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局办企业
陈正兵,局里的这个年轻人,这几年折腾的很历害的。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他见过的,在他的笔记本首页上,他写了“大风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励言警句,可见其雄心壮志一斑。陈正兵做了三件事,真能折腾,很让他羡慕的。
他下乡驻村蹲点这几年,小他两岁的陈正兵,什么时候竞成了单位的团支部书记,只收缴团费,未见开展过什么团的活动,原来团支部书记也这么好当,但他是当不上的。
陈正兵很热衷于干大事的。他们县农技服务中心的隔壁大院,原来是县农牧局下属的县良种场的试验地。全国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农业要走农工商一体化的道路,省市都在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厂和营销企业,做为龙头带动农业生产发展。国家“西三”建设的资金,列了项报上去,被省市批下来,在这个地盘上,圈了一大片地,大兴土木,建起了厂房车间,新盖了一排办公室,从生产线,到库房,供热锅炉房,一应俱全。开始收购全县的各种水果和籽瓜等,加工成玻璃瓶装的水果和籽瓜罐头。
这个企业的正式和官方名称,叫兰原县农工商公司,但县上的人们多不叫这个名,而直接叫他罐头厂。
起初办厂,县上和局里决定,由县委宣传部的一名副部长调来办企业,任命为公司经理。这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还带了一名手下的干部作助手,这个助手其实也是他们局牲畜站的一名技术干部,调进县委宣传部写新闻报道,当了记者。这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还有带进去的助手,老家都是乔局长工作多年的河园乡。
没有过两年,农工商公司的经营就出现了问题,开始亏损经营。累计亏损额达到了二十多万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厂长和带来的助手,无法再干下去了,就扔下这个亏损厂子,原回了县委宣传部,重操旧业,继续干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继续当起了记者。
陈正兵瞧准这个机会,四下里活动,先是找了县经贸委主任,是陈正兵的一个姑夫,后又找了自己的在县工商局里当科长的亲戚,通过这些人给县农牧局乔局长做工作,自己还亲自登门向县农牧局乔局长游说,打通了各种关节,被局里任命为县农工商的经理。
乔局长在局里的会议上,隆重推出了陈正兵,力排众议,慷慨陈词:“陈正兵这个小伙很不错的,正儿八经的中专生,又是农技中心的团支部书记,人很聪明,好学上进,善于钻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德才兼备,年轻有为,是个很好的苗子,值得我们局里重点培养,我提议任命为县农工商公司的经理,大家也可谈谈看法。”
局里参加会议的其他副局长,都看出来“一把手”要重用的人,谁还要认真去理论,就都顺着乔局长的话音,都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意见,决定由陈正兵任县农工商公司经理。很快农牧局的红头文件就下来了,他们县农技服务中心李为农找陈正兵,传达局里的文件精神,陈正兵交接了县农技服务中心的一摊工作,笑逐颜开的到隔壁的县农工商公司当领导去了。
陈正兵自从到县农工商公司当了经理,他们县农技服务中心的一帮同事们,就很难再见得到一面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陈正兵走马上任县农工商公司的经理后,制定了企业三年发展规划,由厂办公室主任亲自起草,自己亲自修改敲定。第二件事,就是整顿人员队伍,调整和撤换了一指中下层的干部,陈正兵看不上的,认为不合适的人,都进行了调整和撤换。第三件事,就是修订完善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从公司经理,副经理,到厂办公室,各科股室,再到车间,班组,都重新修改制定了一整套的工作制度。
没过半年天气,陈正兵农工商公司经理的威信很快就建立了起来。陈正兵经理一幅自信自豪的笑容常挂在脸面上,走起路来也是步履稳健,豪迈有力。他们全局系统的人,不管是他们县农技服务中心的同事,还是局里其它单位的职工们,特别是县农工商公司的员工们,见了他满面笑容地跟陈正兵打着招呼,那个毕恭毕竟的样子,原来不怎么熟的人也打照面时要喧寒上两句。
当了官就是不一样,尕大是个领导吗。陈正兵当了经理,就相当于是正科级干部的待遇了,最起码有专车了,有人为自己服务,替自己写材料,有领导审批权了。
陈正兵管着好几十号人,全公司职工都归他调遣。出外有公司的双排六座车可以代步,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骑自行车,搭公共汽车了。自从当了经理,再也不用自己加班加点,熬夜写材料了,办公室写好了自己修改审定就行了。这就彻底脱离了爬格子的苦海,有专车坐,有人服务,指挥着一帮子人,从奴隶变成了将军,从“制于人”上升为“制人”。
陈正兵当上经理不久,陈正兵的媳妇从局里上面一个站上,被调进了局机关办公室工作。如果,陈正兵当不上这个县农工商公司的经理,陈正兵的媳妇,能这么轻松的由站上到局里呢?更何况,陈正兵的媳妇,也是个学农的中专生,但其它就没有什么长处可言了,论写材料,不会写,也没有写出来过一篇像样的,论工作,从来没有好好下过一天乡,驻过一晚一村上,只是人还长得算端庄清秀而亦。
又过了一段时间,陈正兵的媳妇从县农牧局里,被县委组织部做为重点培养的妇女干部,挂职到北沟乡当了科技副乡长,没干上两年,就回到县上,被安排进了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个处室里当了正科级的处长。如果,陈正兵当不上这个县农工商公司的经理,陈正兵的媳妇,能这么轻松的由局里的一般干部,直接提拔当了北沟乡的科技副乡长,能这么轻松的由乡上调进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吗?
