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来了电话,来电人是曾在机场接过诺亚的亲戚叶龄。听说他肚子不舒服,那头叶龄发出讶异的声音:“怎么回事啊,小老弟?”她猜肯定是诺亚刚来这儿饭吃得不习惯,马上又说,“不过C市的肛肠科在全国都排得上号,不用担心。”
——这当中充满误解,可再一想“吃了过期食品坏肚子”听着更没面子,诺亚也就没纠正她。
叶龄叹气道:“唉,可惜。本来还想问你有没有时间看展览的……”
“展览?”
“是啊。之前看到博物馆有新展会,我在网上预约了时间,就这周六。可谁曾想工作上突然有事。”
“我记得你在学校工作啊。”
“别提了,行政上的事情,纯粹苦我们这些教师。……然后就想到,你不是刚来C市嘛。那博物馆在我们这里也算得上最有名的几个,离你现在住的地方也挺近。可既然你也身体不适,那就没办法了——”
“没有!其实休息一天下来我身体已经好多了,到明天肯定没问题。”
就如这热忱所展现出的一般,诺亚对她口中的博物馆充满兴致。来C市之前他做过旅游攻略,接下来打算去哪儿云云,那家博物馆也位列其中。
周六的行程就定下来。
无所事事的下午,空调开着躺在事务所沙发上。
过一会儿门外响起愈加接近的脚步声,还以为是即墨衍回来了,听上去却又不尽相同。然后是钥匙进锁的声音,金属与金属产生出了清脆的碰撞声。而后,门那头现出一个背光的人影来,个子高高瘦瘦的,头发蓬松,正是事务所的第三人季开明。
诺亚弹射式地坐起来(或许是身体本能性地回想起了小时候被家长抓到偷懒的日子)。
“有什么事?”
“即墨衍没空,让我帮忙处理下论坛上的消息。”说着走向角落的办公桌。电脑打开,眼睛马上聚焦到屏幕上。诺亚也凑过去。浏览器上显示的正是他熟悉的“C市帮帮忙”论坛,他有几天没看过了。
“……好多!”
令他惊叹的是显示在右上角的论坛每日发帖数。过去这个数字通常在三百左右,如今却暴涨到了接近一千——“不会是被垃圾广告刷屏了吧?”
季开明随口回答:“不会的。这么小众的论坛,我都想不到会来这里投广告。”他一边说,一边动作娴熟地操作着:将目前登陆的即墨衍的账号退出,切换为自己的账号。昵称为“季风之夏”——着实是富有年代感的网名。头像则是一只老虎的矢量图。
不应该啊……诺亚在背后悄悄看了眼开明,只见他上身是修身的黑色时髦衣装,脑袋后面还留了一束长发,三股辫子在下面合系成一束——形成奇妙又雅致的发型。……他怎么会用这么土的昵称和头像?匪夷所思。
季开明点进论坛的帖子列表。这下看清楚了,还真和广告没关系,帖子数是被用户发帖扎扎实实撑起来的。换言之,城里近期怪事发生得格外频繁。
诺亚思忖着:“难道说,和之前落入地下的那东西有关……”
“原因是多重的,但归根结底可以归因于那次事件,直接间接方面的因素都有。”
用鼠标点点点。不同的是:季开明并没有回复各个帖子楼主的问题,而是将其中一部分帖子的地址原封不动转发到了别的群聊中。一个接一个。
“……这是在做什么?”
“很明了吧:把问题交给端公去处理。”——再看群聊的名字:C市异人通知群。
“我记得以前即墨衍还会用那个叫‘Objective Human’的账号回复疑问……”诺亚试探性地说。话里的意思是针对季开明:你不这样做吗?
“嗯。他那手段按理说是不行的,正常就该交给端公去做。……往好听了说就是热心,但这样不对。”
“这话是什么意思?”
——诺亚发出疑问,而这回季开明没有回答,继续重复将帖子地址粘贴到群聊里的步骤。期间诺亚就站在他身后一动不动。
诺亚单纯是在思考一件事:季开明和即墨衍,两人关系似乎不是上下级,更像朋友或合作者。再听开明刚刚说话的语气,他对衍似乎也有微词……脑子转得正起劲呢,“喀哒”的按键声却忽然消失了。是开明停下了敲鼠标的手。随后立马转过头直勾勾盯着诺亚,眼神好似某种猫科动物似的又怒气冲冲,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做、做什么啊?”
