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逢于夏末-终章

初雪落下的那天,老宅的院子里,银杏树已落尽最后一片叶子,而窗台那盆白山茶,却悄然绽开了第二朵花。

林知夏一早便起了,将沈叙白从前最爱的红烧排骨重新炖上——这次,他特意调小了火候。他把琴房打扫干净,换上新的琴谱架,又在钢琴上放了一小束白山茶。他知道,沈叙白今天会回来。

下午三点,门铃响了。

林知夏打开门,风雪扑面而来。沈叙白站在门外,肩头落着雪,手里提着一个旧皮箱,眼神却亮得像星。

“我回来了。”他说,声音轻得像雪落。

林知夏没说话,只是上前,紧紧抱住他。风雪在身后缓缓合拢,门轻轻关上,仿佛将整个世界都隔绝在外。

他们坐在琴前,林知夏说:“我写完了《重逢于夏末》,想弹给你听。”

沈叙白点头,握住他的手:“我等这一天,等了十年。”

琴声响起。

不再是哀伤的追忆,不再是孤独的等待,而是一段关于重逢、成长与坚定选择的叙事。旋律从低回渐进到明亮,像雪后初晴,像春芽破土,像两颗心终于不再漂泊。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窗外,雪又下了起来,纷纷扬扬,覆盖了整个院子。

沈叙白轻声说:“知夏,我们结婚吧。就在这个老宅,就在白山茶开花的时候。”

林知夏笑着点头:“好。”

【苏晚的结局:独自绽放的山茶】

三个月后,林知夏在朋友圈看到一张照片:苏晚站在云南大理的院子里,身后是一片盛开的山茶花,她穿着素色长裙,手里捧着一本诗集,笑容宁静。

配文写着:“我终于学会了,一个人也能活得热烈。新书《独行记》出版,献给所有在爱中受伤,却依然相信的人。”

林知夏给她留言:“你比山茶更美。”

苏晚回复:“你们的婚礼,我一定到。”

后来,她真的来了。婚礼那天,她穿着一袭墨绿色长裙,送了一幅画——画中是老宅的院子,银杏树下,两把椅子,一杯茶,两本书,还有一只空着的第三把椅子。

她笑着说:“这把椅子,是给我未来的。我相信,我也会等到那个为我扫雪、为我煮茶的人。”

林知夏拥抱她:“你早就等到了——那个更好的自己。”

?

【沈叙言的结局:和解与新生】

沈叙白回老家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将后院小楼重新修缮,改造成一间小型音乐工作室。他邀请沈叙言来参观。

沈叙言站在那架旧钢琴前,沉默良久。

“你真的放下了?”他问。

“放下了。”沈叙白说,“不是因为父亲死了,而是因为,我终于明白,爱不是对错,是选择。你选择了家庭,我选择了知夏。我们都没错。”

沈叙言忽然笑了:“你知道吗?父亲临终前,让我把这架钢琴留给你。他说,‘当年我烧了知夏的画,现在,该还他一首曲子了。’”

他转身,从包里拿出一个旧画框,里面是一幅被修复的画——是林知夏年轻时画的《白山茶》,画中钢琴旁,站着两个背影,一个在弹,一个在听。

“我托人从林家老宅找出来的。”沈叙言说,“他们当年烧了画,但没烧尽。这幅,是唯一剩下的。”

沈叙白接过画,眼眶发热。

后来,沈叙言开始学习摄影。他拍下弟弟与林知夏的生活片段,办了一场名为《重逢》的摄影展。展上,有一张照片:雪夜,老宅的灯亮着,窗上映出两人依偎的剪影,琴声仿佛穿透玻璃,飘向远方。

展签上写着:“有些爱,经得起等待;有些人,终会重逢。”

?

【尾声:多年后】

十年后,初夏。

老宅已不再是孤零零的老屋,而是一座“记忆之家”——林知夏与沈叙白将它改造成一个公益空间,收留失独老人与无家可归的LGBTQ 青年。院子里种满了白山茶,每到花季,香气弥漫。

一个少年坐在钢琴前,笨拙地弹着《重逢于夏末》的片段。

林知夏坐在一旁指导,沈叙白在厨房煮茶。

少年停下,忽然问:“林老师,你们的爱情,值得吗?为了等一个人,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林知夏笑了,看向沈叙白。沈叙白也正望过来,眼里有光。

“值得。”林知夏说,“因为爱,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时间有了意义。我们不是在等,我们是在成长。而成长,本身就是一种重逢。”

沈叙白端着茶走来,轻轻握住他的手:“而且,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占有,而是共同成为更好的人。”

窗外,阳光正好,白山茶开得正盛。

风起,花瓣纷飞,像一场温柔的雪。

—正文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