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谭欣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北侧。
路口往北,顺着那条不算宽阔的道路一直走,便会与刚才他穿过桥洞后走的那条励志楼北侧道路交汇。再稍微向东行走,就能抵达宿舍C座那并不算大的东侧宿舍门——此刻谭欣看见女生正频繁地进出。
而如果不进入宿舍门,继续执着地向东行走几步,再向北拐绕过C座的东侧墙体……
会看到一扇常闭的巨大铁门——铁皮封门,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门后的世界。
但谭欣却知道那后面是什么。
这是八中校园一处不为人知的侧门。它的方位其实和学校正大门差不多,实际物理距离也并不算远。
这道门原本的用途,谭欣并不知晓。就连“门后可以通往校外”这件事,也是他上辈子初二搬到附近租房后,爷爷告诉他的。
“当时我好像并没深究消息来源,”谭欣努力回溯着模糊的记忆,“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爷爷无意中的发现吧。”
但此刻,结合上辈子的眼界与阅历,他推翻了原本的认知。
“更大的可能,是房东说出来的情报吧?”他暗自揣测,“毕竟是地头蛇,熟识八中情况,利用这种并未普及的消息来增加自己房源的价值,很合理。”
让他此刻更加确信这一点的,是他回想起来那则消息的细节之精准——就连这扇常年紧闭的铁门,在哪个短暂的时间段会打开,可供走读生通行的信息,都分毫不差——虽然他仍然想不起具体时间段,但脑中已闪过多个他穿行铁门的画面。
“是的,虽然极少有人走这条路,但八中的管理确实严谨,”谭欣感慨,“真有专人负责开关门,还会核查通过人员的信息。”
他又想起了铁门后的那条路。说是小巷,却并不狭窄,两侧基本是各种墙体——有的是单独楼栋的外墙,有的是老旧小区的红砖围墙。其间也零星夹杂着一些门面,或许是因为人流稀少导致经济价值极低而长期荒废,卷帘门紧闭,落满灰尘。
在那条小巷里转上几个弯,最终也能拐到正大门外那条车水马龙的主路上。当然,这条路对于当时从出租屋去上学的他来说,无疑方便了许多。
“所以这道门,原本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呢?”谭欣心里浮起一丝好奇,“难道是更早以前的老校门?还是当初规划预留的消防通道?”
他试图从建筑布局和逻辑上推断,但很快就放弃了。
“唉……无从判断啊,”他有些遗憾,“信息实在太少了,简直就是校园未解之谜。”
谭欣收回北望的视线,身体转回,面朝向东侧道路的前方。
映入眼帘的,是几辆停放在路边的桑塔纳、富康之类的小汽车,以及一栋看起来崭新、刚刚竣工不久的宿舍楼。楼体颜色明亮,与之前几栋老宿舍的灰扑扑形成鲜明对比。
“按照惯例,这校区的第四栋宿舍楼,就叫它宿舍D座好了。”
那些停在楼前的小汽车,激活了谭欣一段几乎被遗忘的记忆——在八中校园内,平时是极少能看到汽车的。即便今天是高年级报到日,但能将汽车直接开进校园深处停在这里,也绝非普通家庭能做到。
“还是有钱有势好啊,”他心里暗暗感慨,想起了后来关于八中生源的一个经典概括,“好像后来有个说法,八中的学生,三分之一家里非富即贵,三分之一成绩好努力上进,还剩三分之一嘛……就是两者皆有的。”
不出意外,这栋新楼,D座,现在也是女寝。
“好羡慕,上辈子都没住过——听说这栋宿舍是条件最好的了。”
关于这片区域的更多记忆随之浮现。在D座的北侧,紧贴着宿舍墙壁,有一条非常狭窄的小路,可能宽度还不到两米。
“这条路,好像是励志楼这边去正大门的一条捷径。” 他回忆着,随即想到了这条路时常拥堵的原因,“因为D座北边、同时也在C座东头的位置,有个学校的热水房,门口就开在这小路上。早晚打热水那几个时间段,这条路能被堵得水泄不通。”
“对了,D座的东边好像还有个人工湖来着?” 他的思绪又跳到了另一个地方,“我记得有座小桥的,翻过桥,好像也能快速绕到正大门前那个大平台广场。具体位置是……”
他向东眺望,只见D座那单独开在南边的大门前的这条东西向道路尽头,被一圈高高的建筑挡板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
“不会就是那里吧?” 他有点不确定地猜测着。
从一栋女寝楼前经过,还要面对可能被挡板挡住去路的尴尬,这让谭欣下意识否定了继续东行的念头。
他转过头,看向了南方。
那边,是他早上寻找教室时的来时路。
向南,越过道路两旁的建筑,就能抵达校园那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主干道的更南边,目前还是一片被围起来的工地,但谭欣知道,那里未来将矗立起崭新的科学馆——物理、化学的实验课,还有让人期待的电脑课,以后都会在那栋楼里进行。
在这条南行的道路两旁,西边是那栋他极少涉足的办公楼,“好像校领导们的办公室,主要都集中在这栋楼里。”东边,则是他今早用来定位的图书馆。
“想起了好多上辈子的记忆啊,却也是属于此刻的未来。”
谭欣站在路口,心中泛起一阵时空交错的奇异感。那些鲜活的记忆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是尚未发生的“未来”。
他并不太想向南而行,重复早上的路线。
“我记得人工湖不翻桥的话,也可以从旁边绕过去的……”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决定。转身向北,绕到宿舍D座的北侧,踏上了那条狭窄的小路,然后向东而行。
这条路果然如记忆中所想,颇为逼仄。没走多远,便途径了那个热水房。就在经过的瞬间,又一个惊险的画面猛地闪现。
“忘了是初几还是高中了,有一次从这里路过,一个玻璃啤酒瓶——就那种500ml的经典绿色瓶子——‘砰’地一声就从我眼前坠落,砸得粉碎!” 时隔多年想起,他心脏仍下意识一紧,“当时我要是再走快两步,估计就直接砸头上了。”
“要是真被砸中了,我是不是早就提前魂穿了?” 一阵后怕掠过心头。
随即,一股无名火又冒了上来。
“不过那帮家伙,也是真敢啊!在宿舍里喝酒不算,还敢这么高空抛物!”
