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佯攻(小修)

潘良连忙阻止道:“使君不可!现在大敌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先想想如何守城才是,至于他,还是先行关押起来,日后审问才好。”

主簿倪桓也连忙上前悄声道:“使君,他乃马维妻弟,定知道些什么,现在把他杀了,岂不是便宜了他?”

黄农看着束忠,冷哼一声,“马维那厮夜中带兵潜逃,抛下我几十万青州百姓,真是罪不容诛!”

“来人,把他给我押下去!”

待束忠被拉下去后,黄农才拉着潘良向城头望去,城下旗帜黑压压一片在风中摇曳,鼓声与号角声一同在天地间回响。众人脚下的城墙震颤着,连带着众人的心脏一起。

“报!使君,城东和城西也有敌袭!”

黄农焦急道:“子善,文林,你们看这如何是好?”

潘良看向小兵,沉声道:“你可清楚对方有多少人马?”

小兵道:“斥候来报,西边一千,东边两千。”

潘良沉声道:“使君,我愿率兵五百去城东作战,誓死击退匈奴!”

黄农叹了口气,没有说话,看向了一旁的倪桓。

倪桓向小兵问道:“城东,城西部队可带有云梯,冲车等物?”

小兵想了想道:“只有城东方向有。”

倪桓沉思了一会儿,又细细向下看去,很快沉声道:“看来,城东才是匈奴的主力。”

黄农疑惑看向他,潘良恍然大悟,“可是因为云梯在城东?”

倪桓点头道:“使君,子善不必惊慌,你们细看。城下多旌旗少实兵,不过两千人数,无云梯,冲车之物,现在又兵分多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进攻,兵力分散,恐怕除了城东方向,其他并非实战,而是佯攻。必定是他们得知了城中消息特来打探的。”

黄农和潘良向下细看,果然如倪桓所说,城下士兵多为轻装,并无攻城的重型器械,众士兵身影隐藏在高大的旗帜下,轻易看不出数量,细细望去才能看出每人手上都举着数十面旌旗。

黄农瞬间面露喜色,“果真如文林所言,此为佯攻,那我们接下来应当如何呢?”

倪桓沉声道:“既为佯攻,大多夜间虚张声势,白日便退却了。古人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天色未明,能为他者所用,未尝不能为我们所用。”

“望使君速速安排人在各城墙处设草人披甲执弩,佯装士兵,吸引对方箭矢;其次集中兵力于城东处,设人击鼓大喊,集中势气,佯装兵力充足之势。待到天明,攻城失败,其自会退去,青城无恙也。”

黄农听罢连道:“好好好!来人,就按倪主簿所说,快快去做!”

黄农之子黄清抚掌赞叹道:“主簿大才!如果没有主簿我等可要怎么办啊!”

倪桓看向潘良拱手道:“使君守在这里就好,我与子善一齐前往城东守城!”

潘良拱手道:“使君,主簿放心,我定会守住城东!”

一行人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后面有一道笑声,“哈哈哈。”

众人望去,这才发现是一名穿着粗布麻衣着男子打扮的清俊公子。

“大胆贱民!兵已临城下,我等商讨大事,你在笑什么?”黄清看到她的打扮,冷哼一声怒斥道。

“草民在笑,孤城无援,诸公能守几时?”

黄清大怒:“贱民!安敢诅咒我们,来人!拉下去斩了!”

潘良连忙拦阻斥道:“此处没有你等说话的资格,赶紧退后,我等不会责罚于你!”

“此乃何人?”黄农皱眉问道。

潘良惊了一瞬,连忙解释道:“使君,方才追击束忠等人之时,他们多有帮助。我见几人英勇,特邀来退军的。”

秦兆玉嗤笑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尔等却困于身份地位当中,此失人和也,哼哼,我看青城危矣!””说罢她便笑着摇摇头要离开。

“慢!”倪桓出声道,他缓缓上前,温声道:“公子饱读诗书,敢问师传何人?”

“闾里鄙人,未窥经籍。在下不过一普通客商,途经此地而已。”

黄清已然不耐,“主簿,不过一粗鲁贱民,何必与她多言!”

倪桓安慰住众人,然后问道:“听公子此话,似乎是有别的看法,我等愿闻其详。”

上钩了,秦兆玉唇角一勾,转身看着他,笑道:“先生方才所说皆十分有理,草民也十分佩服,不过唯有一事,恐怕先生忘了。敢问先生,城中粮草可供守几日?”

倪桓沉思道:“三月足以。”

秦兆玉摇摇头,看向潘良,“将军,你说城中粮草可供守几日?”

潘良这才想起,“不好!文林,城中大半粮草武器已被马维那厮一同带走,并未追回!恐怕现在最多只足一月的了!”

