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明暗同行

赵缭说着,随意地将话头挑开。

“末将向来随性惯了,尤其是离开了盛安。此番既没和您请安,也没用敬语,还请七皇子您谅解。”

李谊听这话,居然有些无措。“将军要是把我当皇子看,说什么敬不敬的话,才是真的冒犯。”

碧琳侯也有这言辞锋利的一面啊。

赵缭心里笑了一声,从一旁早备下的包袱中,逃出一个药瓶扔给李谊。

“补气血的。虽然对你这个程度的气血两空没什么用,但闲着也是闲着,有比没有强。”

李谊听这话,没忍住笑了一声,打开药瓶,没有犹豫仰头就灌下一口。

里面是黏黏糊糊的液体,黏糊到尝不出味道来。

“是人血炼的。”

赵缭直直看着李谊,冷声道。

“什么?”李谊还没吞下去的浓稠液体,僵在口中,蒙得有几分孩子气。

“开玩笑。”

赵缭强忍笑意,拔开水壶盖子,别开脸仰头灌了一口。

“……”李谊抿着嘴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努力将挂满口腔的液体咽下去。

“是猪血。”

“将军……”李谊终于咽了下去,笑意始终比无奈多一些。

“你从来都这样吗?”

赵缭把另一个水壶抛过去。

“什么样?”

“好脾气。”

李谊已经拔开盖子,在立刻用清水浇灌干涸的喉咙,洗刷粘稠的口腔之前,还是一手拿着盖子、一手拿着水壶,认真地问道:

“这样……就算好脾气吗?”

赵缭又仰头喝了一口水,没答。

李谊看她没有要再说什么的意思,也仰头喝了一口水。

赵缭却没等他咽下去,忽然问道:“你为什么要自请来荥泽。”

李谊许久没喝水,怕喝猛了不舒服,正小口小口吞咽,听她开口,立刻将剩下的一大口水全咽了下去。

“将军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吗?”隔着火堆,李谊也直视着赵缭。

“有。”赵缭点头,脱口而出。

李谊淡淡笑着点了点头,小口小口喝着水,就是回答了。

这些年来尴尬的处境,教会李谊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别去辩白那些,在他人心中已经认定的事情。

“你不愧是荀先生的学生。”赵缭直直看着李谊,突然提起了他们之间,最不该提起的人。

在李谊看过来之前,赵缭已经拿起木棍低头挑动火堆,似是无意道:“哀哀万民,何日无忧。”

这是荀先生垂死之际,还在念叨的。

李谊拿着水壶的手从嘴边垂落时,明显要慢了许多,看着须弥的眼神,比在江水中看到她从天而降时,更不可思议。

他怎么没想到,须弥心中竟然是这样的答案。

皮上清风霁月,皮下乱臣贼子的崔敬州死了,留下最像他的李谊。

从那时起,李谊最不敢奢望的,就是信任。

可须弥信他。

不需要他一遍遍赌咒发誓,将自己作践到尘埃里。不需要他声嘶力竭地一遍遍陈情剖白,无力得恨不得剖开心肝。

甚至,不需要他回答。

而此时的赵缭,脑海里却响起了李诫说过的话。

他说:“缭缭,你定是没有见过那样流泪的人。他的眼眶不是一下就全红了,而是一圈,一圈,一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层层浸透着红。

然后眼皮、眼睑,全都红了。

可偏偏,那一滴泪悬在瞳孔中央,光影在上面转来转去,就是不落下来。”

但其实,还没等赵缭看真切,李谊已经匆忙转过头去,仰头喝了半天水。

赵缭从侧面看的清,其实没几滴落入他口中。

“你……”赵缭正想开口,李谊已经转头回来,眼中的泪不在了。

“那将军呢?

东宫左卫将军,应该比我更没有动机布下这么大的局。”

“你心里有答案了吗?”

“没有。”李谊诚实地回答。

赵缭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但我知道能排除的答案。”

李谊整个人都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只一双眼,水滴石穿般坚定。

“因为我也是徐婵儿。”赵缭低声道了这晦暗不明的一句,不去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说真话,还不等李谊说话,已经先自嘲道:

“稀奇吧,就算是像我这样的鬼,也有在乎的人。”

说着,赵缭从怀中摸出几个栗子丢进火里。

“怕招虫子动物,没准备吃的。路上看到栗子树,还没熟,凑合吃吧。”

栗子的加入,让本来就噼啪作响的火堆,更多了异物声。

李谊短暂的不解,很快舒展开来。

“在将军守土佑民时,我不过是千万仰望的人中,最无建业的一个。

现在,却能坐在将军面前,这才是稀奇。”

“你很会说话,但这话我接不住。”赵缭直截了当道。

小小的理直气壮。

李谊没忍住轻笑出声来,眉眼俱弯道:“看来是该休息的时候了。”

