自习到闭馆。

"你这样陪我,自己的研究怎么办?"她有些担心。

"白天你做你的学生,我做我的研究。"他微笑,"晚上我们再相聚。"

他们很快找到了相处的节奏。周一到周五,他们各自忙碌,只在吃饭和晚上自习时见面。周末,他会带她去探索北京:去后海划船,去南锣鼓巷吃小吃,去香山看红叶。

沈薇琪第一次见到许行知时,偷偷对温静说:"现在我明白你为什么对他念念不忘了。他看你的眼神,温柔得能溺死人。"

十月底的一个周末,他们去了颐和园。秋日的昆明湖畔,银杏金黄,枫叶火红。他们租了一条小船,在湖心随波荡漾。

"这里真美。"温静望着远处的佛香阁,"比照片上还要美。"

许行知轻轻划着桨:"大一时,我常一个人来这里看书。那时候就想,一定要带你来一次。"

她靠在他肩头,感受着秋日阳光的温暖。小船在湖心轻轻摇晃,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有时候觉得像在做梦。"她轻声说,"从来没想过,我们真的能一起在清华看秋天。"

他握住她的手:“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会一起去更多地方。”

十一月初,清华下了第一场雪。那天早晨,温静推开窗,看见许行知已经等在楼下,肩上落着薄薄的雪花。

"下雪了!"她跑下楼,兴奋地伸手接住飘落的雪花。

他笑着替她系好围巾:"北京的第一场雪,要和你一起看。"

那天他们没去上课,而是在校园里漫步。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银杏的金黄,给红砖建筑披上银装。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堆了个小小的雪人。

"像不像你?"许行知给雪人戴上自己的围巾。

"才不像。"她撇嘴,"我哪有这么胖。"

他大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晶莹剔透。

那一刻,温静突然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个雪晨。

然而时光从不为谁停留。十一月转眼过去,十二月来临。许行知的研究接近尾声,离回波士顿的日子越来越近。

十二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他们在图书馆自习到很晚。闭馆铃声响起时,许行知突然说:"带你去个地方。"

他牵着她的手,来到物理系实验楼的天台。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清华园,冬夜的星空格外清晰。

"看那里。"他指着天空,"猎户座。"

她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三颗明亮的星星排成一条直线,那是猎户座的腰带。

"在古希腊神话里,猎户是个英勇的猎人。"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温柔,"他永远追逐着黎明,却永远追不上。"

她靠在他身边,感受着他胸膛的温度:"为什么给我讲这个故事?"

"因为我想告诉你,"他转身面对她,"我不会做那个永远追逐却追不上的猎人。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陪在你身边。"

星空下,他的眼睛比任何星星都要明亮。温静望着这双她爱了整个青春的眼睛,轻声说:"无论你去哪里,我也会找到你。"

十二月的寒风吹过天台,她却觉得心里暖洋洋的。这个夜晚,这个星空,这个她深爱的人,都将成为她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

离别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在机场,许行知把一个U盘塞进她手里:"这是我整理的期末复习资料,应该对你有用。"

她握紧U盘,强忍着眼泪:"这次换我等你。"

他轻轻拥抱她:"好好准备期末考试。等你考完,我有个惊喜要告诉你。"

飞机起飞后,温静打开那个U盘。里面除了复习资料,还有一个视频文件。点开后,是许行知在麻省理工的宿舍里录制的。

"当你看到这个视频时,我应该在回波士顿的飞机上。"视频里的他微笑着,"这三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看着你在清华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我比任何人都要骄傲。"

"记得我说过的惊喜吗?我已经和导师谈好了,明年春天,我会申请回清华做毕业设计。到时候,我们就能一起毕业了。"

视频的最后,他看着镜头,眼神温柔而坚定:

"温静,等我回来。下一次,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窗外,飞机划过天际,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温静摸着胸前的项链,微笑着擦掉眼角的泪水。

回到宿舍,沈薇琪正在整理笔记,看见她红着眼眶却带着笑的模样,了然地递过一包纸巾:"又要开始异地恋了?"

温静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是最后一次了。"

这一次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而她相信,那个重逢的日子,不会太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