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水一样流过,源江一中通过一级三等完中评审的消息传遍了校园。喜讯被精心装点成红色的喜报,张贴在校园里最显眼的公告栏上。旁边新设的专题展板前,总是围着三三两两的学生。
展板中央最醒目的位置,正是黎予带领检查组参观时的那组照片——她正侧身讲解,阳光勾勒出她专注的轮廓,眼里有光。
图片下方,清晰地印着"学生代表:高三(435)班黎予"。而在文章末尾的致谢栏里,摄影人员的名字同样清晰——学生会文体部部长:高一(484)班耿星语。
这是第一次,这两个名字被印在同一块展板上,隔着几行文字,却又近在咫尺。
大多数学生对这些行政喜讯并不太在意,瞥一眼便匆匆走过。但许知州不同,她总是拉着耿星语和程彩,一次又一次地"路过"那块展板。
"星语,你拍得真的特别好!"许知州指着那张最出彩的照片,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带着刻意的兴奋,"把黎学姐拍得特别有神采,她本人好看,照片里更好看!"
她说这话时,目光紧紧胶着在黎予的影像上,指尖在校服口袋里不自觉地蜷紧。
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这样热烈地烘托黎予与耿星语之间的“默契”,都是在用最笨拙的方式,掩饰心底那份无法言说、也无处安放的悸动。
耿星语站在人群稍后的位置,目光轻轻掠过展板上并排的名字。晚秋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抿了抿唇,眼底深处仿佛有涟漪轻轻荡开,又迅速归于平静。
徐乔乔难得出现在这个小团体中,作为她们几人中唯一的住校生,她总因为这样那样的琐事错过许多热闹。
此刻她听着许知州热切的介绍,轻轻戳了戳耿星语的肩,目光在展板上的照片与身边的挚友间流转,声音温和却笃定:
"原来这就是你们最近常提起的黎予啊。"她微微歪头,仔细端详着照片中神采飞扬的少女,"确实生得好看,眉目间都是光亮。"
话音稍顿,她的视线转向耿星语,唇边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不过比起被拍摄的人,我更佩服掌镜的人。星语,你这组照片的光影和构图,才是真正把魂儿拍出来了。"
她的点评不似许知州那般热烈,却像秋日里一道沉静的光,精准地照进了画面最深处的秘密。
许知州笑嘻嘻地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耿星语,努力让语气听起来轻松自然:
"这下好了,全校都知道你们俩是'最佳拍档'了。"
她故意把"最佳拍档"四个字咬得很重,仿佛这样就能证明自己的"坦荡"。
耿星语闻言,眼睫轻轻颤动了一下。她终是没忍住,又抬眸望了一眼那两个名字,随即迅速收回视线,转身轻声道:"走了,快上课了。"
许知州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展板,将黎予含笑的模样刻进心里。她小跑着跟上两人的脚步,嘴里还在不停说着:"星语,你说黎学姐会不会也喜欢这些照片啊?要不我们......"
……
耿星语不再刻意躲在壁柱后、墙角边、树荫下。她开始期待与黎予的每一次"偶遇",就像期待一场不期而遇的春雨。
黎予那些小心思太过明显,或许能瞒过别人,却逃不过她的眼睛。
食堂里不经意的一瞥,文印室门口的擦肩,图书馆书架间的偶遇,阶梯教室走廊的相逢......她们默契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编织着这些看似偶然的相遇。
黎予变得贪婪。从最初只是想知道她的名字,到如今渴望了解她的一切。
这份贪婪纯粹而炽热——想知道她的过往,了解她休学的原因,懂得她的喜怒,为她抚平眉间的皱,与她共享心底的欢。
或许有一天,她们真能逃离世俗的目光,像那个“荒诞”的梦一样,并肩走在铺满鲜花的路上。
周六的夜晚总是格外令人期待——少上一节课,九点五十分就放学。住校生们三三两两在操场上散步闲聊,走读生则可以早早回家。黎予却一如既往地留在教室自习。
高三的教室里,零零散散坐着几个埋头苦读的身影。黎予坐在靠窗的位置,一只耳朵戴着耳机,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
"黎予,有人找你!"
教室后门传来的呼喊声打破了宁静。黎予转头望去,竟是耿星语和许知州。她连忙摘下耳机,快步走向后门,眼底的欣喜藏也藏不住:"你们怎么来了?"
许知州抢先答道:"今天放学早,我们来找学姐玩呀。"
站在她身后的耿星语轻声细语地问:"应该不打扰你学习吧?"
"不打扰不打扰,"黎予连忙摆手,"刚好我也累了想休息一下。要不我们去操场坐会儿?"
......
