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胡卿卿来说,学习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就像喝水吃饭一样。
她一直以为,小学的内容太简单,小孩子学不好是因为贪玩,直到她开始辅导胡广义改试卷。
“十减一等于几?”
胡广义的脑袋就像木头,半天没反应,胡卿卿换了一个说法:“打比方,你有十个苹果,吃了一个,还有几个?”
胡广义呆呆地问:“打,打什么?”
“打比方!”胡卿卿声音高了一个度,脸又黑了一分。
“比方是谁,为什么要打他?”
......
经过辅导作业的摧残,胡卿卿心神俱疲,精神错乱,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孺子不可教也。
写完作业,胡卿卿情绪大起大落,困得直接睡着。
班主任的邀请家长谈话通知放在桌上显眼位置,让胡维海自己头疼去吧。
家里三个孩子,两个班主任,都请家长。
胡维海心情忐忑,站在校门口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才犹豫着迈进学校大门。
从四年级的办公室出来,胡维海笑的嘴巴没合上过,昂首挺胸,志气满满,下巴快要抬到天上去。
女儿太争气了,随便一考就考个年级第一。听听老师的夸奖,什么天资聪颖,有灵性,勤奋努力,嘿嘿,听得胡维海骄傲满满。
女儿从小学习就好,原本以为转学过来,一时半会儿跟不上。胡维海已经做好被约谈的准备了,没想到有这么大的惊喜。
“女儿像爸爸,卿卿这么聪明肯定随了我!”胡维海脚下轻飘飘,往一年级办公室去。
“老师都说了,好好培养,以后肯定能考个好大学。不行,以后不能让孩子去店里干活了,耽误学习。嘿嘿嘿,以后考个京大华大,老胡家祖坟冒青烟了。”
胡维海美滋滋地幻想,已经看到了女儿考上大学光宗耀祖的场景了。
女儿成绩这么好,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儿子也差不了。一想到家里要出三个大学生,胡维海的心怦怦跳得更快,疲劳顿消,脚下生风。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胡维海被一年级班主任告知小儿子的考试成绩时,喜洋洋的表情还没收起来,笑容僵在脸上,显得很滑稽。
“胡广智同学很优秀,看得出来学习基础扎实。胡广义的成绩相对差一点,孩子小,注意力不集中,还需要家长的监督。”
一年级班主任是位和蔼的老太太,姓吴,对学生十分负责,尽量跟每一位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问题。
胡维海脸黑如墨,诺诺应是。吴老师看胡维海脸色不好,多说几句:“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不能动则打骂。现在才刚开学,孩子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好好教育,都是栋梁之材。”
胡卿卿姐弟三人放学回家,看到脸色阴沉的胡维海,手里拿着胡光义的8分试卷。
胡广义终于感受到老父亲的愤怒,呆在原地不敢动。
胡维海扯过胡广义就要揍人,手高高扬起,吓得胡广义哇哇大哭。胡卿卿和胡广智赶紧拦下,解救出胡光义。
胡维海坐在一边喘气,胡卿卿劝道:“阿爸,小弟什么都不懂,你打他也没有教育意义。不如给他定个目标,这次8分,下次考18,下下次考28,一点点进步,总能考到高分的。”
胡维海虎着脸,对着胡广义恶声恶气:“听到没有,下次再考8分,我打断你的腿。”
胡广义含泪点头,一副老实听话的样子。等胡维海一出门,立马收了眼泪,咧开嘴角笑嘻嘻。
胡卿卿无语,没想到胡广义还是个变脸大师。
胡卿卿遇到重生以来最大的困难,给胡广义辅导作业。
前世经常看到网上父母辅导作业视频,闹得鸡飞狗跳。胡卿卿当成笑话来看,现在轮到自己,胡卿卿差点控制不住嗓门,从和风细雨逐渐变成狂风暴雨。
小小的出租屋里回荡着胡卿卿的怒吼:“看我干啥,看题目!”
“3加5等于8,5加3等于10!!”
“这样做的吗,胡广义,我再给你说一遍,你认真听!”
“好好做,赶紧写,不要抠橡皮!!!”
......
算了,顺其自然吧,胡卿卿被气的生无可恋,看来胡广义不适合走学习这条路。
只能督促老父亲拼命挣钱,以后啃老,做个头脑简单的富二代吧。
自从胡卿卿考了第一,胡维海招呼客人三句话不离孩子。
“你家孩子上几年级了?期中考试多少分啊?”
“我家孩子也四年级,年级第一,三科满分!”
“你怎么知道我家孩子考了第一?”
“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们家长天天忙生意,也没管过,全靠孩子自觉!”
客人:“......”