陈正兵小两口,时来运转了一般,一个当了公司经理,大老板一个。整天拿了公家的钱,去练摊搞生意,经营着兰原县农工商公司,这家全县最大,也是唯一一个国营农工商企业。陈正兵和他一样,一个学农学的人,专业跟本就不对口,怎么能管理好县农工商公司这家企业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经营管理一家企业那是要有专业的培训,需要专门的经营管理的知识,还要有实际的一些经验才行。这就是领导“瞎指挥”的结果,让一个外行人,来领导企业。
县农工商公司在陈正兵经理的领导下,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终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产品市场销路打不开,成本又高降不下来,不算前任挂账的十几万元的亏损,又在陈正兵手里累计亏损了三十多万元。
而在这期间,陈正兵经理带着公司一个副经理和办公室主任,到外地推销企业的产品,上北京,上海,天津,下了海南,广州,深圳,珠海,到了成都,重庆,都海堰,去过桂林、昆明、贵阳,跑遍了全国各大中都市,光路费,食宿,还有吃饭的钱就花了不少,但产品依然是没有市场,虽然,在局里的号召下,农牧局,还有县上其它一些单位,在大的年节时,为职工搞点福利,购销一些县农工商公司的产品,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积压亏损越来越严重,企业濒临停产倒闭。
陈正兵给县农牧局里打报告,说是通过他们到外地学习考察,县农工商公司生产设备比人家们特别的落后,要求局里争取投资或者贷款,批准采购先进的罐头生产设备,淘汰一些不能用的机械设备。经局里研究批准后,陈正兵又购置了一些罐头生产设备,做价处理了一些原来的设备。
这几年,陈正兵的父亲从村上支部书记上位子上退了下来,正在自己办企业。想利用当地种植胡麻,油菜籽,大麻籽等,周边地区也种植这些油料作物多的优势,想开办一家食用油品加工厂,正好自己的儿子县农工商公司处理设备,就把县县农工商公司淘汰下来的大型榨油机等相关设备,以象征性的价格,基本上没有花什么钱,就把□□成新的大型榨油设备给弄回来了,算是捡了个大便宜,直夸儿子这个县农工商公司的经理没有白当。
县农牧乔局长,眼看着县农工商公司又烂下去一大截,心急如焚,由是出外考察,又是下基层调研,最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起用能人,起死回生企业。又给局办公室写材料的年轻人给了个瞎事,整了一个材料,关于聘用本县河园乡一个农民企业家,来县农工商任职的方案。经县委县政府备案默许后,下了红头文件。
乔局长坐着豆绿色小吉普车,拿着这个红头文件,到了本县东南部黄河边上的河园乡,找到了这个农民企业家,请这个农民企业家出山,拯救县农工商公司。
原来,河园乡这个农民,靠经营果品运销和加工发家致富了。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办了个果品经销部,自家盖的四层楼地下室一层为果品贮藏库,一楼门面为果品收购门市。果品生意越做越大,名气也就出去了。
陈正兵卸任县农工商公司经理后,不知怎么争取的,要了一个名额,去到省城金州市的省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上学。这是兰原县上,还是县农牧局,对陈正兵把企业办砸的奖励,还是对陈正兵的惩罚?他下乡驻村蹲点两年多,陈正兵却上了两年的速成进修班,拿回来一个大专文凭。他找单位上的会计,又跑了县人事局,县财政局,最后还长了一级工资。
农民企业家上任县农工商公司经理后,又干部了四五年后,县农工商公司一盘点,除了前两任亏损的四十多元不说,企业又净亏损了六十多万元。“能人”也并非真是“能人”,农民企业家又不得不灰溜溜回到了乡下自己的果品经销部去。只是还不愿承认失败,当谈起这事时,竟然还是说:“我把蓝球投进了蓝里,人家又说我的姿式不好看。”
拜年了!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