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阮温被靳韵叶拉着去超市采购。母女俩拎着大包小包回来时,正好在单元门口碰到了陈俞柯和他妈妈,还有那可爱的小妹妹。
杨淮杏比昨天看起来更温和些,一眼就看见了她们。笑着跟靳韵叶打招呼:“靳姐,出去买东西了?”
“是啊,囤点货。这就是小家伙?真可爱。”靳韵叶弯腰摸了摸小女娃的脸袋。
阮温站在母亲身后,悄悄抬眼看向陈俞柯。
他今天穿了件简单的黑色卫衣,双手插在兜里,神色比昨天缓和了许多,但依旧带着点惯有的懒散。感受到她的视线,他眼皮一掀,目光精准地捕捉到她,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勾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小柯,去帮温温拎点东西。”杨淮杏自然地吩咐道。
陈俞柯“嗯”了一声,上前一步,很自然地接过了阮温手里最重的那个购物袋。他的手指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手背,带着微凉的体温。
“谢谢。”阮温小声说。
他没应声,只是拎着袋子,跟在两位妈妈后面往楼里走。
阮温跟在他身侧,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和他手里那个印着超市logo、显得有些突兀的购物袋,之前所有的不安和猜测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没有要走。
他还在。
这个认知让她的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上楼时,她甚至能听到自己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哼着歌。
走到501门口,陈俞柯把购物袋递还给阮温。
“周一别迟到。”他递袋子时,突然低声说了一句,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却让阮温耳根微微一热。
她点点头,看着他转身进了家门。
周末剩下的时间过得飞快。阮温甚至能静下心来做完了一整套物理卷子,遇到卡壳的题目时,她盯着草稿纸,忽然想起他塞给她的那支刻着公式的钢笔,想起他在网吧教她解题时的侧脸。
周一早上,阮温比平时起得更早了一些。她打开门时,对面不远处501的门也正好打开。
陈俞柯单肩背着书包走出来,额前的碎发还有些湿漉漉的,像是刚洗过脸。他看到站在门口的阮温,脚步一顿。
“早。”他先开口,声音带着晨起的微哑。
阮温抿唇笑了笑:“早。”
“一起走吧。”陈俞柯的声音从身前传来,一如既往地平静,却带着一丝阮温熟悉的温度。
阮温点点头:“好。”气氛突然一时有些窘迫,“你周末......”阮温斟酌着开口,又怕唐突,话到嘴边变成了,“做了什么?”
陈俞柯脚步微顿,侧头看她,“补觉。”顿了顿,又补充道,“看了几页书。”
“什么书?”
“物理竞赛题。”他言简意赅。
阮温眨了眨眼,没再追问。她知道陈俞柯向来话少,能主动说几句已经是难得。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默契地保持着半步的距离,却又奇妙地感到安心。
阮温踏上公交车,陈俞柯紧随其后。
车厢里人不多,他们默契地走向后排靠窗的位置。阮温刚坐下,陈俞柯就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透明文件袋递给她。
“谢谢。”她轻声说,指尖抚过那些墨迹未干的字迹。
“不用。”他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顺手而已。”
车子在第三个红绿灯停下时,他突然开口:“这个月我要去参加省里的集训。”
阮温一怔:“”要去多久?”
“一个月。”他转回头,目光落在她脸上,“期末考前回来。”
一个月。阮温捏着文件袋的手指微微收紧。这将是他们认识以来分开最久的一次。
放学时陈俞柯早早早七班门口等候,“走吧。”他接过她的书包,“带你去个地方。”
他们没直接回家,而是拐进了学校后门那条熟悉的小巷。那家他们常去的网吧还亮着灯,但陈俞柯径直走过,停在了一家新开的甜品店前。
“新品。”他指着橱窗里的草莓蛋糕,“尝尝?”
阮温有些惊讶。他向来不喜欢甜食。
店里很安静,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陈俞柯把蛋糕推到她面前,自己只要了杯冰水。
“你呢,美术集训真不去了?”他忽然开口。
阮温挖了一勺蛋糕,抬头看他。
阮温挖了一勺蛋糕,抬头看他。想起刷到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大门,轻飘一句:“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她不算是有天赋的人,能坚持到现在全靠热爱。
那如果连最后一丝热爱都被磨灭了呢?
男生看着她低眸,抬头认真眼神透澈:“沉舟侧畔千帆过。”
蛋糕很甜,草莓的清香在舌尖化开,阮温还在回味陈俞柯不久前的那句。内心一直混乱不堪。那股劲是何时消失的呢?
“每周日,”她轻声说,“我给你发题?”
他挑眉:“发题?”
