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曹操上书年轻的天子,请求在司空署中设立军师祭酒职。
说是请求,但曹操之愿,天子又怎敢不遂。
于是,曹操表郭嘉为第一任军师祭酒。
这是早在年前,曹操就想好的事情。当是时,曹操询问郭嘉,想在朝中担何要职。
郭嘉回答:“嘉只愿做主公的谋士。但谋士太穷了,嘉也不能不要官职。可是一般的官职要么无权、要么事多。嘉想要一个可以倚仗主公权势、又没有太多事情的官职。”
曹操虽嗔怪郭嘉想得美,但还是为他千挑万选,最后敲定一个全新的司空署下军师祭酒职。
郭嘉很满意,三言两语很是感谢了曹操一番。
曹操让他少废话,他如今既然为司空府做事,总得有自己的宅邸、仆从,也不好一直挤着荀彧一家。
曹操又问郭嘉,想要什么样的房舍。
郭嘉苦思冥想:“要宽敞但又不太大,要温馨但又不狭窄,要距离文若府上近,但也不至于出门就到,以及夜晚安静、白日繁华的宅邸。”
曹操恨不得以眼刀将郭嘉剐了。
最后无论郭嘉愿意与否,曹操将郭嘉安排在了荀彧隔壁的隔壁,一间中等规模的宅邸。
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姜袂起先是高兴,他们终于有自己的家。而后又难过,拉着唐袖的手,紧紧得不愿松开,喃喃:“袖袖,我不想和你分开。”
唐袖哭笑不得地安慰她:“反正也就在隔壁的隔壁,很近。白日里奉孝与文若都要上值,你我之间,无论是你来荀府,还是我去郭宅都可以。”
“你得把我现在住的这间房一直给我留着。同样,我也在自己的新家里给你准备一间房。”姜袂严肃认真地说着。
唐袖回答:“好,都好。”
姜袂仍忍不住感慨:“为什么会是隔壁的隔壁,就不能直接是在隔壁吗?这隔壁住着谁啊?”
唐袖想了想,摇头,表示自己不知晓。
荀彧一本正经地平常说着:“似是一间空邸。”
“啊?”姜袂刚开口,郭嘉匆匆地拉着她手,解释,“主公说了,隔壁的宅邸他另有别用,就将隔壁的隔壁,已经是距离文若家最近的宅邸赐给我们。”
“好了,阿袂,这距离已经很近了,总不能我们在院墙开个门就到文若家吧?文若与阿袖也要过他们自己的生活。”郭嘉苦口婆心。
姜袂勉强接受:“好吧。那我要把新宅邸修缮成我喜欢的样子。”
“好。你喜欢什么样就修缮成什么样。走走走,阿袂,我带你去看我们的新家。”郭嘉说着,牵起姜袂便是离开,回眸还不忘拍着胸脯安抚自己,顺便瞪了荀彧一眼。
荀彧表情轻松。
唐袖总觉得哪里不对,问荀彧道:“你和奉孝这是?”
荀彧欣然:“总没有一直让奉孝看热闹而旁人演的道理。”
您还有腹黑这一面呢?唐袖不可置信。
她近来越发觉得,或许在荀彧端方、拘礼的外在性格之下,也有一只顽皮、不拘的灵魂。
否则,他怎么会与郭嘉成为挚交?
郭嘉曾说,荀彧并不在意旁人的礼仪规矩是否周全。
两个月后。
郭嘉的新邸修缮完成,于家中设宴邀约亲朋。郭嘉无亲,说起朋友,除了荀彧,很多都是来许都以后结识的同僚。
因而这场宴飨更像是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团建。
荀彧和唐袖带着孩子们都去祝贺郭嘉和姜袂新迁。荀彧备了俩人的贺礼,唐袖又单备了一份送给姜袂,俣俣和窈窈也都有各自的礼物送给郭奕。
俩家更显密不可分。
旁人前来道贺的时候,无不望见郭嘉的身旁是荀彧,郭夫人的身旁是唐袖。
当然也有人觉得十分方便,正好一道把主公麾下两位最受倚重的谋臣都拜见了。
唐袖和姜袂则不太喜欢这种场面。
她们并非善于交际的人,偏偏不论是谁,在拜见荀彧和郭嘉之后,都得向她们施礼、问候一番。
俩人只能互相为依傍,挂着微笑,拘谨地同旁人拱手回礼。
曹仁将军来的时候,迈着阔阔的步子,遥遥便声若洪钟地调笑:“奉孝,你这新家好,鲜花、绿树、小桥、流水……看这风雅之态,不像是你的手笔,定是尊夫人的吧。若让你来,定能把这修缮得像个酒窖。”
郭嘉朗然,迎上曹仁,同样与他玩笑:“我看将军你是想喝酒了。既然如此,今夜在我府上不醉不归。你若是没喝尽兴,我就是把城中酒肆搬空都不在话下。”
曹仁仰天长笑:“这话可是你说的。”
话罢,曹仁注视到郭嘉身旁的荀彧。
荀彧同曹仁拱手,曹仁略一抱拳,更笑说:“文若,你这衣冠楚楚,若非我识得你们二人,否则还以为你才是今日的主家。毕竟奉孝他实在没个正形。”
郭嘉不满:“什么旁人,哪来的旁人?今日席上的可都是你我三人相熟的故友。况且,文若这端方的样子,就是去司空府,旁人也会以为他是司空府的主家。”
“主公可没文若这般正经。”曹仁纠正郭嘉。
郭嘉与曹仁相视而笑。
曹仁又注意到离荀彧和郭嘉不远的唐袖同姜袂,见二人明颜丽色,好奇询问:“你们还没同我介绍这两位佳人是谁?”
