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这可奇了,我不信,他比宝玉还好?”

紫鹃偏头,眼里满是不解。

她口中的宝玉,指的是贾府二房的公子,小名宝玉,自小养在贾母膝下,和黛玉伴着一处长大。

这宝玉相貌既佳,待姊妹们又好,且不论贵贱,在女孩儿面前是极温柔体贴的。

紫鹃是贾府的家奴,见惯了骄童侈婢的公子哥儿,只当宝玉便是难得的了。

黛玉道:“这有什么可比的,他和宝玉,不是一路人。”

一语未了,就见鸳鸯打帘子进来,笑问黛玉好。

“姑娘念书呢?”

紫鹃忙迎上前去,笑道:“怎么是你来了,敢是老太太有什么吩咐?”

黛玉也忙让鸳鸯坐。

贾府的规矩,长辈身边的猫儿狗儿也是尊贵的,晚辈得敬着。

鸳鸯是贾母的大丫头,自然更不能以寻常下人对待。

这是对贾母的尊敬,也是一种教养的表示。

鸳鸯道:“我就不坐了,老太太那里也一堆事呢。这回过来,一是传唤紫鹃,老太太有话嘱咐她;二是告诉姑娘一声,过几日是姑娘的生日,宫里特许姑娘在家过了生日再进去。”

黛玉知道,宫里哪里会知道她的生日是什么辰光,左不过是老太太去求的旨。

她心里本来还没什么,一想到外祖母待她的心,心里倒酸痛起来。

“我和紫鹃一块儿去。”

到了前头,却见已来了许多人,上首坐的是贾母和薛家姨妈,下首是两位舅妈和三位表姐妹,两位嫂子站在贾母身边。

又有一少女偎着薛姨妈,一见她便咬着嘴唇笑。

见黛玉来了,薛姨妈笑道:“我的姑娘!如今你是贵人了。”

这位薛姨妈是她二舅母的亲妹子,也是贾府的老亲。

贾母忙截口道:“姨妈快别取笑她小孩子,仔细折了她的福。”

薛姨妈不赞同道:“老太太还是这么小心,十拿九稳的事儿,还怕什么!”拍拍身边少女,“还不与林姑娘道个喜?”

这是她的亲生女儿,名唤宝钗。

在贾府未出阁的小姐堆里,她的年纪算是最大的。

宝钗听了她妈的话,便起来拉了黛玉的手,笑对众人道:“你们府上出了一个皇妃不算,眼看又要出一位王妃了,该请我们吃酒才是。”

“宝姐姐好不晓事!”黛玉嘴巴也是不饶人的,“我们还想吃你的酒呢,你倒惦记起我们来了!”

暗指宝钗将来定亲,请亲友的喜酒。

众人一听就明白,都望着这对小姊妹笑。

宝钗红了脸,回身扑进母亲怀里,“妈,你看她!”

薛姨妈也笑,扶着女儿的肩,“我叫你去道喜,又没叫你去取笑人家。这下好了,叫人家臊了吧?”

转头问贾母:“怎么不见宝玉那孩子?”

贾母和宝玉之母王夫人都不知,正要叫宝玉的丫头来问,熙凤突然道:“不用问,我想起来了,是老爷叫了他去了。”

说起宝玉和其父贾政,也是一对父子冤家。

宝玉聪明尽有,只是不爱读书,为了这个,不知挨了贾政多少打。

贾政一心盼着儿子举业上进,一见宝玉顽劣的样子,恨得牙根儿都痒痒。

偏生每次下定决心,要毒打宝玉一顿,叫他知道惧怕,都被护犊子的贾母拦着,总是不能得逞。

宝玉靠着祖母的庇护,每每能逢凶化吉,逃过老爹的毒手。

贾母一听宝玉是被贾政叫去了,便急了,忙道:“老爷叫了宝玉去,怎么没人来告诉我?叫去多久了?”

熙凤笑道:“老祖宗宽心,并没什么事。昨儿娘娘传旨,叫宝玉并姑娘们搬进园子里去住着,老爷这会子叫了宝玉去,不过是嘱咐两句。”

贾母道:“这还罢了。”还不放心,立即命人去传宝玉。

薛姨妈笑向熙凤道:“我们宝丫头也和我说呢,都是托娘娘的福,才能住上这么好的花园子。”

熙凤忙拍手道:“罢了,姨妈只瞧这花园子好,没看见修这园子的时候,银子花得跟淌水似的!”

她是当家的奶奶,最知道为了挣这份面子,赔了多少钱出去。

当真是为了面子不顾里子。

正说着,宝玉不用人叫,自己回来了。

这男孩子生得唇红齿白,面上未语先笑,极讨人喜欢。

贾母招手,把他叫到身前,问道:“你老爷叫你去,说什么了?”

