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休沐那日,赵孟舟一大早便收拾好,待到辰时一刻便迫不及待去往沈府,。
到沈府时,沈兆轩正与夫人用朝食,听闻他还没用朝食,便如以往那般让他一同用餐,赵孟舟见夫子和师母对他的态度一如既往,想起自己三年前的不告而别,心中一酸,便向沈兆轩夫妇行了个大礼,老实告罪。
沈兆轩当年受老夫人托付,对宁郡王府的情形一清二楚,所以虽然生气,但也知道这孩子当时实在是苦闷,亦无路可走。如今见这个弟子诚恳认错,心中已经原谅。便不再提过去之事,亲自扶起他,只问他现在喜欢吃什么,让厨房再去准备。
三人用过朝食后,沈家夫妇和赵孟舟一同到沈兆轩的书房。
沈夫人自小随父亲经商,天南海北去过不少地方,见识不浅。因缘救了沈兆轩结成夫妻,三十年来夫妻恩爱,夫妻两人教女均是在书房,赵孟舟八岁入沈家族学,读书七年,常来往书房,故沈家夫妇习惯性将人带到书房。
下人上茶后留三人说话,沈兆轩含笑听夫人与赵孟舟说完四处游历见闻后,才抚须开口问赵孟舟之后打算。
“昨日官家召我,也问我了这话,我这几年也不是白长年纪,心中已有从武的想法,但我的情况怕是不成,所以没开口与官家说。”赵孟舟正色道。
沈兆轩闻言了然,点点头,“你正值英姿勃发的年纪,又在西北游历数月,有从武的想法很正常,只是本朝本就重文轻武,你又是宗室子弟,更是难上加难。你父亲管着皇室内库,你以后的路不外乎如此了。”说完便是一声叹息,这个学生实在是聪明又有悟性,又加上游历遍及州府,若是能为官做宰,定是造福一方的人物,可惜的就是宗室子弟身份。
原来本朝宗室子弟,向来就是个吉祥物,文学上的造诣越高越能得官家青眼,至于出仕倒也不禁止,只是出仕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或者跟皇室有关的去处,这种去处对普通宗室子弟来说很不错,但对赵孟舟而言,着实不是什么好去处。
三人都明白其中道理,一时有些沉默。
忽然,沈夫人笑道,“话虽如此,但我倒是觉得有个去处很是适合肃羽,只是这个去处不大好听,以老夫人对肃羽的爱护,怕是不成的。”
赵孟舟闻言心中一动,沈兆轩也反应过来。
自开国以来的太祖表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此后数位官均表达了一样的观念,但这也只是表面,私底下皇帝的触手遍及全国,从前的武德司到现在皇城司。对于这些触手,百官明面上敬畏,但心里都很鄙夷,士大夫的风骨作祟,不屑与帝王的鹰犬相交。但沈兆轩本就是寒门出门,为官务实,以他对沈兆轩的了解,皇城司的确是他最好的去处了。
原来,皇城司原身是是守卫皇城的禁卫亲兵的武德司,太宗继位后改为皇城司,内设有亲从官、皇城卒,平日里主要密报国内异常动态,防止和镇压不轨活动,查办民俗异事及谤议朝政者,侦察官吏的不法行为等等。说白了,皇城司能做的事情上到敌国情报,下到街头巷尾闹事,都能上报官家,就上不就下,再结合赵孟舟的身份,皇城司当真是个最好不过的去处。只是当今士大夫流行风骨,对此等帝王鹰犬行为,最是不屑,以宁郡王府老夫人的角度来看,唯一的孙子出仕后要被众人唾弃,自然是不好。
沈兆轩见弟子有所动,便道,“你应该是已经有些想法吧?”
“其实昨日官家已经问我,只是我当日顾及祖母,官家也明白,所以只是让我考虑,并未指令。”赵孟舟坦言。
“作为老师我也算了解你,你既然已有想法,我便支持你去做。只是你要明白,皇城司就是官家的耳目,名声是否好听不重要,官场上其他人的看法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底线,因为你看到的听到的便是官家看到的听到的,切不可因个人好恶而影响官家判断!”
赵孟舟闻言一肃,“谢老师教导,弟子铭记!”
赵孟舟其实心中已有打算,从小的家庭环境让多了一些共情能力,又在游历中见过民生多艰,自然是想做一些事情才能让他心中安定。如今见老师肯定,心中更是拿定主意,便打算先说服祖母后再面见官家。
赵孟舟在沈府与师父师母相谈半日,午餐也在沈府用了,沈家餐桌本没有用餐时不说话的规矩,但三人上午说太多,餐桌一时有些安静。
赵孟舟见师父师母神色平和,便说了回城那日遇见沈德音的事情,说完小心翼翼问道,“我也是回家后才知晓师姐她与陆大哥和离了,当时还问了陆大哥为何不在,不知道师姐会不会生气?”
沈兆轩摆摆手,“昭昭不是小气的孩子,不会的。”
“师姐可是在陆家受苦了?”