“尊夫人与尊夫人?”曹仁也不是愚钝的。
曹仁开玩笑:“你们若不说,我还以为是你们胞妹呢。”
郭嘉瞋曹仁,荀彧依旧保持从容的微笑。
郭嘉领曹仁到唐袖和姜袂面前。他先展手向姜袂,介绍道:“此乃拙荆,姜氏女。同我一般没什么特别家世,但和我一样可爱有趣。”
曹仁和姜袂见礼,不忘反驳郭嘉:“你还真是皮厚如墙。”
姜袂拘谨地同曹仁回礼,在郭嘉的引荐下,称呼:“见过曹仁将军。”
“至于这位,”郭嘉又展手指向唐袖,“拙荆的闺友。但另外的身份,还是让文若亲自介绍为好。”
曹仁想都不用想:“文若的夫人?”
荀彧十分得体地介绍唐袖道:“拙荆唐氏,乃……”
后面的话,荀彧还没说完,曹仁打断他,自己补充:“内侍唐衡的女儿?”
此话一出,唐袖的面色并不怎么好看。
她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些人不免又要拿她出身宦官之家说事。说她父亲残暴、无良,乃是奸贼。她也因此卑劣、不堪,根本配不上荀彧。
就在唐袖想要开口:“内侍怎么了?”
曹仁施礼,忍俊不禁:“说句玩笑话。唐夫人,你们唐氏与我们曹氏祖上也一样是同僚。”
郭嘉听着也笑。
荀彧无奈地摇了摇头。
唐袖不解:“这、这话从何说起?”
曹仁疏朗地解释:“唐夫人不知晓吗?我主曹操的祖父,也即我们曹氏的祖辈,乃常侍曹腾。好听点费亭侯,亦如令尊汝阳侯。可惜在别人眼中都是腌臜阉人。但出身不堪又如何,如今我主照样位居司空。”
“若真要按照出身,也不会有人比得过四世三公的袁绍。便是汉高祖之后,中山靖王之一脉,刘备刘玄德,也得倚仗我们主公求存。”曹仁笑容可掬地补充。
唐袖:“……”他不按套路出牌!
但唐袖还是挺高兴的。她难得遇到一个不以出身论成败的古代人。
唐袖附身对曹仁笑:“见过曹仁将军。”
曹仁摆了摆手,旋即迈步欲往更深的内堂。临走不忘提醒荀彧和郭嘉:“文若、奉孝,待晚宴上你我不醉不归。”
荀彧不答,郭嘉豪爽:“自然自然。”
暂别曹仁,又有一中年男子宽袍广袖,不徐不疾地走来。
那中年男子看上去四十来岁,两鬓已有几根华发。龙眉圆目,眸光清明。
上前先是与郭嘉和姜袂见礼:“奉孝、郭夫人。”
郭嘉好整以暇:“ 公达,你怎的就能认出我夫人?”
名唤“公达”的中年男子,笑道:“奉孝你与尊夫人战得最近,难道这位不是,旁边那位才是吗?瞧着年岁和亲疏也不像。”
郭嘉赞道:“公达好眼力。”
然后,这位好眼力的公达转眸向荀彧看了看。荀彧居然没有主动同他施礼。倒是他对荀彧先作了一揖,继而目光瞥向唐袖。
片刻后,公达突然朗唤:“侄儿荀攸见过叔父、叔母。”
几人之间霎时死寂。
好半晌,姜袂忍不住惊诧地出声:“叔父、叔母?袖袖,这位伯伯居然喊你叔母?他看着比你比文若都大,但是他说他叫荀攸。他也姓荀,可他的年岁,当你们的叔父还差不多。”
唐袖对姜袂小声:“这位荀攸是文若的族亲。不是一枝,正因不是一枝他阿爹很大生他的时候,文若都还没出生。但他阿爹要唤文若弟弟。”
“荀文若这辈分还挺高。”姜袂感慨。
荀彧随之微蹙眉头:“公达,你往常可没这么长悌有序。”
荀攸对荀彧又是一拱手,答非所问:“叔父、叔母,我先进去了。”
话罢,完全不再管顾荀彧。
郭嘉在荀彧耳边小声:“我看出来了,公达他是故意的,想让你在他叔母面前出丑。”
荀彧侧眸,同样拧眉看向郭嘉。
郭嘉笑意盎然:“我与公达乃是同僚、朋友。想来他唤你叔父,我也当好好招待我们荀叔父。你说是吧,阿袖叔母?”
唐袖瞪向郭嘉,见郭嘉无有所惧,径直望姜袂道:“姜袂,我觉得你应当同奉孝和离。”
“叔母,嘉错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叔母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