说着,李谊扶着山壁要起身,“将军休息吧,我去洞口处看着。”

赵缭已经先他一步站起身来,从包裹里掏出一件披风来扔在李谊身上。

“我要是气血两虚到朝不保夕,我会选择先睡一觉。能走路,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

说着,赵缭又抽出一件披风,披在自己身上,径直向洞口走去。

洞口处山石林立,坐在石后,倒可挡一些冷风。

可一走到山体外,尽管钻入披风的冷意啃噬着赵缭一点没干的衣服,但赵缭还是忍不住立着去感受。

感受纯粹的星辰、纯粹的山、纯粹的夜、纯粹的风。

感受从前好像只有躲在青松落雪屏风后,才能难得感受到的,心底而生的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赵缭感觉到山洞里的火堆熄灭了,便轻手轻脚走进山洞。

刚打开火折子,就看到火堆旁的水壶上,剥好的栗子像训练似的,排排站得整整齐齐。

李谊盖着披风,合目斜靠在山壁上。

赵缭手中,火苗的影子在山壁上跃动,却迟迟没有咬住柴火堆。

赵缭看着李谊,忽然能想象到,他在敦州的洞窟中,生活的那将近十年。

李谊再醒来时,天边不过擦上一抹亮光,燃了一夜不断地火堆已经熄灭,须弥也不见了踪影。

在火堆旁边,多了几个药瓶,多了几张还留有余温的饼。

李谊艰难地站起身来,扶着墙挪动知觉不明显的双腿,在走到洞口的那一瞬,被明日初升的广阔天地撞了个满怀。

鸟鸣阵阵,林风簌簌,平静地好似昨日的那些生与死,都没发生过。那个离开的无声无息的人,没来过。

但李谊知道,须弥没走。

最后一个清田之地任务不轻,光是在田间地头走访调查,就用去多日。

但因为有须弥在暗处,李谊不需要走走藏藏,反倒比从前进度快很多。

中午街角的小面摊中,对食物可口程度毫无要求的李谊,在咽下面条时也皱了眉。

眼神却在端着盘子的店小二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瞬间凝住。

他怀中藏着武器。

而店小二的余光在扫见李谊的瞬间,杀气毕露,托盘下的手向怀中摸去。

“——”微不足道的一小声响动之后,小二原本紧绷的瞳孔像冰化水一般,瞬间散开。

随即整个人向后直挺挺倒去,连一声呻吟都没发出来。

周围的客人顿时惊慌失措,却又看不出他怎么了。

李谊终于放弃和面条抗争,好在已经吃得很饱。

他看似不经意地瞟了地上人一眼,他的内脏被射来的小石子打穿了。

李谊将铜板放在桌角,抄起一旁的披风起身离开,与小摊角落一位头戴帷帽的食客擦肩而过。

那是一位女子,用筷子挑着面条却不入口,嫌弃之色在帷帽下都清晰可见。

李谊第二次从火油的味道中惊醒。

上一次时,他还来不及跑出去,火已经着了起来。

这一次,也已经着起来了。

李谊翻身下床,拿起椅背上的披风披上,走到窗前推开窗。

在不远处,茅屋已经在火焰的淹没中,只剩下了形状。

一个窄腰长腿的影子嵌在火焰中,长长的发带在风中起起伏伏。

李谊以为下一次再见须弥,是在盛安了,没想到所有证据都收集齐全,订好马车准备返程的清晨,就见到了她。

李谊刚刚穿戴整齐,准备推开屋门时,身后多了一个人。

“七皇子,回盛安之前再去一趟元州。”赵缭开门见山道。

李谊点头。“好。”

赵缭愣了一下,虽然他没问,但还是解释道:“你一个人回不安全,我要去元州办一点私事,所以麻烦你和我同去,我再护送你回盛安。”

“嗯。”李谊还是一点迟疑都没有。

“这么痛快?就不怕元州有鸿门宴等着你?”

李谊展颜:“我是武功废了,不是脑子坏了。

在这里杀我,和赶到元州去杀我的区别,就是多跑上千里路。”

赵缭却正色道:“可是你离开盛安的时间太长,朝中可能会生疑。”

李谊的笑意没淡,只是苦了。“我现在就回去,朝中便不生疑了吗?”

赵缭沉默着点了点头,双指夹着一张纸递给李谊。“那还是照旧,你去这个地址等我就行,我走暗处。”

突然发现一个很奇妙的事情!两个宝宝的三种相处模式中,1.赵缭和李谊——缭缭是真脸,小李戴面具;2.江荼和岑恕——小李是真脸,缭缭是面具;3.须弥和李谊——缭缭和小李都戴面具。俩宝宝有真有假得很公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5章 明暗同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