顶着人们羡慕嫉妒的目光,胡维海和马梅花能狂吞三碗大米饭,吃饱继续干活,给孩子挣学费。
胡卿卿也成了周边小孩的噩梦,家长眼中的梦中情孩。成绩好,有礼貌,还会主动去店里帮忙。简直是完美小孩。
年级第一的好学生光环似乎发挥作用,餐馆生意真的好一点。现在每天的毛利润稳定在一千左右。继续做下去,年底能还完所有债。
海市天气骤冷,一夜从夏天跨到冬天。胡卿卿和双胞胎急需添置冬衣。
店里生意走不开,马梅花原本想委托小店老板娘带孩子们去买。但是胡卿卿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海市治安环境很好,没有发生过拐卖事件,遇事报警,警察五分钟就到,安全得很。
马梅花想想也是,不再强求,只是叮嘱他们买完东西早点回来,不要在外面闲逛。
还是上次买衣服的地下商场,胡卿卿给全家一人买两套冬衣。满身大包小包。
买完衣服,在江边休息片刻。
站在江边,放远望去,滚滚江流,滔滔不绝。江上零星几艘载着集装箱的货船驶过,破开江面,拖着一尾雪白浪花。
此刻,胡卿卿才真正放松下来。一切和前世不一样了!
江边新开一家肯德基,肉香四溢,隔着玻璃看到里面人口爆满。胡广义羡慕的眼泪从嘴角流下来。
人类对油炸食品这种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嗜好刻入基因。连胡卿卿也迈不动腿了,九十年代真是遍地黄金啊,怎么能把这个肯德基忘了呢。
胡卿卿带双胞胎进去,里面有很多家长带孩子过生日拍照片 。 菜单上的价格并不便宜,汉堡十元一个,玉米棒七块五一个,三块鸡套餐二十五元。简直暴利!
一家三口随便吃一顿,至少得大几十,是普通工人一两天工资。 胡卿卿把店里所有产品都点一遍,饮料也没放过,全部打包带走。
东西太多,奢侈一回,打出租车回家。
一路上,胡广义不停问司机师傅多久到,他的口水要兜不住啦!
回到店里,天刚黑,店里还有零星客人。马梅花看到孩子们安全回来,才放下心。
等最后的客人走光,胡卿卿让大家先不要收拾,来尝尝今天买的东西。
胡卿卿把袋子里打包的东西拿出来,胡广智帮忙撑着袋子。每拿出一样,胡广义就凑过去嗅一遍,小脸深深陶醉。
大家围坐一块儿,每人面前放一个小杯子。桌子中间是香喷喷的汉堡炸鸡。
胡卿卿解释:“我们看江边的肯德基店,生意超级好。大家都尝尝味道。”
话还没说完,胡广义自己的那一份已经下肚,他咂咂嘴,意犹未尽。
马梅花见状要把自己的那一份给胡广义。胡卿卿阻止她:“阿妈,您自己吃。大家都仔细尝尝味道,吃完我有重要的事情和大家商量。”
马梅花也不再坚持。李慧娴小心掰下一块尝尝味道,剩下的小心装起来,带回去给小虎吃。
胡卿卿仔细品尝炸鸡块,味道和前世有差别,说不上哪一种更好吃,各有风味。
胡卿卿问道:“大家觉得这些炸鸡汉堡味道怎么样?”
胡广义胡广智: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马梅花:“味道很新奇,大概的做法也能猜到几分,但肯定做不到一模一样。”
胡维海:“又是油又是肉的,怎么做都好吃。”
李慧娴:“我觉得怪好吃,小孩子更喜欢。”
胡卿卿接着抛出下一个问题:“我们店里也卖炸鸡块炸薯条行不行?单开一个对外窗口,专门卖外带的炸鸡块。会有人买吗?”
其实胡卿卿更想开单独开一家炸鸡店,但是现在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
马梅花不是很乐意,她觉得炸鸡薯条不过是零食,谁会天天买这个吃。
胡维海则觉得可以试试。李慧娴没有意见。只有双胞胎双手双脚赞成。
等李慧娴下班一走,只剩胡卿卿一家人了。胡卿卿掏出菜单给大家看:“我今天买的这些东西,花了五百块。”
马梅花和胡维海甚至没反应过来,以为胡卿卿口误。
胡卿卿强调一遍,“花了五百块!肯德基店里人还特别多,大家都抢着买。”
胡维海接过菜单,看清上面小份薯条五元,玉米七块五,震惊了!
一个玉米棒才几毛钱,居然卖这么贵,翻十几倍。薯条不就是土豆条么,五块钱能买一袋!这些人赚钱也太狠了!
胡卿卿继续说:“咱们环境设备跟不上,不求像肯德基这样卖高价,咱们走平民路线,卖肯德基一半的价格,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您算算,鸡块六块五,巴掌大。菜市场买一只整鸡不过十来块钱,能拆成鸡块鸡架鸡米花,至少卖几十块。一下子翻几倍。”
“咱们的客户不是这些花高价吃肯德基的人。而是那些对西方快餐感兴趣,却承担不起高价的人。”
“可是”马梅花有些迟疑“我做不出肯德基一样的味道”
“没关系,我们不需要做出一样的味道,我们只要有五六分像,加上自己的特色,就足够了!”
马梅花看着跃跃欲试的丈夫,胸有成竹的女儿,最后的疑虑打消。全家商量一致,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点击弹出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