宝玉道:“没说什么,不过是叫我进了园子用功读书,不要荒废功课罢了。”

贾母见他没被唬着,才放了心,笑道:“和你姊妹们玩去吧。”

宝玉往日最爱和黛玉凑在一处的,这回听了贾母的话,却磨蹭到了堂姐迎春旁边坐下。

惹得迎春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姐姐妹妹们说什么呢,这样热闹,我隔着帘子都听见了。”宝玉搓搓脸,勉强提起嘴角。

他一边是堂姐迎春,另一边是亲妹子探春,探春爽快道:“我们正说搬进园子的事呢!”

宝钗道:“宝兄弟,你想住哪里?”

“我住怡红院,”宝玉说着,忍不住瞥黛玉一眼,“原想着叫林妹妹住潇湘馆,谁知……”

见林黛玉安静地坐在那里听众人说话,不言不语的,大有柔静之意,一句话哽住,竟说不下去了。

“宝玉这话倒是提醒我了,”贾母对熙凤道,“明儿是你林妹妹的生日,给你妹妹做生日的事,就交给你了。”

熙凤道:“老祖宗放心,我一定办得热热闹闹的。”

贾母笑着点头,又对薛姨妈道:“等到了日子,请姨妈赏脸,过来吃杯酒。”

薛姨妈也不推辞,笑道:“又偏了老太太的戏酒了。”

贾母高兴起来,亲口嘱咐熙凤:“多请些人来,借着这个由头,咱们乐一乐,东府的珍儿媳妇也别忘了。”

熙凤笑应道:“老祖宗放心,珍大嫂子那边,我亲自过府去请。”

贾政之妻王夫人笑道:“老太太高兴,多摆几桌也不妨事。只是我想着,是不是再给大姑娘置办些衣裳首饰,瞧着光鲜些。”

黛玉忙站起来推辞。

“为了我的事,已经闹了一个人仰马翻,再要折腾什么首饰,什么衣裳,外甥女简直无地自容了。”

王夫人温和地说:“大姑娘快别说这话,你是没见你母亲在家时,何等尊贵。如今你们姊妹这个景象,实在委屈了。”

贾母先还听着,这时便开口道:“按例,也是该做两套新衣裳了。如今得了几套了?”

后一句问的是熙凤。

熙凤腹内早打了一个稿子,见贾母问起,立即答道:“才做得两套,还有两套在赶工。”

“催一催。”

·

黛玉生在花朝节,这一日,贾母在园子里设宴,遍请亲友来吃酒看戏。

这园子便是贾妃的省亲别院,贾妃亲题名为“大观园”。

为了预备贾妃省亲,贾府特特的下江南采买了一班小戏子,省亲过后,那戏台子还没撤呢。

虽是小孩子的生日,看贾母的意思是大办,熙凤也额外预备了东西,除了叫自家的小戏子伺候外,还从外头请了两个名班。

一回身,见黛玉来了,做了艳妆,格外与平日不同,不禁笑道:“你这一打扮,倒把我们都压倒了。”

便把黛玉往贾母那边领,口中直道:“老祖宗瞧瞧,这模样,俨然一个小洛神。”

宝玉听了,不由道:“凤姐姐,你也知道洛神?”

熙凤不仅是他的堂嫂,还是他的舅家表姐,熙凤未出阁时便常来贾府,宝玉和她极熟的,这一声“凤姐姐”便没有改口。

“我怎么不知道,我便是不识字,还没见过几幅画么!”

熙凤嫌他大惊小怪。

探春拉拉宝玉的袖子,笑问:“二哥哥,你常在外行走,可有见过供奉洛神的庙么?”

宝玉道:“谁拜那些野庙,这洛神的名号,原不过从曹子建胡诌上来,传得久了,就有愚夫愚妇信以为真,混盖起庙来,哪里是什么正经的神呢。”

探春不过是随口一问,并不真关心什么庙宇,又问他送了黛玉什么生辰贺礼。

宝玉便说,送了两件文玩,虽说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却是他淘了好久淘来的,很有意趣。

探春又说假山下的花开得好,哄着宝玉去折来插瓶。

待开宴时,又有宫里郑妃赐下生辰礼,纱罗两匹,长命百岁荷包两个,精巧花灯两只,一盒子绫绢做的花串。

黛玉见那花串做得真假难辨,鲜妍可爱,便分与众姊妹戴上。

探春戴了杏花,宝钗戴了桃花,迎春戴了茉莉,惜春戴了海棠,凤姐戴了凤仙,黛玉自戴了一串兰花,宝玉抓了一串菊花,要给贾母戴。

贾母笑道:“你们小孩子去戴吧,小孩子戴着好看。”

知道黛玉坐在这里,身边都是年长的妇人,难免不自在,又命黛玉和姊妹们一处坐去,嘱咐道:“吃些东西就罢了,不要多吃酒。”

黛玉答应着,下了席,坐在宝钗和迎春中间。

惜春最小,还是一团孩子气,不时抬起手腕,看她手上那串海棠花手串,还和探春说:“往年怎么没人想到做这个呢?”

探春玩笑道:“你要这个也容易,求一求林姐姐,就什么都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