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过年走亲戚拜年,这是习俗,农村尤其重视。

林家爷爷奶奶还在,林爱民和谢春芬在老一辈里辈分大,但年龄小,是以同辈好些人都已经走了,但他们也不过六十出头。

大年初一,林晓难得睡个懒觉,七点半却被章若梅叫醒。

“妈,我困死了。”林晓昨晚很兴奋,看完春晚又放鞭炮,凌晨一点多才睡下。

章若梅把人摇醒,拍拍被子,“赶紧起了,一会儿有亲戚们来拜年。”

林晓意识依旧迷糊,“姑姑姑父他们初二才来吧。”

年初二,回娘家。

但大年初一,也没有不能拜年的说法,春节放假就这么几天,如果亲戚众多,每天走亲戚就得三四户人家。

基本上吃完早饭就得出门,直到天黑才能回家。

章若梅去隔壁叫两个小的,隔着一道帘子,和大女儿说话,“你爷爷奶奶两边亲戚得过来,接到好几个电话了,得来不少人,我不和你说了,一会儿得去洗菜。”

林晓下楼时,已经快八点。

本以为厨房就她妈一个人,结果走进去,直面三张陌生面孔。

还怔愣着,章若梅已经开口:“站着干什么,喊人啊,这是你二表姑三表姑,还有你大表姐。”

三个年纪差不多的中年妇女,其中一个竟然是表姐?

林晓不知道怎么喊人,完全没印象,记忆深处根本没有这三号人。

最后凭着章若梅手把手介绍,才磕磕巴巴把人喊对了。

期间,林晓捧着稀饭坐在外间,埋头尴尬吃早饭,同时还得听她妈和两个表姑一个表姐唠嗑。

“这是晓晓吧,长这么大了,上次见着还是个小姑娘,刚上初一。”

“姑娘家一转眼就大了,晓晓今年上高一了。”

“成绩怎么样?在哪个高中呢?”

“三中,中考没考好,差了0.5分进一中……好在三中有实验班,她现在在文科实验班。”

“实验班啊,我听说过,三中搞起来的第一批,晓晓在实验班成绩咋样啊?”

“还行,这次期末考年级第三。”

“哎哟,好得很嘛!”

“才高一,高三还不知道呢……”

林晓听得头皮发麻,生怕陌生的亲戚扭头就和自己唠,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早饭,赶紧溜出厨房。

一上午,林家来了二十几个人,不是爷爷那边的亲戚就是奶奶那边的亲戚。

这几十个人全部自来熟,没两句话就能聊起来,男的站在院子里捧着杯茶侃大山,女的帮忙洗菜,顺便“打听”别家一年来的家庭收入和孩子学习情况。

林晓的任务是负责烧水,给这群亲戚续茶。如果还有亲戚来拜年,还得高喊告诉家里一声。

多少年没有碰到这场面了,十几年后再次面临,林晓还是充满尴尬和不自在。

她自诩不是内向的人,在同龄人里也算开朗活泼,但是和这些中年男女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午饭,林晓没上桌。不仅是她,家里两个妹妹也没有。

来的人太多了,超出预料,位置不够坐。

章若梅趁着端菜工夫,提醒,“你带着妹妹们上楼,等会儿再下来吃。”

林晓:“佳佳和慧慧在楼上,我提前夹了些菜放碗里,她们已经在吃了。”

“你怎么提前夹菜?”章若梅惊讶,客人还没吃呢,多不礼貌。

林晓不这么觉得,就算是客人为先,也没有让主人家自己饿着的道理。

况且两个孩子,能吃掉多少?

章若梅还想再说,林晓直接打断,“奶奶也同意的,这种小事你别管了,不是还有菜要炒,我给你帮忙。”

厨房里干活的都是女人,掌厨的是章若梅,另外有两个来拜年的亲戚,和章若梅差不多的年纪。

林晓负责烧火,如果水开了,就灌进热水瓶,然后把冷水重新倒满。

农村的土灶基本上都这样,为了不浪费柴火,铁锅前都会加装一个铜的烧水壶,平时炒菜煮饭顺手就把家里喝的热水烧好了。

但如果遇到烧大菜或者家里人多做好几桌菜,那这个铜壶里的水就得沸腾好几趟。

最后家里的热水瓶全部都灌满了,实在没地去,章若梅才说不必把铜壶灌满,这样就不会沸出来。

“晓晓懂事,帮着干了不少活。”帮忙端菜的一个亲戚说话。

章若梅心里熨帖,但却摆手,“平时懒得很,也就今天干点活。”

“很乖了,我家那臭小子,油瓶倒了也不扶一下,哪有晓晓这么听话。”

“男小子长大晚,魂还没正呢,过两年就懂事了。”

“这是的,再过两年就不一样了……”