“有人一直在背后,我怎么好安下心做事!……况且即墨衍应该给你交代了事做吧,你的发生器呢?”
“这个……”这事要说起来就有点尴尬:这两天他确实怠慢了练习,“我试着练了下,但确实是不得要领……”
“那接着去练!任谁都是从什么也不会做起的。何况井下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别在准备工作上打马虎眼。”
说得一点也没错。事实是,上次下井后他的确差点栽了跟头,地下那奇妙的环境与从天而降的虎爪……
诺亚去了客厅,掏出打火机形状的发生器来又试了试。可失败与日期天候没有关系,该来还是来。思绪稍微一动,从火里深处的生出的剑立马就变得歪歪扭扭的。
“你这样不行,想要顺利制作出概念武器必须得有足够的想象力与专注力。这两年许多异人一开始尝试用发生器都会遇到障碍,归根结底就是专注力不足。”
说道理是谁都清楚的!实际上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再试几次无果后,诺亚只得求助季开明:“真的抓不住窍门。季先生,不然你过来做下示范呢?”
“别带‘先生’啊,叫我开明或季开明都好。先生先生的听起来太拘谨了。”他继续操作电脑,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然后要说做示范——我是做不到。因为我没法用发生器。我靠的是特别得多的手段。”
紧接着,像料到诺亚马上就会追问这个所谓手段,季开明赶在他的话出口之前截断道:“不过关于这手段是什么——解释起来太复杂,对你也起不了什么帮助。……你还是先练好手头的东西吧,你的情况要做到不容易。累了就先休息明天再继续。”
——于是乎,想象,想象,想象。整个下午的时间都花在想象的练习上。相比于那能轻松看破乾坤的眼力,诺亚的想象力则普普通通。
他也问即墨衍去做什么了,什么时候回来,回答是“去禀报C市的变化了”。
综合之前衍调动一众端公修建电梯、及这次向上级禀报事情进展的行为……诺亚猜测衍应当在异人中有个类似小领导的身份。
……这么说来,季开明的身份或许是某个平行部门的人。平时没有多少利益冲突,所以关系不至于僵硬。这也解释了季开明刚才说的话:领导嘛,有些事情就该放任手下的(端公)去做,没必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逻辑上说得通!
——上述猜测都生发于诺亚的脑海中。没想着向季开明求证,因为此人看起来有点严肃,之前又听说他在公安部上班……应该不太好说话。不过,诺亚猜想自己的推测应当十分接近事实。
他在这方面的想象力至少异于常人。
最后还得回归到手头的练习上。也不知道是上回井下的经历确实令人担忧,迫切地想要个防身手段,还是说被开明的话给刺激到了(说什么“你的情况要做到不容易”,用词莫名瞧不起人的意思真听不下去)——总而言之,诺亚决心今天至少成功一次才行。
正所谓天道酬勤,几小时后终于迎来了难以想象地顺利的一次。点燃火焰,增大火势,将手探入其中……
他抓住了一样看不见而十分坚硬的东西,不可思议地。那东西的质感和之前无数次尝试都不一样。而要说诀窍,就是不一上来直接想象刀剑,而最好从“斩断”的行为自然而然联想过来。
概念武器,外形只是容器,核心是封装在其中的概念。在工房时方漫不也说过吗?只要往其中封入概念,树枝也可用作削铁如泥的剑刃,纸张亦能成为坚不可摧的盾牌。
摇曳的火舌里,一柄长剑从中析出。它单纯是火焰的聚集态,剑身透过另一侧的景象。那形状令诺亚非常熟悉。
小时候,诺亚曾跟家长一道,一家人开着车前往洛特省的罗卡马杜尔小镇。那里的崖壁上插着一把锈蚀的铁剑,传说它的持有者是查理曼大帝手下的圣骑士罗兰,龙塞斯瓦耶斯隘口战役结束时,他为了不让这把剑落入敌人手中,将其掷出,最终落在这个镇上。随着年岁增长,诺亚逐渐得知当时看到的那把剑也是复制品。最近有关它的新闻,是2024年奥运会前夕,有人将这柄插在悬崖的锈剑悄然盗走——言而总之,这把剑便是在诺亚看来剑应有的样子。
圣剑杜兰达尔(Durandal)。
诺亚喜不自禁,刚要惊叫出声——结果可能是兴奋过头,一阵眩晕冲上脑门。
随后当场昏厥过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