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和你,男和女

当我们在晋江讨论“大女人”时,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

读女权著作多了,上网多了,被激女攻击多了,逐渐意识到一种文化异化。

而且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越来越狭隘了,包容性的缩减其实是一种中产群体被逐渐削弱的过程。但这不是今天的主题。

谁都对某种名词信手拈来,套用,活学活用,但是感受都不那么纯粹了。所以我也开始反思我的感受有没有不纯。不纯,有时就会导致我们忽略人性的灰度,也少了包容和品位。

比如看到一些文里的女性因她们的判断、选择而失去权力(不是权利)时,大女人们就退出了。

这就是我前文(to晋江大女主们)里说过的,不接受女人一丝一毫的软弱?那你们应该去起点,然后忽略主角的性别,直接看个爽。

换句话说,你们要的女人,这个世界上或许存在,但你们没资格用这个标准要求所有人,更别说随意评判同人文作者,啊这个文女主对男主魂牵梦萦我不喜欢,那个男角色老是被安排有个无脑舔的女角色租cp,ok,避雷,概括谁不会?但那本推文集已经变成大型霸凌现场了吧。

对我说的就是《我喜欢的同人文》,别找了,你们要的关键词在这里。

还有用什么“至少可以领抚恤金”来对比,ok可以说毫无三观,我接受这样的设定,我没有什么道德,何况小说是虚构的,但这和锱铢必较的男人有什么区别,这不是同时否定了这个女人的深度和这个故事的内涵吗?ok网文不必深究。那么难道同人文不是抱着对角色的爱才开始吗?难道不是有爱才继续吗?难道不是为了那瞬间的冲动努力码字回复评论吗?为了比爽?hello?我重复一下,你们可以去起点看个爽。男人是冰冷的权力动物,而我在女人里得到治愈和生活的享受。【我爱女人不是因为她比男人更强,而是因为她是女人。】

正因如此,我可以很残酷很刻薄地说:大部分激女的慕强就是慕男。

正如四爱不是女人用□□后入男性。请停止你们的“大女人”崇拜。【大女主首先是发挥自己的魅力和女性的魅力,并非成为男人超越男人征服男人】

有人评论说:xxx里那个女主太放不下男人,弃文了。

我不是觉得个体行为很荒谬,我是觉得这个评论有这么多赞实在是太抽象了。

大家喜欢看女人拿刀砍死男人,但是一百个被砍死在男人刀下的女人就被忽略了。这就是你们钟爱的反杀,喜欢吗?命堆出来的爽。

所以我说:“在晋江诚实地写一些女人对男人的放不下果然会被骂啊,也确实如此了,很罕见又客观地对女人没什么好处,得到的只有伤痕累累的身心。”

大家喜欢女人拿到所有钱所有权利所有男人的初夜take everything in,这和唐家三少的写作主旨区别在?

很好笑啊。

说回人性的灰度。

看到一张截图,里面说:

-

地瓜推来一位素人女士的帖子,这位中年女士爱上了同样已婚的邻居,小区里遇上偶有眼神交流——或许两人互相有点心思,或许只是她的幻想。而后的事情是邻居日渐消瘦直到病逝,没发生更多的事,女士写『你走得悄无声息,我的暗恋我的情感也随你一起深埋地下。此后一年,女士还会时不时想起这位曾经擦肩而过的爱过的邻居。我读完感觉是人生奇妙的插曲吧,甚至有点《小城之春》的味道,挺伤感怅然的。然后评论区好些嘲讽得到点赞:

『几十岁的人了整天没事脑子里就是情情爱爱。

『桃花癫,见一个爱一个。

F上学喜欢老师,军训喜欢教官,工作喜欢同事,散步喜欢邻居,真是不挑。『瞅男人几眼就爱上了。F这算性缘脑吗?小

天,真是够了,这什么当代骂醒派大女主,咀嚼他人呼吸吐纳着恶意来过活。

-

人是社会性动物,想性感想媚谁讨好谁都是本性,都很正常。当然,如果你看不惯这个故事,也正常,这太正常不过了,我是颜控,我就觉得这个故事有点罕见,帅哥美女那么少,人到中年荷尔蒙也消退,但上升到评论区的指责?没必要,我的生活不算幸福,但至少我不会这样倾倒恶意去图一时的快活。

把故事替换成小说情节呢?