“岂止是受苦,这孩子报喜不报忧,什么都不跟我和她娘说,若不是这次调任回京,不知道还要受他陆家怎样的磋磨呢?”
“陆文勤竟然是这样的人,也太对不起夫子您的教导和帮助了!”赵孟舟愤然,不喊陆大哥而是直呼其名。
“他?指望他昭昭怕是一辈子都不好过!”沈兆轩提起陆文勤就生气,气陆文勤不识好歹不好好对他闺女,也气自己看走了眼让闺女受苦,“我跟你说,……”
沈夫人慢悠悠喝着汤,看对面听到陆家磋磨女儿而生气的年轻人,若有所思的眯起眼睛。
赵孟舟在沈家直到申时三刻才回府,沈夫人在他走后看了看宁郡王府送来的礼,虽然都是些名贵的补品和一些精致的金银首饰,她见得多了也不稀奇,不过其中一匣书倒是引起了她的注意,礼单上写了是送给女儿的,她一时有些好奇,打开来看,竟然是赵孟舟游历期间写的风景人物见闻,仔细翻阅了几页,颇有乐趣,想到女儿的性子,沈夫人点头,这个礼物送的很是不错,女儿肯定喜欢。只是转念又午餐期间赵孟舟的表现,她心里有些怀疑,但又觉得不可能,便止住了想法,只跟身边大丫鬟说明日差人把一匣子书送去别院。
在别院的沈德音倒不像上次到处溜达,除了每日早晚散步,基本都在别院不出门,一是因为天嫌日头太晒,二是刚来别院救下的母女三人。
那是刚到别院那天,收拾好又吃了午饭已是傍晚,她带着夏秋两个丫头并四个婆子去溪边散步消食。
别院靠山又临水,比城里凉快许多,一时没注意走的有些远。见天色渐暗正准备回去,却听到扑通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落水,天色渐暗,这里的佃户早就都回家了,所以她以为是山里的动物无意落水,但是还是转头看了一眼,这时却听身边的婆子惊呼,“有人投水了!”
她凝神一看,便立刻去救人,好在近日没有下雨,溪水不深,流速也并不快,但众人都不会泅水,但沈德音迅速脱下自己还有丫鬟婆子的褙子,每个褙子撕成两半,再打成死结系在一起,便成了一条粗绳。
两个婆子连忙把绳子扔进水里,可水里的人并不并不伸手,连溺水的挣扎也没有。
见状,一个婆子自告奋勇,把绳子一头系在腰上,一头让众人拉住,小心翼翼探进溪中,终于将水底那人拉了上来,又如法炮制把不远处另一个小一些还在挣扎的人也拉了上来。
众人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女人和两个女孩,沈德音想起书中说的救人办法,镇定指挥婆子救人,女人很快醒来了,身量大一点的女孩也醒了,但小一点的那个女孩,不但没醒还浑身滚烫,看样子是起了高热。天越来越暗,沈德音立刻让众人带着三人回到别院,别院的管事娘子倒是懂得如何救溺水之人,一番折腾下,小的那个女孩吐出来些水,也有了意识,大概是高热难受,猫一样哼唧了两声就又没了动静。
天已黑了下来,别院并没有大夫,附近的大夫在十几里外的镇上,沈德音见小女孩是高热,便让之秋捡两粒她平时吃的药丸子,用温水化开灌了下去。
她平日怕苦,所以吃药都是让大夫搓成药丸子,她也不知小女孩除了高热是否还有别的病痛,但眼下没办法,好在这药丸子也是治伤寒、高热的。
大概是一下子吃了两粒,个把时辰后,小女孩身上的温度便慢慢降下来了,沈德音才放下心来,又让婆子给灌些米汤,并嘱咐别院管事,明日一早便去请大夫上门。想起旁边房间的一大一小,便让之秋也一人送去一粒。
而那个女人自被救过来便死气沉沉,醒来的女孩也是虚弱的说不出话来,一到别院便有婆子带她们换去湿衣服,之秋见两人瘦骨嶙峋又瑟缩地坐在一起,心中不忍,让她们喝了些温水后又让厨房上了两碗菜粥。
小女孩胆怯的看着粥并不敢动,之秋让婆子端着粥喂小女孩,自己端着一碗粥走到女人跟前,温声道,“娘子吃些吧,我虽不知你遇到什么事投水,但已被我们小姐救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天塌下来也要先吃饱肚子。”
女人佝偻的着背,低头看着地面,并不说话。之秋又道,“这两个孩子是你女儿吧,她们年纪这样小,你怎么忍心的?”
女人身子一颤,之秋又道,“小丫头已经救了过来,只是发着高热又落水,虽吃了药,但也要等明日大夫上门才能知道到底如何呢,只能希望你女儿命大最终能挺过来。”
女人听到这话身子抖的更厉害,泪水止不住的流,接过之秋手中的碗,和着眼泪吃完了粥。
这一通折腾沈德音后背早已汗湿,知晓隔壁两人没有发起高热,正在吃东西,她一向对之秋放心,便先回房洗个澡。
12月31日之前写完是不可能的,拖延真的要命啊,给自己宽限一点吧,春节前写完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