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查尔斯河畔的春天

波士顿的清晨带着大西洋的湿润气息,温静推开窗,看见许行知已经等在楼下的樱花树旁。他今天穿着浅灰色的毛衣,手里捧着两杯咖啡,仰头望见她时,眼睛立即亮了起来。

“早安。”他递给她一杯咖啡,“尝尝看,这边学生最喜欢的口味。”

温静接过咖啡,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手,两个人都微微一顿。晨光透过樱花树的枝桠,在他肩头洒下斑驳的光影。

“今天想先去哪里?”他问,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

“想去你每天上课经过的地方。”她轻声说,“想看看你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每一个脚印。”

他笑了,牵起她的手:“那我们要走很久。”

他们沿着麻省理工的红砖建筑群漫步,许行知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栋楼的来历。在著名的穹顶建筑前,他停下脚步:“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想,如果你在就好了。”

温静仰头望着这座宏伟的建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他总说这里的天空比别处更蓝。

走进图书馆,他带她来到二楼靠窗的位置。窗外,查尔斯河在晨光中波光粼粼,帆船的白帆点缀其间。

“这就是我每天和你视频的地方。”他指着窗边的座位,“每次坐在这里,都感觉你就在身边。”

她抚摸着光滑的木质桌面,想象着他坐在这里学习的模样。桌角有一个小小的刻痕,她仔细看去,竟是他们名字的缩写。

“你刻的?”

他有些不好意思:“有一天特别想你,就...”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

中午,他带她去学生中心的地下餐厅。果然如他所说,这里的金枪鱼三明治美味得让人难忘。

“你知道吗,”他看着她满足的表情,“每次在这里吃饭,我都会想象带你来的这一天。”

下午,他们去了哈佛广场。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温静忍不住感慨:“感觉像走进了历史书。”

在哈佛书店,许行知买了一本《时间简史》送给她:“这是英文原版,和你高中时看的那本不一样。”

她接过书,想起高二时他第一次借给她这本书的情景。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重叠。

傍晚,他们坐在查尔斯河畔的长椅上看日落。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对岸的灯火渐次亮起。

“明天是周末,”他说,“我租了车,带你去纽约。”

“纽约?”她惊讶地看着他。

“嗯。”他微笑,“想带你看遍我见过的所有风景。”

第二天清晨,他们开着租来的车驶向纽约。四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听着共同的歌单,聊着各自的大学生活。公路在眼前延伸,大西洋在右侧时隐时现。

“有时候觉得像在做梦。”温静看着窗外的风景,“从来没想过,我们真的能一起在美国的公路上旅行。”

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午时分,纽约的天际线出现在地平线上。当自由女神像渐渐清晰时,温静忍不住惊叹出声。

“我们先去时代广场。”许行知熟练地开着车,“晚上去看百老汇的《歌剧魅影》。”

他早已安排好一切,连停车位都提前预定好了。走在时代广场汹涌的人潮中,他始终紧紧牵着她的手。

“怕你走丢。”他解释,耳根微微发红。

傍晚,他们登上了帝国大厦的观景台。整个纽约在脚下铺展开来,华灯初上,如星河倾泻。

“这里...”温静突然想起什么,“是不是《西雅图未眠夜》里的那个场景?”

他笑着点头:“就知道你会记得。”

在著名的观景台上,他从背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听说在这里告白的情侣,永远不会分开。”

她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纽约的夜风很凉,但他的怀抱很暖。

百老汇的演出令人震撼。当《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响起时,许行知在黑暗中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哼唱。

那一刻,温静觉得这就是永恒的模样。

周日,他们去了大都会博物馆。在莫奈的《睡莲》前,她驻足良久。

“你知道吗,”她说,“高三最累的时候,我就看着你发来的这幅画的照片,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他深深地看着她:“那我该早点带你来。”

下午,他们开车返回波士顿。夕阳西下,公路像一条金色的带子,延伸向远方。

“累了就睡会儿。”他说,“到了我叫你。”

她确实累了,靠在他肩上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他的右手依然紧紧握着她的左手,哪怕这样开车并不方便。

回到波士顿已是深夜。送她到酒店门口时,他突然说:“明天系里有个学术会议,你要不要来听听?”