“物理题。”她抿唇笑了笑,“不能让你白给我真题。”
陈俞柯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随你。”
走出甜品店时,晚风正好。阮温抱着还剩一半的蛋糕盒子,听见他说:“明天开始,早上不用等我。”
她愣了一下,后才想起集训的事。
“我提前去学校自习。”他解释道,“你按平时时间走就行。”
“好。”她点点头。
走到小区楼下,他停下脚步:“上去吧。”
阮温转身要走,又被他叫住。
“这个,”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给你。”
深蓝色的封面上印着星空的图案,和她那支笔莫名相配。
“记笔记用。”他语气随意,“别又东一张西一张的。”
阮温接过笔记本,抱在怀里。看着他转身回去的背影,她忽然开口:“陈俞柯。”
他回头。
“加油。”她轻声说。
他怔了一下,随即勾起嘴角:“知道了。”
那一整个月,阮温果然每周日都会给他发一道物理题。有时是竞赛真题,有时是她作业里遇到的难题。他回复得总是很及时,解题步骤写得比课堂上还详细。
期末考前三天,陈俞柯回来了。
那天早上,阮温照常出门,却在楼道里看见了熟悉的身影。他靠在墙边,似乎等了有一会儿。
“早。”他直起身,接过她的书包,“走吧。”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却又有什么不一样了。比如他偶尔会在她解出难题时,露出赞许的眼神;比如他会在她抱怨作业太多时,悄悄帮她分担一些;比如他会在放学路上,自然地接过她手里沉重的资料袋。
期末考结束那天,阮温在书包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挂件——是他们常去的那家甜品店的限定款,一个抱着草莓的小兔子。
【考得不错。奖励。】
暑假在蝉鸣声中悄然开始。
七月的第一个周一,阮温正在家里整理上学期的笔记,手机震动了一下。
耳东陈:【下楼】
她跑到窗边,看见陈俞柯推着自行车站在楼下树荫里。他穿了件简单的白色T恤,单脚撑地,抬头望向她的窗口。
阮温匆匆换了鞋跑下楼:“你怎么来了?”
”图书馆开了个暑期自习室。”他把手里的宣传单递给她,“要去吗?”
宣传单上印着“静学斋”三个字,地址在离他们家两站路的新华书店二楼。
“现在?”阮温看了眼自己身上的家居服。
”十分钟。”他看了眼手表,“我等你。”
最后阮温只用了八分钟就收拾好书包下了楼。陈俞柯把自行车停在小区车棚,两人一起走向公交站。
“怎么突然想去自习室?”阮温问。
“家里太吵。”他言简意赅,“我妈天天念叨竞赛成绩。”
静学斋比想象中要安静得多。冷气开得很足,书架隔出一个个独立的学习区。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光影。
陈俞柯从书包里拿出厚厚的竞赛教材,阮温也摊开暑假作业。除了翻书和写字的声音,整个空间安静得能听见空调运作的嗡鸣。
做了两小时题,阮温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抬头时发现陈俞柯正看着她,递过来一张纸条:
【休息十分钟】
他们轻手轻脚地走出自习室,在书店一楼的咖啡区买了果汁。
“许果纯听了你的意见,打算走艺考。”陈俞柯突然说。
阮温握紧玻璃杯,声音没什么变化:“嗯,挺好。”
身旁人见她后又沉默不语的样子,再次出声:跟着自己的优势选。”他喝了口果汁,“别被其他事影响。”
她抬头看他,他正望着窗外车流,侧脸在夏日的光影里显得格外清晰。
回到自习室时,阮温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艺考”两个字,又轻轻划掉。还有时间,她告诉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几乎每天都去静学斋。有时梁恒和许果纯也会来,但总是坐不住,没一会儿就溜去隔壁商场逛街。
“你俩也太用功了吧?”许果纯每次回来都要抱怨,“暑假诶!”
陈俞柯头也不抬对着旁边的梁恒来一句:“嫌吵可以别来。”
梁恒:“?我?可以……”
八月初,竞赛成绩出来了。陈俞柯拿到省一等奖,获得了A学院的保送资格。
消息传开的那个下午,他依然准时出现在自习室。阮温注意到他今天格外安静,连翻书的动作都轻了许多。
“恭喜。”她写了一张纸条推过去。
他看了一眼,在下面回了三个字:【还没定】
晚霞满天时,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蝉鸣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飘着栀子花的香气。
“你会接受保送吗?”阮温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陈俞柯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如果我说不会呢?”
夕阳给他的轮廓镀上金边,阮温能看见他眼中的认真。
“为什么?”
“因为...”他顿了顿,“有些约定还没完成。”
阮温想起期末考后他在甜品店说的话,心跳突然加快。
“可是...”
“没有可是。”他打断她,“我的人生,我自己决定。”
那天晚上,阮温收到他发来的消息:
【明天开始我要去参加集训队的暑期培训,到开学前】
她看着手机屏幕,心里五味杂陈。
【多久?】她问。
【三周】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每天下午四点,可以发消息】
阮温看着这条消息,忽然明白了什么。她点开那个宇航员项链的照片,发了过去:
【好,我等你】
发送成功的提示亮起时,窗外的月亮正圆。这个夏天还很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