林晓把木柴塞进灶膛里,拨弄两下,使得空气可以流通,然后开始默背英语单词。

这种对话,前世听了快三十年,已经完全麻木了。

起初,她还会反驳一两句,但越长大越清楚,试图改变他人想法的这种想法,实在可笑。

所幸这些亲戚一年就见这么一次面,甭管是“女儿大学毕业就该结婚”,还是“生儿子得盖房子买车”,又或是“生个孙女不够得再多生一个”,所有这些话题,听过就过就是了。

上午一拨亲戚拜年,午饭做了三桌。

下午两拨亲戚拜年,晚饭做了四桌。

晚上七点,所有亲戚各回各家,终于清净了。

但是家里的活还没完,客人们用过的玻璃杯,要把茶水都倒了洗干净。吃完饭的几桌碗筷盘子,要洗出来明天还得继续用。

洗碗洗盘子之前,还得并菜。

最后还有打扫一地的瓜果皮。

林志成和章若梅负责洗碗洗盘子,林晓负责洗茶杯和叠塑料凳,林佳林慧负责扫地倒垃圾。

四桌菜,吃完剩下的并一并,还有一桌多的菜。

这些菜有鱼有肉,都舍不得倒掉,等新年过完家里不来亲戚朋友了,自家人热一热继续吃。

林晓有些头疼,这也剩太多了。

“妈,你烧菜量少一点,剩太多了,就不能刚刚好?”

章若梅没回头,一边洗碗一边说:“你说的什么话,客人来拜年,菜都不够吃,像什么样。”

“那也不用这么多吧,有些同类型的菜,就少做几个。都有红烧土豆了,排骨炖土豆就不用了吧。还有这个红烧肉有了,干嘛还要再做一个红烧大排?”

林晓回忆晚饭桌上的菜,“妈,你烧了十八个菜!”

每一个菜都是大份量,简直跟小山一样。

“小孩子懂什么,桌上菜数量也有讲究的,不是十六就是十八。”

“每盘菜都很满,十二个菜都够吃了。”

“十二个菜,桌子都放不满,难看的。”

林晓叹气,这种风气真是!

前世她三十岁了,家里过年还是这样,几十年一成不变。

“姐,我想吃牛肉。”林佳已经干完了,站在并出来的一桌子菜前,拉着林晓衣服小声说话。

林晓看了眼,把摆在最里面的小半盘牛肉片拿出来。

林佳高兴极了,转身就去厨房拿筷子。

章若梅扭头看到,说:“别吃了,明天我再买点,又是一盘菜。”

“为什么不能吃,我晚上都没吃得上,我就要吃。”林佳不乐意,觉得委屈,“我自己家里的菜,我一口没吃上,凭什么啊!”

“什么凭什么,让你别吃就别吃。”

章若梅说完,林晓已经把桌子上剩下的一盘雪蛤,以及压在下面的半盘烤鸭,全部端出来。

三个盘子摆在桌边,又倒了一点酱油醋。

同时招呼林慧过来一起吃。

“烤鸭还有一个鸭翅膀,一个鸭腿,你们自己分着吃。雪蛤我给你们拿两个一毛硬币,自己弄开吃。还有牛肉片全吃了,也没剩多少。”说到最后,林晓又问:“要不再给你们拿点饭?”

“林晓你干嘛呢,都给你俩妹妹拿出来?”章若梅转身,走去外间。

林晓已经开始盛饭,两个妹妹一人小半碗。

她把碗递过去,拦住章若梅准备撤菜的动作,“又不是多值钱的东西,吃了就吃了呗,而且还是剩下的。”

“你……”

“咱家又不缺钱,也没欠外债,还吃不起了?”

林晓说完,林佳配合夹起烤鸭腿,咬了一大口,“就是,妈你真小气,客人来我们家,这不让吃那不让吃。回头去别人家做客,又这不让吃那不让吃的。两头都不吃,便宜谁呢!”

林佳有事就说,有话就怼。

说完还要拉着双胞胎妹妹找认同,“慧慧你说是不是?”

林慧想了想,轻轻点头,“去舅舅家还有姑姑家,妈也不让我们多吃零食,尤其是小核桃。”

林晓一瞬想起尘封的记忆,小姑姑家里条件好,零几年家里的零食已经五花八门,过年期间尤其多。

在他们还在抠抠搜搜买劣质巧克力时,小姑姑家的表妹已经吃腻了德芙巧克力,吵吵着要买费列罗。

在他们因为得到几块孺牛奶糖就能高兴一整天时,小姑姑家里的零食柜上,已经摆满了旺仔牛奶和大白兔奶糖。

还有许多家庭很少会买的长鼻王、萨拉米、老李五香鸡翅,更不用说坚果类的夏威夷果、手剥小核桃、炭烧腰果和巴旦木等。

林晓年少时对零食的广泛认知,几乎来源于小姑姑家。

想到这,她拍拍两个妹妹脑袋,说道:“吃,我们都吃,我给你们买小核桃去,还有大白兔奶糖,嗯,还有德芙巧克力,乐事薯片。”

收尾工作结束,林晓带两个妹妹上楼睡觉。

临睡前,林志成找过来,塞了两百块钱。

“爸?”林晓一脸懵。

林志成:“拿去,买糖吃。”

林晓拿着钱高兴回房间,林志成也乐呵呵回卧室。

林志成:“钱给晓晓了,让他们姐妹仨自己买。”

章若梅“嗯”了声,说:“奶糖巧克力,还有那什么小核桃,都贵得很,吃个味就行,一百都多了。”

林志成点头,“你说得对,小孩子家家的,零食是不能多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