那我更能理解了,这段暗恋是人生的小插曲,而且感性一点看,我看到这个故事有点感动,我发现生活中永远有人能为眼神动心。

我们要能允许任何事去发生。

这是一种勇敢。

况且这只是对自己有过细腻情感和那段时光的怀念。其实这是女生对自己的怀念,根本没做什么,道德评判也是空穴来风。

这就是一种体验。而体验就是文学。你怎么能指责文字的写实?我们软弱,我们跌倒,但读者有什么权利批判指责呢?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活就是小说,而不是小说是生活,生活一旦进入了小说,那么我就立刻理解了很多人短暂的动摇与那些人性里的灰度。

之前无聊上db看了下,发现现代人基本看不得《窄门》,特别是“大女人”们。

因为《窄门》里挑不出毛病。

两个相爱的人因为对纯洁爱情的追求与尊重,自己逼迫自己分手,因为他们知道他俩在一起时间长了,这爱情就不再纯洁纯粹。爱情就是爱情,和性无关,所以他们最后用书信交流。保留彼此最珍贵的爱。

性有的时候也和爱情无关。

所以《廊桥遗梦》大卖。

我呼吁大家保留一些抽象的直接感受,不要事事贴标签。

人性有明有暗有灰,如果都批判就只有非黑即白了,可人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我常常感到爱情是我身上最美好的东西,我的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是爱情使我超过我自己。要是没有你,我会重新落到我那平庸天性的可怜的水平上。正由于我抱着与你相见的希望,我才永远认为最崎岖的路是最好的路。”

好诚实的剖白。放现在肯定会被说恋爱脑。

但这不是那位女士的内心吗?这不是抽象的软弱与爱情吗?这样的混合物,如何呢?在她们看来,竟然是可耻的吗?

真的是,非常让人心碎啊。你们的丑恶。

《窄门》里的男女主对爱情都又崇又怕,都愿意远离彼此,保护最奢侈的爱。人可以保留一些天真的空间給自己,这是完全可以的。能有高质量的情感体验非常非常珍贵。

“我小时候,也是为了他,才想要漂亮起来。现在想来,我“追求完美”的举动,也全是为了他,但这份“完美”只有在他不在时,才能获得。上帝啊!在您的教导中,还数这一条最让我煎熬。

德行若能与爱情结合,该有多幸福啊!有时我怀疑,除了喜爱、竭尽全力的爱、越来越深的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德行;也有时候,我觉得德行不过是对爱的抵抗。”

“你”是一个客体,一个目标,她在寻找人生的意义的过程中把“你”定为一个目标,接近的方法是爱,正因为有这个目标,人生有了意义。

她宁愿跑道的终点没有奖杯和鲜花,因为努力后便能够获得收获这一点侮辱了努力本身。我猜她可能认为,为了终点的报偿而努力的人,类似于被胡萝卜诱导而拉磨的驴。这种行为是动物性的、身体性的、野蛮的。

而大女人们,你们,当然了,无法理解这种情感。

我并不会再感到意外了。

大概半个月前恰巧有人问过我,觉得《窄门》好看吗?写的是女主拧巴的爱吗?

我说: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本书非常奇怪,后来第二次看的时候,我发现是因为这两个人爱的很拧巴,我以为我已经找到奇怪的理由了,但是我第三次看的时候,我发现还是很奇怪,这并不是建立在我不认同他们的爱情观念或者其他原因的一个基础上,实际上他们的感情观没什么问题,他们是对自己的认知有问题,但这个并不是奇怪的根本原因,奇怪的原因是实际上男主他这个类似于人生回忆录,类似于记得自己一个自传体的一个小说,他的叙述是非常带有迷惑性跟导向性的,而且他很多地方是需要读者推理去,比如说他写他当时很多小男孩的视角,可能写出这个人身上有什么情感,但但实际上你后来回头一想,嗯,其实那个人应该不是这样想的,就是非常矛盾啊,这样一本书很有意思,如果你有空的话,我推荐你读一下这本书,你可以读很久。

我没有提一点关于爱、主体、客体的话。

但是他(没读过这本书)明白了:很多人因为看不懂而避雷的书,我就知道这种书容易出精品。出名的书 因为看不懂避雷 无法代入时代和三观而抨击书中人物=好看的书。

他是你们最讨厌的男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