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轩正光着屁股站在农家小院,看着外面一片烈日透过巨大的榕树撒在地上。一阵微风吹来,刚被洗过的小屁屁感觉到了别样的凉爽。
还不等他缓过神来,农家小院那厚重的木门就传来了吱呀声,刚刚给李明轩洗过屁股的年轻妇女就捧着木盆,抱起他走过门前的土路到了小溪边。这年轻的女子是李明轩的大嫂,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就连平时最有人气的洗衣池这边都没半个人影,要不是李明轩拉裤子上了,他又没另一条换洗的,她大嫂也不会顶着太阳出来给他洗。李明轩的小脚丫正挂在大嫂6个月的孕肚上。昨晚开始有点刮风,担心今天会下雨,就连他的几个侄子侄女都跟着去地里帮着捡稻穗了。今天家里只有他们两,所以大嫂连洗衣服都把李明轩给带了出来。
李明轩现在一岁半,刚刚学会走路没多久,任谁用二十几岁的灵魂困在婴儿的身体里一年多,从未出过门,也会向他一样四处张望。别怪他都会走路半年多了,为什么还没出过门,他家是个标准的回型农家小院,院门都有门槛,那至少他半个身子高的门槛,等他挂上去的时候早把家里的人吸引过来了。现在连家里最小的侄子都知道要看着他这个小叔,别让他爬出门去,会叫或者抱着他重新回到小院里。
要不是农忙,赶着收稻子,家里这些人都不在,他还出不了门,虽然也没比在院子里好多少,但是也算看清了隔着田地的远处几栋小屋。
门前的小溪隔开了家里和田地,两颗粗木桩子就是连接家里和对面的小桥,今年天气给力,地里的庄家长的好,几天前开始收稻子的时候还听到爹说今年是难得的大丰收。家里的爹带着几个哥哥嫂子全是起早贪黑的割稻子,晚上回来还是笑嘻嘻说交完税还能够家里好好吃一年还有剩的了。
谁知道昨晚下半夜开始刮风,爹种了几十年的地,一看这情形就愁眉不展说是要下雨,半夜就叫醒所有人,全都打着火把去田里收稻子去了。大点的侄子侄女帮着举火把。就留了怀孕的大嫂看着李明轩和最小的猫儿。等李明轩尿床醒来,就连只有三岁的小猫儿都去捡稻穗去了。家里的地有十五亩,前几天天气好,家里人忙里忙外也就收了十二亩。天上已经阴云密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这可是家里一年的口粮。万万经不起雨水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真是看天吃饭,经不起一点的损耗。
按理说就是怀孕六个月的大嫂也该去地里的,但是几个月前的时候四嫂刚生的小侄子一病不起,家里现在看孩子看的重,也怕大嫂肚子这个不好,老娘就自己去地里留了大嫂。
”瓜儿,乖,听话,别乱跑。大嫂洗完裤子就带你去看娘。“大嫂因为前几个月孕吐反应严重,跟李明轩并不是长接触,反倒是四嫂怀孕时间跟娘差不到半年,李明轩没奶喝的时候跟着四嫂的儿子狗儿混了好一段时间四嫂的奶,几个月前狗儿去逝。四嫂伤心了好一段时间,最近刚刚走出来,但是看着李明轩还是照样流泪,没办法就也带去收稻子了,要不在家眼睛都要哭瞎了。
也是那个小生命的逝去,让李明轩彻底认识到自己现在生活的环境到底有多贫瘠,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让差了半岁的狗儿去了。那会李明轩也被狗儿传染了,好几天没见到四嫂和狗儿。那会爹和娘夜夜不错眼的看着,有时候实在熬不住了,晚上他醒来也能看到几个嫂子轮流守着。
李明轩头上的嫂子就有四个之多,除了四嫂,三个嫂子轮着来再加上几个哥哥爹娘,那真是随时好几双眼睛看着。也是那段时间跟几个嫂子关系近了不少,李明轩毕竟不是小孩,嫂子们喂药,喂饭,换洗李明轩都配合的不得了。加上老来子,爹娘看的重,那营养比几个哥哥小时候是好的多的,就连狗儿那会也是因为四嫂要给李明轩喂奶天天吃的比家里爹娘还好,喂的白白胖胖的。就这最后还是没留住狗儿。
私底下听娘抱怨过好几次,好像是狗儿尿床了,四嫂贪睡没及时发现,那晚刚好变天,狗儿这才生病的没了。
爹娘就这,对四嫂意见很大,特别是最后还把李明轩也带累生病了,那就更加。但是看到四嫂因为这眼睛都要哭瞎了,就没多嘴,但是心里也是很不好受的。李明轩很是同情四嫂。但是也能理解,四嫂在现代也就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第一次当妈又在这长身体贪睡的年纪,一个错眼没及时发现也是很正常的。狗儿毕竟不像李明轩,不舒服了会说。等发现的时候都烧的严重了,还是四嫂喂奶喂不进去的时候才发现的。