想到这里,他不由地加快了脚步,仿佛要尽快远离这个“事故高发区”。很快,他便走到了D座的东侧尽头。
视野从小巷的束缚中释放出来,顿时开阔。右侧近前就是那片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可以看到在宿舍D座另一侧、被挡板围起来的区域东边,一座小桥的雏形已经基本完成,旁边还堆着沙石和模板。
而他的左侧,是一片静悄悄的工地。低矮的竹脚手架围着建筑主体,红砖、沙土等建筑材料堆放在一旁。
“这里就是未来的新食堂了,” 谭欣望着这片午休时段空无一人的工地,更准确的称呼浮现脑海,“准确说,应该是生活服务楼。”
关于这栋楼的记忆清晰起来。
“未来,这里1楼会开一个超大的校园超市,2、3楼是食堂,4楼……是不是也是食堂?忘了……反正记得楼上可以点小炒,还有扬州炒饭啥的,价格虽然比大食堂贵点,但味道确实好不少。”
尽管这栋楼远未完工,但工地的边缘,已经被人和车辆踩压出一条向上延伸的土路,蜿蜒着通向正大门前那个宽敞的平台广场。
谭欣看着这条被“走”出来的路,忍不住在心里调侃:
“所以……鲁迅先生说得对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手动狗头!”
沿着这条土路,谭欣很快来到了正大门前宽阔的平台广场。他站在广场边缘,望着不远处那气派的校门,以及门外车来人往的世界。
心里短暂地挣扎了一下。
“主要是也没提前和爷爷说,” 他很快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突然跑回去,万一爷爷已经吃过了,或者正在休息,反而会引发他老人家不必要的担心。”
“再说了,” 他转过身,目光投向笃行楼的方向,带着一种过来人的豁达,“在教室凑合着趴一个中午,也不是多大的苦。上辈子加班熬通宵的时候,不也这么过来的?”
主意已定,心头那点犹豫便烟消云散。
午后的校园格外安静,与上午的喧嚣判若两地。他循着记忆,沿着主干道返回笃行楼。脚步踏在熟悉的路径上,因为有了刚才的探索,此刻竟有了一丝奇异的“归属感”。
爬上三楼,走到二十七班教室前门。他本以为教室会像之前一样空无一人,但轻轻推开门后,却发现里面并非如此。
靠窗的座位上,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瘦小的男生正伏案疾书,似乎是在刷题。而在教室中间的位置,一个男生正大大咧咧地趴在桌子上,发出轻微的鼾声,显然是已经进入了梦乡。
“看来,不是所有走读生都选择回家,也有同学会选择来教室学习或休息啊。” 谭欣心里了然。
他的到来似乎打破了某种静谧的平衡。那个刷题的男生仿佛被开门声惊动,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目光与谭欣对上。两人都微微愣了一下,随即那男生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迅速低下头,继续与他的题目搏斗,只是笔尖的速度似乎更快了些。
谭欣无声地笑了笑,没有打扰任何人,轻手轻脚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阳光、粉笔灰和少年气息的味道。他学着中间那位同学的样子,调整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将头埋进臂弯里。
硬质的课桌确实硌得慌,远不如家里的床舒服。
“来都来了,凑合一下吧。” 他闭上眼睛,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以及身边同学均匀的呼吸声和沙沙的写字声。
“这就是……我的初中生活啊。”
带着一丝疲惫和满满的充实感,他的意识也渐渐模糊,沉入了短暂的午休之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