众人一惊,“什么?!”倪桓的心提了起来,方才顾着守城,消息延后,他竟然忘了此事!

秦兆玉点头道:“夫守城者,上策伐谋,中策固守,下策死拒。今有谋无备,困守危城,譬如瓮中待烹,岂有生机耶?”

倪桓现在才算真正正视她,他点头道,“公子说得极是,可有妙计?”

果然,秦兆玉笑道:“不算妙计,只是将计就计,消耗匈奴的兵力。”

众人面面相觑。待秦兆玉讲完后,黄农还有些犹豫,他看向倪桓道:“文林以为如何?”

倪桓点头道:“使君,如今敌强我弱,困守不能长久,以退为进,我以为可以一试!”

黄农点点头,道:“好!那就按照这个来!”

黄清阻拦道:“父亲,她不过一粗鄙布衣,谈何懂得什么计策?纸上谈兵罢了,这是否有些过于冒险?”

倪桓沉声道:“公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黄农看着黄清道:“住口!就按文林所言,开始吧!”

“诺。”众人远去,黄清看着那道青色身影,冷哼一声便离开了。按照此人所说,一旦有误,恐怕青城就守不住了,他还是尽早准备退策为好。

行了不久,不远处道路两旁站着两排人,正是夜中追赶青城军队的百姓。倪桓,潘良两人相视一眼,心中有些沉。

看到他们靠近,众人连忙高声喊道:“大人,方才青州军队夜中出城,是否是临阵脱逃了?”

“城中三面战声,我们青州军队又临阵脱逃了,我们,我们必死无疑啊!”已然有悲观者掩面而泣起来。

倪桓高声喊道:“诸位莫慌,守土无方,致使儿郎寒心出逃,此确乃我等之过,我倪桓愿替州牧在此向诸位道歉。”说罢他拱手向前深深一鞠。

“你鞠躬道歉又有何用?我们还是要死了!”

倪桓的眼中已有泪水,高声道:“诸位,敌军来袭,我与州牧等誓死守城,如果先死,死的必是我倪桓!绝不是尔等!如违此誓,愿为此箭!”说罢他将身旁士兵的箭矢举起折断后扔在地上,说罢后又深深一躬,而后甩袖上马向城东奔去。

百姓们猛地一震,看着倪桓等人的背影远去。

秦兆玉看着倪桓的背影,心中有些莫名的情感。她上前道:“先生为何承认?将事情泄露出去岂不是会造成恐慌?又为何发誓?”

倪桓摇摇头道:“他们既已看到,欺骗他们只会造成更大的恐慌。至于发誓,古语云:‘官当如慈母养赤子,寒者衣之,饥者食之。’我虽不比圣人之流,可世食天子俸禄,受百姓供奉,自然是要尽父母之责。如若城破,先以我头奠之。”

秦兆玉心中被震了一下,拱手道:“先生之义我已明了,先生放心,今日必胜!”

夜幕沉沉,残月卡在枯枝之间,透下残影,远山影影绰绰,与天际线融为一体。

毕来看着城墙上的守卫,黑暗之中,看不清楚身影,影影绰绰间,只能看到人数众多。此时鼓声敲的又急又响,一副士气正盛的模样。

毕来看着城墙有些不确定军中传来的消息。

新王祖蒙根基不稳,土地干旱,内乱不断,为了巩固新立的政权,他们只能把视野放到南方的梁国,以夺取物资,平息内乱。他们先是攻打云州城攻了一月有余,碍于地势以及先前库音的失败,很快他们转攻地势更为平坦的青城。

他们攻城攻了已有半月,虽小有胜利可远远不够。军中粮草日渐减少,士兵们也逐渐急躁。

正当他们有些焦急之时,今夜探子来报,发现城中守军大半撤离。他们稍一商议,便认定这是个攻城的好机会。虽不知为何对方会撤离,但若消息准确,他们轻易便能夺下青城,占下青城后便可以以此一路向下南攻。如若不行,也能试探一下城中虚实,为今后攻打积累经验。

而他,则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如若胜利,他的家族必定能在新王手下站稳根基。

“报!将军,路上确有车辙痕迹,向城外驶去!”前往前方探查情况的士兵喊道。

毕来冷哼一声,笑道:“竟然是真的?看来城中不过外强中干的伪装罢了!”

“众将士听令,先破城者,封万骑!”

“冲啊!”一时间数千匈奴士兵全部向城墙处涌去,黑压压一片。车轮轰隆隆地驶过,土地在脚下不住震颤。伴随了猎猎破风声,箭矢如雨点般落入队伍之中,士兵的甲胄声与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与后方的战鼓声共振。

“火!有火!”在箭矢落入人群的同时,队伍旗帜瞬间被点亮,众人的脸在火光中明明灭灭,透着恐慌的意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