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毅二十九年的初冬,北风卷着雪沫,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刀子,刮过烬国辽阔的疆域。北境的战事进入了最残酷的消耗阶段,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浸透了鲜血;而江南的暗流在短暂的平息后,因边关剧变而再起波澜;京城之中,权力的天平在铁与血的事实面前,正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倾斜。
一、 边关血战砥柱倾
腊月初八,北境防线最关键的隘口——狼牙隘,迎来了决定命运的一战。
敌军集结了最后的主力,不计伤亡,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镇北军摇摇欲坠的防线。箭矢如蝗,炮火轰鸣,厮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交织成一片,将这片土地化作了真正的人间炼狱。
江知序身先士卒,银枪早已被鲜血染成暗红色,她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战神,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身上的伤口崩裂了又凝结,凝结了又崩裂,剧烈的疼痛几乎让她麻木,全凭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支撑。她知道,此战若败,身后千里沃野将尽遭涂炭,烬国的北大门将彻底洞开!
秦知复坐镇中军,指挥若定,一次次调动着有限的兵力,填补着防线的漏洞。他的脸色冷峻如铁,但紧握令旗的手,指节早已因用力而发白。援军迟迟不至,粮草将尽,将士们是在用生命拖延时间!每一份战损报告传来,都像一把钝刀在他心上切割。
黄昏时分,战况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敌军一支精锐骑兵,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终于撕开了左翼防线的一个口子,如同决堤的洪水,直扑中军帅旗而来!一旦帅旗被夺,军心必溃!
“保护将军!”亲卫们嘶吼着迎了上去,用血肉之躯组成最后一道防线。
江知序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目眦欲裂!她银枪一摆,就要亲自上前迎敌!
“知序!不可!”秦知复一把拉住她,厉声道,“你是主帅!帅旗不能倒!我去!”
不等江知序回答,秦知复已夺过一杆长枪,翻身上马,对着身边最后几十名鹰司精锐和亲卫吼道:“随我杀!挡住他们!”
他如同离弦之箭,带着一往无前的决死气势,冲向了那股汹涌而来的敌军洪流!
“秦大哥——!”江知序的呼喊被淹没在震天的喊杀声中。
秦知复武艺高强,悍勇无匹,长枪舞动如龙,所过之处,人仰马翻。他死死钉在那个缺口上,如同激流中的砥柱,半步不退!鹰司精锐和亲卫们也爆发出最后的勇气,紧随其后,用生命捍卫着这道最后的防线。
鲜血染红了战袍,身上不知添了多少伤口,秦知复的意识开始模糊,唯有“守住”二字,如同烙印般刻在脑海之中。
就在他力竭,几乎要倒下之时,忽然,远处传来了低沉而雄浑的号角声!那不是敌军的号角!
紧接着,地平线上,出现了如同潮水般的玄甲骑兵!旌旗招展,上面赫然绣着一个巨大的“烬”字,以及领军将领的姓氏——“李”!
援军!朝廷的援军终于到了!
已经精疲力尽的镇北军将士,看到这一幕,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士气瞬间暴涨!
秦知复用长枪支撑着身体,望着那支如同神兵天降的援军,嘴角艰难地扯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随即眼前一黑,重重地从马背上栽落下去…
“秦将军!”
“秦大哥!”
…
狼牙隘之战,因援军的及时赶到,最终以惨烈的代价守住了。敌军主力遭受重创,被迫后撤百里,北境危局暂解。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镇北军伤亡过半,元气大伤。而最大的损失是——秦知复。身负重伤,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回后方救治。军医诊断,伤势极重,能否醒来,犹未可知。
江知序拖着同样伤痕累累的身体,守在秦知复的病榻前,看着他苍白如纸、毫无生气的脸庞,这个在千军万马面前都未曾落泪的女将军,此刻泪水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滑落。她紧紧握着他冰凉的手,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力渡给他。
“秦知复…你不准死…听到没有…我不准你死!”
北境的砥柱,为了这片土地,几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二、 江南稚虎初展翼
北境惨胜、秦知复重伤昏迷的消息,通过特殊渠道,很快传到了江南。
庄园内,姬如淮听闻消息,沉默了许久。他走到院中那株叶子落尽的梅树下,仰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小小的拳头紧紧攥起。
他虽然未曾亲历战阵,但通过楚藏楠的信件和钟吟、陈老夫子的讲述,早已明白边关将士是在用怎样的牺牲,守护着后方的安宁。而秦知复…那个沉默寡言、却多次在暗中保护楚先生的秦叔叔,竟然…
“母亲…您当年…是否也曾这样,为守护某些东西,而心力交瘁…”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决然。
这场边关的血战,极大地刺激了姬如淮。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读书明理,而是开始更加主动地思考,如何将所学用于实际,如何才能真正地“经世致用”。
他向陈老夫子请教屯田、漕运、兵制等具体实务;向钟吟学习更精深的武艺和侦查、匿踪的技巧;甚至通过梦玖川 的渠道,了解各地的物产、商贸、民生现状。
他的变化,陈老夫子和钟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却也感到一丝欣慰。他们知道,乱世将至,这个孩子必须更快地成长起来。
这一日,梦玖川来访,带来一个消息:因北境战事,朝廷加征江南“平虏饷”,各级官吏趁机层层加码,盘剥百姓,尤其是几个丝绸重镇,丝户不堪重负,已有骚动之象。
“唉,朝廷艰难,百姓亦苦啊。”梦玖川摇扇叹息。
姬如淮听完,沉吟片刻,忽然抬头,目光清亮地看着梦玖川:“梦先生,您商号遍布江南,可否借我一些人手与渠道?”
梦玖川挑眉:“哦?小公子想做什么?”