源江县城的夜空总是格外清澈。没有月亮的夜晚,满天星斗清晰可见,像撒了一把碎钻在黑丝绒上。
三人并排坐在操场的草坪上,黎予难得地放松下来,双手撑在身后,仰头望着星空,听着身旁人的絮絮低语。晚风钻进她的校服下摆,带来一丝清凉。
耿星语盘腿坐在她身旁,身形娇小,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草坪上的塑胶草叶。许知州一路上说个不停:"程彩都不和我们来,她回家玩游戏去了。对了黎予,你玩游戏吗?"
"我不玩游戏。"黎予如实回答。
"也是,你们这种好学生应该都不喜欢玩游戏吧。那你平时喜欢干嘛啊?"
耿星语虽不说话,却将每一个字都听进了心里。
"平时除了学习,还喜欢听歌和运动。"
许知州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立刻激动地说:"黎予你喜欢听歌啊!星语会弹吉他,前不久她过生日的时候还给我们唱了,特别好听。"
耿星语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自觉地缩了缩身子。黎予却眼睛一亮:"是吗?好厉害啊。"
“对的对的!星语特别厉害,她不仅会弹吉他,会摄影,毛笔字也写得特别特别好!上次她过生日邀请我们去她家里我们都见过......”
“要是我们再早些熟悉就好了,星语生日说不定还能邀请学姐一起来......”
许知州的话题像脱缰的野马,一个接一个。黎予双手托腮听得入神,眼睛亮晶晶的,像落进了星星。耿星语见她听得专注,渐渐放松下来,偶尔在许知州拉着她求证时,谦虚地应和几句。
晚风拂去少女的疲惫,悄悄钻进她的心扉,在那里勾勒出另一个少女的模样。
她果然是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出落得落落大方,温文尔雅,与这样的自己截然不同。她完美得令人惊叹,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
"那我们先回家了,学姐。"
"再见,黎予。"
"再见。"黎予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看了眼时间,匆匆返回教学楼,全身上下都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
这股欢快的气息太过明显,连同桌都忍不住问:"你怎么了?刚刚是谁找你啊?"
黎予嘴角的笑意还未褪去。她本该回答"朋友",却还是存了点私心,带着几分罕见的俏皮说道:
"秘密。"
周日中午放学后,黎予在教室待到一点多才回家。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她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第一件事就是回卧室拿起手机给淳榕发信息。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敲打,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待。
『淳榕,我看耿星语和你也是484班的,你有她的联系方式吗?』
发完这条消息,她把手机放在桌上,假装整理书包,眼睛却时不时瞟向屏幕。几分钟后,手机终于亮起:
『当然有啊,我们初中也是一个班的』
紧接着发来一张名片——头像是简笔画,画得与耿星语神似,就连嘴角那颗标志性的痣也没落下。微信名也很简洁:『困困困』。
黎予的心跳突然加快,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一点,发送了好友申请。在验证信息里,她斟酌许久,最后只写下最简单的五个字:
『你好,我是黎予』
等待回复的一个多小时里,她坐立难安。时而拿起手机查看,时而在房间里踱步,时而心不在焉地假装收拾整理房间。直到手机终于响起提示音——
『我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
『不好意思刚刚在上课没有看见消息』
消息发送的瞬间,耿星语心狠狠揪了一下。
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甚至明白这近乎一种危险的沉溺。
她害怕靠得太近会让一切失控,会让自己受伤,会打破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可当“黎予”这个名字真切地出现在对话框顶端时,所有精心构筑的犹豫和防线,都在瞬间土崩瓦解。
青春的悸动是如此来势汹汹,像涨潮的江水,漫过堤岸,根本不是她纤细的手臂所能阻挡。
所有等待时的焦灼与忐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黎予捧着手机,仰面倒进柔软的被子里,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她仔细斟酌着用词,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精密的仪器,缓缓回复:
『没关系。怎么周日下午还要上课啊?』
对方很快回复:
『我妈妈给我找的家教老师,给我补习数学』
黎予回道:
『这样啊,那你好好上课吧』
耿星语还想多聊几句:
『数学好难啊,这个"老教授"讲得我好困』
黎予却有些不解风情,也怕打扰对方学习,只回:
『数学嘛,需要循序渐进。坚持下去会很好的,上课加油喔』
耿星语有些无奈,本想不再回复,思索片刻还是打出了两个字:
『好的。』
放下手机,黎予在房间里转了个圈,忍不住又把刚才的聊天记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她轻轻摸了摸手机屏幕上那个简笔画头像,仿佛能透过它触碰到那个让她心动的少女。
这个午后,因为一个简单的好友验证,变得格外明亮。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