“我可以去吗?”

“当然。”他微笑,“你可是物理系的高材生。”

周一的学术会议在麻省理工的主报告厅举行。温静穿着许行知提前为她准备的正装,坐在后排。看着他站在台上用流利的英语作报告的样子,她突然意识到,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在高中教室里给她讲题的少年了。

提问环节,一个金发女生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问了一个相当专业的问题。许行知从容作答,目光却不时飘向温静的方向。

茶歇时,那个女生主动走向许行知:“你的研究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吗?”

温静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就在这时,许行知对她招手:“静,过来一下。”

他自然地搂住她的腰,对那个女生说:“这是我女朋友温静,清华物理系的。她对我的研究也很了解。”

女生的表情立刻变得尴尬,寒暄几句就离开了。

“吃醋了?”他低头看她。

“才没有。”她嘴硬,心里却甜丝丝的。

周二,他带她去了波士顿美术馆。在梵高的《星月夜》前,他轻声说:“每次看到这幅画,都会想起高中时我们一起看星星的那个晚上。”

她想起高二那个夏夜,他们在学校天台看到的星空。原来,他也一直记得。

周三,他们去了剑桥市的旧书店。在堆满古籍的书架间,许行知找到一本1920年出版的《相对论》。

“送给你的毕业礼物。”他说,“虽然还有一年半。”

她翻开泛黄的书页,看见扉页上有一行娟秀的字迹:“给亲爱的约翰,愿我们的爱情如宇宙般永恒。”

“看,”她指给他看,“这本书曾经也是一个爱情的见证。”

他把书轻轻合上:“现在,它是我们的了。”

周四,他们乘船游览波士顿港。海风很大,他细心地为她披上自己的外套。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去的城市天际线,她突然有些伤感。

“怎么了?”他察觉到的情绪变化。

“快要回去了。”她轻声说,“总觉得这十天过得太快。”

他从背后环住她:“我们还有无数个十天。”

周五,他在宿舍为她做了一顿中餐。虽然只是简单的番茄鸡蛋面和拍黄瓜,却是她这十天来吃得最安心的一顿饭。

“跟你妈妈学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可能不太正宗。”

“很好吃。”她认真地说,“比餐厅的还好吃。”

饭后,他们坐在窗边看夜景。波士顿的灯火在查尔斯河对岸闪烁,像散落的星辰。

“静静,”他突然认真地看着她,“等你毕业,我们就结婚吧。”

她愣住了,心跳突然加速。

“我不是一时冲动。”他握住她的手,“从高二那个秋天开始,我就知道,这辈子只想和你在一起。”

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上来。她看着他深情的眼睛,轻轻点头:“好。”

周六,他们去了纽伯里街。在一家古董首饰店里,他看中一枚简约的铂金戒指。

“可能不是最贵的,”他小心翼翼地为她试戴,“但我觉得很适合你。”

戒指的大小刚刚好,素雅的设计在她指间闪闪发光。

“就这个吧。”她说,“我很喜欢。”

周日,离别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在机场,他们久久相拥。

“下次见面,就是在清华了。”他说,“我下个月就回去做毕业设计。”

“我等你。”她摸着手上的戒指,“这次,换我在清华等你。”

飞机起飞时,温静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城市,心里满是甜蜜与期待。这次波士顿之行,不仅让她看到了他生活的样子,更让他们的感情有了新的承诺。

回到清华时,北京的春天正好。玉兰花开满了校园,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沈薇琪在宿舍等她,看见她手上的戒指,惊呼出声:“你们订婚了?”

温静微笑着点头,把在波士顿拍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好友看。在帝国大厦顶楼的合影里,许行知正在亲吻她的脸颊,背后是璀璨的纽约夜景。

“真羡慕你们。”沈薇琪轻声说,“从校服到婚纱,从清华到麻省理工,你们真的做到了。”

那天晚上,温静在日记本上写下:

“在查尔斯河畔,他给了我一个永恒的承诺。而我知道,这仅仅是我们故事的新开始。”

窗外,清华园的月色正好。而她相信,在波士顿的夜空下,也有人在看着同样的月亮,想着同样的事。

这一次的离别,不再令人伤感。因为他们知道,重逢的那天,就是永远的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