“我想亲自去看看。”姬如淮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去看看那些丝户的真实处境,去看看这‘平虏饷’究竟是如何征收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老夫子大惊:“不可!淮儿,外面太危险!朝廷鹰犬未必死心,地方豪强亦非善类!”
钟吟也皱起眉头。
姬如淮却态度坚决:“先生,钟姑姑,我知道危险。但若因惧怕危险,便永远困守在这方寸之地,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母亲…她当年若因惧怕,便不会有后来的一切。我想知道,这天下究竟是何模样,这黎民究竟在承受怎样的苦难。唯有如此,他日若有机会,方能做出真正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抉择。”
他的话语,沉稳有力,眼神清澈而坚定,竟让陈老夫子和钟吟一时无法反驳。他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女子,在决定走向乾元殿前,那平静却决绝的眼神。
最终,在梦玖川的周密安排和钟吟的暗中保护下,姬如淮化名一名游学的士子,离开了相对安全的庄园,第一次真正踏入了江南的市井民间,去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这个帝国的肌理与疮痍。
江南稚虎,不再仅仅啸于文坛,开始尝试伸展羽翼,欲要搏击风雨。
三、 龙庭悔泪迟来雨
北境尸山血海换来的惨胜,以及秦知复重伤垂危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永毅帝的心头。
当他看到那份字字泣血、详细记录着狼牙隘之战惨烈景象以及秦知复昏迷不醒的战报时,他的手在颤抖。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是边关将士的忠诚与牺牲!而秦知复,那个他曾经倚重、后来又因陆挽之故而心生隔阂的鹰司首领,竟然为了守住国门,落得如此下场…
一种巨大的愧疚与后怕,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他想起之前因猜忌而拖延援军,想起那些在朝堂上争权夺利、罔顾边关生死的臣子…难道,他真的要成为一个昏聩亡国之君吗?
是夜,他再次梦魇。梦中,不再是陆挽孤独的身影,而是无数在边关血战中死去的将士,他们浑身是血,眼神空洞地望着他,无声地控诉…其中,竟然也有端悫太子,那个他曾经嫉妒、构陷的皇兄,穿着染血的太子袍服,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悲悯…
“啊——!”永毅帝惊坐而起,冷汗淋漓,心脏狂跳不止。
他再也无法入睡,独自一人走到殿外,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寒风凛冽,吹得他龙袍猎猎作响。
“陛下,天寒,保重龙体。”老内侍小心翼翼地为他披上大氅。
永毅帝恍若未闻,只是喃喃自语:“是朕…错了吗…”
“为了这皇位…为了猜忌…朕是不是…失去了太多…”
两行浑浊的泪水,竟从这个权倾天下的帝王眼中滑落。这泪水,或许有对边关将士的愧疚,有对秦知复的惋惜,或许…也有一丝,对那个早已化为尘土的女子的、复杂难言的追悔。
然而,帝王的眼泪,终究是迟了,也太过廉价。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造成的裂痕难以弥合。
第二天,皇帝下旨,厚恤北境阵亡将士,重赏有功之臣,擢升江知序为镇北侯(女子封侯,本朝罕有),总领北境防务。并下罪己诏,承认自己在边关战事中“察人不明,决断迟缓”,致使将士伤亡惨重。
同时,他力排众议,采纳了楚藏楠提出的一系列巩固边防、安抚流民、恢复生产的建议,并赋予其更大的权力去推行。他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对江南那个“苏怀”的忌惮,并未因这迟来的悔悟而消失,反而在得知那孩子竟然离开庄园、深入民间后,变得更加深沉。
那个流淌着苏氏和…血脉的孩子,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只是,眼下边关初定,百废待兴,他不能再贸然对江南动手,只能将这份杀机,更深地埋藏起来,等待时机。
四、 余烬传承志未移
严冬降临,万物肃杀。
北境在舔舐伤口,江知序强忍悲痛,一边整顿军务,加固防务,一边日夜守在秦知复病榻前,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江南的雪,下得温柔而静谧。化名游学的姬如淮,在钟吟的暗中护卫下,行走于市井乡间。他亲眼看到了丝户们被苛捐杂税逼得卖儿鬻女的惨状,看到了胥吏如狼似虎的盘剥,也看到了底层百姓眼中那麻木的痛苦与微弱的希望。
这些真实的见闻,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书本上的“民生多艰”四个字,此刻化作了沉甸甸的重量,压在他的肩头。他更加刻苦地观察、记录、思考,心中那个“改变这一切”的信念,愈发坚定明晰。
处处无陆挽,处处是陆挽。
她的理想,她的担当,她的目光,正通过这个她倾注心血抚养教育的孩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悄然扎根,静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京城之中,楚藏楠利用皇帝暂时的信任与支持,顶着巨大的压力,更加奋力地推行着新政。他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可能是挽儿用生命换来的,也可能是边关将士用鲜血浇灌的,他不能辜负。
他改革税制,整顿漕运,兴修水利,选拔寒门…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他从未退缩。每当他感到疲惫不堪时,便会拿出那枚青玉簪,仿佛能从中汲取到无尽的力量。
“挽儿…你看…我们的理想,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还有我们的孩子…他正在成长,他很好…他一定会比我们走得更远…”
而躺在北境病榻上、昏迷不醒的秦知复,在无人知晓的梦境深处,仿佛听到一个清冷而熟悉的声音在呼唤他,仿佛看到那个深绯色的身影,在无尽的黑暗中,为他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
“活下去…知复…还有很多事…需要你去做…”
余烬未冷,传承不息。
旧的砥柱或许倒下,但新的希望,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破土萌发。
寒冬终将过去,但春天的道路,注定依然布满荆棘。
而那只已然展翼的江南稚虎,又将在这充满机遇与危机的时代洪流中,闯出怎样的一片天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