李明轩那会跟狗儿一整天都呆在一起,等到晚上也开始发热起来,最后还是爹做主花了钱请了郎中。两个小孩也分开护理了。中药虽好但是见效是真的慢,一个小小的发热差点没要了李明轩的小命。等一个月后李明轩好了,狗儿也不见了,得亏李明轩是个成年人思维,该喝药喝药,该喝奶喝奶,虽然后期家里开始喂自己喝羊奶,腥臭的厉害,但是等李明轩听到狗儿已经没了。李明轩就速度接受了羊奶,可不想刚建的小号就这么没了。反正这场病让白胖的李明轩瘦条了不少。
这会天已经开始阴暗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看得到家里那大小十几口人往家里这边收割了起来。娘可能是看到李明轩也出来了。收检好手里的稻穗走了过来,本想摸摸李明轩的额头,看了看手上被稻穗割破带着血丝的手又收了回去。
关心到“给瓜儿蒸蛋了吗。”
大嫂赶紧放下手里正洗的尿布,“娘,给小叔子蒸了一个鸡蛋还放了点香油,小叔子吃的可香了。”
李明轩看着母亲那被晒红的小脸,也是一脸的心疼,这一年不说其他,每晚起夜好几次又是喂奶又是换尿布的,李明轩就算是个成人思维也受不了这么无私的奉献,虽然娘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但是那份关注和爱护却是李明轩离异父母从未给与过的。李明轩也早在那一份份关心中认定了对方的母亲身份。
“娘,好吃,”李明轩现在还不咋会说话,就算他思想成熟但是控制不住这身体营养跟不上,发育迟缓,学走路和说话都比上辈子接触的小孩生长节奏慢很多,就这都还被家里人说是养的好,走路说话比其他人快,时代的局限性体现的淋淋尽致。就在李明轩会说话那会李明轩就打探过现在的朝代,生活阶级。
但困不住家里都是农民,只知道现在是魏朝,十几年前北边还在南边抓了好些壮丁去打战。最后还是没打赢,被现在的新皇帝从南面起义拿了皇位,新帝是造反上位,为了安抚民心,十来年都没怎么收税。新帝定了那年,原本躲到山里好几年的李家族人听到山下敲着铜锣说不打仗了。这才在姥爷的带领下,全下了山。村里回来的人却少的可怜,很多以前村子里的人,当时抓壮丁被抓走一些,躲山里没熟田,猎物不够分分散开来一些。最后就李家被姥爷这个族长聚集在一块。安安份份的互相接济着,大都活了下来。村里重新分田也因此被李家拿了大头,姥爷更是成了村长。
重建村子的时候,姥爷便乘机让大家都分了户,分了宅基地,各自置办家当。李家族人更是壮大了不少。因为这时机,家里在山上那些年,娘又生了不少孩子,最后还都养住了,分到了15亩的田地,都赶上以前姥爷的家当了。因为分的多,为了安抚其他人的心,我家最后选,所以被分配在这最靠近山里的水头这。离村中心至少一千多米,地也是生地。不过山里躲了这么些年,以前的熟地也都生了,我家也不算太吃亏。
只不过地是个狭长的地形,地不平整,当初为了平地,几个哥哥十来岁天天跟着爹起早趟黑的。劳累了好几年,才把这地整成现在平整的样子。
家里现在的泥瓦院子还是前年才建好的。要不还真不够家里这些个兄弟姐妹住的。李明轩出生前刚把16岁的六姐嫁给同村的老曹家长子,他们家就剩了几个人,但是也能在凶兽遍地的山里活下来,那是真正有本事的。选中我家六姐也是因为就我家,经过战乱,山林生活,没减员。还在林子里养住了好几个小孩。觉得我家是李家族里,最旺人气的,他家不缺吃食就缺人。
家里几个哥哥姐姐在这十年里陆陆续续全都结婚生子。就没有不顺利的,就是娘也在这几年的稳定生活调养好了身子,又生了他。唯一的挫折可能就是四嫂的狗儿没养住。那会就连四嫂的亲娘过来安慰四嫂说的都是李家是有福的,你看亲家和你几个嫂子就没折过孩子。你对你小叔子好些,多祈求点你娘。让她庇护庇护你。你就是个福薄的,当初你们家老四那么多人想嫁,还是你爹舍了脸亲自去求了你们姥爷,你都福薄的罩不住你自己的娃,你要想想平常你是不是对家里不好,别到时候被你家老四嫌弃。多好的狗儿,你也养不住。
那么白胖,你看看谁家亲家对媳妇那么好的,好吃好喝的伺候你,孩子还养不住,要你何用。
当时李明轩听到四嫂亲娘的劝说,差点没闭过气去,这也是亲娘。四嫂后续好几个月都没缓过来,李明轩觉得很大的原因就是她亲娘作的。
家里老爹也是老幺来着。跟上面的哥哥差了六七岁。什么都听爹和哥哥的。啥事不管,只用对娘好,顾好小家。娘又是个坚韧的,就连大伯三伯家里也折了好几个小的,二伯更是一次老猫袭击李家山林驻地的时候没了。还真就是作为老四的爹被姥爷和大伯们护的厉害,没折损。
大伯二伯三伯家的几个堂哥堂姐,全都二十好几了,也没能找到人家成亲。家里大哥十六岁要娶亲的年纪,山下就传来了不打仗了,分田结婚生子建房一切顺利。不讲其他,在这儿童夭折率奇高的年代,就是爹家狗儿之前,但凡生出来的小孩就没夭折过。这还是在大灾大浪的年代,也怪不得这些个人把我家看的奇货可居。
点击弹出菜单